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春節習俗作文300字(精選13篇)
家鄉的春節習俗作文300字 篇1
我的家鄉有許多傳統的節日,最有趣的就是春節。
按照家鄉的習俗臘月二十三春節就開始了。臘月二十三小年就開始了,這一天人們就開始打掃衛生,把房間的里里外外都打掃的干干凈凈,從這天起,人們開始買年貨,買對聯、買糖果……有些人家還要炸果子。
到了除夕就更熱鬧了,家家戶戶包餃子,到處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漂亮的衣服,門上貼上紅紅的對聯。這一天,出門在外的人都要趕回家一起吃團圓飯。
從初一到十五都是走親訪友的日子,大人拿出好吃的糖果招待客人,小孩也很開心,因為可以收到壓歲錢。
過了十六,春節就結束了,人們又開始忙碌的生活。
家鄉的春節習俗作文300字 篇2
春節是團圓的節日,一到春節,在外掙錢的、讀書的、遠嫁外鄉的人都會紛紛回到父母身邊團聚。每逢這時候,都是我們最快樂的日子,禮物、壓歲錢、久別的玩伴兒,都是我們最關心的。家鄉的春節那種濃濃的鄉土氣息,更是讓逐漸成年的我回味。
春節那天,節目很多。最早的節目,要數供“祖佬”了。農村人迷信,都想在最早供自家的“祖佬”,我們也被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早早叫醒,給“祖佬”叩頭,祈求保佑我們平安,考試得高分。其實,這些都是假的,只不過是大人們讓我們一起懷念死去的爺爺奶奶吧。
然后的節目便是“過年”了。一大家子人坐在一起,吃著豐盛的早餐,舉杯互相祝福。而我們,更是該好好表現了,拿著杯子,“姑姑、叔叔、爺爺奶奶”甜甜地叫著,哄他們高興了,下一個節目“發壓歲錢”,“毛爺爺”則一個個飛來了!
貼春聯、穿新衣服,更是我們喜歡的傳統節目。選好春聯后,大人們總是考我們,春聯哪副在左、哪副在右,什么意思,誰家的春聯最好?貼好春聯,則是給我們換新衣服的時候了。洗完澡,穿上爸爸媽媽獎勵我們學習進步的新衣服,嘴上不說,心里那個美啊,真是難以言表!然后小伙伴們一個個拿著鞭炮,比誰的鞭炮最響,當然更少不了比比誰的衣服漂亮!
春節的節目還有好多好多如:包餃子、看春晚、拜年等等,越過越懷念,正如爸爸媽媽們說的,春節,是為我們安排的。真的,比六一兒童節還熱鬧!
我愛家鄉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習俗作文300字 篇3
新年獨特的聲音,在臘月廿五就開始了。
臘月廿五一早,在村子里醒來,聽到的是用竹枝扎的掃帚用力掃在粗糙的水泥地上的聲音,腦海里浮現的是奶奶粗糙的手緊握著掃帚把,與掃帚一起移動到門口的情景,身體甚至能感覺到灰在空中揚起。
起床后,是一連串我最喜歡的聲音——潮潮的抹布在干凈的能照出人影的桌上擦拭產生的短暫刺耳的聲音,整齊的書籍在書桌上立起的低重的聲音,已經理好的衣柜柜門合上的細小的聲音,衛生間洗拖把的水流聲……平日里不喜嘈雜的我也不反感這些代表家已一塵不染的聲音。
到除夕以前,更多的就是垃圾袋打結時塑料摩擦的聲音了。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寫的大概是詩人陸游看到除夕之夜迎來瑞雪,心里非常高興,來不及喝酒慶祝,趕著寫桃符換下舊桃符迎接新年的樣子。村子里的除夕,雖然沒有下雪,但人們的心里可與陸游無異,因為整整一年沒見的兒女們都早早的回來幫著洗菜做飯,好不熱鬧。晚飯很早就燒好了,但先要把魚肉端去正廳,點上蠟燭,斟上燒酒,開始燒紙錢、紙元寶,然后拜一拜,就祭神祭祖了。
吃完飯,大人們聊天時,才是孩子們最興奮的時間——放鞭炮。其實也不能叫它“鞭炮”,因為有很多樣式:丟丟炮——往地上一扔就會響的、仙女棒——女孩子最喜歡的、竄天猴——一點著就往天上沖的……由最大的孩子向大人借一個打火機,幫每個年齡小點兒的孩子點著煙花,最后才點燃自己的。
丟丟炮的聲音清脆“啪”;仙女棒的聲音很長“呲——”;竄天猴的聲音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啾——”……每一種鞭炮都有它自己獨特的聲音。
年的聲音,很獨特。
家鄉的春節習俗作文300字 篇4
相信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我的家鄉,就有它自己獨特的風俗。
就先說除夕夜吧!在這個不平常的夜晚,小孩子們可以打著燈籠,到處去玩。不僅是小孩出來玩,有的大人也會忍不住出來玩呢!大人小孩都在街上放爆竹,那場面,好不熱鬧!
