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前來吊唁的親人答謝詞(通用6篇)
對前來吊唁的親人答謝詞 篇1
各位,各位長輩,各位親朋好友:
今天我們全家懷著萬分悲痛的心情,悼念敬愛的母親不幸病逝,并向她的遺體作最后的告別。首先,我僅代表全家衷心地感謝各位百忙之中仍趕來到這里一起緬懷我的母親。
x年10月,母親不幸身患癌癥,病情日益加重,經醫治無效,于x年8月30日中午11點58分與世長辭,享年62歲。
母親是一位堅強善良、質樸勤勞的女性。由于家境貧寒,條件較差,她從很小起就自強自立,倍嘗生活的艱辛。成家后,她與父親一起擔起了兩個大家庭的生計,還肩負了養育我們的職責。記憶里的母親從來沒有閑下來的時候,春種秋收時節,她在田里勞作,面朝黃土背朝天,一把把的汗水澆灌著養家養兒的糧食;農閑時節,她也從不停歇,縫補漿洗、做飯干家務,一雙忙忙碌碌的手細細地打點著全家上下的衣食。后來有了正式的工作之后,母親又帶著一身干勁,早出晚歸,披星戴月,但一下班就馬上回來為我們做飯,監督我們學習,絲毫不肯放松片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春去秋來多少變遷,可是母親的辛苦和母親的體貼卻數十年如一日,從未改變。
小時候,我們眼里母親的身影是高大的。母親就像門口的老桐樹,蔭庇著我們,為我們遮風擋雨:再大的事,再苦的難,母親都能挺著,扛過去,從不讓我們操心。她不說累,不喊苦,只會苦口婆心地對我們說,好好學習,要有出息;聽長輩的話,要孝順。母親從不會說什么大道理,也不會用什么教育方法,但她質樸的話語卻凝聚她所有的期望,言傳身教的道理是我們最好的導航。在家里,母親任勞任怨,孝順父母公婆,兩邊的老人從來都夸母親貼心、孝順;與親朋,母親熱情善良、體貼周到,她與小叔小姑關系融洽,和親戚朋友和睦、友好;對鄰里,母親待人誠懇、樂于助人,與鄰里之間向來都是你來我往、熱熱鬧鬧;對工作,母親踏實勤勉、盡職盡責,從未出過任何差錯,與同事關系密切。她的品行,眾人有目共睹,個個稱道,我們做子女的更是以此為豪,暗暗學習,渴望著快快長大,好幫母親分擔責任,讓母親好好休息。
然而,時光荏苒,我們的腰板一天天挺直,越長越高,母親的身軀卻日漸消瘦,慢慢矮了下去;我們的目光越來越堅定,母親的期望我們看得更遠,母親的眼睛卻越來越吃力,變得老花;我們的頭發越來越濃密,烏黑的色澤是年富力強的標志,母親的烏發卻慢慢稀疏,兩鬢斑白。歲月的浪潮推著我們前進、獨當一面,卻也無情地帶走了母親的青春,我們無奈地發現:母親老了,讓人心酸地老了。
今天的我們已經各自成家,也同樣為人父母,徹底理解了曾經母親的付出是多么巨大,母親的奉獻是多么無私!誰言寸草心,報的三春暉。我們終于可以站在母親面前,替她操勞,讓她好好歇歇,安享晚年。然而誰知,病魔卻在悄無聲息的時候將魔爪伸向母親,不愿成全我們的孝心!
看著病床上的母親越來越消瘦,我們潸然淚下,卻又不敢當著母親的面流。我們多希望母親可以健健康康、無憂無慮啊!母親知道我們的心思,她善解人意地勸慰我們,讓我們別擔心,她自己扛得住。她熱愛生命,堅強不屈:她堅持過多次化療,忍住鉆心的疼痛,積極配合醫生,在她的努力下,病情一度好轉!正當我們都暗自放心,慶賀希望來臨之時,病魔卻又蓄力更狠毒地攻擊了。這一次,母親沒有再制造出奇跡。生命的最后,母親擔心的都是我們,母親牽掛的都是我們,她不舍得這個豐富的世界,舍不得愛她的親人們,更舍不得含辛茹苦養育大的子女和天真可愛的孫女。但是她太善良、太樸實了,從不說什么煽情的話語,只是望著來看她子女和親朋們,眼睛里都是不舍,都是關愛。她忍著痛,還貼心地替我們操心:快去上班,別耽誤。對孫女說:快去上課,好好學習。這樣簡單的言語,回想起來卻最斷人腸啊!
