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范文大全 > 節日慶典 > 春節 > 除夕的風俗詩句

除夕的風俗詩句

發布時間:2021-01-31

除夕的風俗詩句

  過一個有文化的除夕夜,只會念“爆竹聲中一歲除”,你就太OUT了!從《詩經》開始,古人留下了無數吟詠過年的膾炙人口的詩句。現在就帶您來領略一下古人留下贊美春節的詩句。

  除夕習俗全攻略加,再用一組除夕古詩,與舊的一年告別

  大年三十,是一年的最后一天,為“月窮歲盡之日”,故又叫“除夕”。這一天有許多古老的民俗活動,如包餃子,吃年夜飯,放爆竹、守歲等。

  大年三十·習俗

  1

  年夜飯

  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方人年夜飯常備有糍粑或年糕,北方人則吃餃子。“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面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征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

  2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3

  祭祖

  漢人祭祖,多半做魚肉碗菜,盛以高碗,有鐘鳴鼎食之意。部分地區還有除夕上墳的風俗,稱為送年食。除夕的下午,人們把做好的年夜飯,送到亡故親人的墳上,讓亡故的親人與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從而寄托人們對亡故親人的哀思。

  4

  壓歲錢

  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放進紅包分給晚輩,相傳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5

  放爆竹

  “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這聲聲爆竹寄托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愿望。

  過一個有文化的除夕夜,只會念“爆竹聲中一歲除”,你就太OUT了!從《詩經》開始,古人留下了無數吟詠過年的膾炙人口的詩句。

  光陰過去為除,在《詩經·唐風·蟋蟀》有詩句:“蟋蟀在堂,歲聿其莫。今我不樂,歲月其除。”這大概是有關除歲之“除”最早的使用。這首詩的意思是說當蟋蟀在堂的時候,一年之歲忽已晚矣。終歲勞苦,不敢少休,而當此除歲迎新之際,應該縱情歡樂,“當此之時而不為樂,則日月將舍我而去矣”。這或許就是中國春節何以如此之長的歷史文化方面的原因吧。

  除夕與新年之際,意味著生命流逝的界碑,最容易引發詩人的生命意識,引發詩人對于生命意義的思考,所謂“舊國當千里,新年隔數更”,又值春風漸進之際,所謂“寒猶盡北峭,風漸向東生”,也就最為容易引發寂寞情懷“衰殘歸未遂,寂寞此宵情”。檢索唐宋詩人的春節詩作,不但可以通曉唐宋時代之春節民俗,而且可以審視詩人的心靈世界。

  又是一年一度辭舊迎新時,在此與朋友們一起重溫經典的春節古詩,祝大家新春快樂,鼠年吉祥,得意洋洋!

