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范文大全 > 導游詞 > 黑龍江導游詞 > 黑龍江(精選30篇)

黑龍江

發布時間:2025-04-04

黑龍江(精選30篇)

黑龍江 篇1

  哈爾濱附近的五常縣境內有山叫鳳凰山,距五常市區一百五十余公里,分南北兩峰,是省內僅次于大禿頂子山的第二高山。以前僅有一條窄軌鐵路與外界聯系,20xx年末才修了公路與外界相通,這里山高林密,人跡罕至,因風景秀美一直被當地人稱為…天然大花園…

  對鳳凰山已向往很久,不僅因為它是一個天然大花園,還有它獨具特色的高山濕地景觀,還有落差百米的瀑布,還有一白一黑的兩條溪水,還有縱深長度為5公里的峽谷,還有春日里滿山遍野的杜鵑和秋日下令人陶醉的五花山。

  關于高山花園:空中花園坐落在海撥1690米(實為1633MGPS數據,當地介紹則為1690M),被譽為龍江第一大山的老爺嶺上,占地10萬平方米,為拉林河上游源頭之一,獨特的氣候條件和自然環境造就了山中千姿百態的植被景觀----高山偃松,高山奇樺,高山杜鵑。

  關于高山濕地:山頂是一大片開闊濕地,土壤屬草碳性,含水量很大,遍布一人多高的花草和灌木,據專家介紹高山濕地兼具生態、旅游雙重功能,我省只在大小興安嶺深處分布著少數幾塊,在我市尚屬首次發現。這片濕地海拔1633米,總面積500-600公頃,內有高山地毯和高山稻田,被譽為…大山之腎…。

  關于高山石海:山上還有一片神奇的由巨石堆積而成,面積數千平方米的石海。這些石頭為火山石與高山植物紅景天一黑一紅相映成趣。

  關于大峽谷:鳳凰山大峽谷位置在東升林場南側,東徑128度12分,北緯44度27分。北鳳凰山高1668.9米,南鳳凰山高1633米,峽谷縱深長度為5公里,最窄處不足20米,兩岸青山耀目,泉水汩汩悅耳,行走其間宛如仙境。

  關于大瀑布:據有關部門勘測,其落差高度超千米的瀑布在國內尚屬罕見。鳳凰山大峽谷源頭被當地林業工人又稱之為“通天河”。有10-50米落差的大小瀑布十數級,數級相連,落差超過千尺,可謂龍江第一瀑。

黑龍江 篇2

  虎屬食肉目,貓科,豹屬,是由古食肉類進化而來的。在第三紀早期,古食肉類中的貓形類有數個分支:其中一支是古獵豹,貫穿各地質時期而進化為現今的獵豹;一支是犬齒高度特化的古劍齒虎類;一支是與古劍齒虎類相似的偽劍齒虎類;最后一支是古貓類。古劍齒虎類和偽劍齒虎類分別在第三紀早期和晚期滅絕,古貓類得以幸存,其中類虎古貓就是現今虎的祖先,后來古貓類又分化為三支:真貓類、恐貓類和真劍齒虎類,后二者均在第四紀冰河期滅絕,只有真貓類幸存下來,并分化成貓族和豹族兩大類群而延續至今,現今的虎就是豹族成員之一。

  虎只分布于歐亞大陸,世界上的虎都屬于一個種,分8個亞種。因人為的影響,虎的分布區逐步縮小,虎的數量也急劇下降。巴厘虎、里海虎、爪哇虎分別于上世紀3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絕種,其余的5個亞種也瀕臨險境。產于我國的東北虎和華南虎也已極度瀕危,所以1989年頒布實施的《野化動物保護法》和《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備忘錄》把虎作為一類保護動物嚴格予以保護,從而進一步確定了對老虎所有亞種的保護地位。

  東北虎在我國的東北地區曾廣泛分布,但近30多年來,東北虎的分布區已大縮小,到八十年代初僅見于東北部山區(張廣才嶺和老爺嶺)。東北虎是典型的森林中棲息的動物,它生存的環境主要是針闊葉混交林或原始闊葉林,它也經常到高草灌叢中尋找食物或者在山脊、山頂有石砬子的地方活動。

  老虎是夜行性動物,多在夜間出來活動,而白天大多躲在隱蔽的地方休息,所以人們白天看到的老虎多是正在睡懶覺。老虎活動最頻繁的時候是在清晨或者黃昏,但在嚴寒的冬天,白天老虎也出來尋找食物。色彩斑斕的東北虎在白雪的映襯下,顯得分外耀眼,尤現虎之威武,如果天公作美,還可見到罕見的"霜虎奇觀"。

黑龍江 篇3

  歡迎大家來到中國礦泉水之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五大連池觀光旅游。很榮幸能陪伴大家領略神奇的火山風光,并希望我的導游能為您提供優質的服務。現在我給大家介紹一下他的概況。

  五大連池風景區位于黑龍江省西北部的五大連池市,據北安市60千米。四周分布著14座火山體,以及一系列火山礦泉,構成了獨特而典型的火山景觀,因而有“火山博物館”之稱。是我國著名的火山游覽勝地。

  五大連池火山群有14個獨立的火山錐和一系列盾狀火山,火山堆和盾狀火山形成于第四紀,而最近的火山噴發,發生在老黑山和火燒山。此次噴發溢流的熔巖在四個地方阻塞了區內的石龍江,形成了五個火山堰塞湖,最終形成五大連池。

  五大連池地區火山群海拔高度為400—600米,以火山錐的特殊結構、各種火山熔巖流動形跡、結滿冰霜的容顏隧道,以及冷碳酸礦泉而聞名于世。五大連池是集生態旅游、休閑度假、保健康療、科學考察為一體的高含量、多功能、綜合型風景名勝區。

黑龍江 篇4

  大界江――黑龍江,它是世界上最長的界江,中俄界江段就達1890平方公里。幾千年來,這里沒有被大面積開發,因此,兩岸植被完好,江水純凈,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無污染河流。又由于中俄兩國四百來的復雜歷史,使它成為一條神秘的大界江。以為游歷過世界眾多著名江河的水利專家這樣評價它:黑龍江像以為沒有濃妝打扮的少女,給人的是一種淳樸自然的原始美。

  的確,愿望黑龍江,它有如藝術大師縱情潑墨的寫意畫,大氣磅礴,自然壯闊;游在江上,它又像一位不施粉黛的山村少女,眉清目秀,純樸自然。目前,黑龍江已開辟6段旅游線,其中漠河探源游鶴崗段界江三峽游已成為界江游中的熱線。

  大界湖——興凱湖,堪稱亞洲最大界湖,有“北方綠寶石”之稱,面積達4380平方公里,水域浩瀚,氣勢磅礴。去過興凱湖的人都說,它既有湖泊的寧靜,又有大海的氣魄,還有與夏威夷相媲美的湖濱浴場,湖水純凈,沙灘平坦細軟,走入湖中200米,水深才及腰,是理想的湖賓度假好去處。

  而我國第一大山地堰塞湖——鏡泊湖,更是知名的全國旅游勝地。

  中國最大的火山地貌景觀——五大連池,位于黑龍江省西部,有幾十萬年前和近二百多萬年前噴發的火山,一望無垠的火山熔巖石海和火山噴發行程的石熊、石牛、地下冰洞、地下森林等,使這里地址情況十分復雜,景觀眾多,故有“火山博物館”之稱。與火山活動有成因聯系的碳酸礦泉,是世界三大冷泉之一。因此,五大連池是療養度假、修學旅游的勝地。

  秋季,楓樹的鮮紅,落葉松的金黃,紅松的綠濃,是黑龍江省最具有色彩的季節,廣袤的林海構成樂五彩繽紛的“五花山”景觀,如同一束束鮮花堆起來的山,鋪天蓋地,接霞連宇,游在其中,猶如在畫中游,美不勝收。

  此外,黑龍江省邊境口岸最多,已開放對俄一日游和多日游,每年出入境旅游者幾十萬人次,是全國對俄旅游的熱點地區之一。

  托旅游資源優勢,黑龍江省確立了以冰雪、森林、濕地、草原、界江、湖泊、火山地貌和現代農業為主打的生態旅游產品,輔之都市風光、少數民族風情和邊境游,行程了以哈爾濱為中心的“O”字形旅游圈,并向東部牡丹江、雞西、北部伊春、黑河、漠河、東北部佳木斯、西部大慶齊齊哈爾等地區輻射的“K”字形旅游線和“L”字形黑龍江界江旅游線。推出冰雪游樂、滑雪、森林湖泊避暑、狩獵、蒸氣機觀賞、騎馬、垂釣、觀鳥、漂流及都是觀光、邊境游、民俗風情游等50余條旅游線路。

  近年來,黑龍江省旅游接待能力和配套設施不斷完善,已成規模。目前,黑龍江省交通形成完整網絡。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黑河等市已開通國際、國內航線60余條;開通鐵路有旅游列車十幾對次,公路四通八達。接待設施日臻完善,現有星級飯店百余家,旅行社200余家,完全可以保證游客的接待服務,使游客玩得高興、住得舒心、行得便捷。

  朋友們,黑龍江省旅游資源獨具特色,旅游項目豐富多彩,只有親臨其境才能體驗到其中無窮魅力。

黑龍江 篇5

  航天史話:以中國載人飛船神舟五號、俄羅斯聯盟號宇宙飛船及反映中俄航天歷史與發展的浮雕墻為主景,迷宮、冰亭為配景,反映我國在世界航天領域的地位和為人類航天事業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對俄貿易:以酣暢質樸的國門和俄海參崴市火車站組合建筑為主景,集中反映中俄蒸蒸日上不斷發展的貿易往來,用浮雕的形式展現我市開展的對俄貿易的“4421“工程,體現我市在全國對俄貿易中的地位。如我市對俄貿易進出口總額現已達到19.5億美元,占全省進出口總額的83.7%。

  卡通世界:以少年兒童喜聞樂見的哈里波特、傳奇世界為題材,創作大型組合卡通雕塑,增加了雪堡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各位朋友,俗話說的好“百聞不如一見”,即使我在這里說的天花亂墜也無法讓您真正體會到雪堡那神奇的意境,現在就讓我們一起進入雪的世界,一同尋找兒時夢里的家園吧。屆時,我會繼續為大家做更詳細的講解。

  謝謝各位!

黑龍江 篇6

  “地下森林”是鏡泊湖風景區一大奇景,地質學稱為“火山口森林”。它位于鏡泊湖西北約45公里,坐落在張廣才嶺海拔一千米的深山區。這里是一片長滿紅松、紫椴、黃菠蘿、水曲柳、黃花松、魚鱗松和落葉松等珍貴樹種的原始森林。面積66900多公頃,是一座天然的綠色寶庫。是世界有名的“火山口原始森林”。

  火山口原始森林長約40公里,寬5公里,呈東北—西南走向,地理坐標為北緯44°9′

  —44°12′;東經128°31′—128°52′。

  鏡泊火山,是爆發的休眠火山。據記載,大約一萬年以前,張廣才嶺的鏡泊火山群火山爆發,大量的熔巖噴出。待火山停止活動,火山管道中巖漿冷卻、收縮,火山頂部便自然下陷、塌落,于是形成了內壁陡峭、大小不等、形狀不一的十個火山口。形狀有的像盆狀,有的像井,有的像簸箕。這些熔巖組成的火山口,經過千萬年的滄桑變化,大自然重新給它披上綠裝,成為低陷的原始林帶,故稱火山口原始森林。

  這里年平均溫度在4℃左右,年降水量為618毫米。火山口由于年代久遠、環境適中、火山碎屑物風化形成的土壤十分肥沃,加上許多的動物糞便,給火山口森林造成了良好的生長發育條件。據考察發現,森林的播種者其實是松林中最活躍的松鼠。它們把大量的松籽貯存在峭壁裂隙之中,以備常年食用。經過雨水滋潤,松籽破土萌發出幼苗,育為大樹,年復一年,便形成了今天的火山口原始森林。在我國八百多座火山口中,生長著這樣茂密森林的極為少見。

黑龍江 篇7

  冰燈藝術博覽會各位朋友:

  歡迎您到哈爾濱觀光旅游。在外地,一說起冰雪,就會聯想到哈爾濱,哈爾濱已成為人們冬季冰雪旅游的首選之地。得天獨厚的冰雪自然優勢、地域優勢和時空優勢,使哈爾濱的冰雪旅游內涵十分豐富。在這些別具特色的冰雪活動中,尤以兆麟公園的冰燈藝術博覽會聞名遐邇。

  哈爾濱冰燈藝術博覽會占地面積6.5公頃,近兩年每屆冰燈藝術博覽會的總用冰量在2萬立方米,冰景作品1500余件,可以說是目前世界L形成時間最早,規模最大,已成為傳統項目的大型室外露天冰燈藝術展。1963年創辦,名為“冰燈游園會”,1999年更名為“冰燈藝術博覽會”。現已成為世界著名的冰雪旅游勝地。這里曾有載人吉尼斯紀錄的世界上最高的冰建筑—圣·索菲亞教堂,高達26.25米,有世界上最長的冰建筑—冰雪長城,長達958米,成為冰雪造園藝術史上的奇跡。

  冰燈藝術博覽會作為中國冰雪旅游的一張王牌,已經躋身于國家旅游局評出的“絕奇美勝”35個旅游景點之列,成為哈爾濱向國內外游客展示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民精神風貌的重要窗目,成為哈爾濱人民同各國朋友友好往來的紐帶。_、李鵬、喬石、李瑞環、田紀云、錢其深、李鐵映等國家領導人多次參觀冰燈藝術博覽會并揮毫題詞,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一些國家領導人、駐華使節、外國友人和廣大海外僑胞港澳臺同胞也都不遠萬里,慕名前來觀燈賞雪。

  冰燈是流行于中國北方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廠因為具有獨特的地域優勢,黑龍江可以說是制作冰歸最早的地方。據說在很早以前,每到冬季的夜晚,在松嫩平原上,人們總會看到三五成群的農夫和漁民石_悠然自得地喂馬和捕魚,他們所使用的照明工具就是用冰做成的燈籠,這便是最早的冰燈。當時制作冰燈的工藝很簡單,把水放進木捅里凍成冰沱,鑿出空心,放個油燈在里面,用以照明,冰罩擋住了凜冽的寒風,黑夜里便有r不滅的燈盞,冰燈成了當時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幫手。

  后來,每逢新春佳節和元宵節,人們又把它加以裝飾,成為供人觀賞的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清代《黑龍江外紀》里對此有過詳細的記載:“上元,城中張燈五夜,村落婦女來觀劇者,車聲徹夜不絕。有鏤五六尺冰為壽星燈者,中燃雙炬,望之如水晶人。”其時,冰燈在我國南方一些地方也相繼出現過。乾隆、嘉慶年間,四川詩人張問陶曾寫過一首專門描寫冰燈的詩,題名就叫《冰燈》,詩云:

  黑夜有炎涼,冰燈吐焰長。

  照來消熱念,鑿處漏寒光。

  影濕星沉水,神清月里霜。

  三冬足文史,底用探螢囊。

  古時,冰燈的制作技術比較簡單,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冰燈要遠遠比這復雜得多,它是以冰為載體,集園林、建筑、雕塑、繪畫、舞美、文學乃至音樂等多學科為一體的獨特的冰雪造園藝術,同時應用形、色、聲、光、電、動等現代科技,創造出玲瓏剔透、五彩繽紛的藝術世界。它融合了華夏民族悠久的歷史、中外建筑和民俗風情等廣闊領域里的文化,是世界民間藝術寶庫中一朵絢麗的奇葩。

  那么,外地的朋友一定會問:現在的冰燈是怎么做出來的呢?冰燈的制作流程大致分以下幾個階段:冬季,在一20℃以下的嚴寒里,先從松花江里鑿出可塑性強、抗壓強度與一般建筑材料相差無幾的堅冰,根據設計圖紙的要求用電鋸切割成不同規格的冰料,再用木工使用的刨子、扁鏟等工具加工成冰磚或冰配件,以水為粘接劑,制造出巍峨的冰建筑、雄偉的冰雕塑和小巧的冰盆景等等。晶瑩的冰體雕成了,再用燈光賦予它美麗的靈魂,一道絢麗的風景便這樣走進了你的視線。

