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學生入黨心得體會800字(精選5篇)
大一學生入黨心得體會800字 篇1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黨章是黨的根本大法,全黨必須遵循的總規(guī)矩。通過學習新黨章,讓我們這些入黨積極分子的覺悟得到了新的洗滌,思想心靈得到更大新的升華。積極分子學習新黨章,要自覺保持高度一致,堅定不移地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來指導我們的實際工作。要堅決貫徹落實省委決策部署,忠實履行職責,盡職盡責落實市委的決定、決議。要認真學習新黨章,帶頭遵守、帶頭執(zhí)行。
加強自我學習意識,堅持廣大黨員、領導干部自覺學習黨章、遵守黨章、貫徹黨章、維護黨章,自覺加強自身黨性修養(yǎng),增強黨的宗旨、執(zhí)政、大局、責任意識,認真學習努力爭取做到為黨分憂、為國盡責、為民奉獻。黨員干部應及時響應黨中央的號召,謹記的教誨,自覺學習黨章,做學習黨章、遵守黨章的帶頭人。“翻”書是學習的開始。學習黨章的第一步就是要動手“翻”閱黨章。養(yǎng)成學習黨章的自覺性、持久性,勤翻黨章,常看黨章,每天抽出一段閑暇時間用于學習黨章,初步掌握了解黨章,識得黨章大概,在腦海中構(gòu)建出黨章的大體框架,把握黨章內(nèi)容,“讀”是對黨章進行更深一層的理解、認識,逐漸把握黨章的價值所在。“吃”就是要反復思考、琢磨、咀嚼,咬文嚼字。學習黨章對于每位黨員干部來說是一種精神的盛宴,必須反復研習、深刻領會。可通過走訪請教老黨員、在網(wǎng)上搜集名師講解等方式深入學習,拓寬眼界,加深對黨章的認識理解;對于黨章中的新亮點,應“吃章”百遍,深刻分析其理由及意義,更好地指導加強自身黨性修養(yǎng),力盡黨員義務,完成黨員使命。
“口號響亮”不如“行動漂亮”,切忌走形式主義,搞“空對空”“喊得兇、行動松”。要把學習成果實踐在行動中,按照黨章要求“組裝”自身,自覺踐行黨章中的黨員“八項義務”,不給黨抹黑,嚴格按照黨章辦事,遵守黨的各項紀律,按照黨內(nèi)生活準則和各項規(guī)章制度辦事,為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chuàng)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做出自身的最大努力。切實自覺遵守黨的紀律,以嚴肅黨的紀律來促進黨的團結(jié)統(tǒng)一。
大一學生入黨心得體會800字 篇2
轉(zhuǎn)眼間,大學第一學期已經(jīng)過去了一大半。在這短暫的幾個月里,我以一個親歷者的身份度過了我向往很久的大學生活。其中,既有歡喜也有迷茫。平日里和輔導員、老師的交流時間很少,再加上我是一個不太善于交流的人,所以就很少交流了。不過接下來的大學生活中,我會盡量多的和輔導員、老師們、同學多交流。
剛踏入大學校門,里面的一切對于我這個向往上大學的人來說都是新鮮的;學校很大,學生很多,自然與高中有所不同,尤其像我們幼專,大多數(shù)都是女生,在這里就是美女多的數(shù)不過來的地方。我們不像以前那樣有固定的教室,總是跑來跑去,也不像以前的課程從早到晚排的滿滿的課程,我們有很多自由時間讓自己來支配。
在這里,我們可以在安靜的自習室里做個學霸,可以在安靜的校園里散散步,可以參加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結(jié)識新的朋友,可以在藏書豐富的圖書館里看自己喜歡的書,也可以呆在宿舍里無所事事……一切都看我們自己怎么安排。
時間過得可真快,當我什么都還沒有明白時,這學期卻快要過去了;從爸媽送我到這里的那天起到現(xiàn)在,真的過得很快,就這樣大學的八分之一結(jié)束了。漸漸地我好像明白了許多,在大學不能太頹廢,應該抓住每分每秒來充實自己。
大學是一個自由發(fā)展的地方,這里沒有老師的叮囑,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獨立解決,大學生們可以在這里盡情的表現(xiàn)自己。
大一學習緊張,課程擁擠,是我不得不對生活產(chǎn)生抱怨,甚至叛逆;雖然在學習上沒有找到好方法,然而在這段時間學會了獨立,學會了人際交往,從中也懂得了許多道理。總之一個學期我成長了許多。
以后,我要更好的規(guī)劃,勞逸結(jié)合,定好長遠的目標,然后用小目標來作為里程碑,一步一步地完成每一個小目標,逐步與大目標拉近距離。
大一學生入黨心得體會800字 篇3