  蟋蟀

  《詩經·唐風》

  蟋蟀在堂,歲聿其莫。

  今我不樂,日月其除。

  無已大康,職思其居。

  好樂無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歲聿其逝。

  今我不樂,日月其邁。

  無已大康,職思其外。

  好樂無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車其休。

  今我不樂,日月其慆。

  無已大康,職思其憂。

  好樂無荒,良士休休。

  共內人夜坐守歲

  南朝梁·徐君倩

  歡多情未及,賞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里覓楊梅。

  簾開風入帳,燭盡炭成灰,

  勿疑鬢釵重,為待曉光催。

  守歲

  唐·李世民

  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

  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階馥舒梅素,盤花卷燭紅。

  其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

  除夜

  唐·孟浩然

  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

  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

  漸與骨肉遠,轉于奴仆親。

  那堪正漂泊,來日歲華新。

  除夜有懷

  唐·孟浩然

  五更鐘漏欲相催,

  四氣推遷往復回。

  帳里殘燈才去焰,

  爐中香氣盡成灰。

  漸看春逼芙蓉枕,

  頓覺寒銷竹葉杯。

  守歲家家應未臥,

  相思那得夢魂來。

  應詔賦得除夜

  唐·史青

  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

  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

  氣色空中改,容顏暗里回。

  風光人不覺,已著后園梅。

  除夜作

  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

  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

  愁鬢明朝又一年。

  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除夜

  唐·盧仝

  衰殘歸未遂,寂寞此宵情。

  舊國馀千里,新年隔數更。

  寒猶近北峭,風漸向東生。

  惟見長安陌,晨鐘度火城。

  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

  燭盡年還別,雞鳴老更新。

  儺聲方去病,酒色已迎春。

  明日持杯處,誰為最后人。

  除夜

  唐·元稹

  憶昔歲除夜,見君花燭前。

  今宵祝文上,重疊敘新年。

  閑處低聲哭,空堂背月眠。

  傷心小兒女,撩亂火堆邊。

  除夜

  唐·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歲,

  老心多感又臨春。

  火銷燈盡天明后,

  便是平頭六十人。

  除夜

  唐·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

  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后,

  又將憔悴見春風。

  隋宮守歲

  唐·李商隱

  消息東郊木帝回,

  宮中行樂有新梅。

  沉香甲煎為庭燎,

  玉液瓊蘇作壽杯。

  遙望露盤疑是月,

  遠聞鼉鼓欲驚雷。

  昭陽第一傾城客,

  不踏金蓮不肯來。

  守歲

  宋·蘇軾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夸。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除夜雪

  宋·陸游

  北風吹雪四更初,

  嘉瑞天教及歲除。

  半盞屠蘇猶未舉,

  燈前小草寫桃符。

  除夜自石湖歸苕溪

  宋·姜夔

  細草穿紗雪半消,

  吳宮煙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無人見,

  一夜吹香過石橋。

  除夕

  明·文徵明

  人家除夕正忙時,

  我自挑燈揀舊詩。

  莫笑書生太迂腐,

  一年功事是文詞。

  除夕

  清·趙翼

  燭影搖紅焰尚明,

  寒深知己積瓊英。

  老夫冒冷披衣起,

  要聽雄雞第一聲。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黃景仁

  千家笑語漏遲遲,

  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

  一星如月看多時。

  《守歲》

  作者/馮驥才

  守歲的前半夜,我總是斗志昂揚,后半夜瞌睡蟲就開始在腦袋里噴灑煙霧了。

  守歲是老一代人記憶最深刻的年俗之一,如今發生了變化——特別是城市人,最多是等到子午交時之際給親朋好友打個電話發個短信拜個年,然后上床入睡,完全沒有守歲那種意愿、那種情懷、那種執著。

  我已不記得自己哪年開始不再守歲了,卻深刻記得守歲那時獨有的感覺。每到臘月底就興奮地叫著今年非要熬個通宵,一夜不睡。好像要做一件什么大事。父母笑呵呵說好呵,只要你自己不睡著就行,決沒人強叫你睡。

  記得守歲的前半夜我總是斗志昂揚,充滿信心。一是大腦亢奮,一是除夕的節目多;又要祭祖拜天地,又要全家吃長長的年夜飯,最關鍵的還是午夜時那一場有如萬炮轟天的普天同慶的煙花炮竹。盡管二踢腳、雷子鞭、盒子炮大人們是決不叫我放的,但最后一個煙花——金壽星頂上的藥捻兒,卻一定由我勇敢地上去點燃。火光閃爍中父母年輕的笑臉現在還清晰記得。

  待到燃放鞭炮的高潮過后,才算真正進入了守歲的攻堅階段。大人們通常是聊天,打牌,吃零食,過一陣子給供桌換一束香。這時時間就像牛皮筋一樣拉得愈來愈長了;瞌睡蟲開始在腦袋噴撒煙霧。

  無事可做加重了困倦感,大人們便對我說笑道:可千萬不能睡呀。

  我一邊嘴硬,一邊悄悄跑到衛生間用涼水洗臉,甚至獨出心裁地把肥皂水弄到眼睛里去。大人們說,用火柴棍兒把眼皮支起來吧。

  年年的守歲我都不知道怎么結束的。但睜眼醒來一定是在床上,睡在暖暖的被窩里。枕邊放著一個小小的裝著壓歲錢的紅紙包,還有一個通紅、锃亮、香噴噴的大蘋果。這寓示平安的紅蘋果是大人年年夜里一準要擺在我枕邊上的。一睜眼就看到平安。

  大人們為何能熬過那漫長一夜?因為他們知道為什么守夜。

  我承認,在我的童年里,年年都是守歲的失敗者,從來沒有一次從長夜守到天明。

  故而初一見到大人時,總不免有些尷尬,尤其是想到頭一天信誓旦旦要“今夜決不睡”之類的話。當然,我也會留意大人們的樣子,令我驚奇的是:他們怎么就能熬過那漫長一夜?

