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決戰脫貧在今朝》觀后感心得(精選3篇)
學習《決戰脫貧在今朝》觀后感心得 篇1
這一年,許多省(區市)都印發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施意見,按照各自實際情況,規劃脫貧摘帽的時間表、路線圖。
比如,山西省提出,20__年脫貧50萬人、20__年脫貧56萬人、20__年脫貧55萬人、20__年脫貧46萬人、20__年脫貧25萬人;廣西壯族自治區明確今年120萬人脫貧和1000個貧困村8個縣(市、區)摘帽;貴州省則將其分為兩步,到20__年末實現農村貧困人口脫貧300萬人以上,再到20__年末實現623萬現有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而在20__年全國省級兩會全部結束后,梳理各地政府工作報告,至少24個省份在20__年工作安排中明確提出年內脫貧人口具體目標數。其中,湖北、陜西等11個省份將目標人口數定在百萬人或以上。
也有省份提出貧困縣摘帽的目標。例如,20__年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年實現5個貧困縣摘帽而根據《陜西省十三五農村脫貧攻堅規劃》,陜西20__年除了要讓130.1萬貧困人口脫貧,還要讓2個貧困縣摘帽。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許多省份出臺了相關標準,但在脫貧摘帽這件事上,需要遵循的是國家標準。今年4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建立貧困退出機制的意見》,明確規定了脫貧摘帽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退出標準和程序等。比如,原則上貧困村貧困發生率要降至2%以下(西部地區降至3%以下),原則上貧困縣貧困發生率降至2%以下(西部地區降至3%以下),以嚴格的數據來衡量。
學習《決戰脫貧在今朝》觀后感心得 篇2
學習20__全國兩會精神,就是要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下面就是個人學習兩會的工作心得體會。
一、認真落實各項規章制度
嚴格執行規章制度是提高護理質量,確保安全醫療的根本保證。
1、護理部重申了各級護理人員職責,明確了各類崗位職責制和護理工作制度,如職責護士、巡回護士各盡其職,杜絕了病人自換吊瓶,自拔針的不良現象。
2、堅持了查對制度:
(1)要求醫囑班班查對,每周護士長參加總核對1-2次,并有記錄;
(2)護理操作時要求三查七對;
(3)堅持填寫輸液卡,一年來未發生大的護理差錯。
3、認真落實骨科護理常規及顯微外科護理常規,堅持填寫了各種信息數據登記本,配備五種操作處置盤。
4、堅持床頭交接班制度及晨間護理,預防了并發癥的發生。
二、提高護士長管理水平
1、堅持了護士長手冊的記錄與考核:要求護士長手冊每月5日前交護理部進行考核,并根據護士長訂出的適合科室的年計劃、季安排、月計劃重點進行督促實施,并監測實施效果,要求護士長把每月工作做一小結,以利于總結經驗,開展工作。
2、堅持了護士長例會制度:按等級醫院要求每周召開護士長例會一次,資料為:安排本周工作重點,總結上周工作中存在的優缺點,并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向各護士長反饋護理質控檢查狀況,并學習護士長管理相關資料。
3、每月對護理質量進行檢查,并及時反饋,不斷提高護士長的管理水平。
4、組織護士長外出學習、參觀,吸取兄弟單位先進經驗,擴大知識面:5月底派三病區護士長參加了國際護理新進展學習班,學習結束后,向全體護士進行了匯報。
三、加強護理人員醫德醫風建設
1、繼續落實護士行為規范,在日常工作中落實護士禮貌用語50句。
2、分別于6月份、11月份組織全體護士參加溫嶺賓館、萬昌賓館的禮儀培訓。
3、繼續開展健康教育,對住院病人發放滿意度調查表,(定期或不定期測評)滿意度調查結果均在95%以上,并對滿意度調查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整改措施,評選出了最佳護士。
4、每月科室定期召開工休座談會一次,征求病人意見,對病人提出的要求給予最大程度的滿足。
5、對新分配的護士進行崗前職業道德教育、規章制度、護士行為規范教育及護理基礎知識、專科知識、護理技術操作考核,合格者給予上崗。
四、提高護理人員業務素質
1、對在職人員進行三基培訓,并組織理論考試。
2、與醫務科合作,聘請專家授課,講授骨科、內、外科知識,以提高專業知識。3、各科室每周晨間提問1-2次,資料為基礎理論知識和骨科知識。
4、“三八婦女節”舉行了護理技術操作比賽(無菌操作),并評選出了一等獎(吳蔚蔚)、二等獎(李敏丹、唐海萍)、三等獎(周莉君)分別給予了獎勵。
5、12月初,護理部對全院護士分組進行了護理技術操作考核:病區護士考核:靜脈輸液、吸氧;急診室護士考核:心肺復蘇、吸氧、洗胃;手術室護士考核:靜脈輸液、無菌操作。
6、加強了危重病人的護理,堅持了床頭交接班制度和晨間護理。
7、堅持了護理業務查房:每月輪流在三個病區進行了護理業務查房,對護理診斷、護理措施進行了探討,以到達提高業務素質的目的。
8、9月份至11月份對今年進院的9名新護士進行了崗前培訓,資料為基礎護理與專科護理知識,組織護士長每人講一課,提高護士長授課潛質。
9、全院有5名護士參加護理大專自學考試,有3名護士參加護理大專函授。
五、加強了院內感染管理
1、嚴格執行了院內管理領導小組制定的消毒隔離制度。
