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委書記講黨課心得體會(精選3篇)
黨委書記講黨課心得體會 篇1
九月十日,街道黨工委書記帶頭示范,組織黨員干部積極參與,形成了書記帶頭講黨課,黨員踴躍抓學習的良好氛圍。書記們從如何正確理解黨的和黨員的先進性的深刻涵義以及正確認識開展先進性教育的重大意義;如何抓學習,提高黨員素質;如何正確把握黨員先進性推動各項工作等幾個方面來闡述。我學習后有以下幾方面的心得體會:
一、理解內涵,認識意義
我想要從黨所處的歷史方位的深刻變化、從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從推動荷葉地新一輪發展的重要保證來理解和加深認識。這樣才能從思想和行動上保持先進性,才能和領導步調一致,從而推動工作的深入開展。
二、認真學習,提高素質
學習能力是現代社會人的一項基本能力,也是一個黨員的基礎能力,才能獲得與社會變革、發展相適應的新知識、新觀念、新方法,形成持久的發展動力。學習型組織理論的創始人彼德圣吉說過:未來在激烈的競爭中的惟一優勢是比別人學得更快一些,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一個組織是這樣,一個領導者也是這樣。機關工作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對黨員干部知識更新的要求更廣泛、更迫切。對于機關工作人員來說,學習能力在自身諸種能力中居于基礎和核心地位,直接決定和影響著個人的業務水平和執行能力。因此,能否更快更好地進行知識更新,不僅是個人進步的問題,而且是能否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責任的問題。作為黨員要把學習作為一種政治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人生境界來認識;在學習中當先鋒、做模范,做學習型的黨員,使自己永立時代潮頭,永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
只有用先進的理論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才能有先進的行動。通過增強學習的緊迫感和自覺性,勤于學習,善于學習,持久學習,做學習型干部,堅決克服學習上的畏難情緒,多一些鉆研,只有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認識論、方法論,理解和把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尤其是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深刻內涵,才能提高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增強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才能登高望遠、洞幽察微,不斷增強工作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和創造性。學到深時氣自平、腹中有物氣自華,閱歷豐富了,人格便能完善,志向便能高遠,看問題就不一樣。所以要與時俱進的學習意識,把學習當作一種責任、一種素質、一種覺悟、一種修養。堅持學中干、干中學。一是向書本學習。注重把學習書本理論知識與總結經驗結合起來,通過學習新的理論、新的規則、新的科學文化知識,形成復合型的知識結構,成為精通本職業務的行家里手。黨員干部的綜合能力和素質不是天生固有的,而是長期實踐鍛煉中培養的,只有勇于承、難、險、重的工作,在各種艱苦的環境中磨練堅強的意志的百折不撓的毅力,才能百煉成鋼、盡快成長。要在思想上牢固樹立尊重群眾、向群眾學習的觀念,感情上真正貼近群眾,甘當小學生,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虛心向群眾討教,聽群眾講真話、講實話、講心里話。認真地傾聽群眾的批評意見,為斷改進工作,更好地為群眾服務。學會運用信息網絡技術,及時了解新知識、新觀點、新理念,準確把握時代脈搏,更好地為黨和人民事業服務。
三、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習成效
學習的根本目的在于應用。理論聯系實際,是我們黨一貫倡導的馬克思主義學風,也是學習能力的關鍵所在。要把學習的成果轉化為具體的工作實踐,就必須在運用上下做文章,就要求作為一名黨員必須要有責任心,也可稱為責任感,責任感是做人的基本品德之一,是做好工作的前提。責任就是使命、責任就是奉獻。特別是我作為一名安全生產協理員,更要有這份責任感。在這個崗位上,是賦予我重大的責任。我時刻都要牢記使命,樹立革命事業心,激發強烈的進取心,為黨分憂,為國竭力,為民盡責。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人活著總要干一些事業,體現出自己的人生價值。每消除一個安全隱患都體現了一種責任感。人格中最有力量的是責任感。前兩年看《泰坦尼克號》,愛情固然感人,但最感人的是船上的那些琴師,他們在沉船之際,堅守崗位,直到船沉沒,這個情景令人震憾,堅守崗位是一種職業責任感。對父母要有責任感,對家庭要有責任感,對朋友真誠也是一種責任感,對事業更要有責任感。在人格力量中,一個人如果缺乏責任感,那是什么也做不成的。目前我應當更加認清自己肩負的重大責任,做到守土有責,盡職盡責,為確保一方平安作出自己的工作。
