導師德育小組工作計劃(通用3篇)
導師德育小組工作計劃 篇1
(一)抓好隊伍建設
1、優化班主任隊伍。一是繼續做好培訓工作,通過交流、參觀、學習,不斷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和能力,使所有班主任都能做到用愛心去塑造、用真性去感化、用榜樣去激勵、用人格去熏陶,將敬業奉獻落到實處。二是加強跟蹤指導,每月都要聽一些班主任的主題教育課,及時交流、總結,提高班主任的業務水平。三是加強宣傳,利用周一升旗儀式、宣傳櫥窗、黑板報等渠道,宣傳班級及學生典型事例和先進事跡,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四是對照班主任崗位職責規范嚴格進行考核,進一步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
2、加強師德教育,提高師德修養。建立和完善培訓學習制度,多渠道、分層次地開展各種形式的師德教育。以學習貫徹《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為主線,以創新師德建設的方式方法,在教師隊伍建設中做到師德教育與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提升教師師德及心理健康水平。每一位教師要嚴格執行《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遵守考勤和請假制度,規范網絡資源的使用行為,上班時間不得上網玩游戲、聊天、炒股、購物等與工作無關的網絡使用,規范教師辦公形象,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使命感、責任感,工作的緊迫感和危機感,堅決杜絕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的現象,構建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
3、弘揚高尚師德,樹教育新風。以慶祝教師節和表彰優秀教師為契機,開展“崇教厚德,為人師表”的評優評先樹標桿活動,通過宣傳陣地,廣泛宣傳教師先進事跡,進一步倡導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風尚,引領教師們從精神風貌、道德修養、工作作風、學識水平到儀表風度、言談舉止、生活起居都應起到為人師表的作用,要有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和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營造濃厚的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促進師德建設的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推動師德建設工作實現科學化、制度化。
(二)加強德育專題教育
1.加強民族精神教育。本學期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加強革命傳統教育為重點,圍繞教師節、國慶節、消防日、防艾日、元旦等節日,開展各項教育活動,對學生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營造積極向上、團結和諧的校園文化。
2、狠抓養成教育。積極開展學生“良好習慣養成教育”實踐和探索,以“講文明、樹新風、講道德、做好人”為抓手,結合《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行為規范》及學校安全管理制度為主要教育內容,加強校風、學風、班風建設,結合實際情況,每月確定一個主題,并結合這一主題,開展一系列相關活動。強化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的養成;行為美、語言美的追求等德育工作的管理和教育。通過多渠道入手,努力構建“人人是德育工作者,事事是德育內容,處處是德育陣地,時時是德育課堂”的多維立體化德育管理體系,使學生的行為規范外化為行為,內化為素質,全面推進德育工作的開展。
3.開展陣地教育。充分利用好校園宣傳、班級板報的作用,開學初針對各班實際情況進行特色布置,體現師生共同參與、動手創造的良好氛圍;精心選材開展好國旗下講話,挑選優秀學生代表及老師來主持國旗下講話,認真組織好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同時發揮好學生的主體作用,辦好紅領巾小廣播,每天中午準時播出。
4.加強法制、安全教育。繼續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等形式,通過法制專題講座、知識競賽、師生演講、參觀展覽等途徑對學生進行《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為重點的法制教育系列活動,增強學生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和自我保護意識。建立后進生幫教制,消滅在校生違法犯罪行為的出現。同時,繼續要加強安全教育,每日安排了班主任值班,更關鍵的還是需要加強教育,讓學生不在校園內進行危險的游戲、上下學的路上注意交通安全及自我防護的教育等。要求全校教職員工增強安全防范意識,繼續加強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導師德育小組工作計劃 篇2
