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節的節日活動有哪些
各地的除夕風俗大致相同,但有些地方的風俗很有特點,如蘇州、北京、中國臺灣等。蘇州的除夕守歲時,都要等待從楓橋寒山寺傳來的洪亮鐘聲。那么在這天,各地做的活動到底有哪些不同,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除夕節的節日活動有哪些
當鐘聲穿過沉沉夜色,傳到千家萬戶時,就標志著新春的來臨。 無論春夏秋冬,每日半夜正交子時,寒山寺中就會傳出這口巨鐘的洪響,民間稱為"分夜鐘"。這口鐘,已成為蘇州城鄉方圓數十里人民生活的時間信息。寒山寺鐘聲還出現在詩中,流傳最廣的就是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現在,每年除夕,蘇州寒山寺仍遵循萬古不變的古老習俗,擊鐘以分歲。姑蘇城鄉,到了守歲的最后一刻,會從廣播中傳出宏亮的寒山寺鐘聲,報導一年的開始。千家萬戶,聽到鐘聲,爆竹齊鳴,使古老的寒山寺鐘聲成為了一種時代的象征。北京的除夕這一天更是忙碌,祭祖、接神、接灶。祭神拜祖的儀式一開始,整個北京城便淹沒在一片震耳欲聾的爆竹聲中。人們還在自己家院子里,鋪上芝麻秸,全家人都去踩,叫"踩歲",取長命百歲的意義。除夕通宵燈火齊明,人們辭歲守歲。當新年的鐘聲敲響時,各家的餃子也下鍋了,人們盡情的娛樂。除夕在中國臺灣不叫除夕,而叫“過年日”。午后,在廳堂神龕前上供牲體。到了晚上,合家焚香叩拜,然后對長者辭歲。接著是“圍爐”,也就是豐盛的年夜飯,一家人圍坐一桌,桌上擺滿菜肴,桌下放置火盆。“圍爐”為除夕帶來高潮,遠在他鄉的游子,除非萬不得已,再遠再忙也要趕回家團圓。年夜飯后,便高燃蠟炬來守歲,兒媳婦為長輩們添富壽,不能早睡,坐得越久,長輩得富壽越長,這是表示孝心。
除夕放假實行6年廢止
《通知》規定:20xx元旦放假1天;春節放假、調休共7天。五一勞動節放假、調休共3天。國慶節放假、調休共7天。 放假方案一出,細心的網友就發現,春節7天長假起止日期有所調整。明年春節放假從正月初一開始,正月初七結束。國務院昨日發布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將第二條第二項修改為:“(二)春節,放假3天(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修改前為“(二)春節,放假3天(農歷除夕、正月初一、初二)”。修改后,除夕將不放假。《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于1949年12月23日由原政務院第一次發布,分別經歷了1999年9月、20xx年12月和20xx年12月的3次修改。春節3天假期經歷了“初一、初二、初三”到“除夕、初一、初二”又回到“初一、初二、初三”的過程,其中除夕被納入春節假期為20xx年12月那次修改,從20xx年至20xx年共實行了6年,將于20xx年起被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