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春節的作文范文【三篇】
篇一:新年故事之包餃子
日歷一天天翻過,終于,我盼星星,盼月亮的節日終于來了!
除夕之夜,飯桌上必不可少的飯就是——餃子。
以前,我們家吃餃子大多都是從商店里買來的,到家直接下餃子,而今天,我就要親身體驗一下包餃子的樂趣。
一大早,媽媽就去菜市場買來了餃子皮、豬肉和青菜。一回到家,我們一家人都開始忙活起來了,媽媽拿買回來的豬肉和青菜用炸肉機粉碎,而我則在一旁當媽媽的小助手,很快青菜肉陷就做好了,媽媽又把這些東西在鍋里炒了一炒,就這樣我們一家人開始包餃子了。爸爸先示范了一下,先把餃子皮平平地放在手上,用筷子夾一小點兒肉餡,放在餃子皮的中央,然后將餃子皮慢慢地一層一層地包上,像是折扇子一樣,使我意外的是爸爸的動作是那么地熟練,似乎絞子皮像他的乖寶寶,非常聽他的話。看著爸爸做好餃子,我也好奇地拿起餃子皮,學著爸爸的模樣包起餃子來,結果,餃子皮在我手中到處跟我作對,像是調皮的娃娃,包上這邊,那邊就露出了餡,后來我問了問爸爸:“爸爸,您在哪兒學的,這么快就包完一個餃子,教教我吧!”爸爸帶著笑容說:“哈哈,你爸爸我從小就會包了,跟你奶奶學的。”我再一次用懇求的目光看著爸爸,爸爸便爽快地答應了。在爸爸的精心指導下,我終于包了一個和爸爸差不多一樣的餃子,爸爸對我說:“哎呀,你包得真漂亮吶!”聽了爸爸這句夸贊我的話,心里像吃了蜜一樣甜。我一個一個的包好餃子放在一旁,最后越包越好,俗話說得好:“熟能生巧,巧能生精”。包好了餃子,被媽媽拿走了去煮熟,中午我們吃了一頓熱騰騰的佳肴——餃子。我們一家人看著《爸爸去哪兒》的回放,吃著自己包的餃子,真是開心極了!
除夕晚上,我們一家人守著電視聊聊天,看的頻道也總是不變,幸福的感覺也總是不變。每到零點整,還要放煙花,煙花雨,真的很美麗,整片天空仿佛飄著彩色的花,如果有雪下,就是很美的畫,一定記得要拍照紀念一下!
篇二:美麗的新年蠟燭
房屋形的圣誕蠟燭,穿著一身潔白的晚禮服,身上散發出淡淡的香草味。它身上雕刻著門,窗;一個精制的小煙囪直直的站立在屋頂上。屋子四周,還鋪上了一層厚厚的雪。
給蠟燭點上火,它無聲無息的燃燒著。從小煙囪里冒出縷縷“紅煙”,它的“眼淚”不停的流著,也慢慢凝固了。紅色的燭光充滿了整個房間。
透過燭光,我看到了一條長而彎曲的“線”。仔細一看,這條“線”不正是在長途跋涉的紅軍嗎?這時,我想起了奶奶給我講的紅軍故事:當年,日本鬼子打進了中國。紅軍為了保家衛國,不得不進行了長途跋涉的*……最終,紅軍打敗了日本鬼子,過上了安逸的生活。
是啊!如果沒有了紅軍,就不會有中國的解放;如果沒有了紅軍,就不會有現在這個強大的中國。現在我們過的安逸和平的日子,都是紅軍浴血奮斗而換來的。我們不能不感謝紅軍!
透過燭光,我看到了光明的“未來”。在未來,低御敵人已經是小菜一碟了。在那時,我們發明出了一種龐大的防御系統。當它的“千里眼”觀察到有敵機時,一層透明的保護罩就會擋在上空,敵機一碰到,就會被反彈回去。這個保護罩可不一般,不僅是飛機,就連炸彈碰到它,也會在1秒內立刻變成氣體。
如果敵人從海底穿到城市來,我們有另一種更加高級的武器。在海底安置一個“千里眼”,當它看到有敵人時,就會有無數個無人操縱的飛盤出現。當地人被無數飛盤的光照到時,就會一下子返回到他的起點。
在無數年后的未來,就再也不用怕自己的國家會被別人奪走了。因為未來的新一代能更好的發明新式武器,為保護國家而努力奮斗。
蠟燭終于熄滅了,變成了一堆蠟油,但它讓我看到了過去,在我的心中點亮了對未來的憧憬……
篇三:雨花小集·新年
“迎新年,辭舊歲。”
長輩喜歡將希望都寄托于新年上,傳統的習俗與瑣碎的忌諱便是不可少的了。親人間喜歡借新年而相互祝福,歡聚一堂。孩子們更是能獲得無數樂趣。門上貼上火紅的對聯,包上艷紅的錢包,年夜飯冒著熱氣。
空氣里似乎充盈著一種紅色的氣息;喜慶的,熱鬧的,忙碌的,團圓的。每一位匆匆的行人,每一個窗戶里的家庭,似乎都透著一種更積極的精神。是啊,這是新年,屬于大家的新年。
為何盼望過年?——年早已不是一種捕捉歲月腳印的計時法。年,是一種力量。
人們活在平凡瑣碎的日常中,機械,麻木,拘泥;就像時鐘里的指針,茫然地一圈又一圈,忘記了起始,看不見終點。生活中微小的痛苦與歡樂、必定與偶然,就在這繁瑣的重復中沉淀,累積,交織成一張苦悶的網。漸漸地,漸漸地,在這網的包裹下,人會失去激情,會失去方向。然而,人自己是沒有勇氣去撕破這張網的,就像單調運轉著的零件,很難自己停下;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嶄新的開端——新年。
過年,就像爽快地一把撕下一張日歷。把舊的日子一撕,仿佛就擺脫了以前的所有不快,仿佛就跨越了以前的所有困難;望著新的一年,仿佛就能看見全新的愉悅的曙光,仿佛就有了全新的力量去面對全新的未來。就如面對神靈的祈禱,能安慰自己的心靈,能獲得勇氣。
年就能給人這種“迎新辭舊”的力量。過新年,是種信念,甚至,是種信仰。
又是一年,又是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