  其實很簡單,因為他們知道為什么守夜。可是守夜的道理并不簡單。

  后來我對守歲的理解,緣自一個詞是“辭舊迎新”。而首先是“辭”字。

  辭,是分手時打聲招呼。

  和誰打招呼,難道是對即將離去的一年嗎?

  古人對這一年緣何象對待一位友人? 這一年僅僅是一段不再有用的時間嗎?

  那么新的一年大把大把可供使用的時間呢?又是誰賜予我們的?是天地,是命運,還是生命本身?任何有生命的事物不都是它首先擁有時間嗎?

  可是,時間是種奇妙的東西。你什么也不做,它也在走;而且它過往不復,無法停住,所以古人說“黃金易得,韶光難留”。也許我們平時不曾感受時間的意義。但在這舊的一年將盡的、愈來愈少的時間里——也就是坐在這兒守歲的時刻里,卻十分具體又真切地感受到時光的有限與匆匆?它在一寸一寸地減少。在過去一歲中,不管幸運與不幸,不管“喜從天降”還是留下無奈、委屈與錯失——它們都已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在它即將離我們而去時,我們便有些依依不舍。所以古人要“守”著它。

  守歲其實是看守住屬于自己的時間與生命,表達著我們的生命情感。

  然而,守歲這一夜非比尋常。它是“一夜連兩歲,五更分二年”。因而,我們的古人便是一邊辭舊,一邊迎新。以“辭”告別舊歲,以“迎”笑容滿面迎接生命新的一段時光的到來。新的一年是未知的,不免小心翼翼。古人過年要通宵點燈,為了不叫邪氣暗中襲入;還在年畫上所有形象都畫上笑眼笑口,以寓吉祥。由于對未來的這種盛情,所以正月初一破曉“迎財神”的鞭炮更加歡騰。

  于是,我們的年俗就這樣完成的歲月的轉換,以“辭”和“迎”表達對生命的敬畏,以長長的守夜與天地一年一度的“天人合一”。

  我們和洋人的文化真有些不同。洋人對新年只有狂歡,我們的心理似乎復雜得多,其情其意也深切得多。可是我們正在一點點離開這些。

  這到底是因為農耕文明離我們愈來愈遠,還是人類愈來愈強勢無須在乎大自然了?

  守歲漸行漸遠。當然,我們不必為守歲而勉強守歲。民俗是一種集體的心愿,沒有強迫。只盼我們守著這點對大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吧。

  回家

  家是什么?是一道記憶中的菜?是一盞為你亮著的燈?是永遠在等著你的家人還是幾十年不曾磨滅的鄉愁?明天就是年三十了,你到家了嗎?對你來說,家,意味著什么呢?

  央視春節公益片《家是什么》

  用這10首除夕古詩,與舊的一年告別

  除夜作

  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除夜有懷

  唐·崔涂

  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

  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

  漸與骨肉遠,轉于僮仆親。

  那堪正漂泊,明日歲華新。

  詩詞君:此詩寫除夕之夜旅居之感懷。首聯即對,起句點地,次句點人,氣象闊大;頷聯寫除夕客居異地的孤獨;頸聯寫親眷遠離,僮仆成了至親,再烘托“獨”字;尾聯點出時逢除夕,更不堪漂泊。全詩流露出濃烈的離愁鄉思和對羈旅的厭倦情緒。

  除夜寄弟妹

  唐·白居易

  感時思弟妹,不寐百憂生。

  萬里經年別,孤燈此夜情。

  病容非舊日,歸思逼新正。

  早晚重歡會,羈離各長成。

  除夜宿石頭驛

  唐·戴叔倫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

  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

  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

  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詩詞君:《除夜宿石頭驛》是唐代詩人戴叔倫除夕夜晚遠離家鄉親人獨宿逆旅時創作的感慨自身遭際的詩作,此詩開篇把自己滯跡他鄉的寂寞苦澀寫得十分深刻,結尾處又給人一種以沉重的壓抑感。全詩寫出了沉思追憶和憶后重又回到現實時的自我嘲笑,蘊含著無窮的悲愴感慨和不盡的凄苦況味,寫情切摯,寄慨深遠。

