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辭職報告匯編(精選3篇)
文言文辭職報告匯編 篇1
竊聞為人臣者,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是謂其忠;安邦定國、匡扶社稷,是謂其能;名勒燕然、功成身退,是謂其明。小子不敏,未敢效法于古人,然“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一語,猶未敢忘。
先賢云:“滿招損,謙受益。”學生常識未充,私心自忖,固非狷狂之士,亦非謙遜之人,以一語概言之,則“實事求是”可也。學生少誦文史經哲,壯入吉林師大,舉凡文學、史學、新聞、政治、攝影等類圖書,莫不留心焉。雖知學無止境,亦謂本科學業可以修成矣。至二十四歲時,蒙先生不棄,來此就責任校對之職,至今一年矣。學生本修編輯專業,于此正合心意。且以當今就業形勢而論,得效力于先生麾下已非易事,今忝列營中執戈以為前部,斯大幸事也。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原為自然生存之理;魚擊長空、鷹翔淺底,實非英雄建業之秋。學生雖愿竭予之心智以盡其誠,然漢武知人,尚有李廣未封;孝文善任,但恨馮唐已老。而況娥眉見嫉,昭君和親大漠;奸佞獻諂,武穆屈死臨安。此數子者,皆一時之豪杰也,而學生何敢望其項背?惟效陶朱、留侯舊事耳,勛業未就而此身已退,但恐愧對先哲矣。
學生生于蠻荒之地,長于工農之家,然幼時祖父誨以修齊治平之道,雖不明厚黑,而頗知禮義。先生知遇之德,學生沒齒難忘,故當離鄉他去之時,欲訴肺腑之言于先生也。
昔者楚漢相爭,韓信亡楚歸漢。與蕭何語,何甚奇之,數薦韓信于漢王,信自度不能用,乃亡。何聞,急自追信,復薦之。漢王乃欲召之為將,何曰:“王素慢無禮,今拜將如呼小兒耳,此信所以去也。”于是漢王齋戒、沐浴、筑壇,拜韓信為大將。卒有炎漢四百年江山社稷。為王者須以此為誡,為將者亦須以此為誡也。
為大將者,須知軍隊戰斗力之核心,不在新兵之多寡,不在裝備之優劣,而在軍中有相當數量之老兵,忠誠勇敢、富于經驗,且須以理想號召之,以糧餉供給之,繼之以指揮得當,始能無往不勝。先驅老兵解甲,再募新兵上陣,有不敗之理乎?此不特以精兵資敵,而亦使士眾寒心矣。軍隊如此,企業亦然。君子絕交,尚不出惡語,而況予自請辭去之徒乎?個中緣由,惟先生明察。非學生不愿效力于先生,實學生不能效力于先生也。
今當離別之際,遍別同事之人,相訴傷別之意,已不知所云,僅為文訴予心意如此,言辭不當之處,尚祈先生見諒。
此致
敬禮!
文言文辭職報告匯編 篇2
尊敬的公司領導:
您好!
痛思數日,解心中不安,即辭別而去。
自來之九月有余,惠領導之恩,謝領導之助。受益匪淺,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心智完善,予以生活之力也。憶之往事,同行之人,恰之于表,故兄弟姐妹之稱,親如手足,力道同心。即之分別猶隱隱之痛。
近日聞之,九月之余未予之名分,名不正,則身不正。心亂情移,故力不從心。吾三日之省,夜不能寐,輾轉反側,熟不知學問之深淺,故“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知己力不從心,恐誤之其行,故離之。
身之瑣事一一安妥,不義之事非君子所為,故之安心。離行之前,祝盤龍業績蒸蒸日上。領導同事前程似錦。
所請之事,務祈垂許。
此致
敬禮!
20xx年xx月xx日
文言文辭職報告匯編 篇3
尊敬的領導:
值此公司用人之際,不期請辭,實屬不敬。
去年是月,余以凡才,承蒙殊遇,幸受知遇之恩,得以與諸位賢達共事于。
時光荏苒,倏忽又至十月,幾近一載;歷經,余嘗竭力而為,以圖報效,雖幸遇領導誠心執手相教,然資質愚鈍,又生性倔強,圖添麻煩,每思于此,未嘗不惶恐嘆息,尺有所長終難掩寸之所短。
眾人皆知,吾甚愛攝影;思之甚久,余決意以其為終身奮斗之事業,棄筆從影,縱敗無悔。且幸父母開明,傾力支持,余心彌堅。
思之再三,恐誤業太深,于司于己,皆無益可言,決意就此辭去。
然考慮xx項目近日瑣事繁多,又部門人寡;恐深誤工作,故預先提出此辭,待諸事交割完畢,吾自當歸。
一朝共事,終生莫逆,暫別之后,他日或幸遇于山水之間,余當執壺備觴,與君等邀月共飲,談笑江湖!
又訴離殤,執筆涕零,臨紙神馳,不盡欲言。惟愿諸同仁飛黃騰達,再鑄輝煌
此致
敬禮!
辭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