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文化演講稿2023(精選3篇)
孝道文化演講稿2023 篇1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也是衡量一個人品行的標準之一。
古往今來,我們常聽到關于孝道的故事,勸誡我們要懂得“孝”,即孝順。然而材料中,小聶竟連續半年對老父親不管不顧,他最終在法律的強制作用下才承認錯誤。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憤怒及深思:孝道呢?良心呢?都去哪兒了?
孝順本就是我國的傳統美德之一,從古至今都是。國家制定的贍養父母的義務也可以看出孝的重要性。在此之前,早已有人成為“孝”的楷模了。
在每一段時期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幾乎總有那么一兩個人因為“孝”而成為神話。記得,有一位徐氏少年,母親癱瘓,家中無人照顧且自己要遠去讀書,這位少年毅然決定背著母親上學!少年勤工儉學還要照顧母親,最終不負所望考上了大學!母親也一路伴隨!
多么令人唏噓,又是多么可歌可敬!讓人贊揚這位少年的,不正是材料中小聶所缺少的所謂“孝”嗎?同樣是人,怎么就區別那么大呢?難道小聶就不懂得什么是孝?并不。在這兩相對之下,小聶的行為是多么令人憤怒又是多么令老父親傷心!很早以前的古代,早已由孝衍生出了一個名詞——“不孝子”,指的就是小聶這類人吧?既然是流轉已久,那么自然是有許多故事的。
還記得那個60多歲的仍打扮得花哨而只為逗老父母笑一笑的先生嗎?本是準備享受頤養天年的樂趣,卻寧為父母一笑而打扮花哨甚至跳舞唱歌,這就足以見得。一個孝子對父母那深沉的愛和孝順。古人尚且如此,那么我們自稱先進的現代人,所謂“先進”,就是連古人都比不上么?古人尚且知孝順,我們的孝道,又去哪兒了呢?我們這不是越長越退化回去了嗎?
父母總是像大樹一樣守護著我們,直到老死也心中牽掛自己的兒女,而我們都長成了大樹,能反過來守護著他們時,竟想要移植?這又如何對得起為你提供養分的父母?筷子兄弟的“父親”唱得好:總是向你索取卻不曾說謝謝你,直到長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又有多少人懂得后有付出回報呢?
烏鴉反哺,羊羔跪乳,動物都懂得的道理,身為靈長的人類,為何不懂?人吶,都得要長點心啊!不能忘本啊!
孝道文化演講稿2023 篇2
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關于孝敬父母的故事不計其數。陳毅孝敬父母的故事讓我深受感動,懷著崇敬的心情,我又一次讀了《孝敬父母》這篇文章。
陳毅是個元帥,平時很忙。一次,他抽空去看望癱瘓在床的母親。母親大小便不能自理,在陳毅進家門前,母親把尿褲扔掉了床下。陳毅進家門后,問母親:“娘,我進來的時候,你們把什么東西藏到床底下了?”母親看瞞不過,只能把事實真相說了出來。陳毅聽了,忙說:“娘,您久病臥床,我不能在您身邊伺候,心里非常難過,這褲子應當由我去洗,何必藏著呢。”母親聽了很為難。陳毅動情地說:“娘,我小時候,您不知為我洗過多少次尿褲,今天我就是洗上10條尿褲,也報答不了您的養育之恩!”說完,陳毅把尿褲和其它臟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凈凈,母親欣慰地笑了。
陳毅有公務在身,卻不忘自己的母親。百忙抽空給母親洗尿褲。從這件小事,我看出來陳毅是個孝子。
我想起了我的事,在家里,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更別說照顧父母了。從此以后我希望做個孝順父母,懂得照顧父母的好孩子。
同學們,我發誓要做個對父母恭敬、孝順的人。那你能做到嗎?
孝道文化演講稿2023 篇3
這學期梁先生因為要培訓一些老師,沒什么時間來上課,就請了你們——楊代漢實習老師給我們上課。
但是同學們把它當成了好消息,把安靜的教室變成了不合理的菜市場,小聲的讓你更難受。記得有一次,評論一單元的試卷。你一發試卷,學生們就開始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有些人開始了解彼此的論文;有的在說笑;還有人在指著老師和同學。在嘈雜的聲音中,有一個引起了我的注意:“安靜!請安靜!保持安靜!我要評論試卷!”原來你是站在講臺上沖同學嚷嚷!而這個聲音在學生的掩護下是那么脆弱無力;完全沒有引起學生的注意。
這個聲音來了又來,終于引起了班干的注意;在他們的幫助下,教室逐漸安靜下來。“嗯,第一個問題……”話音未落,另一個同學開始嘀咕。第一次說話后,穩定的局面被打破,楊老師“無力”的聲音再次響起:“安靜!請保持安靜……”但是有什么用呢?楊老師還像一團空氣一樣站在那里,早就被講臺下的同學遺忘了。看著這個亂七八糟的教室,我心想:“這些學生不那么尊重老師,心里在想什么?他們以為老師是在為他們學習,為他們流汗?”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下課,楊老師終于滿頭大汗的離開了教室。
雖然班主任多次強調過這個問題,但學生還是沒用,多次擾亂課堂。每次看到楊老師狼狽的離開教室,每次看到她不顧臉頰上的汗水批改作業,我真的想對你說:“老師,你辛苦了!真的希望期末考試后能看到你燦爛的笑容!在這段時間里,你不僅教會了我知識,也教會了我更珍貴的東西。你給我的鼓勵,贊揚,批評,是我成長的階梯!你永遠是我生命中重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