為了促進全班同學德、智、體、美諸方面素質獲得和諧發展,完善學校新課程改革評價機制,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經全班同學醞釀、討論制定如下班級班級學習小組管理制度。
一、學習小組組建方法與組員職責及管理方法
每小組成員六人,成員的分配主要采用互補式,將思想素養、文化成績、行為習慣、男女比例、藝術特長均衡搭配到各組,班上48人分為八組,每組學生自己推薦一名學習組長,負責組內的管理工作。
小組的評比,每天一小結,每周一總結,有總結就會有通報,每周評出優秀學習小組兩個,每個組都有值日生管好自己的組,每天都要給組內的學生排隊,每周都給組排隊,第一名的組就是明星組即優秀學習小組。每周還會評出“課堂之星”“優秀小組管理員”,在期中和期末得到班級及學校的表揚。
評比分為兩大項“比學風,比習慣”,由班長每天在天天成長會上通報各學習小組的加、扣分情況,到周末時統計各組加扣分情況并給其排隊,前三名的評為“周優秀學習小組”,一個月下來排在前三名的模塊分別進行獎勵。到期末在期末操行評定中評為“A”等、每月評出“月優秀課代表”、 “月優秀小組長”、“進步之星”都必須是操行評分在班上的前30%的范圍內選。
二、學習小組管理制度
(一)、比學風
1、早讀遲到、說話,不開口讀書的扣0.5分/人。如每天到校早、表現特別優秀組或個人可加1分/早。
2、沒做好課前準備(沒帶書、說話、做其他作業或事)者扣0.5分/課次
3、課前、課后各組組長交叉檢查其他組導學案完成情況,沒完成者或完成不認真者扣0.5分/人。遺失者扣2分/人并罰抄一份。
4、上課遲到、早退、曠課分別扣0.5分/人、1分/人、2分/人,曠課并叫父母來校。
5、上課下位,上課不認真(講閑話、睡覺、走神、吃東西、上甲課做乙事),扣0.5分/人,組內有幾人吵就扣組內幾個0.5分。
6、上課被老師點名批評的扣1分人/次,頂撞或辱罵老師者扣2分/次,被表揚的加1分/次。
7、上課主動積極參與展示、質疑、補充的,每節課中評出的優秀組或個人加1分/次。
8、課堂上能積極主動提出問題或勇于指出他人的錯誤并糾正者加1分/人。
9、課堂上能主動代理學習委員職務或協助學習委員授課者加2分/人。
10、課間追打、大聲喧嚷者扣1分/人。課間操不按時排隊,不認真做操的扣0.5分/人。
11、不按時完成作業,作業不認真,抄襲作業扣0.5分/人,缺交作業扣1分/人。
12、晚夕會吵鬧,做其它事不參加活動者扣0.5分/人。 13、主動幫助潛能生,且有進步的加0.5分/人。
14、不按時就寢,不遵守就寢寢紀律的扣1分/人。
15、每次考試成績班上前十名的1―3名加3分,中間4—7的加2分,后面8—10的加1分,大型考試中在年級排在前10名次以上者加5、3、2分/次。 (二)、比習慣
1、身上有異味,不經常洗澡的、洗頭的扣1分/人。衣服不干凈或不扣的,扣1分/人。男生留長發、女生帶首飾、留長指甲的扣1分/次,學校扣分了加倍。
2、衛生以學校基礎分9分為準,打掃不徹底、不及時被學校扣的分的雙倍;獎勵分也是雙倍。
3、亂扔(扔垃圾、扔粉筆、扔書)、亂涂、亂吐的扣0.5分/人。
4、抽屜桌面不整潔者,扣0.5分/人。
5、主動幫有困難的同學搞衛生加0.5分/人。
6、吃飯時把飯菜亂倒的扣0.5分/人,不及時收回飯碗的扣0.5分/人。
7、帶手機扣2分/人,并沒收。
8、打架視情節嚴重扣2-5分/人,并請家長來校,吵架扣2分/人。
9、有抽煙酗酒、上網不良陋習的扣3分/人。
10、有意破壞公物者扣2分/人,并按原價雙倍賠償。
11、廣播稿的提供者每篇要選上之后加0.5分/篇。
12、在班級中作為示范性材料展示者加2分/人。
13、好人好事加1-5分/人。
14、工作極度不負責任的干部如果被撤職扣2分,且本學期不能再擔任任何職務,一個月下來盡職盡責的優秀班干加3分/人。
15自愿組織班會成功的學習小組或個人加2分/次。積極參與學校或班級活動者均加1分/人。獲獎者分別加5、3、2分/人。
16、評為優秀學習小組加5分/次。被評為“課堂之星”“優秀小組管理員”“優秀學習小組長”的每次加2分
17學校加了分在班上是翻倍的,扣分也是雙倍的。
導師德育小組工作計劃 篇3
1、基于推動臨床實踐為基礎的科研理念指導下開展護理科研工作
2、加強護理科研小組核心管理力量
3、選拔護理科研骨干組建護理科研指導小組,帶動小組成員科研工作
4、協助護理部組織院內護理科研課題申報及開題工作
5、開展多種形式的護理科研活動,夯實小組成員科研基礎
6、協助護理部舉辦護理科研課題中期考核評審
7、鼓勵開展護理科研專題系列研究,為進行護理科研課題申報積累科研基礎
8、制定并落實護理科研小組組長、副組長、秘書、成員工作職責
9、制定和完善護理科研專科護士資質認證標準與方案并進行實施
10、加強科研督導工作,激發小組成員科研積極性
11、督促院內護理科研項目結題及完成護理論文的.撰寫
12、組織并鼓勵科研骨干參與市級及省級護理科研項目申報
13、年度科研目標:論文發表數量至少10篇
具體工作:
3月份:
對護理科研小組各小分組名單進行微調
選拔并確定護理科研骨干人員名單
召開護理科研小組組內會議,進行年度計劃討論并分配任務(個人任務及小組任務)
本月組內活動:如何進行科研課題申請書書寫主講人:鮮于云艷主任4月份:
在科研小組指導小組協助下,各小分組修訂并確定科研課題內容,填寫科研課題申報書并上交,參與院內護理科研課題申報
本月活動:院內護理科研課題開題
6月份:
科研小組組內會議
本月組內活動:統計學相關知識主講人:湖北中醫藥大學黃杏講師8月份:
科研小組組內會議
本月組內活動:論文鑒賞主講人;科研小組成員10月份:
院內科研課題中期匯報
12月份:
本月組內活動:論文寫作指導主講人:《護理學雜志》宋春燕召開小組組內會議,進行年度工作總結及來年工作計劃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