黨委書記講黨課心得體會 篇2
“兩學一做”重點在學,關鍵在做。8月9日,納溪區天仙鎮黨委書記講黨課,深入探討“堅持根本宗旨,勇于擔當作為”,全力發展鄉村休閑旅游,促進天仙鎮又好又快地發展。
“堅持根本宗旨,勇于擔當作為。”就是要牢記黨章,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要對黨負責、對國家負責、對人民負責。作為黨員干部,就要干字當頭、干事創業、實干爭先,只要有利于改革發展,有利于人民大眾,就不猶豫、大膽干,大膽帶領人民群眾建設幸福美麗新生活。
天仙鎮是國家20xx年村書記講黨課材料范例A級風景區——天仙硐風景區所在地,是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近年來,鎮黨委按照“一村一品、一路一景、四季花四季果”的發展思路,成功發展枇杷15000畝、獼猴桃5000畝、“二月茶”5000畝、葡萄500畝、黃金梨300畝。初步形成集觀光旅游、鄉村農家樂、農業休閑、自然山水、人文歷史于一體的鄉村休閑旅游。年接待游客500萬人次以上,促進人均增收1600元。
“天仙鎮的奇山秀水、紅色文化、夜郎文化,深受廣大游客的喜愛,我們要堅定不移發展現代觀光農業,發展觀光旅游、鮮果采摘、鄉村美食的鄉村休閑旅游。”天仙鎮黨委書記許毓春在進行“堅持根本宗旨,勇于擔當作為”探討是說。
最后,許毓春強調,“兩學一做”的關鍵是做合格黨員,帶領人民群眾致富增收;天仙鎮的優勢就是旅游,黨員干部就要緊跟黨委中心工作,堅定發展鄉村休閑旅游道路;黨員要牢記黨的宗旨、堅定信念、敢于擔當、勇于奉獻,切實為群眾辦實事,才不忘初衷。
黨委書記講黨課心得體會 篇3
群眾路線教育教育實踐活動支部書記講黨課講稿
堅持群眾路線 做好本職工作
黨的指出: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始終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20xx年6月18日黨中央部署要圍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新時期中國執政黨再次亮出群眾路線法寶,重申、重敘、重塑黨群之間舟水之喻、魚水之誼、血肉之情用意深遠、意味深長。
一、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大意義
1、堅持群眾路線,就要充分認識依靠群眾的重要性。
1921年到1949年,我們黨從一個只有幾十個成員的小黨到一個治理960萬平方公里國土、四億人民的執政黨,從“星星之火”到“全國山河一片紅”,一路走來,歷盡艱險,取得勝利,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始終保持了同廣大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贏得了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 中外著名的淮海之戰,就是群眾支持共產黨、支持解放軍,從而奪取全國勝利的經典之作。陳毅元帥曾深情的說:“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人,他們用小米供養了革命,用小車把革命推過了長江!”毛主席關于堅持群眾路線的重要觀點:“我們黨正是始終堅持群眾路線,才創造了這令人震驚的奇跡。”真正的銅墻鐵壁是什么?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
擁護革命的群眾。改革開放與群眾路線是有機統一、相輔相成的。“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是改革開放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改革開放取得勝利的重要保證。如果不是緊緊團結人民,真正依靠群眾,許多改革的實踐就不可能產生,許多改革的思想就不可能形成。歷史啟示未來,在今后的發展道路上,只有繼續堅持群眾路線,才能瞄準改革方向,才能提高開放水平,才能把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2、堅持群眾路線,就要充分認識群眾工作的艱巨性。