  哈爾濱是中國冰雪藝術的搖籃。哈爾濱大規模有組織地制作和展出冰燈始于1963年。當時,我國正處于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為了豐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振奮精神,在市委書記任仲夷、市長呂其恩的提議和倡導下,園林部門組織力量,利用盆、桶等簡單模具自然冰凍了千余盞冰燈和數十個冰花,于元宵佳節在兆麟公園展出,轟動全城,形成了人頭攢動看冰燈的盛大場面。至今許多老哈爾濱人回想這一情景仍然記憶猶新,感慨萬千。

  冰燈游園會在連續舉辦r4屆后,自1967年起被迫中斷了20_年。直到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冰燈游園會才獲得了生機和活力,重新成為固定的冰雪藝術活動。其后,每年一屆,由簡單到復雜,藝術水平和制作技術不斷提高,冰燈游園會漸成規模,作為冰燈游園會的載體,兆麟公園也因此聲名遠揚。

  1985年,勤勞智慧的冰城人民進一步挖掘、開發冰雪資源,以蜚聲中外的冰燈游園會為中心,推出了以冰雪藝術、冰雪體育、冰雪文化、冰雪旅游、冰雪經貿為內容的哈爾濱冰雪節,把寒冷的冰雪變成了寶貴的自然資源,給冰城之冬增添了盎然的春意。以后每年的1月5日,便成為哈爾濱人民特有的地方性傳統節日,北方人改變了足不出戶的“貓冬”習慣,參加各種冰雪活動,哈爾濱之冬不再寂寞。

  冰燈藝術博覽會,還是冰雕藝術家們切磋技藝、連接友情的紐帶。每年的1月1日~巧日,兆麟公園都要舉行大規模的群眾性冰雕比賽和國際冰雕邀請賽,來自美國、日本、新加坡、加拿大、俄羅斯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冰雕藝術家和我國各城市及地區的冰雕藝術愛好者云集于此,揮刀弄鏟,獻藝競技。不同主題、不同風格的冰雕作品爭芳斗艷,巧奪天工,為冰燈藝術博覽會錦仁添花。這些冰雕塑玲瓏剔透,宛如水晶。有些朋友可能欣賞過那種小巧精致的宴會冰雕,而冰燈藝術博覽會里的冰雕比之要大出十幾倍甚至幾十倍。它分圓雕、浮雕、透雕三種,冰雕藝術家以抗壓度好、可塑性強的松花江天然冰為材料,使用扁鏟、圓刀等工具,精雕細鏤,精心創作出各種人物、動物、植物雕塑,千姿百態,栩栩如生,深受人們的歡迎和喜愛。一年一度的冰燈藝術博覽會不僅豐富了人們的冬季文化娛樂生活,更成為造就冰雪藝術人才的搖籃。

  “冰上成婚配,雪中結連理。”這里也是舉辦冰上集體結婚典禮的神圣殿堂。冰上婚禮是哈爾濱市青年開展群眾性冰雪文化活動的一項創舉,獨具北國特色和時代風采。不僅是青年人,還有許多老年朋友特地到這里慶祝自己的銀婚紀念,甚至還有外國朋友也不遠萬里慕名而來,在這里喜結良緣。神奇的哈爾濱冰燈藝術博覽會為他們的人生之旅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冰燈創造了美的生活,創造了美的世界。作為傳播友誼和文化的友好使者,哈爾濱冰燈走出了國門,走向了世界,使更多的國家和地區的游客領略了冰雪藝術的獨特魅力。哈爾濱冰雕藝術家曾出訪過日本、新加坡、法國、美國、韓國、加拿大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其足跡更是遍布祖國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為宣傳哈爾濱,提高哈爾濱在國內外的影響和知名度,促進哈爾濱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做出了巨大貢獻。不過,我們的冰雕藝術家在外地所做的冰燈,基本上都是室內冰燈展,是用人工制冷的方法在大冷庫里做的小型冰雕’。兆麟公園的室外露天冰幻一藝術博覽會相比,可以說是“小巫見大巫”了。

  年年歲歲冰相似,歲歲年年燈不同。突破、創新和發展,,對冰燈藝術博覽會的組織者、設計者和建設者來說,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哈爾濱有一個世界一L獨一無的常設機構“哈爾濱市冰燈藝術博覽會辦公室”,這里的工作人員一年四季都要圍著冰燈轉。一塊塊晶瑩透明的冰,一片片潔白無瑕的雪,到了冰雕藝術家的手中便成了具有生命、透著靈氣的瓊珠碧玉。一件件巧奪天工、精美絕倫的冰雕雪塑作品吸引著人們遠離都市的喧囂和繁雜……雖然冰燈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它的生命只有短短的兩個月,但是對于熱愛她的人們來說,冰燈,是一個永不重復的童話。與外地朋友相約,我們哈爾濱人很自豪地說的一句話就是:“冬天來吧,我陪你看冰燈。”

  現在,請大家跟我一同走進冰的世界,領略冰雪藝術的神奇和美麗。

黑龍江 篇8

  哈爾濱是一座非常年輕的城市,義是-座中西文化合璧、極具浪漫色彩的城市。現在,展現在大家面前的防洪紀念塔,就是一座具有歐洲古典建筑風格的建筑。防洪紀念塔不僅僅是哈爾濱市眾多雕塑中的典型代表,而且已成為哈爾濱市的驕傲和象征。

  游客朋友們,你們猜為什么說這座紀念塔是哈爾濱的驕傲和象征叮臼新中國成立以前,哈爾濱屢次遭受洪水的危害,1932年洪水曾洗劫了大半個哈爾濱,城區街路成了行舟的水鄉澤國,男女老幼四處逃命,數萬人露宿街頭,水患使廣大勞動人民陷入了深重的災難之中。新中國成立后,1953年、1956年和1957年,哈爾濱又連續遭受洪水的侵害,特別是1957年發生的特大洪水,最高水位達120.30米,比1953年的最高水位高出0.58米,超出市區地面4米左右,水勢兇猛,風雨交加,大水持續月余,沿江堤壩險象環生。英勇的哈爾濱市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頑強與洪水搏斗,終于戰勝了百年未有的特大洪水。為確保哈爾濱市的社會主義建設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1957年I1月,黨和政府決定修筑市區永久性江堤。哈爾濱市人民,在天寒地凍、風雪交加零下三十多攝氏度的嚴冬,又發揚戰勝洪水的光榮傳統,任勞任怨,不計報酬,總出工2427萬個,完成461萬立方米土石工程,提前巧個月完成了原定兩年完成的工程計劃,筑起了堅固的百里長堤。碟建成后,為紀念防洪斗爭和筑堤的偉大勝利,表彰全市人民的豐功偉績,修筑了這座“哈爾濱市人民纂囊{簫奢至。高高聳、。

  塔、,它的高度是22.5米,塔基用塊石砌成,意味著堤防牢固、堅不可摧,塔基前的噴泉,象征勇敢智慧的哈爾濱市人民把驚濤駭浪的江水馴服成細水長流、興利除患、造福人民的幸福之水。我們再來看看塔座下部的兩級水池:下階表示海拔標高119.72米,標志1932年洪水淹沒哈爾濱時的最高水位;上階表示海拔標高120.30米,標志1957年全市人民戰勝大洪水時的最高水位。塔身中部浮雕著防洪筑堤大軍從宣誓上堤、運土打夯、搶險斗爭到勝利慶功等場面,集中描述了人們在防洪斗爭中所表現的英雄氣概。塔的頂端是防洪筑堤英雄的立體雕像,象征著英雄的哈爾濱市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永遠是戰勝困難的勝利者。大家再往主塔后面看,環立著20根圓柱,上端有環帶連接,組成了長達35米的半圓回廊,象征著20世紀的哈爾濱人民力量堅不可摧,牢固的堤防堅如磐石。

  回廊兩端是兩幅浮雕,雕刻著各民族、各行業的群眾笑逐顏開、手持花束、挨肩挽臂,在獵獵紅旗指引下闊步向前、歡慶勝利的場面。1998年夏,哈爾濱發生超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最高水位達120.89米,哈爾濱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大力支援下,軍民團結奮戰,又一次戰勝r特大洪水,保h了家園。現在大家看到的這根金色曲型圓管,就是120.89米的水位標志。

黑龍江 篇9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

  歡迎來到五大連池,中國礦泉水之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我很榮幸能陪你欣賞這神奇的火山風光,希望我的導游能為你提供優質的服務。現在我向大家介紹一下他的大致情況。

  五大連池風景區位于黑龍江省西北部五大連池市,距北安市60公里。周圍有14個火山體和一系列火山礦泉,構成了獨特而典型的火山景觀,因此被稱為“火山博物館”。它是中國著名的火山勝地。

  五大連池火山群有14個獨立的火山錐和一系列盾狀火山。火山樁和盾狀火山形成于第四紀,而最近的火山爆發發生在老黑山和火燒山。這次噴發溢出的熔巖四處堵塞石龍江,形成五個火山堰塞湖,最終形成五大連池。

  五大連池地區的火山群海拔400-600米,以其特殊的火山錐結構、各種熔巖流特征、磨砂面隧道和冷碳酸礦泉而聞名。五大連池是集生態旅游、休閑度假、醫療保健和科學考察為一體的高內容、多功能、綜合性風景區。

  五大連池有兩個主要特點:一是風景奇特。這里有豐富的礦泉水資源,很多地方都有礦泉水涌出。這些礦泉多為水溫較低的冷泉,含有十幾種對人體有益的元素,統稱為重酸性礦泉水。這種礦泉水可以飲用和沐浴,可以治療胃病、神經衰弱、皮膚病、高血壓等疾病。現在這里已經建了十幾個礦泉療養院。

  除了五大堰塞湖,五大連池還有許多古今火山,其中老黑山和火燒山是最年輕的,但它們規模巨大,風景優美。火燒山比老黑山小,植被少。在老黑山和火燒山周圍的熔巖山脈中,那些年噴出的熔巖沿著白河向南流動,形成了一條10公里長的石龍。石龍景觀罕見而壯觀。

  五大連池火山群是中國最年輕的火山群,火山地質遺跡最全,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景觀最典型。分布在該地區的噴錐世界罕見,被稱為火山地質博物館。

  五大連池被譽為中國礦泉水之鄉。其南泉和北泉的碳酸鹽礦泉水不僅是我國最好的礦泉水,也是世界礦泉水的瑰寶,具有重要的醫療和飲用價值。

  五大連池火山形成的山川相互輝映,水火兼容的火山景觀更加鮮明。發育良好、保存完好、色彩斑斕、數以千計的噴射錐在世界其他火山地區獨一無二,可謂世界奇觀。

  五大連池擁有世界罕見的六大自然環境,形成了世界上最全面的自然理療基地。開發了七個觀光區、八大奇觀和100多個景點。

  好了,我們的車差不多到景區了。請帶上你的攝影工具和貴重物品,和我一起下車觀光。我們的車停在同一個地方。請在規定時間內返回。謝謝你。

  謝謝大家!

黑龍江 篇10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歡迎大家到中國嗾泉水之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五大連池觀光旅游。很榮幸能陪伴大家領略神奇的火山風光,并希望我的導游能為您提供優質的服務。

  五大連池名勝風景區,坐落在訥謨河畔,面積1060多平方公里。風景區主要由14座新期的和老期的火山、5個火山堰塞湖(五大連池)、60多平方公里的“石龍”(玄武巖臺地)和具有很高醫療保健價值的低溫冷泉構成。這里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山凝秀、水含幽、熔巖巧疊、藥泉神奇,被譽為我國天然火山公園,翻開的火山教科書和著名旅游療養的勝地。

  五大連池的14誶火山呈“井”字形排列,名稱是:藥山泉、臥虎山、筆架山、南北格拉球山、東西焦得布山、莫拉布山、尾山、東西龍門山、小孤山、黑龍山和火燒山,其中有12座火山噴發年代較久遠,最早的可達幾萬年,甚至幾十萬年。兩座較年輕的火山是黑龍山和火燒山,在1719-1721年間噴發形成,史書《黑龍江外記》、《寧古塔記略》均有文字記載。在火山噴發的同進,滾滾的熔巖把訥謨爾河的支流--白河攔腰截成五段,形成了五個彼此相連呈串珠狀的火山堰塞湖,既頭池、二池、三池、四池、五池,人們稱之為五大連池。五個池間有境河溝通,縱長20多公里湖面可達40余平方公里,總容量為1.7億多立方米。五池盈盈碧水,點綴在14座火山之間,與廣闊的玄武巖臺地融合在一起,繪成一組奇特的山、水、石景觀。

  五大連池不但火山自然景觀獨特,而且還蘊藏著豐富的具有神奇療效的礦泉水。

  關于五大連池的礦泉水,有一個美好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五大連池一帶,古樹參天,野草茂密。一位鄂倫春獵人,尋找射中的一只梅花鹿。鹿帶著箭傷在前面跑,獵人循著血跡在后面追。這只鹿不往深山里跑,卻跑進一個池子里,獵人覺得有些稀奇,站在巖邊觀看,只見鹿在不里一邊洗傷口,一邊用舌頭舔,上岸后,血不流了,健步跑進深山。獵人到泉邊用手捧起水喝了一口,頓覺精神振奮。以后,獵人只要有點小病小災,就到泉邊飲水治療,都是水到病除。從此,人們都把這泉水奉為“圣水”,以后的每年農歷五月初五,人們都到此飲“零點水”。據說,飲到“零點水”的人可以消災祛病、益壽延年。

  這雖然是傳說,但五大連池的.水確實具有治病、防病和健身的功能,據科學測定:礦泉水含有40多種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可與世界著名的法國“維希”、俄羅斯“高加索”礦泉水相媲美,被并稱為世界三大冷泉。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五大連池神奇獨特的景觀。五大連池風景區現已探明的景點有100多處,劃分為七大景區。目前已開發出70余處景點,主要頒在火燒山景區、藥泉山景區和焦得布景區。

  (藥泉山)

  現在我們來到了藥泉山,我們首先看一看山腳下的“二龍眼”,然后再到山上參觀鐘靈寺。

  “二龍眼”泉水是山泉水,過去由于泉眼比較小,泉水壓力大,噴出的泉水猶如兩條銀龍騰空而起,因此得名“二龍眼”。“二龍眼”的泉水清澈爽口,是制作啤酒、飲料和美容品的上好水源。人們都說“二龍眼”的水清腦明目,所以,登山的人們都要來到這里洗洗臉、洗洗眼睛。

  眼前這座山就是藥泉山。藥泉山噴發年代大約在30萬年以前。火山海拔355.8米,高出地面60.8米,藥泉山雖然小,但堪稱為本區火山的標準形態。登山的路有二條,一條是南坡的石階路,另一條是西坡的水泥路。順西路可乘車直達鐘靈寺。

  這座寺就是鐘靈寺。鐘靈寺是我省規模較大的寺廟,它始建于1929年。據說當年有一個和尚云游四方,發現這里風水極好,是個修身養性的好地方,遂率領眾僧侶云游化緣,歷經11年努力,終于建成了鐘靈寺。當時的鐘靈寺有5層大殿、108尊銅佛和14名山8勝景壁畫,有僧侶40多為。鐘靈寺建成后,一時間成為方圓幾百里的佛教中心,山上終日香煙繚繞、鐘鼓不絕。

  日本侵華時期,侵略者為補充軍用物資,強行拆除了寺中的銅像,使鐘靈寺毀于一旦。眼前的鐘靈寺,是1990年有關各方集資20__多萬元重建的。現在寺內奉有釋迦牟尼、觀音菩薩、哼哈二將、四大天王、彌勒佛、韋馱、文殊、普賢、十八羅漢等佛像。目前,鐘靈寺已成為方圓幾百進而內的一個佛教中心,也是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的一個重要景點。

  (溫泊飛花)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五大連池獨具特色的景觀--溫泊。在這附近有一個溫泊群,較大是我們面前的水面,它長200余米,寬50余米左右,深約2米,是一個常年積水的清池。

  在北疆滴水成冰寒冬,當氣溫下降以零下30-40度時,人們頭上戴著皮帽子,身上穿著棉大衣,脖子圍著毛巾,還覺得冷,隨口吐出的唾沫,著地便凍結成冰塊兒。但是,這個溫泊卻恰恰相反,水面波光粼粼,過冬的野鴨嬉戲于水中,自然自在,悠悠然,這些均可稱之為北疆的奇中之奇。

  溫泊終年不凍。在最冷的“三九”天里,它的一般水溫為8-11度,南部水溫偏低,為4-5度,北部則高達14度,在這咫尺之地,氣溫之差竟達50度左右,似乎是一個難解的謎,不能不使人感到驚奇。

  科學研究已經證實,地球是一個龐大的熱庫,它蘊藏著大量的熱能,即地下熱水和地熱蒸氣。地層一有空隙,它們就沖出地表。據地質水文工作者推測,在溫泊北部方向的石龍熔巖臺地下,有個地熱出口,熱水從此冒出后,與玄武巖中冷水混合,然后,又潛入溫泊,使這里的水溫常保護在0度以上,四季不結冰。

  謝謝大家!