2、每個科室堅持了每月對病區治療室、換藥室的空氣培養,對高危科室夏季如手術室、門診手術室,每月進行二次空氣培養,確保了無菌切口無一例感染的好成績。
3、科室堅持了每月對治療室、換藥室進行紫外線消毒,并記錄,每周對紫外線燈管用無水酒精進行除塵處理,并記錄,每兩月對紫外線強度進行監測。
4、一次性用品使用后各病區、手術室、急診室均能及時毀形,浸泡,集中處理,并定期檢查督促,對各種消毒液濃度定期測試檢查堅持晨間護理一床一中一濕掃。
5、各病區治療室、換藥室均能堅持消毒液(1:400消毒靈)拖地每日二次,病房內定期用消毒液拖地(1:400消毒靈)出院病人床單進行了終末消毒(清理床頭柜,并用消毒液擦拭)。
6、手術室嚴格執行了院染管理要求,無菌包內用了化學指示劑。
7、供應室建立了消毒物品監測記錄本,對每種消毒物品進行了定期定點監測。
六、護理人員較出色的完成護理工作
1、堅持了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為病人帶給優質服務的宗旨,深入開展了以病人為中心的健康教育,透過發放健康教育手冊,以及透過護士的言傳身教,讓病人熟悉掌握疾病防治,康復及相關的醫療,護理及自我保健等知識。
2、八月份在三病區開展整體護理模式病房,三病區護士除了向病人講授疾病的防治及康復知識外,還深入病房與病人談心。
3、全年共收治了住院病人2357個,留觀125個,手術室開展手術2380例。急診護士為急診病人帶給了全程服務,包括護送病人去拍片,做B超、心電圖,陪病人辦入院手續,送病人到手術室,三個病區固定了職責護士、巡回護士,使病員得到了周到的服務。
4、全院護理人員撰寫護理論文30篇,其中一篇參加了全國第三屆骨科護理學術交流,有3篇參加臺州地區學術交流,有2篇參加《當代護士》第二十一次全國護理學術交流。
七、存在問題:
1、個別護士素質不高,無菌觀念不強。
2、整體護理尚處于摸索階段,護理書寫欠規范。
3、由于護理人員較少,基礎護理不到位,如一級護理病人未能得到一級護士的服務,僅次于日常工作。
4、病房管理尚不盡人意。一年來護理工作由于院長的重視、支持和幫忙,內強管理,外塑形象,在護理質量、職業道德建設上取得了必須成績,但也存在必須缺點,有待進一步改善。
學習《決戰脫貧在今朝》觀后感心得 篇3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好!我是莘縣實驗高中的孫晴川,我演講的題目是:學習雷鋒好榜樣,人人都爭道德光。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這個旋律至今還廣為傳唱,是因為人們從中感受到了那樣一種力量——正義的力量,看到了那樣一束光芒——道德的光芒。
從小學開始,我們就學習《思想品德》,老師就教育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那么到底怎樣才是有道德的人呢?我想這個問題誰也不能給出一個很明確的答案,但是雷鋒卻把“道德”二字詮釋到了極致。
雷鋒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愿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他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但是他從不說出自己的名字,只留下自己的笑容。在現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能做到像雷鋒這樣的人已經為數不多,但是,當“7、21特大暴雨”襲擊京城時,人們再一次感受到了雷鋒精神。那生命在暴雨中的定格的民警,那感動北京城“最美環衛工”,那無數名排水工組成暴雨中的“燈塔”......大雨滂沱中,一群小人物的出現,讓這座城市不再喧嘩浮躁,雖然我們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但他們留下的感動和溫情卻足以讓我們回味一生。在暴雨中傳遞的正能量,是現代社會對雷鋒的最好的詮釋和傳承。
雷鋒說:“我要做一個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國家的人。如果說這是‘傻子’,那我是甘心愿做這樣的‘傻子’的。”雷鋒就是一顆小小的螺絲釘,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著不平凡的事。“草鞋書記”楊善洲正是這樣的一顆螺絲釘,在從云南保山地委書記的崗位上退休后,婉拒了省委領導勸其搬至昆明安度晚年的邀請,執意選擇回到家鄉施甸縣大亮山種樹。20多年過去了,曾經山禿水枯的大亮山完全變了模樣:森林郁郁匆匆,溪流四季不斷,林下山珍遍地,枝頭鶯鳴燕歌……20xx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給他的頒獎詞是:綠了荒山,白了頭發,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驥伏櫪,意氣風發,他心向未來。清廉,自上任時起;奉獻,直到最后一天。60年里的一切作為,就是為了不辜負人民的期望。
雷鋒是平常人的典范,他沒有什么英雄壯舉,也沒有什么天才發明,但就是這樣一個平凡的人,卻做著看似平凡實則偉大的小事,使我們永遠銘記。白求恩曾說過:“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做貢獻。”他做到了,雷鋒也做到了,相信我們一樣可以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把小事情做好就是偉大,人人都可以成為雷鋒!請望向遠方,去追逐雷鋒那束道德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