當今世界世情、國情、黨情的變化,不斷給執政黨做好群眾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和挑戰。具體來講,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人本意識的不斷深入,決定了群眾工作具有全局性。當前的群眾工作不再是狹義上的信訪工作,是關系全局、影響全局、決定全局的工作。 一些群眾的問題看似小事,解決不及時、處理不妥當,就可能小事突變,局部問題演變成全局問題。 二是改革開放的縱深發展,決定了群眾工作具有復雜性。 當前正處于“黃金發展期”和“矛盾凸顯期”交織并存、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時期,歷史遺留問題與現實難點問題相互交織,合理訴求和無理取鬧相互疊加,直接利益與間接利益相互糾集,各種矛盾集中呈現、錯綜復雜,涉及面之廣,處理難度之大,情況之復雜,前所未有。 三是群眾主體意識的不斷增強,決定了群眾工作具有創新性。主要是群眾的民主意識、自主意識、平等意識、權利意識不斷增強,不僅對物質利益“很在乎”,
對民主權利也“很敏感”,利益訴求不斷延伸和擴大。這就要求我們盡快適應新變化,創新思路、創新體制、創新方法,改變“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軟辦法不頂用、硬辦法不能用”的被動局面。
3. 堅持群眾路線,就要充分認識群眾工作的現實緊迫性。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我們黨如何繼續保持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作風,跳過歷史周期律,是黨的建設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這里我要充分認識兩點:第一,脫離人民群眾是鞏固我們黨執政地位的最大危險。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之說,講的就是要重民愛民安民。 從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發生的“東歐劇變”,到21世紀初期發生在獨聯體國家和中亞地區的“顏色革命”,再到利比亞卡扎菲政權倒臺,這些國家原來的執政黨之所以失去執政地位,原因也許有很多,但是脫離群眾、失去群眾基礎都是最本質、最關鍵的一條。只有堅定不移走好群眾路線,才能不斷夯實黨的長期執政基礎。第二,改進群眾工作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最大挑戰。這兩年,網絡上流行一類帖子,叫做“官場雷語”,專門收集官員失態的語言。比如“你們是替黨說話,還是替老百姓說話?”“你現在就是我板砧刀上的肉,我想怎么剁就怎么剁”“沒有強拆就沒有新中國”等等,這些雷人雷語,讓人驚詫,也令人深思。它除了反應當事官員個體素質欠缺外,也折射出當前我們干部隊伍在堅持群眾路線、做好群眾工作方面的缺失和偏差。主要表現有是:不愿做群眾工作。心里沒有群眾,對群眾生活漠不關心,對群眾困難視而不見;不敢做群眾工作。嫌麻煩、怕負責,不敢得罪人,遇到矛盾棘手
問題,能躲則躲,能避則避,明哲保身,應付了事;不會做群眾工作。正像同志所形容:與新社會群體說話,說不上去;與困難群眾說話,說不下去;與青年學生說話,說不進去;與老同志說話,給頂了回去。
二、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總體要求
1、明確總體要求
今年6月18日黨中央部署在全黨開展 “為民務實清廉”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為總要求,以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簡稱四風)為重點,著眼于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為民務實清廉是新時期群眾路線主要內容.為民:是貫徹執行群眾路線的目的 。 務實:是貫徹執行群眾路線的途徑 。 清廉:是貫徹執行群眾路線的保障 。
照鏡子:主要是以黨章為鏡,對照黨的紀律、群眾期盼、先進典型,對照改進作風要求,在宗旨意識、工作作風、廉潔自律上擺問題、找差距、明方向。
正衣冠:主要是按照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勇于正視缺 點和不足,嚴明黨的紀律特別是政治紀律,敢于觸及思想、正視矛盾和問題,從自己做起,從現在改起,端正行為,自覺把黨性修養正一正、把黨員義務理一理、把黨紀國法緊一緊,保持共產黨人良好形象。
洗洗澡:主要是以整風的精神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深入分析發生問題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為上的灰塵,保持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治治病:主要是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區別情況、對癥下藥,對作風方面,在問題的黨員、干部進行教育提醒,對對問題嚴重的進行查處,對不正之風和突出問題進行專項治理。
2、正視存在問題
一是黨員領導干部作風問題。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盛行。講排場、比闊氣,揮霍公款,吃喝玩樂,大手大腳、鋪張浪費。房子、車子、票子、位子、孩子(五子登科)成為了一些黨員干部的主要追求和奮斗目標,腐化墮落,貪污受賄數額越來越大,從過去幾千到現在幾千萬甚至幾個億,貪腐人數越來越多,貪腐金額越來越大。表哥、房氏家族、老虎、蒼蠅層出不窮。老百姓深惡痛絕。