黑龍江 篇11

  這里還有世界上最大的養熊基地.您知道嗎?黑龍江省動植物資源相當的豐富,這里不僅是“東北虎的故鄉”,這里還是“丹頂鶴的故鄉”,這里是“紅松的故鄉”、“松茸的故鄉”“三大硬闊之鄉”。我們黑龍江還是我國主要的木材生產基地,因為這里地域遼闊、山川縱橫。山地有:大興安嶺山地、小興安嶺山地、東南部山地三大山地,所以木材蓄積量、產量均居全國第一位。這里土地肥沃素以黑土地聞名天下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這里還是我國的機械工業基地、煤炭工業基地、石油化工基地和木材生產基地。

  說到旅游,我們黑龍江省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旅游資源十分豐富獨特,既適于開展夏季避暑旅游,也適于開展冬季冰雪旅游。夏季的黑龍江氣溫涼爽宜人,是避暑旅游的理想勝地。在這里我不得不贊嘆各位的眼光,到黑龍江來度假呀是您最佳的選擇。在以后的幾天里,您將要去聞名遐爾的鏡泊湖,領略迷人的湖光山色,還可以去“林都”伊春盡情享受“森林氧吧”給您帶來的愜意感受。黑龍江省清涼的氣侯,自然風光,會使您流連忘返。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雪是大自然賜給北方大地的禮物,更是黑龍江別具一格的驕傲。冰雪資源使我們黑龍江成為了中國冬季旅游

黑龍江 篇12

  (縱橫交錯地江河湖泊)

  黑龍江省河流縱橫,湖泊奇異。流域面積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918條。

  主要水系有: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和綏芬河水系,以及烏裕爾河與雙陽河內陸水系。

  主要河流有:黑龍江,它是我國第三大河流,其長度在世界河流中排第8位,它有南北兩個源頭,南源蒙古國境內,流經中國、蒙古、俄羅斯,在黑龍江省境內流暢1890公里。松花江,源于吉林省長白山天池,全場1900多公里,在黑龍江境內流暢831公里。牡丹江,源于長白山脈牡丹嶺,全場725公里,在黑龍江省境內流長382公里。烏蘇里江,上游有兩個源頭,東源出于俄羅斯境內的錫赫特嶺,西源于興凱湖,全長950公里。綏芬河,源于吉林省老爺嶺附近,流長258公里,上游75%在黑龍江省境內。此外,還有嫩江、呼瑪河、拉林河、烏裕爾河、呼蘭河和撓力河等。

  黑龍江省主要湖泊有興凱湖、鏡泊湖和五大連池。興凱湖,位于黑龍江省東部中俄邊境上,面積4380平方公里,屬于我國境內的約1068平方公里;興凱湖北面還有一個小興凱湖,面積為145平方公里,生產白魚。鏡泊湖,是我國第一大山地堰塞湖,面積為37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5米,盛產“湖鯽魚”。五大連池,是我國著名地冷水酸礦泉,200多年前由火山爆發形成的火山堰塞湖,有“天然火山公園”之稱。

  (四季分明的氣候)

  黑龍江省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特點是東長下短,四季分明。下機涼爽宜人,午晚溫差大。春秋時間較短。年平均氣溫從北向東南由-5℃至4℃,全年有5個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最冷的1月份平均氣溫,從北向東南由-30。9℃,逐漸上升至-14。7℃,氣溫最低的漠河縣為-52。3℃;最熱的月份為7月,平均氣溫從北往東南由16℃逐漸升到23℃。上述氣候的特點,使黑龍江省既適于開展夏季避暑旅游也適于開展冬季冰雪旅游。

黑龍江 篇13

  鐵人王進喜紀念館新館位于讓胡路區西干線東側,與鐵人廣場一道之隔。紀念館館區占地12.4公頃,總建筑面積約23000平方米,其中主館建筑面積20011多平方米。20__年9月26日對外開放,已成為石油企業文化建設基地,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AAAA級旅游景點和國內一流的名人紀念館。

  紀念館外形為“工人”二字的組合。鳥瞰呈“工”字形,側看為“人”字形,象征這是一座工人紀念館。建筑總高度47米,正面臺階共47級,象征著鐵人王進喜四十七年走過的堅實人生歷程。

  紀念館主體建筑為5層。其中,一層為企業形象展示廳,主要展示大慶地區石油石化六大企業發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搞好二次創業的內容;二層、三層為鐵人精神主展區,主要展示鐵人王進喜的光輝事跡和英雄風采,反映大慶石油會戰以來廣大職工繼承發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創造的輝煌業績和鐵人精神代代相傳等內容;四層為石油科普展廳、臨時展廳和技術用房;五層、六層為紀念館和鐵人精神研究會的辦公用房。主體建筑以灰色花崗巖為主色調,給人以莊嚴、肅穆的'感覺。館區由紀念區、青少年活動區、休閑區和服務區幾部分組成。園區內建有山體、水系、長廊、噴泉,反映一次創業、二次創業兩組大型群雕、反映王進喜戰斗歷程的鐵人之路、標志性雕塑“中國鐵人”、反映大慶創業“六個傳家寶”的大型浮雕、反映大慶會戰紅典故事的影雕“會戰長廊”和鐵人詩碑等紀念景觀,散布于青松翠柏之間,給人們給無限的遐想。

黑龍江 篇14

  目前,我們看到的修復后的教堂與當年教堂風格保持了一致,這矩形的洋蔥頭式典型的俄羅斯建筑的屋面形式,索菲亞教堂的蓬頂以主穹頂為軸心,分布與主穹頂的前后左右四個帳篷大小不一,裝飾十分精美與主穹頂形成了主從結構,東正教同基督教的十字架相比,東正教十字架上方有一處平行略短的橫桿,下方有一處傾斜的橫桿。在年代,這座教堂曾經洗禮虔誠的教徒,這座曾經滿載歷時見證的文化遺產,竟然遭到了無情的洗劫,是教堂主體傷痕累累,七座樂鐘全部遺失,六處十字架全部被拉倒,教堂面目全非,人去樓空。后來教堂周圍又建起樂商用住宅大樓,將教堂包圍在里面。

  哈爾濱極地館導游詞·牡丹江雪堡導游詞·大興安嶺導游詞·漠河導游詞

  今天的哈爾濱建筑藝術館里面市空的,已經沒有牧師,也不再座禮拜,它作為獨特的建筑來展示哈爾濱的風景,大家可以感覺到在陽光的輝映下,它將以獨特的魅力和豐富的內涵迎接每一位來訪游客。

  它的對面是哈爾濱第一百貨公司,它是一架鋼琴式建筑,那我們照相最好的位置式在臺階上,可以找到教堂的全景。廣場中心冬天有大的冰雕建筑,夏天時特別大的音樂噴泉。30分鐘自由參觀,合影留念。

黑龍江 篇15

  各位朋友:

  你們到當奈濕地人居生態村旅游。下面,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當奈的由來。當奈,蒙古族語“迭喇哈”的音譯,是指人名,也是寺廟名稱。當奈,蒙古族語“迭喇哈”的音譯,是指人名,也是寺廟名稱。“迭喇哈”的由來是說從17世紀初,后金征兵到關內,當時的杜爾伯特部第二代部落長(酋長)阿都齊帶領騎兵跟隨出征,阿都齊的夫人迭喇哈主持部落一切事物。在阿都齊征戰期間,迭喇哈把杜爾伯特部落管理的六畜興旺、風調雨順,牧民生活美滿、安居樂業,所以,當地的牧民們非常崇敬她、擁護她,稱她為“神女”。同時,她也是杜爾伯特部落藏傳佛教的第一代傳人。在她死后,牧民們為了紀念她,給她修建了廟宇,起名叫“迭喇哈廟”,漢語譯為“仙女廟”,也叫“神女廟”。

  當奈人居生態村位于扎龍自然保護區腹地,總面積57萬畝,現在仍然保持著完整的原始風貌,大小湖泊星羅棋布,生物類別多種多樣,這里有丹頂鶴、大雁、野鴨等珍貴鳥類200多種。乘竹排走的航道就是過去蒙古人游牧時走的馬道,沿著蘆葦蕩中的水道往前行5公里就到了百鳥湖,湖中有上百種、幾千支水禽在這里安家落戶,繁殖后代。沿著這條水道再往前走三公里就是仙女池,面積有6000多畝,水深有兩米,水清一色、明亮如鏡、清澈見底,傳說是仙女洗澡的地方。黑崗泡北面的山岡是古代牧民放牧的地方,黑崗泡也叫飲馬湖,每到傍晚牧民放牧歸來,丹頂鶴與牛馬羊一起在湖邊嬉戲,非常熱鬧,就是現在每到7月,漁民撐船在這里經過,當太陽下山時好象還能聽到嘶嘶的馬鳴和丹頂鶴的叫聲。

  這里最美的季節,要數夏末初秋。在這個時節暑熱剛剛退去,一絲涼爽襲來,讓人感到無比愜意。如果你要是起個大早來到湖邊,但見一輪紅日從無邊的葦海中躍起,光芒四射……數不清的水鳥在空中翱翔、鳴叫,白荷、紅蓮、翠葦在風中飄動、搖曳,魚兒在水面盡情嘻戲,水波被霞光染成五顏六色,一切生物如此色彩斑斕,靈動多姿,那該是一幅多么壯觀的《北國水鄉圖》。但也有人說,當奈濕地最美的季節,應該在秋末冬初。的確有一個詩人這樣寫道:“蘆花白、蘆花美,花絮滿天飛,千絲萬縷意綿綿,路上彩云追。大雁成行人成對,相思花為媒,千里萬里夢相隨。莫忘故鄉秋光好,早懷情愛報春回。”這優美的詩句,不正是對那些依戀故鄉、建設當奈的當奈人的真實寫照嗎?

  當奈濕地不僅景色秀美,給人披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更有蘆葦、水產品,為人們展示出一條富裕之路。這里蘆葦連片,葦質優良,所產的白花葦、紫花葦,居民加工成葦箔、葦席、葦苫簾、葦板、葦編工藝品等,暢銷國內各地,并遠銷美國、韓國、日本和以色列等國。湖泡葦塘中所產的鮮魚,都是自然繁殖,沒有污染。“泥鰍、水鱉、哈士螞、老頭魚”被稱為“四大黑”,馳名省內外,成為人們的美味佳肴。當地所產的雞、鴨、鵝肉及其鮮蛋都是天然無公害、綠色食品,口味鮮美,營養豐富,備受人們喜愛。

  如今的當奈濕地,已成為人們觀光、休閑、度假的最好去處。遼闊神秘的當奈濕地人居生態村您,自然典雅的當奈濕地人居生態村您!

黑龍江 篇16

  哈爾濱附近的五常縣境內有山叫鳳凰山,距五常市區一百五十余公里,分南北兩峰,是省內僅次于大禿頂子山的第二高山。以前僅有一條窄軌鐵路與外界聯系,20xx年末才修了公路與外界相通,這里山高林密,人跡罕至,因風景秀美一直被當地人稱為…天然大花園…

  對鳳凰山已向往很久,不僅因為它是一個天然大花園,還有它獨具特色的高山濕地景觀,還有落差百米的瀑布,還有一白一黑的兩條溪水,還有縱深長度為5公里的峽谷,還有春日里滿山遍野的杜鵑和秋日下令人陶醉的五花山。

  關于高山花園:空中花園坐落在海撥1690米(實為1633MGPS數據,當地介紹則為1690M),被譽為龍江第一大山的老爺嶺上,占地10萬平方米,為拉林河上游源頭之一,獨特的氣候條件和自然環境造就了山中千姿百態的植被景觀----高山偃松,高山奇樺,高山杜鵑。

  關于高山濕地:山頂是一大片開闊濕地,土壤屬草碳性,含水量很大,遍布一人多高的花草和灌木,據專家介紹高山濕地兼具生態、旅游雙重功能,我省只在大小興安嶺深處分布著少數幾塊,在我市尚屬首次發現。這片濕地海拔1633米,總面積500-600公頃,內有高山地毯和高山稻田,被譽為…大山之腎…。

  關于高山石海:山上還有一片神奇的由巨石堆積而成,面積數千平方米的石海。這些石頭為火山石與高山植物紅景天一黑一紅相映成趣。

  關于大峽谷:鳳凰山大峽谷位置在東升林場南側,東徑128度12分,北緯44度27分。北鳳凰山高1668.9米,南鳳凰山高1633米,峽谷縱深長度為5公里,最窄處不足20米,兩岸青山耀目,泉水汩汩悅耳,行走其間宛如仙境。

  關于大瀑布:據有關部門勘測,其落差高度超千米的瀑布在國內尚屬罕見。鳳凰山大峽谷源頭被當地林業工人又稱之為“通天河”。有10-50米落差的大小瀑布十數級,數級相連,落差超過千尺,可謂龍江第一瀑。

  關于泉水:山雖然雄偉但有了水又增加了幾分靈氣,鳳凰山有一黑一白兩條溪水就更加與眾不同了。通往山頂的路一直有泉水相伴,那水白得耀眼,白得清澈如白色的絲綢;通向峽谷的路也有泉水在你左右,可那水卻黑得深沉,黑得神密如黑色的緞帶。

黑龍江 篇17

  依托光輝燦爛的渤海時期文化,奇異獨特的少數民俗風情,古樸迷人的鄉間田園風光和名揚中外的響水大米等名優特產,在大學專家、教授的把關下,渤海風情園被規劃建設成為一處以古渤海文化為紋脈,以水車、小橋、草木屋為建筑風格,以濃郁的北方民族民俗風情為特色,以參與性強的游樂性項目為主體,以工薪階層為客源市場,集旅游、度假、娛樂功能的休閑度假旅游區。日接待游客能力3000人次以上。

  渤海風情園所在地為唐代渤海國都城故址,它以古渤海文化為底蘊,以民族民俗風情為特色,以填補周邊旅游區空白的參與性游樂項目為主體,興建了這座集吃、住、行、游、購、娛于一體的旅游度假區,成為鏡泊湖配套主體工程之一。主體景區為玄武湖,因位于宮城北端,按照古代"前朱雀,后玄武"的方位布局而得名。玄武湖水域面積80公頃,水面上龍舟競賽,竹排戲水,游船漂弋;泡澤、島嶼交相輝映,島山相依,充滿詩情畫意。

