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晚觀后感600字(通用9篇)
2024春晚觀后感600字 篇1
一年一度的春節即將來臨,春節前夜,萬人矚目的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現場直播。
一開始,晚會進行得非常順利,可快進行到一半時,不好的事情發生了!人的口型和聲音對不上了。直到快結束時才恢復正常。就這樣,短短的一夜之間,網絡上的各種評價便充斥著眼球,這其中,有的叫好,有的指正,有的贊賞,也有的批評。
春晚從1983年開始到現在,已經有了30多年的風雨歷程了。這么多年來,春晚漸漸地被大眾所接納,漸漸地被大眾所喜愛,因此,每次辦春晚都有了壓力。工作人員精心的創作設計,讓春晚這個民眾大舞臺能夠滿足老老少少的口味。可是,因為人們看慣了千篇一律的春晚,原來一開始的新鮮感褪去了,于是有些人便提出要取消春晚的決定。可我卻認為,春晚是春節的一大亮點,沒有了春晚,新年還能有中國風嗎?
對于這次春晚,在我看來雖有不足之處,但已經很讓我滿足了。小品人物雖不新出,但所表演的小品卻能令人捧腹大笑;最新的主持組合給春晚添加了不少新意;真唱,春晚中最大的突破,雖然有些人認為唱的不是很好,但這一大突破,已經給了觀眾一種震撼感!
春晚的節目熱播著,時間點點滴滴地過去,零點的時鐘即將敲響,“5、4、3、2、1”我迎來了新的一年,閉上眼,許了一個心愿。20xx,緩緩離去,背負著那沉重的悲哀;20xx,悄悄來到,它帶著我的希望,對新一年的無限希望!
2024春晚觀后感600字 篇2
20xx年春晚雖然落下了帷幕,但它的精彩仍留在我心中。用四個詞描述20xx年春晚,那就是大氣、正氣、喜氣、民族氣。
大氣。近 400人表演的開場歌舞,揭開了鼠年春晚的序幕,演員用說唱的方式,盤點了20xx年的輝煌;主會場紅紅火火,四大分會場展示了地域特點和文化特色,繪就出一幅美麗中國的畫卷;中國道路、中國夢、四個全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重大主題主線貫穿于整臺晚會,反映了全國人民繼往開來、銳意進取的精神風貌。雜技《直掛云帆》用多達60人的表演團隊來烘托主體,可謂氣勢雄渾,正是今年春晚大氣的縮影。
正氣。看過今年的春晚,大家普遍感受到正義的力量,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要因素。節目緊扣社會熱點、貼近百姓生活,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富有感染力,傳遞正能量;節目類型多元,滿足了不同年齡層次及不同地域人群的正氣需求。比如《將軍與士兵》,讓人熱血沸騰,心情激蕩,昂揚愛國豪情。
喜氣。在體現大氣、弘揚正氣的同時,讓節目傳遞更多喜氣;觀眾在笑過之余,能獲得更深的考量。這是今年春晚的成功之處,尤其體現著語言類節目上。《快遞小喬》《放心吧》《是誰呢》等小品,語言新穎幽默,把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其中,喜氣昂揚,充滿陽光。
民族氣。每年春晚都少不了民族元素,今年春晚尤其突出:既有傳統的民族歌舞表演,又有傳統與現代結合、民族與世界結合的新節目。來自大洋彼岸的舞蹈《茉莉花》編排精美,觀賞性高,贏得贊譽。而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吸納非物質文化遺產元素的《華陰老腔一聲喊》,它既源于生活,接地氣,又創新出彩,雅俗共賞。
20xx年春晚:大氣、正氣、喜氣、民族氣。體味春晚精彩,向著夢想進發。只要我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每個人的夢想就一定會實現!