除夕過完,第二天便到了大年初一,這一天,連著大年初二、大年初三,全家人都等于放假了。對了,這三天還不許動針線、剪刀呢!聽那些年老的人說,這是為了勞累了一年的婦女們放了三天假。可見這是多么公平!大年初一這一天,大人們就領著小孩去長輩家拜年,拜完年,長輩們會發紅包的!這紅寶是給小孩子們的,小孩子們可以自己攢起來,自己支配,比如買點書了,買點文具了。對了,這一天,大家還得放鞭炮呢!有興趣的人們還可以在家里打開VCD,插上話筒,盡情的唱一番。
到了元宵節之后,也就是正月十五,小孩子們可以買元宵,到晚上煮元宵吃。哦,對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還得點蠟燭呢!家家都點,屋里,院子里,還有大門外面,都點上了蠟燭,從外面看,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一樣。
十五過后,到了十六,就開學了,人們有各忙各的去了。
家鄉的春節習俗作文300字 篇5
我的家鄉過春節的風俗就是吃上一碗熱乎乎的餃子,那可是一件既開心又幸福的事。
餃子相傳是東漢的醫圣張仲景發明的,原名“嬌耳”,建安初年,張仲景出任長沙太守,不久瘟疫流行,他的官做不下去了,便毅然辭去了太守的官職,告老還鄉決心為百姓治病。
他在回家的路上遇上了許多百姓,發現他們耳朵都凍得雪白,他一到家就有許多登門求醫者蜂擁而至,張仲景是心里老惦記著那些凍爛耳朵的鄉親們,于是他便搭起了醫棚,盤上了一口大鍋,專門舍藥為窮人治病,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藥材放在鍋里,熬到火候時,再把羊肉和藥材撈出來切碎,用面包皮包成耳朵的樣子,“嬌耳”下鍋煮熟,人們吃后頓時覺得兩耳發熱,從冬至起,張仲景天天舍藥直到大年三十。鄉親們的耳朵都被他治好了,歡歡喜喜地過了個好年。
所以每到除夕的時候,媽媽總是要包餃子,她先把餡拌好,面和好。我們便開工了,媽媽先給我示范包了幾個,媽媽包得可熟練了,不一會兒像扇貝一樣的小餃子就一個個立了起來,我看媽媽包得那么熟練,覺得包餃子非常簡單,于是我便躍躍欲試,但是我一包就難了,不是餡少就是破了皮兒,要不就是包了個立不起來的“懶餃子”,我又氣又急,心想莫不是這餃子故意和我作對,不讓我包好,媽媽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問我是不是覺得難了,要有耐心,我馬上就領會了,餡不能太多,又不能太少……果然,這次包得比以前好看很多了。
這就是我家鄉的習俗,雖然很平常,但是其樂融融,你說呢?