黑龍江 篇18

  漠河縣位于大興安嶺北麓,黑龍江上游南岸,中國的最北端,地理坐標為東經 121°07′至124°20′,北緯52°10′至53°33′是我國緯度最高的縣份。1981的國務院正式批準建縣,漠河縣總面積18223平方公里,境內有漢、蒙、回、滿、朝鮮、鄂溫克、鄂倫春、錫伯、土家等11個民族,人口已逾十萬。全縣有西林吉、圖強、勁濤、興安4個鎮,漠河1個鄉,8個村民委員會,35個自然屯。西林吉鎮是中共漠河縣委,縣政府所在地,也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境內有3個中央部屬林業企業,1個地屬煤礦企業。在歷史上漠河一帶,到明末清初屬索倫部居住區,除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等少數民族游獵民眾外。尚無定居者,1860年(清咸豐十年)老溝河谷發現金苗。隨著采金人口的增多,漠河逐漸有人開始定居。(民國元年),總卡衙門對漠河街內人口進行統計(因金礦人口不定超級次統計不含礦區人數),有居民51戶,465人。到1953年,全國第一次人口普查時,境內人口為706人。1990年,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統計,全縣有22202戶,其中:家庭戶口21857戶,集體345戶;總人口84983人。全縣平均每戶3.8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7人。民族構成主要有漢、滿、蒙古、朝鮮、回、錫伯、達斡爾、鄂倫春、鄂溫克、俄羅斯、土、苗、畬等13個民族,以漢族人為主體,占人口主要分布在西林吉鎮、圖強鎮、勁濤鎮、漠河鄉、興安鄉,其余分布在各林場和自然村中。

  漠河自清以來,在百余年的社會發展中,歷代在漠河境內生活的居民,以漢族人口為主體,間有少數民族雜居,在各民族交往中,通用漢族語言,操普通話。但在不同的歷史環境和不同的民族中仍有便用本民族語言的習慣。在漠河百余年的社會發展中主要有鄂倫春、鄂溫克、朝鮮、俄羅斯、蒙古、達斡爾和滿族等7種少數民族的語言。由于民族的不同,各民族間也有著不同的宗教信仰。漠河縣主要有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東正教、薩滿教、家里教。縣城為伊斯蘭教回民穆斯林聚居活動中心,解放前,本縣自然災害和兵燹匪患頻繁,深受其害的邊疆人民,把擺脫苦難的希望寄托于神靈保佑,作為精神寄托,自清代漠河開發建設以來,大批關內流民漸次來到漠河謀生,棄妻室、拋兒女、孤身于荒涼僻野之地,來者將各自信仰的宗教隨之帶入漠河。統治者便利用各種宗教作為其統治,麻痹和控制人民的重要手段,各教的傳入和發展,多以民間活動為主。

  1981年以后,本縣有伊斯蘭教、基督教、薩滿教活動。

  漠河的資源豐富,尤以森林、礦產、旅游、珍稀動植物資源聞名于世。全縣林地面積16281平方公里,木材總蓄積量14647萬立方米,主要樹種有樟子松、落葉松、白樺、楊樹、柳樹、運杉等;礦產資源有黃金、煤炭、石灰石、石墨、膨潤土、大理石、汞、黃鐵、水晶等,其中黃金、煤炭開采已形成規模,特別是黃金開采已有百余年的歷史,曾被慈禧定為“胭脂溝”。旅游資源得天獨厚,所轄北極村是我國唯一可觀賞到北極光和極晝現象的地方。村內有“中國最北一家”、“北陲哨兵”碑、“神州北極”碑、望江樓等旅游景點。每年夏至,縣政府都要在此舉辦盛大活動,吸引了大批國內外游客。中俄界河——黑龍江源于漠河,江水晶瑩,曲折而下,兩岸風光絢麗,景色秀美,境內原始森林繁茂蔥郁,可探險、狩獵、篝火野宿。“胭脂溝”、“古黃金之路”充滿歷史的神秘,雅克薩古戰場等明、清、民國時期的古跡遺址景點眾多,隨處可見。近年又開通了對俄過境游,為漠河旅游事業插上了飛向世界的翅膀。野生動物資源種類繁多,有馬鹿、馴鹿、梅花鹿、棕熊、紫貂、飛龍、野雞、梆雞、野豬、獐、狍子、雪兔等珍禽異獸四百余種。黑龍江冷水魚更是享譽海內外。這里的綠色植物天然、名貴、無污染,牙格達(紅豆)、都柿、草莓、山葡萄、山丁子是釀酒和調制純綠色飲品的最佳原料;猴頭、木耳、蘑菇、蕨菜、金針菜等遍布群山峻嶺,另有名貴草藥三百余種。

黑龍江 篇19

  桃山風景名勝區位于黑龍江省中部,紅松的故鄉—大興安嶺的西坡南麓,松嫩平原北際,呼藍河上游源頭,是伊春市的西南門戶。風景區所處的桃山林業局,東與朗鄉林業局接壤,南臨通河林業局,西與雙豐林業局相鄰,北靠鐵力林業局。

  地理坐標:東經128°04'——128°42',北緯46°40'——47°11'。境內自西向東有綏佳線國鐵穿過,風景區有國鐵桃山站接送旅客。鐵路、公路交通方便,四通八達。兩條國防公路貫穿本區,一處經鐵力市可直達伊春市,出境南岔可直達佳木斯市,兩條國防公路西行可直達省會哈爾濱。

  地質地貌

  風景區境內地貌骨架為上古生代海西寧運動華西里隆起褶皺構造帶,由花崗巖、玄武巖構成。成土母質主要是花崗巖的風化物。山土母質一般較粗,主要是殘積或被積母質;含石塊或砂質,陡坡上的粗粒花崗巖,長形成粗骨石質母質;河岸洼地和溝谷階地是沖積或淤積的沉淀物,含有卵石的沙土層或混有沙質的重壤粘土、母質。桃山風景名勝區屬小興安嶺西坡南部低山丘陵地帶,地貌成起伏波狀,整個地貌為丘陵低山區。

  氣候資源

  風景區地處北溫帶,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司機氣溫變化較大。年平均氣溫為1.10C。最冷約為1月,平均氣溫為-23.30C,最低氣溫為-42.6C,皆因西伯利亞強寒流侵襲所致。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1.10C,最高氣溫為320C。全年無霜期113天。

  水文特征

  全年降雨量為664毫米,6-9月降雨占全年的77%,最多年份降雨曾達876毫米。境內地表水主要靠降水形成,其特點是徑流大,年度分布不均。從流量上看,水量豐富,但是由于年內水量部俊和無徑流調解工程,直接可利用的水量,只占全年徑流量的2-4%。風景區處松花江支流呼蘭河上游發源地帶,全境河流均為松花江支流水系。主要河流有呼蘭河、白河、柳河、喇叭河、小東溝河等。河流總延長510公里,可利用水資源達5億噸。

  土壤

  風景區境內主要有5個土類,即:暗棕壤、草甸土、沼澤土、泥炭土、白漿土。其中暗棕壤分布最廣,在海拔250-1429米范圍內的山之上、中、下部的各個坡向均有分布。草甸土祝愿分布在溝谷邊緣,河岸階地和山間低地處,海拔高程為227-395米的范圍內。而沼澤土、泥炭土主要分布在海拔高210-380米的河流兩岸低洼積水的地帶;白漿土分布于漫崗緩坡草地處。

  植被

  風景區內的地帶性植被為紅松闊葉林,主要組成以紅松為主,半生多種溫性闊葉樹種,多達10余種,其中一些第三紀孑遺種,如:水曲柳、黃檗、核桃楸等;林內藤本植物如山葡萄、北五味子、狗棗、獼猴桃等,呈溫帶針闊葉混交林具有亞熱帶景色,同時還伴生一些“歐亞針葉林區”的寒溫帶針闊葉混交林,既有南方(亞熱帶)景色,又有北方(寒溫帶)植物類。

黑龍江 篇20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歡 迎大家來到 中國礦泉水之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五大連池觀光旅游。很榮幸能陪伴大家領略神奇的火山風光,并希望我的導游能為您 提供優質的效勞。如今我 給大家介紹一下他的概況。

  五大連池風景區位于黑龍江省西北部的五大連池市,據北安市60千米。四周分布著14座火山體,以及一系列火山礦泉,構成了獨特而典型的火山景觀,因此有“火山博物館”之稱。是我國著名的火山游覽勝地。

  五大連池火山群有14個獨立的火山錐和一系列盾狀火山,火山堆和盾狀火山形成于第四紀,而最近的火山噴發,發生在老黑山和火燒山。此次噴發溢流的熔巖在四個地方阻塞了區內的石龍江,形成了五個火山堰塞湖,最終形成五大連池。

  五大連池地區火山群海拔高度為400—600米,以火山錐的'特殊構造、各種火山熔巖流動形跡、結滿冰霜的容顏隧道,以及冷碳酸礦泉而知名于世。五大連池是集生態旅游、休閑度假、保安康療、科學考察為一體的高含量、多功能、綜合型風景名勝區。

  五大連池主要有兩大特色:一是風光奇特。二十這里有豐富的礦泉資源,很多地方都有礦泉水涌出。這些礦泉多為冷礦泉,水溫低,含有十幾種對人體有益的元素,統稱為重太酸礦泉水,這種礦泉水可飲可浴,能治療胃病、神經衰弱、皮膚病、高血壓等病癥。如今這里已經建了十幾座礦泉療養院。

  五大連池除五個堰塞湖外,還有很多古代和近代火山,其中老黑山和火燒山年齡最小,但體形龐大,風光尤佳景區。火燒山規模比老黑山小,植被很少。老黑山和火燒山的周圍熔巖山地,當年噴出的熔巖沿白河向南流去,形成了蜿蜒10公里長的石龍。石龍景觀罕見,蔚為奇觀。

  五大連池火山群是 中國最年輕的火山群,火山地質遺跡現象最齊全,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景觀最典型,該地分布的噴氣錐為世界罕見,有火山地質博物館之稱。 五大連池有 中國礦泉水之鄉之稱,其南泉北泉的碳酸型礦水,不僅是 中國礦泉水之極品,也是世界礦泉水之珍品,對醫療及飲用均有重要價值。

  五大連池火山形成的山川輝映,水火相容的火山地貌景觀更有特色,而翻花熔巖中發育完好、保存完好、多姿多態、數以千計的噴氣錐,在世界其他火山區絕無僅有,可謂世界奇觀。

  五大連池擁有舉世罕見的六大自然環境,形成了世界上綜合條件最完善的自然理療基地。已開發七大游覽觀光區,八大奇觀、一百多個景點。

  好了,我們的車已經快到景區了,請大家帶好攝影工具和貴重物品隨我下車游覽,我們的車就停在原地,請大家在規定的時間內返回謝謝。

  謝謝大家!

黑龍江 篇21

  今天我們要去的就是哈爾濱著名景點哈爾濱市太陽島,現在我們已經走在了松花江公路大橋上,松花江公路大橋——公路大橋時赴太陽島地陸路通道,松花江公路大橋建于1983年5月10日,建成于1986年8月30日竣工,歷時三年零四個月,大橋呈健字形狀,給人以若大個松花江被一刀剪斷之感,大橋全場1565米,當時全國公路橋之最,這座橋地設計者是一位女士,當時人們說女人總是喜歡剪剪裁裁,所以設計成剪刀形狀,他的確好似園丁手中地剪刀一樣,把松花江秀麗風景修剪得更加迷人。

  我們所在的橋底下就是松花江,大家有沒有聽過松樹不開花就結果得故事呢?現在我給大家講松樹不開花就結果得民間傳說。相傳在黑龍江地區有一條白龍總是興風作浪,造災于民,一只來自關內得一條富有正義感的黑龍決心為民除害,就在當地民眾的大力支持下與白龍災江中展開了生死搏斗。當江水翻白色浪花時表明白龍在上,兩岸的老百姓就扔磚頭砸,當江水變黑時,表明黑龍在上,老百姓就往江里扔饅頭以便補充實力,結果筋疲力盡的白龍被打走了,然后風調雨順,連年豐收,當地百姓為了紀念富有正義感的黑龍,就把那條江命名為黑龍江。

  可落荒而逃的白龍還是好比臘月的大蔥——皮干葉枯心不死,它又在別處興風作浪,連續作惡,于是黑龍又沿著另一條江開始追繳,這條江的兩岸長滿了松樹,那時的松樹是開花的,并且是雪白的花。“吃一塹,長一智”的白龍聞訊后就騰云駕霧到了高空偵察,不巧黑龍游到那里,那里的江水就變成黑色,所以就暴露了目標,于是白龍就采取了“避其鋒芒,擊其惰歸”的戰術,當黑龍疲憊不堪的時候連連出擊打得黑龍防不勝防,只有招架之勢,無還手之力。于是為了掩護黑龍得軍事行為,這條江兩岸得盛開得白皚皚得松樹花就紛紛落在江面上,罩得嚴嚴實實,黑龍有了松樹花得掩蓋,白龍就再也無法掌握黑龍得行蹤,最后黑龍“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取得了決定性得勝利,一敗涂地的白龍一頭扎進了五大連池在也不敢出來了。從那以后黑龍江地區就年年五谷豐登,國泰民安了。可是松樹卻從此再也不能開花了,為了紀念為正義之戰做出巨大犧牲的松樹花,人們把這條江命名為松花江。

  當然這是個美麗的傳說,但這個寄予了古代勞動人民沒好愿望的傳說卻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正義終究會戰勝邪惡。

  下面我們就到了太陽島,大家一定聽過鄭緒嵐的《太陽島上》吧!太陽島位于松花江北岸,與市區僅一江之隔,總面積達三十八萬平方公里,很多年以前,這個島嶼盛產鳊花魚,女真族鳊花魚的發音是“太宜安”所以這個島就被人稱為太宜安,久傳至今被稱為太陽島。太陽島四面環水,是著名避暑勝地,我們到了太陽島上,主要參觀太陽島公園,在公園里樹木茂密,全島遍植各種樹木100種30多萬珠,樹種有江松,樟子松,落葉松,楊樹,柳樹,榆樹,還有丁香等。整個公園面積是114公頃,園內建有水閣云天,青年之家,水榭,哈爾濱中日友誼園等游樂場所,一幢幢別墅式的建筑隱現在樹叢中富有濃厚的歐式情調的“水閣云天“是園中之園,園內有長廊,方閣,荷花湖,太陽湖,太陽山和瀑布,平臺遙望可以觀賞到不同角度的島上風景,冰雪節期間,還在此舉行每年一次阿的國際及國內雪雕比賽。

  雪雕也叫雪像,它是以雪為材料調出千姿百態,異彩紛呈的各種不同形狀的藝術形象以供人們觀賞和娛樂,他有兩種表現形式,即雕和塑,雪雕則是選用雪和水進行塑造,在零度一下將雪和水攪合后,通過凍結粘合,可以塑造各種形態,創造出不同的藝術形象我國的雪雕藝術活動是六十年代初期發展起來的,1988年1月在太陽島公園組織了首屆群眾雪雕比賽,以后每年舉辦一屆吸引日益眾多的中外游客。

  夏天的時候這里湖光山色,特別美,其中中日友誼園,是園中園,全明哈爾濱新潟友誼園,是哈爾濱和日本的新潟市建立友好城市十周年之際,在太陽島公園內部投資修建的日式庭園風格的友誼園。在1989年9月正式對外開放的,每年接待中外賓客達十五萬左右。

  東北虎林園坐落于松北開發新區內,與太陽島相鄰,林園占地面積96.6萬平方米,現已開放養虎園面積約36萬平方米,園內放養30余只成年猛虎,作為世界上最大地東北虎群放養地,自96年1月份對外開放以來,已經接待40萬中外游客。到了虎園我們會換乘林園內專用地封閉車進行游覽,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開車窗,大家可以買食物喂給老虎,老虎每天上午10點喂食,冬天時不容易被發現,因為老虎地皮和草的枯黃色比較接近。到了遠去大家先去博物館參觀,導游去購買票,然后排隊坐車參觀。

黑龍江 篇22

  后來,每逢新春佳節和元宵節,人們又把它加以裝飾,成為供人觀賞的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清代《黑龍江外紀》里對此有過詳細的記載:“上元,城中張燈五夜,村落婦女來觀劇者,車聲徹夜不絕。有鏤五六尺冰為壽星燈者,中燃雙炬,望之如水晶人。”其時,冰燈在我國南方一些地方也相繼出現過。乾隆、嘉慶年間,四川詩人張問陶曾寫過一首專門描寫冰燈的詩,題名就叫《冰燈》,詩云:

