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覽北京導游詞(精選3篇)
游覽北京導游詞 篇1
良捉去修長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她始終沒有等到夫君。于是孟姜女萬里尋夫,來到長城腳下。不料,夫君早已成了一堆白骨,悲傷之下,孟姜女哭倒了長城,自己也成了望夫石。這就是著名的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
大家午飯的時間到了。走,吃北京烤鴨去。因為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吃烤鴨真遺憾。”
我們的瀏覽到此結束了,祝你們旅途愉快,謝謝!
游覽北京導游詞 篇2
寶雞市是亞歐大陸橋西隴海鐵路上的重要交通樞紐,是陜西省第二大工貿城市。
寶雞位于東經107°20\'-108°10\',北緯34°40\'-35°08\'。 她位于陜西關中平原西部,東和南部連接本省西安、咸陽,漢中, 西和北部與甘肅天水、隴南、平涼接壤。 寶雞市南和西部緊依秦嶺,北枕鄂爾多斯臺地南緣,渭河自西向東穿市而過。地形以川原為主,海拔在450米至800米左右。 秦嶺主峰太白山位于太白縣境內,海拔3767米。
寶雞屬大陸性季風氣候 ,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全市年平均氣溫在攝氏8度至13度之間, 年平均降水量為610至697毫米。
全市轄金臺、渭濱2區和寶雞、鳳翔、岐山、扶風、眉縣、隴縣、千陽、麟游、鳳縣、 太白10縣,共計18 個街道辦事處,148個鎮,36個鄉, 2116個村民委員會?側丝358.4萬人, 其中農業人口278.4萬人,非農業人口約80萬人,市區人口53萬人。全市東西寬162公里,南北長169公里, 幅員總面積為18196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555平方公里。
寶雞山川、平原相關,物產資源豐富,是糧油主產區,盛產小麥、玉米、辣椒、蘋果、花椒等。礦產資源豐富,種類齊全,太白、鳳縣鉛鋅礦帶金屬儲量大,位居中國第三.
寶雞古稱陳倉,是華夏始姐炎帝的誕生地,也是周秦王朝的發祥地。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因市區東南雞峰山有\"石雞啼鳴\"之祥兆而改稱寶雞.境內文物資源豐富,其中以青銅器為最多,現已陸續出土毛公鼎,大盂鼎等五萬余件青銅器,被譽為\"青銅器之鄉\"。著名文物古跡有:炎帝活動過的天臺山,佛教圣地法門寺,著名道人張三豐主持修道的金臺觀、典雅秀麗的五丈塬諸葛亮廟,姜子牙隱居垂釣的釣魚臺,雄偉壯觀的周公廟,隋唐帝王皇家溫泉--湯峪溫泉,一代名流蘇東坡主持修建的鳳翔東湖等。境內的自然景觀更是獨樹一幟。有景觀奇特的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原始風貌鮮明的嘉陵江源頭和具有歐洲風格的關山草原。寶雞的民間藝術更是多姿多彩,獨具一格、皮影戲、木偶、剪紙、刺繡、社火、臉譜、泥塑、草編等都始終散發著周秦文化的遺風古韻,閃爍著中華原始文明的奇光異彩。
寶雞是中華民族最早繁衍生息的地方,是華夏始祖炎帝的故鄉,也是周秦王朝的發祥地,素有“青銅器之鄉”的美譽。境內擁有獲國家4級旅游景區殊榮的“佛骨圣地”法門寺、秦嶺主峰太白山國愛森林公園,天臺山國家風景名勝區,姜太公直鉤垂釣的釣魚臺,諸葛亮病逝之處五丈原,關山草原和嘉陵江源頭及眾多的渡假村。寶雞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具有人文始祖炎帝誕生的驕傲,又有佛祖舍利奉養于此的自豪;寶雞是一部珍貴的歷史畫卷,濃縮了華夏文明開啟的全部過程,又演澤出諸如“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和“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的一幕幕歷史話劇;寶雞的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嘉陵江源頭、關山草原風景區無不呈現著大自然絕妙無比的壯觀與絢麗多姿的秀麗。
游覽北京導游詞 篇3
