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居里夫人傳》讀后感800字(精選6篇)
初中《居里夫人傳》讀后感800字 篇1
居里夫人是一個大家熟悉的大科學家,她發現了一種新的物質,那就是鐳。看了這本書之后,這個名字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是唯一一個令我敬仰、值得我學習的女科學家。
居里夫人生在波蘭,她的名字叫瑪麗·居里,小時候的家園被沙皇俄國統治著。居里夫人十歲的那年,母親就因病去世了。她去世前對孩子們和丈夫說的最后一句話:“我愛你們。”最重要的親人不在了,他們的生活立刻變成了灰色,對于小瑪麗來說,沒有比這更悲傷、更痛苦的了。不過她并沒有退縮,不斷地在學習和工作中努力。
有一次,在她讀書時,幾個頑皮的孩子用椅子把她圍了起來——她身子的左面、右面、后面各放一張椅子。在這三張上面,又放了兩張,最后還在她的頭上放一張。在整個過程之中,她竟然沒有聽到一丁點聲音。知道看完書。她一抬頭,整個用椅子搭成的“建筑物”轟然倒塌。緊接著伴隨的就是孩子們的哄堂大笑。在1898年4月12日,居里夫人正是發表了這樣的科學報告:“瀝青鈾礦和銅鈾云母比鈾自身里的放射性還要強得多。這種事實值得我們關注,同時我們確信,這些礦石可能含有一種放射性強得多的化學元素……”雖然我不懂元素是什么,但通過閱讀這本書,卻使我感到了它的份量。為了從9000千克瀝青、鈾礦渣中提煉出鐳,居里夫人要將礦渣一鍋一鍋地煮沸、一刻不停地攪拌;一瓶瓶地倒進倒出、一丁點一丁點地結晶。她每天穿著沾滿灰塵和酸液染漬的工作服,站在大鍋旁,煙熏火燎,眼睛流淚,喉嚨刺癢……就這樣,她整整奮斗了45個月,1300多天,這是多么繁重的勞動,需要何等堅韌不拔的毅力啊!在,居里夫婦發現了一種人們還不知道的物質,那就是鐳共,他們同獲得了世界聞名的諾貝爾獎,在,居里夫人又發現X射線對醫療工作上的作用,在戰爭年代,她到處進行療傷,為人類的醫療學做出了偉大的貢獻。由于居里夫人十分“親密”的接觸了鐳和X射線,在1934的時候不幸去世。讀了《居里夫人》這本書,使我悟出了一個道理:要取得好成績,是不容易的;要有所成就,更不是輕而易舉的,必須付出艱苦的勞動。古語說的好:“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因此,從平時開始,就要要求自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獨立思考,認真鉆研,不怕困難。今后我一定要學習居里夫人的頑強進取精神,刻苦學習,勇于實踐。
初中《居里夫人傳》讀后感800字 篇2
居里夫人通過不屈努力,改變了自己的命運,詮釋著一個個奇跡,讓我們贊嘆不已。看了這本傳記,居里夫人的求學階段和研究科學的部分在傳記中描繪了出來,我總仍不住去細讀幾遍,并用一支黑色的水筆把感動的地方圈畫出來。有時我總忍不住贊嘆她幾句;我贊嘆她的話猶如長江的流水,說也說不完,永遠不到盡頭。
在我的心目中,她就是一個女神。她不僅有高尚的品質和人格,還有著巨大的貢獻。她因為發現并提煉出鐳,在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成為世界上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第一人。但她卻淡泊名利,繼續研究科學。她對事業有著很深的執著,還與著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在我認識的所有著名人物里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一個不為盛名而顛倒是非的人。”
居里夫人給我們敘寫了一個個傳奇,一個個奇跡。偏偏是在她最艱難的情況下,完成學業和偉大成就。她的經歷告訴我們,知識是多么的可貴,如果不是因為她甘于刻苦學習并掌握知識,如果不是她那鍥而不舍,頑強不屈的精神之柱支撐著,就不會發現并提煉出鐳。這個偉大的成就是無人否定的,大家都崇拜她,贊頌她。
讀了這本傳記,使我真真切切的體會到了居里夫人的精神,現在這種精神是不斷但無形地激勵著我。使我明白了許多,也讓我今后的人生有了新的目標和計劃。我原來緊封著的“窗戶”,因為我被居里夫人的精神徹底征服了;現在這扇窗戶悵然、豁達地打開了。
居里夫人鍥而不舍,堅定不移的精神永遠照亮著我的心窗,直至成功之道。并再一次地感動了我。
初中《居里夫人傳》讀后感800字 篇3
世界上有許多名人,但我最佩服的名人就是出生于波蘭教師家庭的一位著名女科學家瑪麗·居里,于是我讀了關于她的名人傳記。
居里夫人的一生有成功也有磨難,她出生于一個被沙俄占領的波蘭家庭。民族的壓迫、社會的冷遇、生活的貧困,激發了她的愛國熱情和發奮精神,她決心努力學習,用知識武裝自己。1891年,她靠自己當家庭教師積攢的錢,從華沙一直到法國巴黎大學求學。經過刻苦努力,三年中她先后獲得了物理學和數學學士學位,并取得了進研究室工作的機會。1894年,她結識了比埃爾·居里先生。為科學獻身的理想,把他們永遠聯系在一起。
他們在一起的生活十分清貧,工作、學習卻很緊張。1896年先后居里夫人發現了兩種新元素:釙和鐳。,比埃爾·居里不幸遇車禍去世,居里夫人就繼任了他的講座并指導他的實驗室。,她發現了純金屬鐳。1934年7月4日,居里夫人去世。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人都要有堅強、拼搏、向上的意志。如果在前行的路途中遇到了失敗,不要灰心。跳過它重新走上前行的路。“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難免會遇到各種坎坷。”同時也讓我知道了:“自信+努力=成功”。在此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讀了《居里夫人傳》讓我收獲了累累碩果,懂得了不少道理,也讓我知道了什么叫“巾幗不讓須眉”!
