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的故事讀后感(通用5篇)
雷鋒的故事讀后感 篇1
最近,我讀了一本非常好的書,書名是《雷鋒的故事》。雷鋒出生于一個貧苦的家庭,可是他從貧苦中學得了很多道理。他從小好學、樂于助人、誠實,被稱為不銹的螺 絲 釘。他在短短的一生中做了很多好事,感動了無數人。毛主席號召全體中國人“向雷鋒同志學習”。
在我們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應該向雷鋒那樣樂于助人,無私奉獻,人人爭做活雷鋒。
雷鋒的故事讀后感 篇2
最近一些日子,我讀了一本紅色書目《雷鋒的故事》。這本書主要講了:發生在雷鋒身上的一個個充滿人生道理,充滿正義,并且感動人心的故事。
我非常敬佩書里的雷鋒,因為太在小時雖然失去了爺爺、爸爸、媽媽、哥哥、和弟弟五個親人,但他并不放棄對生活的希望,他擁有多么大的毅力和勇氣呀!
有一次,雷鋒為了成為共產黨員而不懈努力。但因為體重不足,身高不足等幾點,不能成為共產黨員。但雷鋒并沒放棄。等到去評選的時候,雷鋒用一根繩子拴住火車后方,腳下踩著一個小車,這樣被火車拉得走了。在那里,雷鋒認識了劉委員。于是,雷鋒接二連三得找劉委員,并說出了自己的經歷。有一次,劉委員被感動了,于是決定破格讓雷鋒參軍。
雷鋒在生活中助人為樂的事更是做了一大堆。
我下定決心,從今天開始,我要全面像雷鋒學習。學習他那堅強的毅力和助人為樂的精神。并且從一點一滴開始,比如:扶起摔倒的小弟弟,給父母倒杯水等等。爭取成為下一個“活雷鋒”,將雷鋒精神發揚光大。
雷鋒的故事讀后感 篇3
去年春節前夕,應老家親友的邀請,我們老兩口帶上外孫女一家三口驅車回到闊別多年的故鄉,過了一個年味濃濃的春節,那里的風土人情,開心場景,至今歷歷在目,回味無窮。
那是農歷一年的最后一天,離津后的小車在高速路上疾馳,外面寒風凜冽,車內暖意融融。回鄉過年,對于農村長大的我來說,自然是重溫舊夢,而對從沒去過農村的十幾歲的外孫女飛飛來說,可謂一次充滿新意的旅游。
“姥爺,農村怎么過年?有紅燈籠嗎?放鞭炮嗎?”飛飛一問,讓我不由想起小時候過年的情景:那時雖窮,但鄉村的年還是特別隆重的,殺豬燉肉、掃房清洗、購年貨、貼對聯是大人的事兒,穿新衣、觀花燈、放花炮卻給孩子帶來無限快樂。說到鞭炮,大年前后村子里炮聲不斷,煙霧繚繞。有一高姓人家,每年臘月都要自制好多鞭炮,自家放不完,還拿到集市去賣。每晚都讓幾個孩子幫忙配藥卷炮,有一天火藥突然爆燃,在場人都被燒傷,經過搶救,幾個孩子保住了命,但個個落下滿臉疤。
如今的故鄉,早已舊貌換新顏。往昔破舊的家早已被現今寬闊的院落、敞亮的小樓取而代之。親人們老少十幾口,像接待貴賓,噓寒問暖,把我們迎進一間大客廳,兩張大圓桌早已擺好,還沒說上幾句話,大年三十的團圓宴就開始了。男人們勸酒讓菜,難得喜相逢;女人們邊吃邊喝拉家常,好不熱鬧。小飛飛早被同齡的孩子請到樓上去玩……忽然,外面傳來噼里啪啦的鞭炮聲,“誰在院里放炮?沒事兒吧?”老伴兒擔心飛飛,想出去看看。“沒事兒,沒事兒!”侄子說,“咱村移風易俗抓得緊,人們再也不放煙花爆竹了,剛才是電子鞭炮,傷不著孩子,不污染環境。這都是孩子們搞的,咱不懂。”真沒想到,科學的腳步,農村比城里還快。
午后,幾個孩子帶我們走出家門,眼前是寬綽平整的街道,青磚紅瓦的小二樓。家家張燈結彩,戶戶對聯映門,稀落的電子鞭炮聲不時傳來。聽孩子們說,村委會大院擴建成了“村民樂園”,那里有小禮堂、歌舞廳、京劇社、福壽院,小禮堂正舉行集體婚禮。“走,咱去看看!”不一會兒,果然來到一個偌大院落,拱門上方六個大字:“呂莊村民樂園”,兩扇大門上是一副新貼的對聯:改革創新九州添瑞,清除腐敗四海呈祥。院內小禮堂傳出陣陣歡笑聲,舞臺上燈光閃爍、五彩繽紛,10對婚服艷麗的新人站在臺上,司儀手執活筒在講著什么,臺下座無虛席,兩邊還站著不少人……
在回家路上,我問孩子們晚上是否要看央視的“春節聯歡晚會”,他們卻說,吃完餃子要在大街上看耍龍燈。說到初一、初二有什么新玩意兒,他們說可多了,什么鄰里大團拜、歌舞會、踩高蹺、聽評書等等,看來這次回鄉過年來對了,陶醉于故鄉年味中的小飛飛,兩天后返城時,哭著不想上車……
雷鋒的故事讀后感 篇4
一年結束了,在除夕夜是團圓夜,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的,慶祝一年平安結束,新的一年好的開始。
在除夕這天,家家都忙著貼春聯,我們家也不例外,而且每年家里的對聯還是由我來貼的。其實這貼對聯的學問也蠻大的,你去年時只要一看這對聯你就會知道這一家人在新的一年里的希望和打算,也會知道在過去一年里這家人家里發生了什么喜事,你看這對聯神不神呀。
在這一天最高興的還是小朋友們,他們早早地就叫著讓大人接年了,因為接完年之后就可以放煙花了。放煙花時,幾個小孩子在旁邊叫著,跳著,那高興勁就甭提了,就連大人也都被他們感染了跟著叫起來。放完煙花一家人圍在桌前吃團圓飯,最有趣的就是吃餃子了,而且這吃餃子還能吃到錢,誰吃到錢了那誰在新的一年里的運氣將是最好的,所以大家都爭著吃,看誰也搶到那個有錢的餃子,但是不管吃到的也好,沒吃到的也好,這種搶著吃餃子的氣氛是最難忘的……
除夕夜是最難忘的一夜!
雷鋒的故事讀后感 篇5
今天是除夕,要過年了,我們要放鞭炮、要貼對聯,能穿新衣服、還能吃好多的餃子,可是大家知道,今天為什么叫除夕呢?我給大家講個故事吧!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夕的怪獸,兇猛異常。經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有一天,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村外來了個長得特別漂亮的小孩子,他來到村東頭見著一位老婆婆問起大家為何驚慌。老婆婆告訴孩子“夕”又來做亂,并勸他快上山躲避夕獸,那孩子笑道:“婆婆,我的名字叫年,讓我在你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夕’獸趕走"。半夜時分,夕闖進村子里,它發現村東頭老婆婆家,門口貼著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夕獸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夕嚇得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夕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人們知道了年把夕趕走了,都去拜會年,也就是現在的“拜年”(拜年的由來),把年的圖像帖在門口或窗前,叫“年畫”(年畫上的那個大胖小子就是年),年除掉夕的這一天叫做“除夕”(除夕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