寶雞地處關中平原西部,地理坐標處于東經106°18′-108°03′,北緯33°35′-35°06′,全市平均海拔618m。東西長156.6公里,南北寬160.6公里,是國家規劃建設的關中—天水經濟區副中心城市,陜西省第二大城市,陜甘川寧毗鄰地區區域性中心城市。截止20xx年底全市轄渭濱區、金臺區、陳倉區、鳳翔縣、岐山縣、扶風縣、鳳縣、太白縣、眉縣、隴縣、千陽縣、麟游縣等3區9縣和國家級寶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992年國家首批)、寶雞蟠龍新區、寶雞陸港新區、省級寶雞蔡家坡經濟技術開發區等。處于西安、成都、蘭州、銀川四省會(首府)城市的中心位置,總面積1.82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73.67萬人。
寶雞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明顯。隴海、寶成、寶中鐵路在此交匯,連霍、寶平高速公路穿境而過,310國道等干線公路網四通八達,西寶客專正在加緊建設,是新歐亞大陸橋上通向我國西北、西南,東西貫通隴海、北連包蘭、南接成昆諸線的重要交通樞紐。
寶雞古稱陳倉,是華夏始祖炎帝故里、周秦王朝的發祥地、佛骨圣地、青銅器之鄉、民間工藝美術之鄉,館藏珍貴文物1萬多件,法門寺被稱為“千載佛家圣地、萬世人文經典”,太白山被譽為“中華南北界、神州分水嶺”,3A以上景區17個,省級以上森林公園7個,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和中國旅游競爭力百強城市。據《史記》記載,“炎帝生于姜水”(現在寶雞市區的清姜河),并在此“教民稼穡”、啟“日中為市”,開啟了中華農耕文明和商業文明。
3020xx年前的周族從岐山腳下壯大,建立了西周王朝,“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的釣魚臺和“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周公廟印證著周人崛起的奧秘。寶雞傳統文化厚重,影響中華民族三千多年的《周禮》、《周易》和記載著“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一膾炙人口的著名詩句、開中國詩歌之先河的《詩經》便誕生此地。
隋、唐兩朝皇帝避暑圣地九成宮,留下的《九成宮醴泉銘碑》被歷史文人墨客奉為 “楷書法則”。更有國家4A級景區--隋唐皇家寺院法門寺因供奉佛祖釋迦牟尼的指骨舍利而聞名于世,成為“佛骨圣地”。寶雞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璀璨的民俗文化,岐山臊子面、木板年畫、刺繡剪紙、臉譜泥塑、民間社火等民俗瑰寶聲名遠播。近年來枕頭豬、泥塑羊和泥塑馬等民間工藝品三上國家生肖郵票,寶雞因此被譽為“民間工藝美術之鄉”。寶雞還被稱為“青銅器之鄉”,現己出土的青銅器多達兩萬件,因其數量多、規格高而聞名中外。寶雞工業基礎雄厚。寶雞是西部工業重鎮,是國家“一五”和“三線”建設時期布點建設的老工業基地,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86戶,上市公司6戶,入駐世界500強企業4戶、中國500強及行業龍頭企業8戶,100多個產品達到國內或國際先進水平,被國家確定為先進制造業基地、新材料研發生產基地。
目前,正以大企業大集團為引領,以“兩區多園”為平臺,以高端化、集群化為方向,打造以“中國鈦谷”為目標的千億鈦及鈦合金產業集群,以“西部汽車城”為目標的千億汽車及零部件制造產業集群,以“西部裝備制造業名城”為目標的500億石油鐵路裝備及機床工具產業集群,以麟北煤田開發為重點的500億現代煤化工產業集群。寶雞是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西部唯一的中國品牌經濟城市、國家首批技術創新城市和知識產權示范市,擁有2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和20多個國家級、省級技術研發中心,各類人才35萬人,專利授權量在陜西僅次于西安。以農業科技專家大院和良種繁育中心為支撐的科技農業是陜西農業的一大特色,是我國西部重要的商品糧和果、畜、菜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