  黑夜有炎涼,冰燈吐焰長。

  照來消熱念,鑿處漏寒光。

  影濕星沉水,神清月里霜。

  三冬足文史,底用探螢囊。

  古時,冰燈的制作技術比較簡單,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冰燈要遠遠比這復雜得多,它是以冰為載體,集園林、建筑、雕塑、繪畫、舞美、文學乃至音樂等多學科為一體的獨特的冰雪造園藝術,同時應用形、色、聲、光、電、動等現代科技,創造出玲瓏剔透、五彩繽紛的藝術世界。它融合了華夏民族悠久的歷史、中外建筑和民俗風情等廣闊領域里的文化,是世界民間藝術寶庫中一朵絢麗的奇葩。

黑龍江 篇23

  裕達隆花園的設計,根據天然形貌,取材"出水神龜"的概念。原有的孤山,是神龜的龜身,三面環水,另堆土成龜頭,龜尾是一道拱橋,春夏秋冬四廳,成為龜的四足,圍繞神龜,隔水分別有內外各兩環風景道,就是百樹徑、百花廊、百花路和百樹路。園外是高下逶迤的脈山,起伏有致,大美中涵。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您到浮戲山雪花洞來參觀游覽。我姓 ,很高興為大家作導游服務,我會盡力為大家服務好,使大家游覽愉快,不虛此行。

  雪花洞景區游覽面積是2.27平方公里, 以雪花洞為中心,周圍的景點有仙女潭瀑布、黃龍潭、滑道、游船、國家重點保護樹種萬年櫟,還有自然風光香爐峰和金龜探月峰。

  雪花洞位于海拔854.5米的金龜探月峰下,是大約5億7千萬年前汪洋大海中碳酸鹽巖層里面的一條地下暗河。現已開發1180米,面積為4600平方米 ,洞中布滿大面積奇特的鐘乳石和巖溶學上特殊類型的雪花石。雪花洞分為三個大廳和一個雪花長廊。洞內常年恒溫15.7℃。我們今天參觀雪花洞的時間大約是一個小時。

  下面,我們要經過的是一段長達57米的人工引洞。這段引洞是1984年開鑿的。

  碑林:首先我們看到的“井岡山碑林”五個燙金大字,是由中國書法家協會原名譽主席、原山東省委書記舒同題寫的。他是江西東鄉人,也是一位老紅軍。1998年去世。他的字體作為一種漢字字形己輸入電腦,全球通用。

  我們現在已經進入了雪花洞的第一個自然大廳——迎賓廳。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大廳的自然景觀都是鐘乳石構成的,表面看上去濕淋淋的,說明他們仍在生長(因為鐘乳石形成主要是依靠水分中的礦物質不斷沉淀而生長)。據研究,它們的生長速度是一百年長一厘米。我身邊的這塊鐘乳石形似磨菇,我們稱其為磨菇亭,這類鐘乳石是從地面向上生長的,巖溶學上稱它為石筍。還有的是從洞壁或洞頂往下生長的鐘乳石,被稱為石鐘乳;當石鐘乳和石筍連結在一塊的時候,就被稱為石柱,如廳中的擎天玉柱。下面請大家通過燈光的打射來觀賞迎賓廳內的自然景觀。

  現在我們已進入白云古洞景區一華里。白云古洞,是一組天然洞群的總稱。景區內有九洞、三十六景。最大的巖洞是白云古洞,最小的是神蜂洞。三十六景有迎客峰、曲線天、蓮陰寨、十瀑潭、大、小月牙天等等。整座山的特點是“山青水秀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它集“奇、險、幽、秀”于一身,僧、道、尼同居一山。這里距第一景觀迎客峰還有200米。白云古洞北有臥獅山、東有仙源山、西有蓮花山,南有邊墻山和筆架山。四面山峰環繞,面積八平方公里,全部景觀游完大約4小時(可征求客人游覽時間)。

  首先,在大廳的帷幕之中,有一石筍形成的佛像。您看他一副主人公的姿態,好似在歡迎您的光臨,他正是迎賓廳的主人,被稱為迎賓佛。洞廳中央這根石柱直達洞頂,好似迎賓廳的頂梁柱,我們稱其為擎天玉柱,據專家講,這個石柱是經過二三十萬年形成的,它的前方是一位笑口常開、大肚容世的彌勒佛。彌勒佛還是那副坦胸露腹、大咧不拘的樣子,可能是因為他經常笑的緣故,竟把自己的嘴巴給笑歪了,據專家推測一百年以后,他的歪嘴吧在流水的作用下才有可能會被正過來。

  九個景觀節點為:軸線上的景觀節點包括中俄友誼”、俄羅斯風情”、偉大中華”;而環線景點為華夏樂章”、萬里長城”、樂山大佛”、航天史話”、對俄貿易”、卡通世界”。

  這個地方是雪花洞的第二個大廳,也是雪花洞內最寬敞的大廳,高46 米,長55 米,寬35米。大家抬頭仰望,在大廳的頂部有一個天窗,它就是發現雪花洞的原始洞口。它的發現者是當地的一位姓沈的農民。一九六三年他家蓋房子挖地基的時候無意間挖開了這個洞口。一九六三年到一九八四年這期間,游客們都是腰系一根繩子從這個洞口進來探險的。正因為這個洞口的存在,這個大廳便被稱為通天大廳。(現在我們來觀賞通天大廳的自然景觀)。在通天洞口附近,由于常年流水,生長了許多形態各異的鐘乳石,最為壯觀的就是這組懸天瀑布,你看它洋洋灑灑,直瀉而下,不由會讓你想起“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詩句來。在它的下方,有兩只層次分明的小螺號,其中比較大的螺號尖端好似一只小燈泡一樣閃閃發亮。那么它是什么寶貝呢?請大家注意觀賞我身邊的這幾塊鐘乳石,在我燈光的照射下,這幾塊鐘乳石好似一盞盞漂亮的冰燈一樣通體透亮,呈肉紅色。在巖溶學上,它屬于罕見的半透明狀的肉色鐘乳石。因為里面含有大量的玻璃晶體,所以表現出這個特性。在世界上所有開發的溶洞中,像這樣透明的鐘乳石非常少見。順著燈光的照射,再看這個自然景觀,它就是慈眉善目的百歲老壽星,老壽星的大駕光臨驚動了雪花洞中的各路神仙,仙人們紛紛起來跪地參見。就連洞主雪花觀音也慌忙起身相迎。而老壽星已經高興的忘乎所以,把自己的龍頭拐杖都扔到了一旁,這一組景觀被稱之為群仙拜壽。這都是意象形的,大家琢磨,是否有點神呢?

  現在我們參觀的是長達173米的雪花長廊區。

  雨花臺屬丘陵地帶,最高海拔60米,占地面積113.7公頃。山崗頂部如平臺,布滿大大小小的礫石,它們都是在距今1200萬年到300萬年第三紀晚期和第四紀早期,由長江古河道的滔滔流水從安徽貴池以遠的中下游搬運而來的,途經磨擦水蝕等天然加工,磨去了棱角,有的滾圓如卵,有的扁如圓餅。這些礫石主要由石英巖、石英砂巖、硅質灰巖等一類堅硬巖石和石英、蛋白石、玉髓等一類礦物質組成,由于所含礦物質成分不同,呈現出各種美麗的色彩,有白色、乳白色、徽黃、深黃、紅色、綠色、紫色和黑色等,且多為透明或半透明狀,更顯晶瑩光澤,被稱為雨花瑪瑙。

  我們來到雪花洞前,在燈光打射下,洞壁上好像堆積了片片鵝毛般的雪花,在巖溶學上,它是一種非常特殊的類型,因形似雪花,所以被稱之為雪花石,雪花洞便由此而得名。雪花石主要是生長發育在含水相對均勻、透水性良好和富含孔隙水的母巖上。從雪花石的縱剖面特征來看,雪花石可分三個層次:一是緊貼母巖的具有圈層構造的松散皮層;二是長在皮殼之上的各式“雪花狀”方解石晶體;三是生長在石珊瑚和石葡萄的表面。其主要是通過毛細作用形成針狀、芝狀的文石晶體。文石是不穩定的礦物,它會轉化為方解石——即雪花石的第二種類型石葡萄。在1963年雪花洞剛剛被發現的時候,洞里所有的雪花都非常潔白,表面皆是毛絨絨的形似味精狀的透明體,燈光一照,閃閃發光。可是自從洞口打開以后,由于洞中大氣成份有所改變,生態環境受到破壞,雪花石表面受到了非常嚴重的碳化和風化,我們現在看到的雪花石表面已經起了變化,亮度有點減退,但仍不失雪花的風采。雪花石的自然形態是多樣性的,特別是這種葡萄狀的石花極為罕見。1992年10月28日,中國地質巖溶研究所長朱學穩教授考察雪花洞時說:“我已經參觀了西方二十二個國家的一百多個溶洞,像雪花洞這樣奇特的石葡萄還是第一次看到,經過化驗,發現石葡萄里面含有二十八種微量元素。”

  現在,請大家繼續觀賞雪花石的第三種類型——石珊瑚。石珊瑚好似海底世界的珊瑚礁一樣,一團團、一簇簇堆積于洞壁之上,在一個龐大的海底世界組成這座美麗的珊瑚島。在珊瑚島上有一只兇猛的大鱷魚,這是由碳酸鈣化學沉積物鈣板構成的象形景觀。在鱷魚下方還有同一成分形成的另一幅自然景觀——一條活潑可愛的小帶魚,正搖頭擺尾地在溪流中游戲玩耍,此景名稱為帶魚戲瀑。更讓我們感嘆大自然鬼斧神功的恐怕是這只縮頭縮腦的小烏龜了。小烏龜也是由洞頂滴水形成,據專家研究,它從形成到現在已有十幾萬年的時間了,我們稱它為萬年神龜。

  在這長達173米的雪花長廊里,自然景觀千姿百態,造型各異,大家可以充分展開自己的想象力,認真觀看,可以說一步一景,景景不同,既有南方溶洞的特色,又具備自己獨特的魅力,不愧是中原大地的一大奇觀。

  請大家抬頭觀看,這個意象很像一頂草帽。它在巖溶學上的名稱是天窩,天窩的形成是離不開水的,因此說雪花洞的前身是條地下暗河。

  大家跟隨我燈光的打射可以看到這里自然形成的九條龍,雖然它沒有北京九龍壁那樣形象,但卻顯示了大自然的魅力。

  古詩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覓泉源臥小船,要從外洞進內洞,須平臥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有驚無險,妙趣橫生,堪稱游覽方式一絕,有水石奇觀之譽。內洞略大于外洞,如果說外洞是龍廳的話,那么內洞就是龍宮。洞內石鐘乳、石筍眾多,造型奇特、布局巧妙、顏色各異,有黃龍吐水倒掛蝙蝠彩云遮月天馬行空海龜探海龜蛇共生壽星與仙桃青蛙盜仙草等四十余種景觀,幻化多變,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水晶龍宮。

  請觀賞我們右邊洞壁的壁流石。因為它的上部緊挨洞 壁,下部懸空,形似布幔,所以被稱為石幔。石幔在形成過程中不斷往下滴水,形成一座石筍,有人說這個石筍像大象,有人說更像牦牛,那么它在您的審美觀中到底像個什么呢?

  我們看到的這些鐘乳石晶瑩剔透,冰清玉潔,可是美中不足的是它們的尖端不同程度地遭到了人為的破壞。這根比較粗壯的鐘乳石,專家們曾作了研究,它根部的年齡是十二萬九千年,尖端有九萬年。隨著燈光的打射,我們繼續來觀賞鐘乳石的另一種形態——鵝管。鵝管里面是空的。它有兩個特點:一、非常脆弱,手一碰即斷;二、生長速度驚人,如果洞內生態環境沒有破壞,一年可長3—4厘米。有的壁流石長勢好、下部懸空多,如果我們用手輕輕敲打,就會發出“空空”的響聲,這種壁流石我們稱其為回音石。

  我們在地面上見過的塔可能很多,那都是人文景觀,而我們今天看到的塔卻是滴水形成的一座透明石塔。請看,這座石塔玲瓏剔透、層次分明、冰清玉潔、美麗誘人,能在這里看到它,真是三生造化。

  現在,請大家觀賞蛇化石。大家通過我燈光的打射可以看到這條蛇化石是斷斷續續,盤曲在石壁之上的,有1.5米長。那么這條蛇是怎么進來的呢?據專家推測,蛇是從雪花洞的原始洞口掉下來的,隨水流到這兒,死后,釋放出有機質,吸收礦物質,經過鈣化,形成化石。至今為止,在世界上已開發的溶洞中,尚未發現過動物化石,蛇化石的發現,填補了世界巖溶學上的一項空白。

  這一部分是1996年對外開放的,破壞和污染程度比較小,雪花石看起來更加密集、潔白、完美。經過考查發現這部分雪花石現在生長的情況也是最好的,據研究,它們的生長速度大約是六十年生長一厘米,比鐘乳石快,但形成條件一是必須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地下空間;二是巖石具有極高的透水性;三是有合適的溫度、濕度、壓力。因而,目前全世界只發現了兩個雪花洞,這是其中之一,另一個在遙遠的加拿大。

  再往前行,我們看到雪花石不但布滿了兩邊的洞壁之上,還布滿了洞頂及洞底,使您仿佛步入了漫天飛絮的冰雪世界。這些光彩照人的雪花石,玲瓏剔透的石葡萄和肉紅色半透明狀的石鐘乳,都具有很高的觀賞和研究價值,可謂是天下第一雪花洞。

  各位游客,來到這里,雪花洞來路的自然景觀到此告一段落,再往里面是未開發部分,回程路中還有兩個景點,我們繼續參觀。

  出洞沿崖壁上的棧道攀向山頂,在棧道的盡頭便是漂亮的三層亭子—“至喜亭”。至喜亭,始建于宋代,因為小船在三峽中歷經千難萬險,出峽到達宜昌,至此江寬闊已無險而喜,故得名于“至喜亭”。宋景v三年(公元1036年),宋代文豪歐陽修貶任夷陵縣令,上任為此亭寫了《峽州至喜亭記》。

  洞外的香客們等啊等啊,一直等了三天三夜,也沒見賣醋的和賣餅的出來。大家七言八語,都料定他們準是出了事。為了后人的安全,眾香客就七手八腳在洞里壘起一道磚墻。從此,人們只能游覽外洞,里洞再也進不去了。

  首先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座參天聳立的塔松,它的旁邊是一只獸中之王——雄獅。在雄獅的身后跟隨了一對可愛的小獅子,雄獅昂首眺望、欲登塔頂。現在請大家來拜見一下雪花洞中的最后一位仙人——送子觀音,她抱了個小孩,像是從天而降,給人間送貴子來了,我們能夠不期而遇送子觀音,可以說是緣分。

  這個地方是雪花洞的最后一個大廳——洞天福地廳。我國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這個大廳為什么叫洞天福地廳呢?請大家到這邊來參觀一塊石碑。石碑上面刻有“洞、天、福、地”四個大字,大廳名字的由來就是根據這塊石碑而起的。傳說,參觀雪花洞的第一位游客是我國歷史上的道教鼻祖——太上老君。當年老君來到雪花洞中,被雪花洞的自然美景所吸引,樂不思蜀,感到此景不該人間有,原是碧蓮玉筍宮,正迷戀于此間時,玉皇大帝召他回宮,他戀戀不舍,但又不能反抗,于是舉起自己的龍頭拐杖在這個石碑上面寫下了洞、天、福、地四個字后飄然而去。自從老君在這個石碑上寫下字以后,這塊石碑也就有了一定的靈氣。拍打石碑,就會聽到空空的響聲。許多人認為這塊石碑是空的,其實這個石碑,一點也不空,經地質專家鑒定為音樂石。我們通常叫它吉祥石、好運石。

黑龍江 篇24

  裕達隆花園的設計,根據天然形貌,取材"出水神龜"的概念。原有的孤山,是神龜的龜身,三面環水,另堆土成龜頭,龜尾是一道拱橋,春夏秋冬四廳,成為龜的四足,圍繞神龜,隔水分別有內外各兩環風景道,就是百樹徑、百花廊、百花路和百樹路。園外是高下逶迤的脈山,起伏有致,大美中涵。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您到浮戲山雪花洞來參觀游覽。我姓 ,很高興為大家作導游服務,我會盡力為大家服務好,使大家游覽愉快,不虛此行。