初中《居里夫人傳》讀后感800字 篇4
在暑假的最后時光,我閱讀了《居里夫人傳》,深受鼓舞。
《居里夫人傳》是居里夫人的小女兒艾芙-居里在她去世3年后寫成的。該傳記詳細敘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也介紹了比埃爾-居里的事跡,著重描寫了居里夫婦的工作精神和處事態度。書中引用了居里夫婦的許多信札和日記,書的最后還附錄了居里夫人一生所得的獎金,獎章的情況以及羅列他所得的名譽頭銜,是一本很翔實的個人紀錄。
作者艾芙一開始就承認他要敘述的是一個傳奇故事,瑪麗居里一生中偉大實際極多,所以人們都喜歡像說傳奇那樣敘述她的歷史。這本書從幾個方面介紹了居里夫人這位具有高貴品質的、獻身科學并作出偉大貢獻的偉大科學家的一生。居里夫人出生于被沙俄占領時期的波蘭,家境貧寒,母親很早就去世了。中學畢業后,沒錢上大學,不得不依靠作家庭教師來自籌學費。在巴黎大學求學時,每到秋天不得不為學費和生活費著急,盡管這樣,在實驗室的條件非常簡陋的情況下,依然作出了提取鐳元素的偉大科學成就。一戰時期在戰場上的毫不費事就成了一名戰士,他忘了早餐,忘了晚飯,困了隨便在什么地方都可以睡,在護士住的小屋里,或在露天的帳篷里,廢寢忘食的在戰場上進行救護服務。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科學家,在生活依然很艱辛的時候,主動放棄了申請鐳元素的有關專利,公開了鐳的提取方法,自己確因要買1克鐳而不得不靠別人來籌集資金。
在居里夫人的傳記里,我們可以看到居里夫人從來沒有浪費時間,只有嚴謹的生活;沒有享樂的懶散,只有英勇的奮斗;沒有奸詐的人和事,只有和諧的空氣;沒有丑惡的畫面,只有純潔的靈魂---這是一本最精彩的歷史人物傳記。
初中《居里夫人傳》讀后感800字 篇5
沒有浪費的時光,只有對科學的追求;沒有享樂的怠慢,只有堅持不懈的奮斗;沒有心靈的勾心斗角,只有超脫世俗的精神境界;任何福禍榮辱都不能使她堅定不移的追求所動搖,那純潔的心靈更不會因此而改變。這就是居里夫人的一生——追求卓越、淡泊名利、內心堅強、品格高尚。
一、堅定不移,追求卓越
居里夫人一生經歷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苦,忍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屈辱與委屈。年輕時,居里夫人獨自從波蘭來到巴黎求學,后來與居里結婚,兩人志同道合,共同進行科學研究,可本來美好的生活,突然變得黑暗無光,因為正值壯年的居里突然在一場車禍中不幸遇難,居里夫人因此受到了晴天霹靂般的打擊,她失去的不僅僅是相依為命的丈夫,更是精神上的支持與依靠,她聽到噩耗時的驚愕和麻木,使我揪心,更為她的不幸遭遇而嘆息,在接下來的工作與生活中,對于遇到的困難與他人的詆毀,居里夫人也有過沮喪,也想到過放棄,但是居里夫人最后還是以她驚人的毅力克服悲痛,重新振作,獨自將科學事業進行下去,把對丈夫的懷念和內心的孤獨寂寞留在心底,從此一往無前,對于科學事業更加堅定不移,追求卓越,最后攀登上了科學最高峰。與此過程的困難不易相比,我們生活中的不如意簡直就是微不足道,不足掛齒,而居里夫人對于理想堅定不移追求的精神,促進我在成長路上披荊斬棘不斷前進。
二、卓爾不群,淡泊名利
居里夫人從不看重物質財富,對于不得不接受的名譽,態度也很冷漠,她不享舒適,憑天賦獲得的種種利益她全部拒絕。她敏銳嚴格,討厭追名逐利,勾心斗角,因此她具有卓爾不群的優秀品質,愛因斯坦對居里夫人評論道:“在所有著名人物中,只有瑪麗·居里未被榮譽摧毀。”我想:居里夫人具有淡泊名利,果斷拒絕誘惑的高尚品格,其原因是她追求的人生境界,早已凌架于物質與名譽之上,科學成果給予她精神的慰藉,是物質無法相比的,我對居里夫人這種高尚品格深懷仰慕之情,當她先后兩次站在諾貝爾獎領獎臺上時,整個世界無不為之動容。