家鄉的春節習俗作文300字 篇6
我的家鄉在鄒城,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春節了,春節這天大家最忙了。
到了晚上,家家都包餃子,什么餡得都有:蘿卜肉的、芹菜的、胡蘿卜的、豆角的……五花八門,想起噴鼻。到了門外,走在路上,路兩旁的樹上掛滿了五顏六色的彩燈,所有的大樹都成了路燈,為這條路增添了一種色彩。回到家,香噴噴的餃子熟了,吃著美味的餃子,別提那滋味了。
晚飯后,不能睡覺,春節這天都要熬夜,而且這天晚上還有春節聯歡晚會,什么節目都有:歌曲、舞蹈、相聲、魔術、雜技等節目讓人百看不厭,坐在沙發上,看著聯歡晚會,吃著瓜子、糖塊。別提多舒服了。
到了十二點鐘,鞭炮聲響徹云霄,“霹靂叭啦“家家都要到樓下去放鞭炮,或者趴在陽臺上欣賞天空中燃放的煙花,五光十色,顏色繁多,紅的、黃的、藍的、紫的、別提多好看了。
這時已經12點鐘了,聯歡晚會也結束了,困的眼睛都睜不開了,大家這時也該關上燈去床上睡覺了。
躺在床上,聽著鞭炮聲,看著各樣的煙花,漸漸睡去……睡去……
春節就是這樣從鞭炮聲中過去了。
這就是我家鄉春節的特色,大家一直忙活了一整天,直到十二點鐘才肯去睡覺,我愛我家鄉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習俗作文300字 篇7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隨著時間的變化,我們的生活質量也不斷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發展形成了一些習俗,流傳至今。
臘月二十三被家鄉人稱為小年,從這天開始,人們就開始打掃衛生,把房間的里里外外都打掃得干干凈凈,買芝麻糖祭灶神。家家戶戶都開始辦年貨了,如:買對聯、買糖果……
到了除夕就更熱鬧了,家家都在包餃子,到處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門上都貼上了紅紅的對聯。這一天,出門在外的人都要趕回家團圓。到了晚上,鞭炮聲徹夜不絕,人們還要看每年一度的春節聯歡晚會,吃年夜飯,守歲,最重要的是還能收壓歲錢。聽老人說守歲表示珍惜時間,孩子守歲是為父母祈禱,祈禱父母長命百歲。
大年初一,我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收拾的整整齊齊,就和爸爸媽媽出去走親訪友去拜年,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同族人挨家挨戶地去拜年。
大年初五俗稱“破五”,家家戶戶在這一天都必須吃餃子、放鞭炮,鞭炮還得從里往外放,邊放邊往門外走表示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都轟出去。
元宵這天,人們都要吃湯圓,湯圓代表團團圓圓,這可忙了孩子們,吃飽了晚飯就迫不及待的跑到街上去,展示自己絢麗的煙花。大街小巷里,煙花聲、鞭炮聲、歡呼聲響成一片,各式各樣的煙花,讓我們看得眼花繚亂,當美麗的煙花打上天空,有的像流星,有的像大紅花,有的像五彩花,點點滴滴,匯成花的海洋。
家鄉的春節習俗作文300字 篇8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自古以來,春節從未斷過。
春節是全年中一個最重要的節日,所以習俗也很多。漢族人過春節時,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到處都貼著春聯,到處充滿著喜悅的氣氛,辭舊迎新。人們貼“福”字時總會倒著貼,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把“福”字倒過來,才顯得有一番“福氣已到”的意思。貼春聯有講究,上下聯的位置不能有絲毫差錯。另外,左右對聯的字數必須相等,左邊聯的末字必須發“平”音,右邊聯必須發“仄”音。
到了小年,便出現了另一番“天地”。大街上人山人海,全部都是來購置年貨的人們,小孩子們牽著大人的手去選擇煙花。到了晚上,大街上張燈結彩,雖然已到晚上,但是沒有一個人休息。
有一首詩說道:家家愿塵去,戶戶盼福盈。第二天,所有女人都在家大掃除。在吃飯之前,男人們帶著孩子去拜訪朋友與親戚,女人們則在家中招待親朋好友,在大掃除的同時,人們會扔掉家中不能穿的舊衣服,舊鞋子,并購買更多的東西。
快過年了,超市里擠滿了人,他們這里挑挑,那里選選,那模樣簡直是想把超市搬走。與平時相比,現在道路上的車更多了!從早上六點到夜晚十二點,從未停歇。