紅彤彤的烈日下,我們迎來了期盼良久的軍訓,我們揮灑汗水,我們斗志昂仰,我們帶著流血流汗不流淚的心度過十四個旭日東升和夕陽西下,我們以最整齊的步伐結(jié)束了讓人回味無窮的軍訓。
軍訓留給我們的是堅定和毅力,而入學教育帶給我們的是課堂上無法得到的種種感受和體會在初來的班干部競選中,我以一票之差落選,我雖然競選失敗,但我心仍向上。我感謝這次失敗,她教育我做人不要太自高自大。我恭喜競選成功者,因為她告訴我我的很多不足,她也讓我學會了寬容和感恩。我想我會努力完善自己的綜合素質(zhì)的。
在接下來的專業(yè)介紹中,我認清了我要必學和需選學的內(nèi)容,通過那次精彩介紹,我摸清自己的學習方向,我區(qū)別了大學與高中學習的許多不同之處。我了解到我們班大多數(shù)同學都很懂計算機,這證明了我的起點比他們低,但我并不自卑,因為我相信天道酬勤。
然后就是種種教育。安全教育讓我更加懂得保護自己,讓我學會在危險中的逃難方法。我會時刻提高警惕,因為人們往往關注概率小的“大危險”,忽視實則高危的“小危險”。認知教育讓我們認清了大學與中學的很多不同,我們要學會獨立,學會照顧自己,學會社交,學會禮貌。勵志教育告訴我們要自強不息,定下合適目標,然后全力以赴。圖館教育后,我們大致了解了我校圖書館的各種規(guī)則,方便了我們以后充分地使用圖館。
兩個滿天繁星的夜晚,我們分別傾聽了優(yōu)秀學長們的學習經(jīng)驗和無壁大學生何勇欽的故事。他們都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堅強、勤奮、樂觀鑄就成功人士。達芬奇說過:勤勞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勞一生可得永生長眠。
后來的科研立項和社會實踐報告會告訴我們學習和實踐都很重要,通過實踐,我們能夠早一點接觸社會,讓我們知道社會的無奇不有和殘酷,也讓我們學會團結(jié)互助,知道團隊利益高于個人,自私心態(tài)不能存在。
在初看那部愛國電影時,我并不知道電影的名字和主要內(nèi)容,但一聽到“張思德”這個刺耳的名字時,我忽然一震,我想到了小學學過的那篇文章《紀念張思德》,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張思德同志死得其所。”在看完電影后,張思德的默默奉獻讓我感動。當代生活中已不存在那種理想化的雷鋒,但那些做了好事也不留姓名的“活雷鋒”確實存在于我們的左右。
通過本次長達一周的入學教育,我的思想得到進一步深化,各方面素質(zhì)有了微微提高。今后,在人生路上我應發(fā)揮自己的才智,施展自己的抱負,立志為社會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大一學生入黨心得體會800字 篇4
初到,這個面積不大卻整齊干凈,莊重嚴肅而不失活潑,簡單優(yōu)雅的校園,沒有北大未名的明媚,沒有水木清華的別致 。我卻欣然接受這個小巧玲瓏的大學,我該怎么稱呼它呢?母校就是寧愿自己說它千萬個不好,也不愿別人說它一句不好的地方。
在大一上學期里,我參加了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這應該是我大學生活開始的一個亮點。我加入了國政系的健美操隊和國關的模聯(lián)社團,這兩樣使我的大學生活變得豐富無比。
健美操隊訓練的那段日子,最值得人去回味。訓練多起來的時候常常沒有時間吃飯,但所有的苦澀都比不上手
捧冠軍獎杯時的喜悅。在舞臺上聽見結(jié)果宣布的那一刻,也是最瘋狂的一刻,我和隊友們尖叫著,抱成一團哭起來。這一個月來,我們在一起的點點滴滴,一齊涌上心頭。這段日子,就像青春熱烈的奔跑,攀上過高峰也跌落過低谷,在最后那一剎那綻放出最美的花朵。
模聯(lián)又是另一個大舞臺。這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組織,我們開始走出那個曾經(jīng)封閉而狹小的空間,走上了展示自我的舞臺。在這里,找到自信,找到自己的閃光點,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尋找自己的方向。我懷著忐忑的心情參加了面試,經(jīng)過兩輪面試終于拿到了這張通行證,接下來的兩場比賽,無論如何,我都努力做到最好。更重要的是,通過比賽,我結(jié)識了更多校外優(yōu)秀的模聯(lián)人,模聯(lián)為我們提供了交流的平臺。
