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景點導游詞(精選3篇)
云南大理景點導游詞 篇1
大理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總面積29459平方公里,地域遼闊,資源豐富,山川秀麗,四季如春,是祖國大西南一塊待開發的寶地。全州轄一市十一縣,是一個居住著漢、白、彝、回、傈僳、藏、納西等26個民族的地區,1999年末總人口326.09萬人,少數民族人口約占50%,其中白族人口108.53萬人,是一個以白族為自治民族的自治州,是聞名于世的電影“五朵金花”的故鄉。
州府所在地大理市,是滇緬、滇藏公路交匯地,滇西的交通樞紐;是歷史上我國與東南亞各國文化交流、通商貿易的重要門戶;是唐代南詔和宋代大理國五百年都邑所在地,素稱“文獻名邦”;以“風、花、雪、月”著稱的大理,現為國家對外開放城市、全國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和44個風景名勝區之一、全國文化先進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內的南詔崇圣寺三塔,劍川石寶山石窟,賓川佛教圣地雞足山,以及挺拔雄偉的蒼山,明媚清澈的洱海,蝴蝶泉的湖光山色,構成了一幅美麗而又神奇的畫卷。大理以其秀麗的自然風光,豐富的文物古跡,優美的民族風情為特色而聞名遐邇,吸引著無數中外游客。
云南大理景點導游詞 篇2
沒有來過大理的人,認識大理大都源于兩個出處,一是金庸先生的小說,小說中段皇爺的“一指神功”點出了南昭古國的清遠神秘,引人掩卷遐思;二是六十年代的《五朵金花》隨著一曲唱遍大江南北的“蝴蝶泉邊來相會”,大理秀美的風光也廣為人知。
其實,大理有的遠不止這些。大理歷史悠久,素有“文獻名邦”的美名。遠在新舊石器時期,就有古人類居住。西漢武帝在云南設置郡縣時,大理納入了漢王朝的版圖。唐宋時期,大理先后出現隸屬于唐宋王朝的南昭國和大理國兩個地方政權。在元代前,大理一直是云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元代,云南行省建立,云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始由大理移至昆明。但是,大理仍然是滇西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先后設有路、府、行政專員公署等地級一級的政區機構。1956年,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同時,大理也是滇西的交通樞紐。改革開放后,大理已逐步發展為滇西的商貿旅游中心城市。
悠久的歷史和璀璨的文化,留下了豐富的文物古跡。玉洱銀滄之間,自然風光綺麗多姿,蒼山如屏,洱海如鏡,蝴蝶泉深幽,兼有“風花雪月”四大奇景(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
大理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這里保存著古樸而濃郁的白族風情。到大理你可以了解白族的生活習俗,可以品嘗別具一格的白族風味食品,可以選購到稱心如意的白族民間工藝品,還可以參加傳統的大理白族三月街節日慶典活動.
古城大理吸引了來自國外的自助旅游者,在城內護國路內形成了一條有名的“洋人街”。陶醉于白族古樸的民風和悠久的歷史文化,他們甚至會在大理長期居留。
云南大理景點導游詞 篇3
大理古城簡稱榆城,位居風光亮麗的蒼山腳下,距大理市下關13公里。大理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是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大理古城東臨洱海,西枕蒼山,城樓雄偉,風光優美。大理城的規模壯闊,方圍12里,原城墻高7.5米,厚6米,東西南北原有四座城門,上有城樓。如果說,自治州首府下關給人以繁盛、喧鬧的印象,那么大理古城則是古樸而幽靜。
城中有一貫穿南北的大街,街邊有各種專賣大理石制品、扎染、草編等名特產品的店鋪和風味十足的白族飲食店。城內流淌著清澈的溪水,到處可見古樸雅的白族傳統民居,這里居民不論貧富,都有在庭院內養花種草的習慣。大理古城也就有“家家流水,戶戶養花”之說。大理古城距下關很近,乘公共汽車十多分鐘即可到達,城內各汽車站和主要賓館前都有車前往。
也可由下關乘小馬車前往,不過千萬要在上車前談好價錢。 到大理古城旅游,如要留宿,城內有許多按照白族傳統民居建造的旅館可供選擇,價格不算貴。
繞三靈,是在每年的夏歷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繞三靈的節日活動得進行三天。三月街,又稱:觀音市,是在每年的農歷三月十五日至二十一日。三月街是白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既是物資交流的盛會,又是賽馬、滇戲、花燈等各種文藝體育表演的中心。石寶山對歌會,是在每年的農歷七月二十六日至八月初一。耍海會,又稱:撈尸節。上關、喜洲一帶始于農歷七月二十三日,大理、下關一帶始于農歷八月初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