晚上,大家圍在一起吃團圓飯,在外工作的人們,除非萬不得已,都會回家來吃團圓飯,一家人團團圍坐在一起。
我喜歡家鄉的春節,也愛為春節默默付出的人們。春節不僅是新一年的開始,也承載著人們對新年的滿腔希望。
家鄉的春節習俗作文300字 篇9
每個人的家鄉都有獨特的民風民俗,我們家鄉也有獨特的民風民俗。
在臘月二十三,人們便開始忙了起來,在這一天我們必須都要大掃除一次,我們也會在家幫家人擦玻璃、擦桌子、墩地、掃屋頂。然后便開始準備食材,如:雞、魚、蔬菜等等都要準備充足。
到了臘月二十九,就開始貼對聯、掛燈籠了。
除夕的時候就開始有了年味,人人都開始穿新衣服,晚上就開始給財神、觀音菩薩、爐灶王點香、點蠟燭,吃完晚飯就在樓下放鞭炮和看煙花之后,到了八點的時候就開始在家里看春節聯歡晚會了,一直播到晚上12點才躺在床上睡覺。
正月初一凌晨四點的時候就起床,一起和家人吃個餃子,之后便在各自的車庫門前放鞭炮,到了早上七點的時候就可是給親朋好友拜年了,拜完年大人們就會給我發紅包,一直到了正月初七的時候,剩下的時間便開始做紙燈,什么樣的都有:有雞、有蓮花、還有在紙燈畫魚和鸚鵡的。
到了正月十五就又開始熱鬧了起來,家家都開始吃元宵,到了晚上,我們都會將各種各樣的燈籠掛出來,之后就家人一起去看花燈,那里人山人海十分的熱鬧,九點的時候便開始舞龍,舞龍的時候就更熱鬧了,十二個人為一條龍,每人距離都在一米左右,“龍”頭都各種各樣的燈籠裝飾,龍身就更加美麗了,一會來條龍,一會來條龍,龍的身體舞來舞去像一條蛇一樣,還有雙龍戲珠更是好看。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習俗作文300字 篇10
人們常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說明春節就是人們一年到晚的盼頭,在外游子的歸宿,家里人們期盼的團聚,可見,春節就是個盛大的節日。
我的家鄉在建陽的小山村里,大年三十每家每戶都在貼對聯掛燈籠,準備紅紅火火,辭舊迎新。大家都忙的不可開交,臉上都露出了喜悅。大家用了一大部分的積蓄購買了食物,小孩喜歡的糖果,客人們喜歡的菜肴,老人們喜歡的水果……備好這些東西,準備過新年。年夜飯,桌上有很多好吃的:比如說春卷、蝦餅應有盡有。好吃的東西吃也吃不完。說到水餃,除了好吃還好玩,包水餃可要有點功夫。首先拿一張餃子皮,然后夾一些肉(把肉剁成肉沫,再加七七八八的食材)再用勺子把肉末舀到餃子皮上接著再把餃子皮兩邊吻合,一家子其樂融融地包餃子,吃年夜飯。
春節到了我們中國人就會放鞭炮,放鞭炮的來歷是因為傳說中有一怪物叫“夕”,“夕”最怕的就是光和紅色,所以大年三十人們就要放鞭炮,不關燈。
最激動人心的就是壓歲包啦,長輩都會給晚輩包一個紅包里面有壓歲錢和心意,壓歲錢的來歷是因以前有一種叫“崇”的怪物會傷害小孩,大人給小孩壓歲錢就是保護小孩不被傷害。
大年初一,新的一年新的開始,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家鄉的春節習俗作文300字 篇11
春節的腳步聲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而在春節里,我們的習俗就可以裝上一籮筐。
年三十的晚上,親朋好友都會回家,大家團聚在一起,吃著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飯,我們小孩便可以拿著炮仗到外面盡情的玩,而大人們則是在房間里打牌,看電視。直到很晚,我們才上 床睡覺。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濃甜美的棗子湯,暖暖身子,喝完棗子湯后,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回響在耳邊,新的一年就在這爆竹聲中開始了,這種場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加上這一句詩的熏陶,春節的氣氛是不是更濃了呢?伴隨著一聲聲祝福語中,新年的拜年環節開始了,我和父母一起去串親戚。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環節,因為每當此時,我的腰包便變得鼓鼓囊囊的。
到了晚上,天空中便會綻放出一朵美麗的煙花,真是五彩繽紛啊!看后真讓人覺得其樂無窮呢!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你們的家鄉是怎樣過春節的呢?