2024春晚觀后感600字 篇3
2月7日作出報道說,春節,是中國人最隆重的傳統節日。2月6日,農歷除夕前一天,中國共產黨中央、國務院在人民大會堂舉行20xx年春節團拜會,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向全國各族人民拜年!向港澳同胞、臺灣同胞、海外僑胞拜年!向節日期間仍堅守崗位的勞動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實際上,這不僅是春節團拜會,每逢重要傳統節日,比如:元旦、春節,黨中央、國務院也都會以各種方式,向父老鄉親、向社會各界送去新年祝福,表達誠摯問候,可謂接地氣、聚民力、暖人心。而在中國人心中分量最重的傳統節日——春節,濃濃的年味兒則凝聚著中華民族最珍視的情感,天涯之遠隔不斷游子心底最溫暖的牽掛。回家團圓、孝老祈福,濃縮著無盡的骨肉親情和家國情懷。這就是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對中國農歷春節的重視,對全體人民群眾的關愛。
在農歷鼠年春節到來時,我們觸摸黨中央、國務院舉行的20xx年春節團拜會的熾熱溫度,會有更深刻的具體體認。鼠年,作為屬相本命之年,舉國上下,網絡上下,更為突出講述農歷鼠年所有的明顯特征。這在2月7日之夜,也是大年除夕之夜,體現得更為充分、生動、鮮活,其講述升華到了一臺背景性強、回顧性強、思想性強、藝術性強、綜合性強、導向性強、鼓舞性強的全民欣賞、天下華人同樂的央視春節聯歡會上。晚上8:00分,20xx年央視鼠年春節聯歡晚會精彩亮相,震撼登場。場內場外,一片歡騰,靚麗的舞臺,釋放著傳統節日文化與現代節日文明深度交融的感染力,祥和氣氛特別濃厚。這預示著新的第一年,中國更加蓬勃向上,人民更加幸福安康。
2024春晚觀后感600字 篇4
看中央電視臺春晚有感 20xx年春晚以“你我中國夢、全面建小康”為主題,努力實現“東西南北中、全民大聯歡”,在真情、感人、歡樂、祥和的氛圍中傳遞社會正能量。
春晚聚焦年度大事,貫穿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題主線,在歌曲、情景劇、舞蹈、小品、雜技等各類藝術作品中,都充分地融入體現,可謂精彩紛呈。
歌曲《多想對你說》旋律優美、大氣,歌頌黨的領導,表達了全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和決心。
情景劇《將軍與士兵》以“9·3”大閱兵為創作背景,展現中國軍隊在強軍路上的昂揚斗志和大無畏精神,作品銜接了歌曲《鐵血忠誠》,表達崇尚英雄和英雄主義的傳承。
雜技《直掛云帆》展現在“十三五”發展藍圖繪就,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全國人民面對挑戰,揚帆起航的信心和勇氣。
舞蹈《茉莉花》由亞特蘭大晨星舞蹈學校華僑華人子女精彩演繹,西方芭蕾與中國的扇子舞巧妙融合,表達了海外游子對祖國的熱愛和眷戀,從而形成晚會的情感高潮。
小品《放心吧》在喜劇故事中表達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誠信友善的主題,具有笑中有思,寓教于樂的效果。
2024春晚觀后感600字 篇5
今年全程看完春晚,饒有興趣,感覺總體不錯,既有優秀傳承,也有新鮮創意。青春氣息濃烈,顏值頗高,宣傳正能量,文化、商業、娛樂、傳統和時代熔于一爐,正宗的中國歲末綜藝。
鼠年春晚給人最大的感覺是,青春氣息很濃,即使有老人兒馮鞏、潘長江、郭冬臨和蔡明,還有華陰老腔的均齡68歲的老人隊,仍然給觀眾以青春亮麗的感覺,并不覺其老。
