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除夕是多少號
盼除夕盼過年,那么20xx年除夕是多少號呢?讓小編來告訴你吧,順便說一說除夕可以做什么吧。
20xx年除夕是多少號
20xx年除夕是幾月幾號?答曰:20xx年除夕是2月4號
除夕當天我們要做什么
(一)早晨:掃塵
除夕一大早,家家戶戶就開始忙碌起來了。首先是掃塵。盡管在臘月廿四已經“掃塵土”,但除夕的清理衛生是為“過年”做鋪墊的,舊俗在過年的三天里,家中不再掃地,以避免把“財運”掃走。故在除夕一大早,人們便將室內和院落清掃干凈,將垃圾扔掉,以示辭舊迎新。過年期間燃放爆竹的紙屑則不再清理,寓意新年財源廣進,五彩斑斕。
(二)上午:貼春聯
貼春聯是除夕上午的重要內容。春聯要在正晌午時(即十二時)之前貼好,稱作“封運”或“封門”,超過十二時則認為不吉。此外,還要貼窗花、掛紅燈籠。至除夕中午時分,轉眼之間,家家戶戶春聯映紅,街頭巷尾墨香四溢,節慶的氣氛一下子就被烘托得熱烈起來了。
據史料記載,五代時期后蜀皇帝孟昶撰寫的“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的桃符對句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副真正合格的春聯,盡管這位不問國事花天酒地的后蜀皇帝寫完對聯的第二年便被北宋滅亡了,卻因這副對聯留名后世。春聯是中國獨特的民俗文化現象。
團圓飯
(三)中午:團圓飯
除貼春聯外,除夕中午的團圓飯可謂是一年中最盛大的午餐。其特點是家口齊全,菜肴豐盛。家人無論在何方就業,都要風塵仆仆趕回到父母身邊吃團圓飯,共享天倫之樂。午餐必備的菜肴有魚,寓意富富有余;雞,寓意吉祥如意;豆腐白菜,寓意幸福發財;粉絲,寓意人長壽、運長久;桃罐頭,寓意逃脫災禍,祛病安康;美酒,寓意天長地久,生活美好。
(四)下午:請年
除夕午宴之后,家中男主人便鄭重地將宗譜懸掛到堂屋對門的墻上,稱作“請宗譜”,并設香案、擺供品,置燭臺,做好祭祖準備。除夕下午掛宗譜,也是老輩傳下的規矩。
家庭主婦們便開始忙活晚餐了。這一餐無一例外都吃餃子,俗諺說的“誰家過年不吃頓餃子”指的就是此餐,稱作“請年餃子”。餃子形似元寶,寓意財源廣進,又因形圓,寓意全家團圓。除夕餃子多用肉餡,因肉餡餃子飽滿,寓意生活富足,平安吉祥。
晚宴開始前,家中男丁要舉行“請神”儀式,即在住地西方的空地上焚香燒紙,燃放鞭炮,請列祖列宗的靈魂回家過年,稱之“請年”。居住農村的則在屯西邊的岔路口請神。此俗源于佛教,人們俗信列祖列宗去世后住在西方極樂世界。請神儀式結束返回庭院時,要在門口地面上橫放一根木杠,稱做拴馬杠,意為騎著駿馬下界的祖宗們拴馬之用。祖宗請回家時,門要敞著,然后焚香叩拜,之后在整個春節“送年”之前,香案上香火不斷,晚間還要點燃蠟燭,早、晚進行揖拜。
(五)夜晚:守歲、發壓歲錢
吃完“請年餃子”便開始守歲了。這是一年中最特殊的一個夜晚,一家人通宵不眠,因為此時是家庭成員最齊全的時候,敘舊話新正適時,家庭大事多在此間作出規劃和決定。據史料記載,守歲之俗最早始于南北朝。梁朝的庚肩吾有詩云:“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當時守歲稱“照虛耗”,人們燃燭點燈通宵達旦,象征把一切邪魔和病疫照跑驅走,期待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唐代詩人對守歲習俗多有描寫。白居易《客中守歲》詩云:“守歲樽無酒,思鄉淚滿巾。”孟浩然亦有“續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的詩句。至宋代,守歲之俗遍于城鄉。蘇東坡“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詩句便是代表之作。
當午夜十二時鐘聲響過,新的一年就在爆竹聲中來到了。晚輩們爭向長輩問新年好,稱做“討口福”;長輩們則把早已準備好用紅包盛裝的壓歲錢發給晚輩。第二天,當太陽升起的時候,他們又長大了一歲。家長們從里到外給孩子們換上嶄新的衣裳,開始到宗親鄰里家拜年,盡情享受新年的溫馨與歡樂。
除夕節古詩詞欣賞
除夕
田家元日(唐)
作者: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賣癡呆詞(南宋)
作者:范成大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云有癡呆召人賣。
除夜(唐)
作者: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后,又將憔悴見春風。
除夜(南宋)
作者: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