家鄉的春節習俗作文300字 篇12
當新年的鐘聲敲響時,每家每戶的院子里都竄出火光,映紅了天,映紅了人們一張張喜氣洋洋的臉,這就是我們的春節特有的風俗—點旺火。
點旺火的這個“點”也是有講究的,是得用金黃金黃的麥秸才行。爺爺總是在每年挑麥秸時凈了手,鄭重其事地用他那濃厚的鄉音道“金閃閃,亮堂堂,來年有個好收成。”
到了三十夜里,老爸總把先前挑好了的麥秸,買好了的爆竹一一擺在院中,美其名曰“五瓣梅花陣”,其實就是用了麥秸放于正中,周圍用了五門的花炮環個圈,當作梅花五瓣罷了。
待到新年的鐘聲敲響,各個家的院子里一齊點火,火光一現,也點燃了周圍的引線,煙花爆竹也上了天,在天空中炸開一朵朵瓊花,曼妙無比,這年味也愈濃愈重了。
問到為什么要點這旺火呢?一提起這個來,奶奶老是扯著她那獨特的大嗓門,嚷道“好了么,可不是那個老灶頭兒,不是老糊涂了,不識得自家門在哪了”。她口中的老灶頭兒當然就是灶王爺了,自打臘月二十三送了灶王后,到了兩年的界點這一日子,得把灶王爺接回來。可是這一家一戶的這么多,哪里去找自己家啊!于是便引起了旺火放上了炮作一個信標,給灶王爺示意下,讓他好找地兒了吧!
旺火————燒去的是舊年的煩惱,點燃的是新春的美好!在這里我祝愿老師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同學們學有所成!
家鄉的春節習俗作文300字 篇13
說起春節,我第一個想起的就是我們家鄉的習俗,那可謂是“多多益善”我就不是這么想的,因為我們過年的習俗非常多。
先說吃餃子,吃餃子也是有很多文化的。我們家可不是只吃一頓,而是三十早上和大年初一早上兩頓。為什么要這樣呢?三十吃餃子是為了團圓,也可以叫“年夜飯。”初一吃餃子是為了吃錢,誰吃找錢就代表誰這一年發財(今年我沒吃著錢)。
說完吃,再來干點活。燒香貼對聯也是每年必不可少的東西。燒香也包括上墳!每年初一,都要給祖宗燒錢燒香。我曾問奶奶:為什么要燒錢?奶奶告訴我:“這些錢是給他們死人用的,就像現在的人民幣一樣。”我似懂非懂的點點頭。每年三十和初一,都要給老天爺,財神爺,土地爺……上香,讓他們多多保佑我們。還有貼對聯。貼對聯的難處是:區分上下聯。貼的是否一樣。
現在我終于明白了,為什么習俗“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