  雪花洞景區游覽面積是2.27平方公里, 以雪花洞為中心,周圍的景點有仙女潭瀑布、黃龍潭、滑道、游船、國家重點保護樹種萬年櫟,還有自然風光香爐峰和金龜探月峰。

  雪花洞位于海拔854.5米的金龜探月峰下,是大約5億7千萬年前汪洋大海中碳酸鹽巖層里面的一條地下暗河。現已開發1180米,面積為4600平方米 ,洞中布滿大面積奇特的鐘乳石和巖溶學上特殊類型的雪花石。雪花洞分為三個大廳和一個雪花長廊。洞內常年恒溫15.7℃。我們今天參觀雪花洞的時間大約是一個小時。

  下面,我們要經過的是一段長達57米的人工引洞。這段引洞是1984年開鑿的。

  碑林:首先我們看到的“井岡山碑林”五個燙金大字,是由中國書法家協會原名譽主席、原山東省委書記舒同題寫的。他是江西東鄉人,也是一位老紅軍。1998年去世。他的字體作為一種漢字字形己輸入電腦,全球通用。

  我們現在已經進入了雪花洞的第一個自然大廳——迎賓廳。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大廳的自然景觀都是鐘乳石構成的,表面看上去濕淋淋的,說明他們仍在生長(因為鐘乳石形成主要是依靠水分中的礦物質不斷沉淀而生長)。據研究,它們的生長速度是一百年長一厘米。我身邊的這塊鐘乳石形似磨菇,我們稱其為磨菇亭,這類鐘乳石是從地面向上生長的,巖溶學上稱它為石筍。還有的是從洞壁或洞頂往下生長的鐘乳石,被稱為石鐘乳;當石鐘乳和石筍連結在一塊的時候,就被稱為石柱,如廳中的擎天玉柱。下面請大家通過燈光的打射來觀賞迎賓廳內的自然景觀。

  現在我們已進入白云古洞景區一華里。白云古洞,是一組天然洞群的總稱。景區內有九洞、三十六景。最大的巖洞是白云古洞,最小的是神蜂洞。三十六景有迎客峰、曲線天、蓮陰寨、十瀑潭、大、小月牙天等等。整座山的特點是“山青水秀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它集“奇、險、幽、秀”于一身,僧、道、尼同居一山。這里距第一景觀迎客峰還有200米。白云古洞北有臥獅山、東有仙源山、西有蓮花山,南有邊墻山和筆架山。四面山峰環繞,面積八平方公里,全部景觀游完大約4小時(可征求客人游覽時間)。

  首先,在大廳的帷幕之中,有一石筍形成的佛像。您看他一副主人公的姿態,好似在歡迎您的光臨,他正是迎賓廳的主人,被稱為迎賓佛。洞廳中央這根石柱直達洞頂,好似迎賓廳的頂梁柱,我們稱其為擎天玉柱,據專家講,這個石柱是經過二三十萬年形成的,它的前方是一位笑口常開、大肚容世的彌勒佛。彌勒佛還是那副坦胸露腹、大咧不拘的樣子,可能是因為他經常笑的緣故,竟把自己的嘴巴給笑歪了,據專家推測一百年以后,他的歪嘴吧在流水的作用下才有可能會被正過來。

  九個景觀節點為:軸線上的景觀節點包括中俄友誼”、俄羅斯風情”、偉大中華”;而環線景點為華夏樂章”、萬里長城”、樂山大佛”、航天史話”、對俄貿易”、卡通世界”。

  這個地方是雪花洞的第二個大廳,也是雪花洞內最寬敞的大廳,高46 米,長55 米,寬35米。大家抬頭仰望,在大廳的頂部有一個天窗,它就是發現雪花洞的原始洞口。它的發現者是當地的一位姓沈的農民。一九六三年他家蓋房子挖地基的時候無意間挖開了這個洞口。一九六三年到一九八四年這期間,游客們都是腰系一根繩子從這個洞口進來探險的。正因為這個洞口的存在,這個大廳便被稱為通天大廳。(現在我們來觀賞通天大廳的自然景觀)。在通天洞口附近,由于常年流水,生長了許多形態各異的鐘乳石,最為壯觀的就是這組懸天瀑布,你看它洋洋灑灑,直瀉而下,不由會讓你想起“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詩句來。在它的下方,有兩只層次分明的小螺號,其中比較大的螺號尖端好似一只小燈泡一樣閃閃發亮。那么它是什么寶貝呢?請大家注意觀賞我身邊的這幾塊鐘乳石,在我燈光的照射下,這幾塊鐘乳石好似一盞盞漂亮的冰燈一樣通體透亮,呈肉紅色。在巖溶學上,它屬于罕見的半透明狀的肉色鐘乳石。因為里面含有大量的玻璃晶體,所以表現出這個特性。在世界上所有開發的溶洞中,像這樣透明的鐘乳石非常少見。順著燈光的照射,再看這個自然景觀,它就是慈眉善目的百歲老壽星,老壽星的大駕光臨驚動了雪花洞中的各路神仙,仙人們紛紛起來跪地參見。就連洞主雪花觀音也慌忙起身相迎。而老壽星已經高興的忘乎所以,把自己的龍頭拐杖都扔到了一旁,這一組景觀被稱之為群仙拜壽。這都是意象形的,大家琢磨,是否有點神呢?

  現在我們參觀的是長達173米的雪花長廊區。

  雨花臺屬丘陵地帶,最高海拔60米,占地面積113.7公頃。山崗頂部如平臺,布滿大大小小的礫石,它們都是在距今1200萬年到300萬年第三紀晚期和第四紀早期,由長江古河道的滔滔流水從安徽貴池以遠的中下游搬運而來的,途經磨擦水蝕等天然加工,磨去了棱角,有的滾圓如卵,有的扁如圓餅。這些礫石主要由石英巖、石英砂巖、硅質灰巖等一類堅硬巖石和石英、蛋白石、玉髓等一類礦物質組成,由于所含礦物質成分不同,呈現出各種美麗的色彩,有白色、乳白色、徽黃、深黃、紅色、綠色、紫色和黑色等,且多為透明或半透明狀,更顯晶瑩光澤,被稱為雨花瑪瑙。

  我們來到雪花洞前,在燈光打射下,洞壁上好像堆積了片片鵝毛般的雪花,在巖溶學上,它是一種非常特殊的類型,因形似雪花,所以被稱之為雪花石,雪花洞便由此而得名。雪花石主要是生長發育在含水相對均勻、透水性良好和富含孔隙水的母巖上。從雪花石的縱剖面特征來看,雪花石可分三個層次:一是緊貼母巖的具有圈層構造的松散皮層;二是長在皮殼之上的各式“雪花狀”方解石晶體;三是生長在石珊瑚和石葡萄的表面。其主要是通過毛細作用形成針狀、芝狀的文石晶體。文石是不穩定的礦物,它會轉化為方解石——即雪花石的第二種類型石葡萄。在1963年雪花洞剛剛被發現的時候,洞里所有的雪花都非常潔白,表面皆是毛絨絨的形似味精狀的透明體,燈光一照,閃閃發光。可是自從洞口打開以后,由于洞中大氣成份有所改變,生態環境受到破壞,雪花石表面受到了非常嚴重的碳化和風化,我們現在看到的雪花石表面已經起了變化,亮度有點減退,但仍不失雪花的風采。雪花石的自然形態是多樣性的,特別是這種葡萄狀的石花極為罕見。1992年10月28日,中國地質巖溶研究所長朱學穩教授考察雪花洞時說:“我已經參觀了西方二十二個國家的一百多個溶洞,像雪花洞這樣奇特的石葡萄還是第一次看到,經過化驗,發現石葡萄里面含有二十八種微量元素。”

  現在,請大家繼續觀賞雪花石的第三種類型——石珊瑚。石珊瑚好似海底世界的珊瑚礁一樣,一團團、一簇簇堆積于洞壁之上,在一個龐大的海底世界組成這座美麗的珊瑚島。在珊瑚島上有一只兇猛的大鱷魚,這是由碳酸鈣化學沉積物鈣板構成的象形景觀。在鱷魚下方還有同一成分形成的另一幅自然景觀——一條活潑可愛的小帶魚,正搖頭擺尾地在溪流中游戲玩耍,此景名稱為帶魚戲瀑。更讓我們感嘆大自然鬼斧神功的恐怕是這只縮頭縮腦的小烏龜了。小烏龜也是由洞頂滴水形成,據專家研究,它從形成到現在已有十幾萬年的時間了,我們稱它為萬年神龜。

  在這長達173米的雪花長廊里,自然景觀千姿百態,造型各異,大家可以充分展開自己的想象力,認真觀看,可以說一步一景,景景不同,既有南方溶洞的特色,又具備自己獨特的魅力,不愧是中原大地的一大奇觀。

  請大家抬頭觀看,這個意象很像一頂草帽。它在巖溶學上的名稱是天窩,天窩的形成是離不開水的,因此說雪花洞的前身是條地下暗河。

  大家跟隨我燈光的打射可以看到這里自然形成的九條龍,雖然它沒有北京九龍壁那樣形象,但卻顯示了大自然的魅力。

  古詩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覓泉源臥小船,要從外洞進內洞,須平臥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有驚無險,妙趣橫生,堪稱游覽方式一絕,有水石奇觀之譽。內洞略大于外洞,如果說外洞是龍廳的話,那么內洞就是龍宮。洞內石鐘乳、石筍眾多,造型奇特、布局巧妙、顏色各異,有黃龍吐水倒掛蝙蝠彩云遮月天馬行空海龜探海龜蛇共生壽星與仙桃青蛙盜仙草等四十余種景觀,幻化多變,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水晶龍宮。

  請觀賞我們右邊洞壁的壁流石。因為它的上部緊挨洞 壁,下部懸空,形似布幔,所以被稱為石幔。石幔在形成過程中不斷往下滴水,形成一座石筍,有人說這個石筍像大象,有人說更像牦牛,那么它在您的審美觀中到底像個什么呢?

  我們看到的這些鐘乳石晶瑩剔透,冰清玉潔,可是美中不足的是它們的尖端不同程度地遭到了人為的破壞。這根比較粗壯的鐘乳石,專家們曾作了研究,它根部的年齡是十二萬九千年,尖端有九萬年。隨著燈光的打射,我們繼續來觀賞鐘乳石的另一種形態——鵝管。鵝管里面是空的。它有兩個特點:一、非常脆弱,手一碰即斷;二、生長速度驚人,如果洞內生態環境沒有破壞,一年可長3—4厘米。有的壁流石長勢好、下部懸空多,如果我們用手輕輕敲打,就會發出“空空”的響聲,這種壁流石我們稱其為回音石。

  我們在地面上見過的塔可能很多,那都是人文景觀,而我們今天看到的塔卻是滴水形成的一座透明石塔。請看,這座石塔玲瓏剔透、層次分明、冰清玉潔、美麗誘人,能在這里看到它,真是三生造化。

  現在,請大家觀賞蛇化石。大家通過我燈光的打射可以看到這條蛇化石是斷斷續續,盤曲在石壁之上的,有1.5米長。那么這條蛇是怎么進來的呢?據專家推測,蛇是從雪花洞的原始洞口掉下來的,隨水流到這兒,死后,釋放出有機質,吸收礦物質,經過鈣化,形成化石。至今為止,在世界上已開發的溶洞中,尚未發現過動物化石,蛇化石的發現,填補了世界巖溶學上的一項空白。

  這一部分是1996年對外開放的,破壞和污染程度比較小,雪花石看起來更加密集、潔白、完美。經過考查發現這部分雪花石現在生長的情況也是最好的,據研究,它們的生長速度大約是六十年生長一厘米,比鐘乳石快,但形成條件一是必須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地下空間;二是巖石具有極高的透水性;三是有合適的溫度、濕度、壓力。因而,目前全世界只發現了兩個雪花洞,這是其中之一,另一個在遙遠的加拿大。

  再往前行,我們看到雪花石不但布滿了兩邊的洞壁之上,還布滿了洞頂及洞底,使您仿佛步入了漫天飛絮的冰雪世界。這些光彩照人的雪花石,玲瓏剔透的石葡萄和肉紅色半透明狀的石鐘乳,都具有很高的觀賞和研究價值,可謂是天下第一雪花洞。

  各位游客,來到這里,雪花洞來路的自然景觀到此告一段落,再往里面是未開發部分,回程路中還有兩個景點,我們繼續參觀。

  出洞沿崖壁上的棧道攀向山頂,在棧道的盡頭便是漂亮的三層亭子—“至喜亭”。至喜亭,始建于宋代,因為小船在三峽中歷經千難萬險,出峽到達宜昌,至此江寬闊已無險而喜,故得名于“至喜亭”。宋景v三年(公元1036年),宋代文豪歐陽修貶任夷陵縣令,上任為此亭寫了《峽州至喜亭記》。

  洞外的香客們等啊等啊,一直等了三天三夜,也沒見賣醋的和賣餅的出來。大家七言八語,都料定他們準是出了事。為了后人的安全,眾香客就七手八腳在洞里壘起一道磚墻。從此,人們只能游覽外洞,里洞再也進不去了。

  首先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座參天聳立的塔松,它的旁邊是一只獸中之王——雄獅。在雄獅的身后跟隨了一對可愛的小獅子,雄獅昂首眺望、欲登塔頂。現在請大家來拜見一下雪花洞中的最后一位仙人——送子觀音,她抱了個小孩,像是從天而降,給人間送貴子來了,我們能夠不期而遇送子觀音,可以說是緣分。

  這個地方是雪花洞的最后一個大廳——洞天福地廳。我國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這個大廳為什么叫洞天福地廳呢?請大家到這邊來參觀一塊石碑。石碑上面刻有“洞、天、福、地”四個大字,大廳名字的由來就是根據這塊石碑而起的。傳說,參觀雪花洞的第一位游客是我國歷史上的道教鼻祖——太上老君。當年老君來到雪花洞中,被雪花洞的自然美景所吸引,樂不思蜀,感到此景不該人間有,原是碧蓮玉筍宮,正迷戀于此間時,玉皇大帝召他回宮,他戀戀不舍,但又不能反抗,于是舉起自己的龍頭拐杖在這個石碑上面寫下了洞、天、福、地四個字后飄然而去。自從老君在這個石碑上寫下字以后,這塊石碑也就有了一定的靈氣。拍打石碑,就會聽到空空的響聲。許多人認為這塊石碑是空的,其實這個石碑,一點也不空,經地質專家鑒定為音樂石。我們通常叫它吉祥石、好運石。

黑龍江 篇25

  各位游客你們好!歡迎大家光臨東北虎林園參觀游覽,您的光臨就是對保護瀕危物種所獻的愛心。我是本車的講解員___,非常高興能有幸陪同大家一起來欣賞,了解這些美麗威武神奇的貓科動物,希望我的講解能讓您感到滿意。

  東北虎林園座落于美麗的松花江北岸,與太陽島毗鄰。占地面積144萬平方米,是一個集飼養、繁育、科研、保護、野化訓練、觀賞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是哈爾濱市獨具特色的標志性旅游景點。同時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東北虎種源繁育基地。整個游覽過程我們將依次穿行8個乘車游覽區、觀虎臺和步行區,您將可以觀賞到不同年齡的純種東北虎及非洲獅、白虎、白色非洲獅、黑虎、獅虎獸等世界上極為稀少的大型貓科動物。