  冬除夜書情

  唐·盧延讓

  兀兀坐無味,思量誰與鄰。

  數星深夜火,一個遠鄉人。

  雁翥天微雪,風號樹欲春。

  愁章自難過,不覺苦吟頻。

  除夜自石湖歸苕溪

  宋·姜夔

  笠澤茫茫雁影微,玉峰重疊護云衣。

  長橋寂寞春寒夜,只有詩人一舸歸。

  詩詞君:紹熙二年(1191)冬,姜夔告別石湖別墅,除夕之夜乘舟歸苕溪。落拓游子漂無定所,寄人籬下的生活使姜夔心中始終懷著深深的落寞和孤寂,表面的熱鬧消隱后這種心境更無處遁形。 歸途中,夜色蒼茫,四野幽?,寒氣襲人,詩人不禁心緒如潮,寫下了這首七絕。

  除夜雪

  宋·陸游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祝英臺近·除夜立春

  宋·吳文英

  剪紅情,裁綠意,花信上釵股。殘日東風,不放歲華去。有人添燭西窗,不眠侵曉,笑聲轉、新年鶯語。

  舊尊俎。玉纖曾擘黃柑,柔香系幽素。歸夢湖邊,還迷鏡中路。可憐千點吳霜,寒銷不盡,又相對、落梅如雨。

  詩詞君:《祝英臺近·除夜立春》是南宋吳文英所作的一首節日感懷、暢抒旅情之作。上片寫除夕之夜“守歲”的歡樂,開頭寫立春日,姑娘們戴上花,顯示出百花將開的消息,接著對于除夕夜又是立春日也發出喜悅的一笑。下片寫對情人的思念,追憶舊日和情人共聚,抒寫舊事如夢的悵恨。全詞以眼前歡樂之景,回憶中往日之幸福突出現境的孤凄感傷鮮明,筆致婉曲,深情感人。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

  宋·蘇軾

  行歌野哭兩堪悲,遠火低星漸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歲,鄉音無伴苦思歸。

  重衾腳冷知霜重,新沐頭輕感發稀。

  多謝殘燈不嫌客,孤舟一夜許相依。

  癸巳除夕偶成

  清·黃景仁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詩詞君:詩人沒有正面著墨去寫憂思,而只是描寫詩人在除夕之夜家家團聚、笑語聲聲的時刻悄立市橋上的特殊行為,從氣氛的渲染和詩人默然無聲凝視長空的形象給人一種感染。這樣寫,看似平淡,但含蓄深厚,把詩人的憂愁郁悶的’心情表達得更為深沉,更加強烈,也更有藝術表現力。

  除夕:重溫古詩中的詩情畫意

  過一個有文化的除夕夜,只會念“爆竹聲中一歲除”,你就太OUT了!從《詩經》開始,古人留下了無數吟詠過年的膾炙人口的詩句。

  光陰過去為除,在《詩經·唐風·蟋蟀》有詩句:“蟋蟀在堂,歲聿其莫。今我不樂,歲月其除。”這大概是有關除歲之“除”最早的使用。這首詩的意思是說當蟋蟀在堂的時候,一年之歲忽已晚矣。終歲勞苦,不敢少休,而當此除歲迎新之際,應該縱情歡樂,“當此之時而不為樂,則日月將舍我而去矣”。這或許就是中國春節何以如此之長的歷史文化方面的原因吧。

  除夕與新年之際,意味著生命流逝的界碑,最容易引發詩人的生命意識,引發詩人對于生命意義的思考,所謂“舊國當千里,新年隔數更”,又值春風漸進之際,所謂“寒猶盡北峭,風漸向東生”,也就最為容易引發寂寞情懷“衰殘歸未遂,寂寞此宵情”。檢索唐宋詩人的春節詩作,不但可以通曉唐宋時代之春節民俗,而且可以審視詩人的心靈世界。

  又是一年一度辭舊迎新時,在此與朋友們一起重溫經典的春節古詩,祝大家新春快樂,鼠年吉祥,得意洋洋!

