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jié)的旅游圣地浙江杭州導游詞(精選3篇)
國慶節(jié)的旅游圣地浙江杭州導游詞 篇1
杭州歷來以風景秀麗著稱于世,有“人間天堂”之譽。杭州市地勢西高東低,西北部、西南部系浙西中山丘陵區(qū)。杭州擁有著名的西湖和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兩個緊 相連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及世界奇觀錢潮、京杭大運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西天目山等名勝景區(qū),并且毗鄰世界著名山岳名勝黃山、歷史文化名城紹興,貫通普陀山、寧波、奉化溪口、雁蕩山、天臺山等著名風景區(qū),成為人們理想的游憩之地和觀光中轉之地。
杭州,自然神秀,山水旖旎,境內還有千島湖、大奇山、午潮山、富春江四個國家森林公園和天目山、清涼峰兩個國家自然保護區(qū),之江國家旅游度假區(qū)亦如明珠般點綴其間。杭州生態(tài)資源得天獨厚,尤以“國家生態(tài)建設示范區(qū)”臨安為最,峭壁奇峰、美蔭幽谷;清泉碧潭、瀑布飛瀨,翠竹修篁山野清風,宛若置身于獨具江南魅力的“世外桃源”。
杭州不但風景如畫,而且人文薈萃,科技文化發(fā)達。西湖四周擁有許多著名的石窟造像、碑刻、古建筑,都是我國珍貴的藝術瑰寶,歷代名人在杭州留下了豐富的歷史遺跡和詩書繪畫,杭州還孕育了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的活字印刷術發(fā)明者畢升和我國杰出的科學家、《夢溪筆談》作者沈括等偉大人物。杭州是中國的“絲綢之府”,絲綢生產(chǎn)歷史悠久,又是“魚米之鄉(xiāng)”、“茶葉之地”,為著名綠茶“龍井茶”產(chǎn)地。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贊嘆杭州為“世界上最美麗的華貴之城”。可以說,杭州不僅是中國的,她還是世界的。
國慶節(jié)的旅游圣地浙江杭州導游詞 篇2
杭州位于浙江省東北部,離上海180余公里,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七大古都之一,是國務院確定的重點風景旅游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從秦朝設縣治以來,杭州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五代吳越和南宋王朝都曾在杭州定都。今天,杭州己成為浙江省的省會,是全省政治、經(jīng)濟、文化、交通和旅游中心,全市面積16596平方公里,人口596.97萬,其中市區(qū)面積668平方公里,人口163萬。杭州下轄6個區(qū)及富陽、桐廬、建德、淳安、臨安、蕭山、余杭7個縣市,以漢族為主,另外還有回、蒙、朝鮮、 畬等27個少數(shù)民族在此居住。
杭州歷來以風景秀麗著稱于世,有“人間天堂”之譽。杭州市地勢西高東低,西北部、西南部系浙西中山丘陵區(qū)。杭州擁有著名的西湖和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兩個緊 相連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及世界奇觀錢潮、京杭大運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西天目山等名勝景區(qū),并且毗鄰世界著名山岳名勝黃山、歷史文化名城紹興,貫通普陀山、寧波、奉化溪口、雁蕩山、天臺山等著名風景區(qū),成為人們理想的游憩之地和觀光中轉之地。
杭州,自然神秀,山水旖旎,境內還有千島湖、大奇山、午潮山、富春江四個國家森林公園和天目山、清涼峰兩個國家自然保護區(qū),之江國家旅游度假區(qū)亦如明珠般點綴其間。杭州生態(tài)資源得天獨厚,尤以“國家生態(tài)建設示范區(qū)”臨安為最,峭壁奇峰、美蔭幽谷;清泉碧潭、瀑布飛瀨,翠竹修篁山野清風,宛若置身于獨具江南魅力的“世外桃源”。
杭州不但風景如畫,而且人文薈萃,科技文化發(fā)達。西湖四周擁有許多著名的石窟造像、碑刻、古建筑,都是我國珍貴的藝術瑰寶,歷代名人在杭州留下了豐富的歷史遺跡和詩書繪畫,杭州還孕育了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的活字印刷術發(fā)明者畢升和我國杰出的科學家、《夢溪筆談》作者沈括等偉大人物。杭州是中國的“絲綢之府”,絲綢生產(chǎn)歷史悠久,又是“魚米之鄉(xiāng)”、“茶葉之地”,為著名綠茶“龍井茶”產(chǎn)地。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贊嘆杭州為“世界上最美麗的華貴之城”。可以說,杭州不僅是中國的,她還是世界的。
國慶節(jié)的旅游圣地浙江杭州導游詞 篇3
孤山是西湖中一座美麗的島嶼,景區(qū)內風景優(yōu)美,唐代詩人白居易稱之為“蓬萊宮在水中央”。孤山古跡眾多,著名的西泠印社就位于孤山南側面,是一處融江南園林藝術和金石篆刻藝術為一體的藝術殿堂。我們由孤山南面拾級而上,來到了西泠印社,首先印入眼簾 的是“高風震千古,印學畫西泠” 的一副對聯(lián),這幾個字蒼勁有力。
到了西泠印社也就到了山上的景區(qū):有漢三老石室、華嚴經(jīng)塔、四照閣、觀樂樓。華嚴經(jīng)塔為白石砌造,石座邊篆刻者十八羅漢像,底層刻有佛經(jīng)《華嚴經(jīng)》經(jīng)文。大概這就是華嚴經(jīng)塔名字的由來吧。我們又看了漢三老石室,它有一塊“三老諱字忌日碑”被譽為“東南第一碑”。出了景點,我們穿過長廊來到了中國印學博物館。中國印學博物館分為兩層:第一層收藏著好多古代印章,有大清龍印、壽山石、昌化雞血石、豬肝石、竹葉青等。
第二層收藏著書畫篆刻。參觀完印學博物館,我們到了秋瑾墓。秋瑾墓以花崗石砌筑,高1.75米,正面嵌大理石,上鐫孫中山題“巾幗英雄”四個大字。座上有漢白玉雕刻的秋瑾立像,身著長裙,雙手拄劍,背面湖而立,神態(tài)沉靜剛毅。我仰望著秋瑾像聽著老師講解:她于1904年參加光復會,奔波海外,鼓吹革命,組織軍隊。1907年犧牲于紹興軒亭口,年僅32歲。她生前最敬慕民族英雄岳飛。親友為達成她的遺愿葬于孤山。
聽完講解,我們大家集體默哀一分鐘,手拿小百花繞著墓像走了一圈。我再次仰望秋瑾像一種感情油然而生:都說孤山孤零零,您臥依在西湖有無數(shù)人憑吊,身在孤山也不顧了。掃完墓我們開始自由活動,我們在大草坪上跑來跑去像一只只歡快的小鹿,蹦蹦跳跳,歡笑聲灑滿了西湖邊。春游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我們依依不舍地走上了會校的路,我回頭望著孤山,真不知道人們?yōu)槭裁唇o她取了這個名字,我喜歡孤山,因為孤山有西湖的陪伴,有花的點綴,還擁有著我們的歡笑,我們的笑臉,孤山不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