  現在我們所處的一號園區叫野化訓練區,顧名思義這個園區擔負著對虎進行初期野化訓練的職能。作為"百獸之王"的東北虎,其威武的形象,乃至于象征勇敢者的精神,早已植根于世界文化之中。很久以前虎就同我們的祖先生活在一起,后來作為某些部落的圖騰象征,自此以后,中華民族的文化就與虎結下了不解之緣。由于人類人口的增長和經濟活動的加劇,及工農業生產的發展,使適合老虎生存需要的森林遭到大面積的砍伐,棲息地面積逐步縮小;同時由于環境變化導致虎的食物匱乏,自然界中野生虎的數量急劇減少。八十年代初,通過林業部門的調查顯示:野生的東北虎全世界僅有400余只。目前在中國境內僅有15只左右,東北虎正面臨著滅絕的危險。為了使東北虎的野外種群得到恢復,1986年在國家林業部、國家瀕管辦的支持下,在牡丹江海林境內建立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東北虎飼養繁育基地----中國橫道河子貓科動物飼養繁育中心。"貓科中心"的成立,拉開了我國大種群人工飼養繁育東北虎的序幕。當時的目的是要通過人工繁育手段有效地保護瀕臨滅絕的東北虎,同時考慮在種群達到一定數量以后,開展國內、國際間的貿易,開發相關產品加工、銷售的商業價值。

黑龍江 篇26

  今年暑假,我和媽媽去東北旅游,看到被科學家稱之為“天然火山博物館”和“打開的`火山教科書”的五大連池風景區。

  當我們乘車來到黑龍江省西北部國家地質公園—五大連池風景區。首先游覽了龍門石寨景區,一路上看到許多火山巖漿和火山石。據導游說,這座火山是幾十萬年前石嘯山崩的地質遺跡,14座拔地而起的火山錐,山川輝映,景色優美;石龍、石海、熔巖瀑布、噴氣錐碟等地質景觀,千姿百態,其中噴氣錐碟是在火山噴發后消除火山噴發的熱量的。接著我們又游覽了黑龍山景區中的顛火口、水簾洞、巖漿溢出口、二池、三池等。湖區的風景非常秀麗,附近的火山噴火口也保存得非常好,熔巖表面流動痕跡仍然清晰可見。聽了導游的講解,我不禁為我國能夠擁有這樣唯一一片珍貴遺產而感到驕傲。

  最后,我們又隨著導游到藥泉山,由于火山噴發,五大連池地區還形成了儲量豐富的天然冷礦泉水。據說藥泉山的礦泉水久負盛名,這里的礦泉水治療疾病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尤其對消化系統的潰瘍、胃炎等疾病療效良好,但是這種水帶走超過三小時就沒有用了。于是,媽媽拿出一個空瓶子,往里面灌了點,我“咕咚咕咚”地喝了幾口,感覺很像汽水。

  離開五大連池,我依然戀戀不舍,看著這些火山地貌,以及它們獨特的風景,讓我感到大自然是多么的奇妙啊!

黑龍江 篇27

  各位朋友:

  歡迎你們來黑龍江省旅游。黑龍江省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無論是哪個季節來,您都會享受到各具特色的旅游。茫茫的林海雪原、浩瀚的原始森林、綠茵千里的濕地草原、神秘地大界江、五彩繽紛地秋季“五花山”,會使您領略到黑龍江省風光的自然、粗獷、古樸與綺麗,感受到回歸大自然、融入大自然的崇高境界。

  黑龍江省,系由境內最大的合理流黑龍江得名,簡稱“黑”。面積46萬多平方公里,占全國總面積的4.8%,在各省中居第六位。人口3700萬,占全國人口的3.22%。

  (獨特的區域優勢)

  黑龍江省位于東北邊陲,是我國位置最北、緯度最高、太陽升起最早的省份。最北端在漠河一帶,緯度超過了53°,它是中國最接近北極圈(66°31’)的地方,農歷夏至時和冬至時,在這里可以看到北極圈的極晝極夜現象,因此被稱為“中國的北極”。東端位置在撫遠縣東烏蘇里江和黑龍江匯流處烏蘇鎮,被稱為“東方第一鎮”,是我國太陽升起最早的地方,因此有中國“東極”之稱。東部隔黑龍江、烏蘇里江與俄羅斯相望。西部與內蒙古毗鄰。南部與吉林省接壤。整個陸地、水面與俄羅斯之間的邊界線全場3045公里,有得天獨厚的邊境貿易和邊境旅游的優勢。

  (多姿多彩的山林濕地)

  黑龍江省地勢北高東低,地形復雜多樣。

  大興安嶺山地,位于大興安嶺地區和內蒙古自治區的大興安嶺,面積8。6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1400米,主要由火山巖組成。由于受古代冰川作用和現代水流侵蝕,因而山體渾圓,東陡西緩。東坡邊緣為階地山麓,西坡成高原狀,皆有森林覆蓋,被稱為“綠色長城”。

  小興安嶺山地,它同大興安嶺相毗鄰,東南連接三江平原,東北部緊抵黑龍江邊,面積7.7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00米-1000米。山體和緩,呈丘陵臺地狀,盛產紅松,被譽為紅松地故鄉。

  南部山地,包括張廣才嶺、老爺嶺和完達山,面積7萬多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00米-1000米。玄武巖地熔巖臺地經流水長期切割,行程顯著地平頂方山,花崗巖地區有無數局部山間盆地,蘊藏著深厚地煤層和近代沖積層。

  松嫩平原,位于黑龍江省西部。由松花江,嫩江侵蝕沖積而成。面積13萬多平方公里。地勢平坦,平均海拔150米-200米,內有大片宜耕地、沼澤、湖泊和風沙地,是黑龍江省主要農牧區和濕地旅游區。

  三江平原,位于黑龍江省東部。由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沖積而成,面積7.5萬平方公里。現已大面積墾殖,建有50多個機械化大型國有農場,已成為黑龍江省主要商品糧基地之一和農業旅游、濕地旅游觀光帶。

  (縱橫交錯地江河湖泊)

  黑龍江省河流縱橫,湖泊奇異。流域面積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918條。

  主要水系有: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和綏芬河水系,以及烏裕爾河與雙陽河內陸水系。

  主要河流有:黑龍江,它是我國第三大河流,其長度在世界河流中排第8位,它有南北兩個源頭,南源蒙古國境內,流經中國、蒙古、俄羅斯,在黑龍江省境內流暢1890公里。松花江,源于吉林省長白山天池,全場1900多公里,在黑龍江境內流暢831公里。牡丹江,源于長白山脈牡丹嶺,全場725公里,在黑龍江省境內流長382公里。烏蘇里江,上游有兩個源頭,東源出于俄羅斯境內的錫赫特嶺,西源于興凱湖,全長950公里。綏芬河,源于吉林省老爺嶺附近,流長258公里,上游75%在黑龍江省境內。此外,還有嫩江、呼瑪河、拉林河、烏裕爾河、呼蘭河和撓力河等。

  黑龍江省主要湖泊有興凱湖、鏡泊湖和五大連池。興凱湖,位于黑龍江省東部中俄邊境上,面積4380平方公里,屬于我國境內的約1068平方公里;興凱湖北面還有一個小興凱湖,面積為145平方公里,生產白魚。鏡泊湖,是我國第一大山地堰塞湖,面積為37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5米,盛產“湖鯽魚”。五大連池,是我國著名地冷水酸礦泉,200多年前由火山爆發形成的火山堰塞湖,有“天然火山公園”之稱。

  (四季分明的氣候)

  黑龍江省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特點是東長下短,四季分明。下機涼爽宜人,午晚溫差大。春秋時間較短。年平均氣溫從北向東南由-5℃至4℃,全年有5個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最冷的1月份平均氣溫,從北向東南由-30.9℃,逐漸上升至-14.7℃,氣溫最低的漠河縣為-52.3℃;最熱的月份為7月,平均氣溫從北往東南由16℃逐漸升到23℃。上述氣候的特點,使黑龍江省既適于開展夏季避暑旅游也適于開展冬季冰雪旅游。

  (豐富的物產資源)

  黑龍江省境內生態條件復雜,植物種類、植被類型多種多樣。全省共有高等植物約183科2200多種。植被類型以森林為主,其面積占全省面積42.9%,其中原始森林占三分之二,木材蓄積量居全國第一位,是我國主要木材基地之一。食用、藥用植物1000多種,其中龍膽草、人參、刺五加、黃芪等16種名貴藥材被列為國家保護資源,產量和質量都居全國首位。礦產資源107種,以煤、石油和黃金為主。松嫩平原有相當豐富的石油資源和煤炭資源。黃金儲量也很豐富,目前已探明的儲量居全國第二位。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鉬、鉛、鋅、銅、石墨、耐火黏土等礦藏。在動物資源中,有路棲脊椎動物498種,鳥類374種。在這些動物中,既有馳名中外的東北虎、丹頂鶴,也有世界上的鹿科動物-馬鹿,還有猞猁、紫貂等。這些珍貴稀有動物,均屬國家重點保護種類。

  (悠久的歷史文化)

  黑龍江省有著悠久的歷史,也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在遠古時代就有人類活動,已發現新、舊石器石器文化遺志多處。我國古代文獻對于黑龍江地區的記載,可以追溯倒傳說時代的虞舜時代和夏禹時期。西周年間,居住在這里的民族成為素慎,就已經開始臣服納貢于中原王朝。戰國、秦、漢時期,在今天黑龍江省東部地區,以寧安為中心建立了真番郡。唐代,在黑龍江愛你跟流域普遍設立管轄機構。素慎,漢代時稱為挹婁,北魏時成為勿吉,隋唐時成為靺鞨,遼、金時稱女真,清代起改成滿族。自唐代以后,歷代中原王朝均派官員在黑龍江地區任職。

  17世紀中葉,沙皇俄國入侵黑龍江流域,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沙皇俄國通過武力逼迫清政府簽訂了不平等的中俄《璦琿條約》和《北京條約》,割據了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100多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20世紀三四十時代,黑龍江省又遭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長達14年之久。17世紀以來,黑龍江人民在對沙俄和日本侵略者的斗爭中,留下了諸如漠河古城(雅克薩之戰清軍前線指揮部所在地)、依蘭靖邊營要塞和泰來江橋等處抗戰遺址,以及多處抗日聯軍遺址。

  黑龍江省于1946年獲得解放,是東北地區解放最早的省份。

  新中國成立初期,這里設黑龍江省和松江省,1954年兩省合并位黑龍江省、省會設在哈爾濱市。現在,黑龍江省公設13個市(行署)、67個縣(市)。

  (濃郁的民族風情)

  黑龍江省位多民族省份,除漢族外,還有47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近200萬。人口較多的有滿、朝鮮、回、蒙古、達斡爾、錫伯、鄂倫春、赫哲、鄂溫克、柯爾克孜等10個少數民族。

  黑龍江省的少數民族,在居住上行程大分散、小聚居的結構。全省各市縣都有少數民族,多數在農村小片聚居。現在全省有1個民族自治縣,32個民族鄉,608個民族村。

  各少數民族由于長期與漢族雜居,其生產方式和生活習慣與漢族比較接近,但各民族在飲食、居住、服飾、節慶婚姻、娛樂、禁忌以及宗教信仰和民族風俗等方面,還存在一定區別。近幾年,鄂倫春、赫哲、蒙古等少數民族,依托當地地旅游資源和民俗風情,辟建了獨具特色地旅游景點,如寧安渤海國風情園、街津口赫哲族風情園、大慶民族賽馬場等,深受游客歡迎。

  (獨具特色地生態旅游)

  黑龍江省旅游資源豐富獨特,既不同于南方靈秀的自然風光,也不同于中原歷史文化古跡,它展現在你面前的市自然、古樸、粗獷和神奇的景觀。

  冬季,茫茫林海雪原和冰河樹掛,蔚為壯觀,形成了極具吸引力的冰雪景觀。被譽為“冰城”的哈爾濱,1963年在全國率先舉辦了冰燈游園會。冰燈游園會,薈萃了無數冰雪藝術凈化,使哈爾濱成了冰雪藝術的搖籃,其冰雕、雪雕技藝達到世界一流水平。1985年,哈爾濱市又創辦了冰雪節,歷時1個月的冰雪節活動,使冰雪旅游拓展了時間和空間,其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游人不僅可觀賞冰燈,參加冰雪文藝晚會或參加經貿洽談活動,還可乘冰帆,打冰橇,觀賞嘆為觀止的冬泳表演,觀看滑冰比賽、冰上婚禮等冰上活動。20__年千年慶典,哈爾濱又以恢宏的構思、大手筆制作,營建了“冰雪大世界”,一年一度的冰雪大世界,進一步提高了冰雪旅游的規模和檔次。當您走入其間,高聳入云的冰建筑,造型各異的大型雪雕、神秘的冰川雪地、豐富多彩地冰雪娛樂項目和驚險刺激地滑雪項目,會使您在方圓之中,感受稻冰雪世界地神奇與魅力。因此,冰雪大世界有了“冰雪迪斯尼”地美譽。

  黑龍江降雪亮充沛,雪期長,雪質好,加上山坡度適中,非常適合開展滑雪旅游。憑此優勢,黑龍江省率先舉辦了中國黑龍江愛你跟國際滑雪節。舉辦滑雪節,開拓了滑雪旅游市場,使黑龍江愛你高聲滑雪旅游走在了全國地前列。現在,黑龍江有高、中、低不同檔次地滑雪場數十家,亞布力、龍珠二龍山等滑雪場已成為全國滑雪活動地熱點場所。當您腳踏滑雪板從高山而降、融入大自然、回歸大自然地無窮樂趣。

  有中國“第一雪鄉”美譽地牡丹江大海林雙峰旅游景區,則是另一番景象,每年冬季這里特有地氣候條件,使雙風景區降雪量特別達,雪深處達2米。錯落有致、形態各異地雪屋,深達1米多地門前房后雪道,構成了雪鄉獨具地自然生態景觀。而門前高掛地紅燈籠、大門上貼地福字在白雪地映襯下,更增添了濃濃地中國民風鄉情。為了提高這一景點地知名度,199年開始,海林創辦了“雙峰雪鄉旅游節”,使這里成了冰雪旅游地新熱點。

  夏季,黑龍江省氣溫涼爽宜人,而且晝夜溫差大,是避暑旅游地理想之地。哈爾濱市作為黑龍江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您地必游之地和交通中轉地樞紐。在哈爾濱這座具有歐亞風情、浪漫之都地城市,您可漫步在有歐陸風情地中央大街、浪漫之都地城市,您可漫步在有歐陸風情地中央大街,或去觀賞著名地索非亞教堂雄偉風姿,還可去聞名遐爾地太陽島,領略迷人地田園風光。在盛夏地8月,道哈爾濱參加久負盛名地哈爾濱之夏音樂會,無疑是意見幸事。在音樂廳里,您可欣賞道高品味地交響樂;去街頭、庭院,您會欣賞到家庭攝取豐富多彩地演出;而夜晚徜徉在街頭,由小提琴或鋼琴等樂器奏出地一曲曲悠揚地樂曲,不是地會從樓臺、窗前傳到您地耳畔,會使您感受到哈爾濱這座音樂之城濃郁地音樂氛圍。

  黑龍江省由全國最大片區地森林,面積達19萬多平方公里。黑龍江省地森林不同于南方地熱帶雨林,它具有鮮明地北方寒溫帶森林那種蒼闊、雄偉、撫媚地個性。高大挺拔地原始紅松林,亭亭玉立地白樺林,奇特地高山爬地松,以及百余種針、闊葉樹,喬、灌、草結合地多層植被,顯得十分壯觀。其中,伊春豐林自然保護區地紅松母樹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生物圈網絡成員。黑龍江省由國家級和省級森林公園50余個,是擁有森林公園最多地省份,也是中國森林生態旅游資源最好地省份之一。純凈地空氣、良好地森林植被,使黑龍江省成為全國森林避暑度假旅游地首選地。游客可以去伊春小興安嶺參加健康之旅,在天然森林氧吧中休憩健身,或在森林中徒步、騎馬、騎自行車;而在原始森林中探險、在大森林河流中漂流,又會體驗到有驚無險地樂趣。

  黑龍江省有全國面積最大地濕地旅游資源,集中成片地就有烏裕爾河、三江平原和松阿察河沼澤濕地。烏裕爾河流域地齊齊哈爾扎龍自然保護區濕地達21萬公頃,使全國最著名濕地之一,有鳥類296種,被譽為“鳥地天堂”、“丹頂鶴的故鄉”。當您置身于一望無際的濕地,望著遠飛的一群群丹頂鶴、大雁,給您的感覺使原始生態美,置身其中,彷佛走進樂遠古時代,體驗到沒有環境污染的大自然的關愛。