  蟋蟀

  《詩經·唐風》

  蟋蟀在堂,歲聿其莫。

  今我不樂,日月其除。

  無已大康,職思其居。

  好樂無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歲聿其逝。

  今我不樂,日月其邁。

  無已大康,職思其外。

  好樂無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車其休。

  今我不樂,日月其慆。

  無已大康,職思其憂。

  好樂無荒,良士休休。

  共內人夜坐守歲

  南朝梁·徐君倩

  歡多情未及,賞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里覓楊梅。

  簾開風入帳,燭盡炭成灰,

  勿疑鬢釵重,為待曉光催。

  守歲

  唐·李世民

  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

  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階馥舒梅素,盤花卷燭紅。

  其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

  除夜

  唐·孟浩然

  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

  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

  漸與骨肉遠,轉于奴仆親。

  那堪正漂泊,來日歲華新。

  除夜有懷

  唐·孟浩然

  五更鐘漏欲相催,

  四氣推遷往復回。

  帳里殘燈才去焰,

  爐中香氣盡成灰。

  漸看春逼芙蓉枕,

  頓覺寒銷竹葉杯。

  守歲家家應未臥,

  相思那得夢魂來。

  應詔賦得除夜

  唐·史青

  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

  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

  氣色空中改,容顏暗里回。

  風光人不覺,已著后園梅。

  除夜作

  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

  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

  愁鬢明朝又一年。

  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除夜

  唐·盧仝

  衰殘歸未遂,寂寞此宵情。

  舊國馀千里,新年隔數更。

  寒猶近北峭,風漸向東生。

  惟見長安陌,晨鐘度火城。

  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

  燭盡年還別,雞鳴老更新。

  儺聲方去病,酒色已迎春。

  明日持杯處,誰為最后人。

  除夜

  唐·元稹

  憶昔歲除夜,見君花燭前。

  今宵祝文上,重疊敘新年。

  閑處低聲哭,空堂背月眠。

  傷心小兒女,撩亂火堆邊。

  除夜

  唐·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歲,

  老心多感又臨春。

  火銷燈盡天明后,

  便是平頭六十人。

  除夜

  唐·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

  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后,

  又將憔悴見春風。

  隋宮守歲

  唐·李商隱

  消息東郊木帝回,

  宮中行樂有新梅。

  沉香甲煎為庭燎,

  玉液瓊蘇作壽杯。

  遙望露盤疑是月,

  遠聞鼉鼓欲驚雷。

  昭陽第一傾城客,

  不踏金蓮不肯來。

  守歲

  宋·蘇軾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夸。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除夜雪

  宋·陸游

  北風吹雪四更初,

  嘉瑞天教及歲除。

  半盞屠蘇猶未舉,

  燈前小草寫桃符。

  除夜自石湖歸苕溪

  宋·姜夔

  細草穿紗雪半消,

  吳宮煙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無人見,

  一夜吹香過石橋。

  除夕

  明·文徵明

  人家除夕正忙時,

  我自挑燈揀舊詩。

  莫笑書生太迂腐,

  一年功事是文詞。

  除夕

  清·趙翼

  燭影搖紅焰尚明,

  寒深知己積瓊英。

  老夫冒冷披衣起,

  要聽雄雞第一聲。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黃景仁

  千家笑語漏遲遲,

  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

  一星如月看多時。

除夕的風俗詩句 相關內容:
  • 2023年春節的風俗(精選21篇)

    中國傳統節日有很多,但是有一個節日,它會永遠留在我記憶的海洋里。“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

  • 2023年春節的風俗(精選28篇)

    家鄉的春節按照我們家鄉的習俗,春節就是在除夕那天開始的。到了除夕,家家戶戶都忙碌起來。大人們要上街買很多菜和零食回來,還要打掃衛生,而且家家戶戶都要貼上對聯和紅艷艷的福字。有一些人家帖的是倒福,有一些帖的是正福。...

  • 春節的風俗200字作文(精選4篇)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風俗。我的家鄉在湖南,那里過年的習俗很有趣。在臘月三十(除夕夜),我們一家大小圍在一起吃團圓飯,我們的團圓飯可講究了:我們吃飯一定要有三大樣:魚、雞、肉。...