兒子女兒明白了這種“子欲孝而親不待”的遺憾,刻骨銘心的悲痛讓我們更加舍不得您,更加明白我們有多愛您。然而您閉上眼睛,不再痛苦,瘦弱的身子也再也不需要忙忙碌碌,粗糙的大手再也不能拉著兒子問長問短,牽著孫女走過馬路……
母親,愿您安息,請您一路走好……
對前來吊唁的親人答謝詞 篇2
各位長輩,親戚朋友:
謝謝你來給我父親送行。父親20xx年8月24日5點15分突發腦出血去世,享年69歲。
我父親愛我如山,但我父親是個意志堅強的人。1973年,母親不幸早逝,留下三個孤獨的父親和兒子。當時我9歲,弟弟11歲。我31歲的父親帶著難以想象的意志,帶著我的兄弟們度過了許多悲慘的日子和孤獨的夜晚。但在家人、親戚、朋友面前,父親從來沒有表現出任何畏懼和退縮,總是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坦然面對,對生活嗤之以鼻,真正體會到母親的遺言:照顧好兩個兒子。
長大后,回想起沒有母親的童年和青春期,總覺得自己好苦好難過,總覺得父親好堅強好偉大,從而對父親增添了一份愛和崇敬。父親的突然去世給我們留下了揮之不去的悲痛和遺憾,也給我們留下了對父親深深的愧疚之心。
父親一生清清白白,問心無愧。他真的是一個純潔善良的人,一個值得后人學習銘記的好父親。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親愛的父親,安心去吧!你的兒子將秉承你正直、誠實、慷慨和善良的優秀品質,教育好你的孫子,并堅信你的子孫后代將是對家庭和社會充滿愛和責任的人。作為你的兒子,我們非常驕傲和自豪!
親愛的父親,讓你的靈魂在天堂安息吧!我們永遠愛你!永遠想你!如果有來生,我們兄弟想做你的兒子。
最后,再次感謝所有前來參加今天歡送會的親朋好友。謝謝你們!
父親,旅途愉快!
對前來吊唁的親人答謝詞 篇3
各位、各位來賓、各位親朋好友:
大家好
今天,我們沉痛送別施梅女士,一位平凡的女性,一位偉大的母親,一位賢惠的妻子,一個孝順的女兒,在與白血病病魔苦苦抗爭了兩年之后,耗盡了所有精力,于年11月13日上午10:30駕鶴西去,終年僅34歲。
在她短暫的一生中,十七歲就謀求獨立為家庭分憂,只身到上海打工,幫親戚帶了三年的小孩,二十一歲痛失父親,為了養育后代留下超乎尋常的烙印。在工作生涯中,每到一處都扎實、努力,甘于付出,她的每一份工作都得到了上司的認可和同事的贊許。
在她的身上,東方女性的溫柔、善良、賢惠等美德都得到了充分體現,尤其是作為一個母親,她在孩子身上傾注了全部的心血,在自己生病的日子里想得最多的就是孩子,孩子的任何成績榮譽背后都凝聚了她偉大的母愛和辛勤的付出。用心和孩子交流是她最大的優點,看著孩子快樂地成長是她最大的心愿。
在她經營并享受著幸福的婚姻、家庭的時候,不幸的疾病降臨到她的身上,將所有的快樂美好無情地奪走,把無法用語言表達的病痛殘酷地加在她身上。在患病的兩年里,她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更承受著遠遠超過白血病的疼痛折磨,她一直都頑強地堅持著,為了能給孩子沒有缺憾的家庭,為了與丈夫“坐著搖椅慢慢聊”的約定,為了報答母親二十年的養育和病榻前后沒日沒夜的照料之恩。
人間有愛,疾病無情。無數雙親人朋友的手最終沒能挽留住她年輕的生命。秋葉飄零,長風哀鳴……
施梅,你放心地去吧,你的兒子向你承諾一定好好學習做全班第一,你的丈夫向你承諾代你盡孝,你經歷了太多太多的苦難,前世今生的罪業你都已贖清了,你太累了,請安息吧!
祝你一路走好!