在居里夫人的一生中,對科學的敬業精神、責任感與對其的永恒追求,超越了她的個人悲歡,超越物質方面的追求,居里夫人平靜的走過了一生,周圍的因素都對她毫無影響,一生中的一切都很泰然,一生中的追求價值早已不能以物質和名譽這些身外之物來衡量,而居里夫人能做到堅持不懈,淡泊名利這種高尚的境界,是因為她有一顆足夠強大的內心,面對困難與荊棘可以迎難而上,能夠看清事物本質;面對他人詆毀,不急不躁,并能將其化為動力,朝自己夢想更進一步,從而使她的人生煥發出人性的光輝,成就輝煌。這便是居里夫人超脫世俗的人生價值與追求,它使我敬佩,同時激勵我成長。此部傳記使我受益匪淺,書中記載的一切將是促進我成長的動力,幫助居里夫人重振精神的名言也是我前進的箴言。
初中《居里夫人傳》讀后感800字 篇6
最近看完了《居里夫人傳》,是由居里夫人的小女兒艾芙寫的。心里充滿著對偉人的敬仰和崇拜,而最讓我不能忘懷的是她對事業的執著、堅毅、吃苦耐勞,對自己慳吝,對社會的無私奉獻精神。
我原以為她這種品德和精神吸有在共產主義的社會里才會存在,可她在近百年以前的所作所為,都讓我汗顏。
居里夫人出生時,她的祖國波蘭正遭受沙俄鐵蹄的蹂躪。知識分此文來源于第一范文網的家庭背景(父母都曾擔任過中學校長),賦予了她良好的修養和強烈的民族責任感,當然也將知識精英的聰慧和堅韌毫無保留地遺傳給了她。開明和藹的雙親和五個孩此文來源于第一范文網組成了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盡管沙俄施行嚴厲的殖民統治,但身為小妹的瑪妮雅,還是幸福地度過了短暫的童年時光。斯可羅多夫斯基夫婦的教育方式很值得我們今人借鑒。他們從未對孩此文來源于第一范文網進行過什么 “啟蒙”,而是放開手腳,讓他們自由玩耍,去盡情地擁抱大自然。居里夫人一生熱此文來源于第一范文網自然、親近自然,想必就是在孩提時代埋下的種此文來源于第一范文網。父親雖然是一名頗有才華的理科教師,卻從未刻意引導過孩此文來源于第一范文網的興趣,他甚至不讓小瑪妮雅過早地接觸理科書籍,好讓她在上學后能夠全面地涉獵知識,從而逐漸找到志趣所向。當然,他對于孩此文來源于第一范文網們的學業還是非常關心,并且要求嚴格的。至于母親,則作出了巨大的犧牲,放棄了女校長的職務,全心全意地相夫教此文來源于第一范文網。在身患重病、家境窘迫的情況下,她仍舊若無其事地操持家務,不遺余力地為孩此文來源于第一范文網們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家庭氛圍,不讓年幼的他們過早地承受心理負擔。由此,我看到了家庭的意義所在,它不僅是每個人成長的搖籃,更是一個塑造人的大熔爐。因此,年輕夫婦若想為人父母,必須慎之又慎,因為從此他們的生活將徹底改變,他們要擔負起一項重大使命_養育一個小生命,將他(她)塑造成一個“人”。這可不比養貓養狗,父母的一舉一動都可能會對孩此文來源于第一范文網的成長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為人父母,責任重大。我認為如果沒有經過深思熟慮,決不可隨便嘗試。畢竟,我們不僅要對生命負責,還要對社會負責。
讀罷一書,心里涌現出李清照的名句:“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
我的努力還很不夠,我的目標還很遙遠,我的路還很長,而我的時間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