  • 春節風俗作文(精選15篇)

    回到老家,心里可高興了,春節習俗總會讓我吃驚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個了:吃年飯,看晚會,午夜放煙花和拜年。大年三十,舅舅舅媽等親戚都歡聚一堂,外婆外公滿臉喜悅,開心地忙碌著。...

  • 關于春節風俗的作文(精選15篇)

    “春節”是中國一個十分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春節期間,全國是上下舉國歡慶,處處洋溢著歡樂和諧的氣氛。佛山的春節一般在農歷的二十幾就開始了。主要的活動包括逛花街,辦年貨等。...

  • 有關過春節風俗的作文優秀范文(通用9篇)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獨有的節日。在這個時候,外來打工者都急急忙忙地收拾行李,準備回家,拿著一年的工資,心中暖洋洋的;我們小孩子,取得了好成績,心中美滋滋的,等待著家長們的夸獎我相信每一個家庭都...

  • 關于春節風俗的作文(通用21篇)

    日落日升,斗轉星移,回首往昔,歷史為我們留下了太多的系念和玄想,而這歲時禮俗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節習俗成了我國最大的傳統民俗節日。春節在古都更受到人們普遍重視,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節習俗。...

  • 2023年春節的風俗(精選24篇)

    我先給大家介紹春節習俗,再給大家介紹元宵節習俗。春節的習俗有壓歲錢、貼春聯、貼窗花、倒貼福字年畫、守歲和爆竹。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 2023年春節的風俗(通用12篇)

    我的家鄉在湖南的一個縣城,那里對我來說,是個很神秘的地方。年三十那天一早,人們就要開始忙活起來了,女人拖地擦桌,男人貼春聯放鞭炮,而我們小孩子也不會閑下來,我們么?忙著偷吃!因為從年二十八、二十九、三十這幾天,家里的大人們...

  • 春節的風俗200字作文(精選5篇)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今天,我要給你們講一講土家族過節的風俗習慣。土家族是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貴州。然而我很榮幸的當上這個家族中的一員。...

  • 春節風俗作文(精選12篇)

    快到春節了,街頭商店熙熙攘攘,好不熱鬧。從臘八吃臘八粥開始,春節的大幕就徐徐拉開了:臘月初一臘月初一蹦一蹦,不生災不長病。這是我姥姥常說的一句話,后來我媽媽也會了,這不現在我也學會了。...

  • 關于春節風俗的作文(精選17篇)

    “過年”是中國人經幾千年流傳演變、積累豐富的年俗文化,被人們視為一年中所有節令中最隆重、最喜慶的節日。各個地方過年的習俗、講究各不相同。...

  • 過年風俗作文(通用3篇)

    寒假開始了,轉眼間就要過年了,大人們都忙忙碌碌的準備年貨,而小朋友們也盼望過年。可大家知道過年有哪些習俗嗎?下面讓我來介紹一下吧。在全國各地,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有打掃衛生、清洗各種器具、被子等,這種習俗被稱為掃塵因為...

  • 2022春節的風俗小學滿分作文300字最新(精選3篇)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風俗。我的家鄉在湖南,那里過年的習俗很有趣。在臘月三十(除夕夜),我們一家大小圍在一起吃團圓飯,我們的團圓飯可講究了:我們吃飯一定要有三大樣:魚、雞、肉。...

  • 春節風俗作文(精選19篇)

    春節來了,每一個地方都有它的春節風俗。我們東北的風俗就由我來介紹一下吧。春節的時候,我們東北不會忘記的一件事就是在家里和面包餃子,這時候,家里人會想出許多的辦法來讓家里人幸福,好運。...

  • 春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弥渡县| 正安县| 宝山区| 西充县| 东丽区| 水城县| 东海县| 三都| 常德市| 色达县| 三江| 辽宁省| 无为县| 红安县| 安仁县| 团风县| 新建县| 习水县| 新泰市| 连城县| 安徽省| 繁昌县| 马边| 瓮安县| 六枝特区| 桃江县| 祁门县| 张家口市| 广水市| 牙克石市| 龙江县| 乳源| 潜江市| 龙泉市| 沙洋县| 上饶市| 富裕县| 清涧县| 株洲县| 阿鲁科尔沁旗| 牟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