  大界江黑龍江,它是世界上最長的界江,中俄界江段就達1890平方公里。幾千年來,這里沒有被大面積開發,因此,兩岸植被完好,江水純凈,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無污染河流。又由于中俄兩國四百來的復雜歷史,使它成為一條神秘的大界江。以為游歷過世界眾多著名江河的水利專家這樣評價它:黑龍江像以為沒有濃妝打扮的少女,給人的是一種淳樸自然的原始美。

  的確,愿望黑龍江,它有如藝術大師縱情潑墨的寫意畫,大氣磅礴,自然壯闊;游在江上,它又像一位不施粉黛的山村少女,眉清目秀,純樸自然。目前,黑龍江已開辟6段旅游線,其中漠河探源游鶴崗段界江三峽游已成為界江游中的熱線。

  大界湖——興凱湖,堪稱亞洲最大界湖,有“北方綠寶石”之稱,面積達4380平方公里,水域浩瀚,氣勢磅礴。去過興凱湖的人都說,它既有湖泊的寧靜,又有大海的氣魄,還有與夏威夷相媲美的湖濱浴場,湖水純凈,沙灘平坦細軟,走入湖中200米,水深才及腰,是理想的湖賓度假好去處。

  而我國第一大山地堰塞湖——鏡泊湖,更是知名的全國旅游勝地。

  中國最大的火山地貌景觀——五大連池,位于黑龍江省西部,有幾十萬年前和近二百多萬年前噴發的火山,一望無垠的火山熔巖石海和火山噴發行程的石熊、石牛、地下冰洞、地下森林等,使這里地址情況十分復雜,景觀眾多,故有“火山博物館”之稱。與火山活動有成因聯系的碳酸礦泉,是世界三大冷泉之一。因此,五大連池是療養度假、修學旅游的勝地。

  秋季,楓樹的鮮紅,落葉松的金黃,紅松的綠濃,是黑龍江省最具有色彩的季節,廣袤的林海構成樂五彩繽紛的“五花山”景觀,如同一束束鮮花堆起來的山,鋪天蓋地,接霞連宇,游在其中,猶如在畫中游,美不勝收。

  此外,黑龍江省邊境口岸最多,已開放對俄一日游和多日游,每年出入境旅游者幾十萬人次,是全國對俄旅游的熱點地區之一。

  托旅游資源優勢,黑龍江省確立了以冰雪、森林、濕地、草原、界江、湖泊、火山地貌和現代農業為主打的生態旅游產品,輔之都市風光、少數民族風情和邊境游,行程了以哈爾濱為中心的“O”字形旅游圈,并向東部牡丹江、雞西、北部伊春、黑河、漠河、東北部佳木斯、西部大慶齊齊哈爾等地區輻射的“K”字形旅游線和“L”字形黑龍江界江旅游線。推出冰雪游樂、滑雪、森林湖泊避暑、狩獵、蒸氣機觀賞、騎馬、垂釣、觀鳥、漂流及都是觀光、邊境游、民俗風情游等50余條旅游線路。

  近年來,黑龍江省旅游接待能力和配套設施不斷完善,已成規模。目前,黑龍江省交通形成完整網絡。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黑河等市已開通國際、國內航線60余條;開通鐵路有旅游列車十幾對次,公路四通八達。接待設施日臻完善,現有星級飯店百余家,旅行社200余家,完全可以保證游客的接待服務,使游客玩得高興、住得舒心、行得便捷。

  朋友們,黑龍江省旅游資源獨具特色,旅游項目豐富多彩,只有親臨其境才能體驗到其中無窮魅力。

黑龍江 篇28

  五大連池主要有兩大特色:一是景色奇特。二十這里有豐富的礦泉資源,很多地方都有礦泉水涌出。這些礦泉多為冷礦泉,水溫低,含有十幾種對人體有益的元素,統稱為重太酸礦泉水,這種礦泉水可飲可浴,能治療胃病、神經衰弱、皮膚病、高血壓等病癥。現在這里已經建了十幾座礦泉療養院。

  五大連池除五個堰塞湖外,還有很多古代和近代火山,其中老黑山和火燒山年齡最小,但體形龐大,景色尤佳景區。火燒山規模比老黑山小,植被很少。老黑山和火燒山的周圍熔巖山地,當年噴出的熔巖沿白河向南流去,形成了蜿蜒10公里長的石龍。石龍景觀罕見,蔚為奇觀。

  五大連池火山群是中國最年輕的火山群,火山地質遺跡現象最齊全,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景觀最典型,該地分布的噴氣錐為世界罕見,有火山地質博物館之稱。

  五大連池有中國礦泉水之鄉之稱,其南泉北泉的碳酸型礦水,不僅是中國礦泉水之極品,也是世界礦泉水之珍品,對醫療及飲用均有重要價值。

  五大連池火山形成的山川輝映,水火相容的火山地貌景觀更有特色,而翻花熔巖中發育完整、保存完好、多姿多態、數以千計的噴氣錐,在世界其他火山區絕無僅有,可謂世界奇觀。

  五大連池擁有舉世罕見的六大自然環境,形成了世界上綜合條件最完善的自然理療基地。已開發七大游覽觀光區,八大奇觀、一百多個景點。

  好了,我們的車已經快到景區了,請大家帶好攝影工具和貴重物品隨我下車游覽,我們的車就停在原地,請大家在規定的時間內返回謝謝。

黑龍江 篇29

  眼前這座山就是藥泉山。藥泉山噴發年代大約在 30 萬年以前。火山海拔 355。8 米,高出 地面 60。8米,藥泉山雖然小,但堪稱為本區火山的標準形態。登山的路有二條,一條是南 坡的石階路,另一條是西坡的水泥路。順西路可乘車直達鐘靈寺。這座寺就是鐘靈寺。鐘靈寺是我省規模較大的寺廟,它始建于 1929 年。據說當年有一個和尚云游四方,發現這里風水極好,是個修身養性的好地方,遂率領眾僧侶云游化緣,歷經 11 年努力,終于建成了鐘靈寺。當時的鐘靈寺有 5 層大殿,108 尊銅佛和14 名山 8 勝景壁 畫,有僧侶 40 多為。鐘靈寺建成后,一時間成為方圓幾百里的佛教中心,山上終日香煙繚 繞,鐘鼓不絕。日本侵華時期,侵略者為補充軍用物資,強行拆除了寺中的銅像,使鐘靈寺毀于一旦。 眼前的鐘靈寺,是 1990 年有關各方集資 20__多萬元重建的。現在寺內奉有釋迦牟尼,觀 音菩薩,哼哈二將,四大天王,彌勒佛,韋馱,文殊,普賢,十八羅漢等佛像。目前,鐘靈寺已成為方圓幾百進而內的一個佛教中心,也是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的一個重要景點。 (溫泊飛花)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五大連池獨具特色的景觀--溫泊。在這附近有一個溫泊群, 較大是我們 面前的水面,它長 200 余米,寬 50 余米左右,深約 2 米,是一個常年積水的清池。

  在北疆滴水成冰寒冬,當氣溫下降以零下 30-40 度時,人們頭上戴著皮帽子,身上穿著棉大衣,脖子圍著毛巾,還覺得冷,隨口吐出的唾沫,著地便凍結成冰塊兒。但是,這個溫泊卻恰恰相反,水面波光粼粼,過冬的野鴨嬉戲于水中,自然自在,悠悠然,這些均可稱之 為北疆的奇中之奇。 溫泊終年不凍。在最冷的"三九"天里,它的一般水溫為8-11 度,南部水溫偏低,為 4-5 度,北部則高達 14 度,在這咫尺之地,氣溫之差竟達 50 度左右,似乎是一個難解的謎, 不能不使人感到驚奇。科學研究已經證實,地球是一個龐大的熱庫,它蘊藏著大量的熱能,即地下熱水和地熱 蒸氣。地層一有空隙,它們就沖出地表。據地質水文工作者推測,在溫泊北部方向的石龍熔巖臺地下,有個地熱出口,熱水從此冒出后,與玄武巖中冷水混合,然后,又潛入溫泊,使 這里的水溫常保護在 0 度以上,四季不結冰。

黑龍江 篇30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到中國嗾泉水之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五大連池觀光旅游。很榮幸能陪伴大家領略神奇的火山風光,并希望我的導游能為您提供優質的服務。 五大連池名勝風景區,坐落在訥謨河畔,面積 1060 多平方公里。風景區主要由 14 座新期的和老期的火山,5 個火山堰塞湖(五大連池) ,60 多平方公里的"石龍"(玄武巖臺地)和具有很高醫療保健價值的低溫冷泉構成。這里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山凝秀,水含幽,熔巖巧疊,藥泉神奇,被譽為我國天然火山公園,翻開的火山教科書和著名旅游療養的勝地。

  五大連池的 14 誶火山呈"井"字形排列,名稱是:藥山泉,臥虎山,筆架山,南北格拉球山,東西焦得布山,莫拉布山,尾山,東西龍門山,小孤山,黑龍山和火燒山,其中有 12座火山噴發年代較久遠,最早的可達幾萬年,甚至幾十萬年。兩座較年輕的火山是黑龍山和 火燒山,在 1719-1721年間噴發形成,史書《黑龍江外記》《寧古塔記略》均有文字記載。 , 在火山噴發的同進,滾滾的熔巖把訥謨爾河的支流--白河攔腰截成五段,形成了五個彼此相連呈串珠狀的火山堰塞湖,既頭池,二池,三池,四池,五池,人們稱之為五大連池。五個 池間有境河溝通,縱長 20 多公里湖面可達 40 余平方公里,總容量為 1。7億多立方米。五 池盈盈碧水,點綴在 14 座火山之間,與廣闊的玄武巖臺地融合在一起,繪成一組奇特的山, 水,石景觀。五大連池不但火山自然景觀獨特,而且還蘊藏著豐富的具有神奇療效的礦泉水。 關于五大連池的礦泉水,有一個美好的傳說。

黑龍江(精選30篇) 相關內容:
  • 黑龍江600字(通用29篇)

    褶曲湖山幾復灣,云落清波若鏡天,北亭觀瀑聞濤吼,南流游船入山環,水轉風回疑無路,舟去途開別有天,此行一程九十里,入景新奇得大觀。”---這便是家鄉風景秀麗的鏡泊湖。...

  • 黑龍江(精選30篇)

    各位團友大家好:您一路辛苦了!首先我代表-x旅行社歡迎各位團友來黑龍江省旅游,我是咱們這個團的導游員,我叫陳彤,大家可以叫我小陳或陳導。為我們開車的師傅叫劉剛,劉師傅已經有十幾年駕駛旅游車的經歷,技術十分嫻熟。...

  • 黑龍江600字(通用27篇)

    眼前這座山就是藥泉山。藥泉山噴發年代大約在 30 萬年以前。火山海拔 355。8 米,高出 地面 60。8米,藥泉山雖然小,但堪稱為本區火山的標準形態。登山的路有二條,一條是南 坡的石階路,另一條是西坡的水泥路。順西路可乘車直達鐘靈寺。...

  • 黑龍江(通用23篇)

    冰燈藝術博覽會各位朋友:歡迎您到哈爾濱觀光旅游。在外地,一說起冰雪,就會聯想到哈爾濱,哈爾濱已成為人們冬季冰雪旅游的首選之地。得天獨厚的冰雪自然優勢、地域優勢和時空優勢,使哈爾濱的冰雪旅游內涵十分豐富。...

  • 黑龍江600字(精選24篇)

    從此后,這里野獸出沒,破壞了人們寧靜的生活。再次期間,如來佛祖恰從鏡泊湖畔渤海國與藥王師會面二來,途徑次第,征服了山怪猛獸,使大自然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和美麗,當地人再也不用畏懼山怪了,生活又一天天快了起來,當地人乞求佛組...

  • 黑龍江(精選12篇)

    桃山風景名勝區位于黑龍江省中部,紅松的故鄉大興安嶺的西坡南麓,松嫩平原北際,呼藍河上游源頭,是伊春市的西南門戶。風景區所處的桃山林業局,東與朗鄉林業局接壤,南臨通河林業局,西與雙豐林業局相鄰,北靠鐵力林業局。...

  • 黑龍江600字(精選12篇)

    大興安嶺有著豐富的礦產和水資源。現已探明的礦藏有金、錳、鐵、銅等30多種,黃金儲量126噸,煤炭地質儲量1232億噸。截至1999年底,全區擁有開采金礦10余座,生產能力達到10萬兩,是我國的重點黃金產區。...

  • 黑龍江旅游的導游詞(精選18篇)

    哈爾濱附近的五常縣境內有山叫鳳凰山,距五常市區一百五十余公里,分南北兩峰,是省內僅次于大禿頂子山的第二高山。以前僅有一條窄軌鐵路與外界聯系,20xx年末才修了公路與外界相通,這里山高林密,人跡罕至,因風景秀美一直被當地人稱為天...

  • 黑龍江的導游詞(通用3篇)

    接待各人來到這里,下面我來為各人先容一下!白龍洞全長515米,可撫玩374米,洞底冰體包圍平滑如鏡,呈路線式斜坡狀,洞的止境有兩個傳說是鎖白龍的龐大熔巖石柱,因此民間傳為“白龍洞”。...

  • 黑龍江600字(通用33篇)

    我知道鳥語花香的“春格格”;我見過繁花似錦的“夏仙子”;我看過瓜果飄香的“秋公主”……但是最讓我喜愛的,還是潔白無瑕、美麗無比的“冬精靈”!瞧!那一朵朵精致的小白花兒是什么呀?那就是“冬精靈”的妹妹――雪花“雪精靈”!...

  • 黑龍江導游詞作文(精選28篇)

    今年暑假,我去了美麗的黑龍江。黑龍江大森林群山環繞,山清水秀,那里的樹大而茂盛,一眼望去,一棵棵樹挨挨擠擠地站在碧綠的草地上,一棵棵樹都像哨兵似的挺立著。...

  • 黑龍江的導游詞范文(精選3篇)

    各位朋友:歡迎你們來黑龍江省旅游。黑龍江省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無論是哪個季節來,您都會享受到各具特色的旅游。茫茫的林海雪原、浩瀚的原始森林、綠茵千里的濕地草原、神秘地大界江、五彩繽紛地秋季“五花山”,會使您領略到黑龍江省...

  • 關于黑龍江導游詞(精選33篇)

    位于黑龍江省阿城市亞溝以東5公里的石人山峭壁之上,距今已有七八百年的歷史,為金代早期的石刻作品,藝術價值極大,也反映了鮮明的民族風情。石刻現僅存兩幅。...

  • 關于黑龍江導游詞(精選31篇)

    位于黑龍江省阿城市亞溝以東5公里的石人山峭壁之上,距今已有七八百年的歷史,為金代早期的石刻作品,藝術價值極大,也反映了鮮明的民族風情。石刻現僅存兩幅。...

  • 有關黑龍江的導游詞(精選3篇)

    接待各人來到這里,下面我來為各人先容一下!白龍洞全長515米,可撫玩374米,洞底冰體包圍平滑如鏡,呈路線式斜坡狀,洞的止境有兩個傳說是鎖白龍的龐大熔巖石柱,因此民間傳為“白龍洞”。...

  • 黑龍江導游詞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营山县| 汝城县| 石渠县| 峨眉山市| 大关县| 韶山市| 冀州市| 民县| 渑池县| 吴江市| 定襄县| 简阳市| 三江| 綦江县| 黔南| 铁岭市| 宣恩县| 镇巴县| 清原| 含山县| 石泉县| 通榆县| 屏南县| 荆门市| 水城县| 边坝县| 和田市| 南开区| 台北市| 河曲县| 鄂伦春自治旗| 金乡县| 望谟县| 仲巴县| 保山市| 和静县| 商洛市| 沈丘县| 新巴尔虎左旗| 东宁县| 望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