二是貧富差距拉大造成兩級分化的問題。
目前我國最嚴峻的問題是兩極分化在逐步拉大。讓人民真的富裕起來,最亟待解決的問題是兩極分化問題。兩極分化問題的出現引發了一些社會成員在社會地位的不平等,人民群眾最不滿意的行業的壟斷,比如:汽油的漲價、行業的壟斷、還有權力的尋租、公共權力的尋租等等。 三是公民的公平正義權利及民主權益的保障問題。
征地拆遷,企業的改制中對于下崗、還有破產企業改制企業中對于員工的安置問題。部分干部提拔任用問題,如火箭提拔干部。 四是人身安全的問題。
這個人身安全不是說人時時刻刻的防著被人暗殺,而是一種潛移默
化慢慢地致人于死地的行為。比如食品、藥品、農產品安全問題、環境污染問題(包括空氣污染、土地污染、水污染),這些都是涉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三、堅持群眾路線,推動陽城進修工作的新發展
我們教育系統的人更要居安思危,堅持以人為本、按照“為民務實清廉 ”要求,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切實轉變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力爭陽城教育進修校的工作繼續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一要正確處理學習與解決問題的關系。 要廣泛征求意見,找準存在問題。特別要征求全縣中小學最關心、最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校干部職工最不滿意的問題,深入自查自糾。針對查找出來的問題,要逐人逐事解決,切實整改落實。
二要正確處理發展和共享的關系。我們既要堅定不移地加快發展步伐,又要堅定不移地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既要做大“蛋糕”、做好“蛋糕”,同時更要分好“蛋糕”、用好“蛋糕”。在加快發展的同時,要把更多公共資源投向民生領域,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使發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不斷提高群眾幸福指數。我們的教師繼續教育和教師培訓就是涉及教師切身利益的事情,一定要抓緊抓實抓好。
三要正確處理民生和民主的關系。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既要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更要切實保障群眾民主權利,進一步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從各個層次、各個領域擴大有序政治參與,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知
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實現以民主促民生。特別是教育,這是涉及千家萬戶的事情,我們一定要把該干的事干好,讓全縣教師滿意。 四要正確處理繼承和創新的關系。在長期實踐中,我們已經形成了許多行之有效的群眾工作方法、工作制度,一定要認真堅持,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同時,要認真研究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特點,不斷創新群眾工作方式方法,創新社會管理,創新體制機制,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多條途徑協調利益關系,化解矛盾糾紛,使群眾工作更加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不斷提高群眾工作實效。如:我們的培訓工作,既要按照國家省市的要求搞好常規培訓,又要深入基層調查了解,解決教師急需解決的問題。
五要在工作思路上努力實現五個轉變。 一是工作重心要實現由“上”到“下”的轉變。 二是工作主體要實現由“單”到“全”的轉變。三是工作內容要實現由“物”到“人”的轉變。 四是工作方式要實現由“言”到“行”的轉變。 五是工作措施要實現由“堵”到“疏”的轉變。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沒有人民的支持,黨將一事無成。執政黨最大的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執政黨最大的危險是脫離群眾。要實現中國民族復興、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的偉大中國夢,必須牢牢抓住群眾路線這條黨的生命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