對前來吊唁的親人答謝詞 篇4
各位,各位親友:
首先,我謹代表我的母親丁鳳英和我的家人,向在百忙之中參加我父親遺體告別儀式的和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請允許我代表永壽縣南關村秦家三百多位親人,感謝你們在我父親去世后對他的關心和愛護!我還要向在我父親生病期間前來看望我的和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20xx年12月22日凌晨4點,78歲的父親平靜而滿意地離開了讓他無限懷念的世界,結束了自己輝煌的一生。
我父親秦心的生活很艱難。從保定到永壽,從興平到咸陽,作為一名專門研究電力的工程技術人員,父親以他的勇氣和努力見證了新電力工業的每一點。無數次與困難的斗爭,無數次的技術創新,讓父親有了超越常人的頑強意志,無數次與基層人民的交流,讓父親感激現在的每一天。
同時,父親的生活也是幸福的生活。雖然晚年身患重病,但他始終以頑強的毅力戰勝了痛苦。他和母親在人生的旅途中相互分享,以梅綺為例,最后一次過得很開心。
現在,我父親已經永遠離開我們了。親愛的父親,今天在這里,我真誠地感謝您養育我們的善意和您教學的美德。憑借你堅強的毅力、慷慨、善良和正直,你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好榜樣。有你這樣的父親,我們感到非常自豪。親愛的爸爸,請放心,我們會在努力工作、回饋社會的同時,好好照顧媽媽。我們知道這是對你最好的安慰。
親愛的爸爸,今天,您最喜歡的兒孫們來為您送行,您的親朋好友來為您送行,我們家鄉的秦家的人也來了。祝你一路順風,希望那里還有你喜歡的美好生活。
最后,我代表全家,再次向參加歡送儀式的和親朋好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對前來吊唁的親人答謝詞 篇5
各位、各位親友:
今天,我們聚集一堂,懷著十分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許公賢權老大人逝世。
許公賢權老大人因7年前不幸中風,歷經多年多方治療無效,不幸于公元x年4月2日18時20分,農歷辛卯歲2月29日酉時,在家中駕鶴瑤池,登仙極樂,享年七旬晉六。告變之時,兄弟妻兒友鄰等在側侍奉,極享人倫友善。
許公賢權老大人生于1936年11月1日,農歷丙子歲9月18日亥時,是家中次子。出生之時,家境貧寒。孩提時代,備嘗艱苦。討過飯,倒過茴、吃過野草。每到過年的時候,別人是在家吃年飯,他卻與大他三歲的哥哥在外討年飯。尤其是日寇侵華的時候,他吃沒吃的,穿沒穿的,整天東躲西藏,避難逃生,可以說是嘗盡了人間苦楚。1947年,因飽受無文化之苦,搭幫爺爺許公享求老大人出谷六擔,到黃市鄉托坪龍讀書兩年。
新成立后,家庭生活才有所好轉。1958年參加鳳凰山圍墾滅螺工程大會戰,參戰之余,勤學好問,思考水利工程建設問題,始有水利工程建設知識。從人民公社開始,一直到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先后組織參與了磊石圍墾、羅江改道、立新功水庫、紅花大橋、京街村機埠、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等一系列工程。現在這些工程都在造福于民,發揮作用,深為鄉民敬重。
許公賢權老人為人仁愛厚德,待人待事極具愛心。在家里夫妻恩愛,夫唱婦隨,對父母孝順,對兄弟姐妹友好,對子女關愛器重。無論親友還是鄰屬,誰家有難處,他總是竭盡所能幫忙。大妹娥山女兒出生時,因為難產要去長沙醫院,當時只有百多元錢,但那時大家沒錢,連一塊錢都難借。是他帶頭與兄弟東拼西湊,一角角一塊塊湊起來交的藥費,所以外甥女“錢難”。平時,鄉里鄉親只要誰家有事,他總是視人難如己難,帶頭出面,排憂解難。他逝世后的幾天來,每天為他守靈幫忙的都是百人以上,而且是24個小時不斷人,也說明了他平時的為人。
對前來吊唁的親人答謝詞 篇6
尊敬的各位、長輩和親朋好友:
今天我們全家懷著萬分悲痛的心情,悼念敬愛的父親不幸病逝,并向他的遺體做最后的告別。首先,謹讓我代表母親、兄妹和我們全家,向今天參加追悼會的、來賓和親朋好友表示衷心的謝意!感謝您們在百忙之中不辭辛勞來到這里,和我們一起分擔這份悲傷,向我們的爸爸做最后的告別!
在爸爸臥病期間,承蒙各位和親朋好友的關懷、探望和慰問,讓我們全家倍感溫暖,我們將永存感激之情,謝謝!
父親正直、善良,在我離京奔喪、傳達噩耗時,親友們的是,我父親是個好人!
父親在家孝順老母,照顧弟妹,撫養兒孫,含辛茹苦,任勞任怨;在單位認真執著,仗義直率,對人從沒有壞心眼;雖然他一生動蕩坎坷,但樂觀豁達,熱愛工作和生活。
父親現已駕鶴西去,過早地離開了我們,但我們相信,他是真誠的,他是友善的,他是非常愛我們的,他是舍不得我們的!
愿父親在天堂安息吧!
謝謝各位!(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