對于大學的學習生活,我也能較快的適應。高中接受的并不是高壓式的教育方法,因此,能比較順利地適應。在學習專業(yè)課程的同時,課余時間也會看看相關的書籍,關心一下時政,向有經(jīng)驗的學長請教。經(jīng)過了一個學期的學習,對自己所學專業(yè)有了初步的認識。我感覺到自己存在的不足,自己知識的缺漏。
我想,我并沒有體會到別人口中所說的大學天堂般的生活。這是忙碌的,充實的一個學期。我并沒有在上大學以后就養(yǎng)成睡懶覺的習慣,我依然堅持著高中的晨讀習慣。有時,孤獨感襲來,早晨出門時,天只是微微亮,校園里還有些空空蕩蕩。常常在路上思索,一個人的腳步總是略顯孤單。掛上耳機,隔離外面的世界。直到那次因為到校外參加模聯(lián)而五點半起床,出門時,圖書館門前排起的長隊,在寒冷的清晨,微弱的月光,映照著地上的殘雪,我的心底卻泛起一股暖流,一絲感動。我想用感動這個詞來形容。當你覺得自己夠努力的時候,一定有人比你還要堅持,還要努力。這是一個人的選擇,有的人選擇睡懶覺,有的人選擇早起,有的人選擇了懈怠,有的人選擇了堅持。有四個字一語道破天機,天道酬勤。
這是我的大學生活,它才剛剛開始。我將一如既往,朝著自己人生的目標邁進。
大一學生入黨心得體會800字 篇5
進入大學是一生中第一次放下高考的重擔,開始追逐自己的理想、興趣,是第一次離開家庭生活,獨立參與團體和社會生活,這里是一篇大一新生生活學習心得體會,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從中學到大學,是人生的重大轉(zhuǎn)折,從踏入大學校門開始,就意味著自己開始了獨立自主的生涯,記得李開復老師說過,大學四年要學會:從計劃中把握時間,從表達中鍛煉口才,從交友中品味成熟,從實踐中贏得價值,從興趣中攫取快樂,從追求中獲得力量。
大學是人生的關鍵階段。這是因為,進入大學是一生中第一次放下高考的重擔,開始追逐自己的理想、興趣,是第一次離開家庭生活,獨立參與團體和社會生活,是第一次不再單純地學習或背誦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而是有機會在學習理論的同時親身實踐。同時這也是一生中許多最后一次:最后一次有機會系統(tǒng)性地接受教育,最后一次能夠全心建立知識基礎,最后一次能在相對寬容的、可以置身其中學習為人處世之道的理想環(huán)境。在這個階段里,我們要認真把握每一個第一次,讓它們成為未來人生道路的基石;也逃珍惜每一個最后一次,不讓自己在不遠的將來追悔莫及。
對于大一的學習,一般以基礎知識為主。要注重學習重點與方向的定位與把握,培養(yǎng)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既然選擇了這個專業(yè),就要一門心思地去學習,不能只滿足于60分萬歲。我認為方法、時間和心態(tài)是大學學習成功與否的關鍵。
在學習方法的要求上,比起中學的學習有了很大的變化,要想真正學到知識,除了端正自身態(tài)度外,還要適應大學的教學規(guī)律,掌握大學的學習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一套方法,可以設想自己在這一學期內(nèi)要達到怎樣的目標、掌握怎樣的知識結(jié)構(gòu)、培養(yǎng)哪幾種能力等。 其中提高自學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能否把知識學通學活,這就需要把握住幾個主要環(huán)節(jié):預習、聽課、復習總結(jié)、作業(yè)。預習可以把握聽課主動權(quán),知識不完全是靠老師教會的,而是在老師的引導下,靠自己主動的思維活動去獲取的,而上課專注聽講、及時完成作業(yè)則有助于提高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時間安排方面,除了上課、學生工作、社團活動外,其余的時間機動性很大,大學生活越豐富多彩,時間分割的就越細,適當利用零散時間充實自己,把勁兒使在刀刃上,也可以提高學習效率。
再就是心態(tài)方面。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決定于學習以外的其它因素,如人際關系、生活習慣等等,這些都影響著一個人的心境。積極參與各種集體活動,如團日活動,校園文化節(jié)系列活動等等,以一種熱情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去對待周圍的人和事,營造一個輕松的氛圍,對一個人的工作與學習都是很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