顏值頗高,說的不僅是演員,還有節目,更有環境和氣氛。今晚眾多演員的選擇和搭配,老少新舊齊備,少的青春靚麗自不必說了,就是那年老的,仍然好看,不知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還是化妝技術的發達,亦或是轉播手段的先進,全數演員都耐看。不論什么節目,其內涵豐富,又不失詼諧幽默,節目形式與內容高度統一,值得回味和咀嚼;歌曲、小品、舞蹈、相聲、抽獎,交替進行,賞心悅目,眼不累,心下樂,沒有疲勞感。 舞臺燈光和氣氛,緊緊圍繞年味兒和中國傳統的紅光亮。
關鍵是這些節目都傳遞著正能量,《是誰呢》既諷刺家庭、單位、社會關系中的潛規則或老眼光,也頌揚了股票時代的助人美德的意外之喜。不論是潘蔡“毒舌”演繹服務業的短平快服務,還是《快樂老爸》展示的街巷市民生活,都是小康社會生活中的常見現象。這兩個節目雖然有主題上的重復之嫌,但傳播的助人為樂正能量是可取的。《將軍與士兵》中的閱兵、首長、士兵、榮譽、紀律、生活等元素,體現了當代中國軍隊是文明之師、威武之師,既呼應軍內反腐敗,嚴明作風,又警告國際無賴,中華不懼恐嚇。華陰老腔讓“下里巴人”走上舞臺,雖然不及陽春白雪,但絕對體現了“小狗也有鳴叫時”的藝術公平。如果說《山水中國美》把讀圖時代穿越到中國文人畫意境之中,高雅藝術的“四君子” 之一-----竹子走下神壇,觸及了中國傳統優秀文化如何在信息時代再現其存在價值這一嚴肅主題,那么“六尺巷”的民間故事則是在浮躁時代給人們的一杯涼茶,傳播的是,學會寬容的中華美德。
央視春晚是中國傳統文化和時代特色文化結合的產物。春晚節目串串燒中夾雜著咻一咻的紅包和五福分享,雖然有商業的成份,但也反應了時代特色。全民參與點擊手機屏幕,不論幾億元的反利給人實惠,還是給觀眾以樂子;不論是給馬云的支付寶做廣告,還是信息技術的生活化,都給新春晚會以喜慶的喙頭。
唯一感覺有點欠缺的是,幾位老面孔上臺時,不知是他們自己感覺有點不好意思還是觀眾的審美疲勞,總感覺不夠新意,有點老套。幸虧他們憑借精湛演技和節目蘊含的豐富內涵,才逐漸使他們的價值得到體現。
2024春晚觀后感600字 篇6
今天是大年三十 ,也是一年里的最后一天,過了今日,我們都將迎來嶄新的一年,嶄新的未來。
家家戶戶的門前都貼上了火紅的對聯,一片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響斷斷續續地在我的耳畔縈繞著,空氣里洋溢著一種新春即將來臨的喜悅味道。
下午的時候,父親與母親拎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回家了。剛到家,二話不說,便連忙跑進廚房準備起了年夜飯。廚房里鍋碗瓢盆的碰撞聲與鍋鏟一下又一下翻炒著鍋中的菜肴聲交織在一起,奏響著美妙的樂章。
隨著一陣陣逐漸濃郁的菜香飄入我的房間,飄進我的鼻子里,腹中的饞蟲也開始蠢蠢欲動。我目不轉睛地盯著飯桌上那色香味俱全的人間至味,強忍住提前拿起筷子大快朵頤的欲望,口水不自禁地就快要掉了下來。
終于,當最后一道菜上齊的時候,我連忙搶先入座,目光在那一盤盤賣相極佳的菜肴上游離著,都不知道該先品嘗哪一樣才好了。
大年三十 的年夜飯,哪樣菜都可以沒有,但唯獨不能少的一種便是春卷了。那一個個煎得外焦里嫩的春卷一個摞著一個整整齊齊地躺在盤中,冒著的騰騰熱氣中,還夾雜著誘人的香味。
餡子外裹著的一層又薄又脆的粉皮兩端已經焦了,咬下去時在口中迸裂出咔擦咔擦的聲音,攜帶著一種烤焦時才獨有的美味。餡子是一些小菜混著豆腐干包的,吃起來也是清新可口,叫人回味無窮。
最讓人垂涎欲滴的是被一堆五花八門的菜眾星拱月般簇擁著的香酥烤雞,整只雞的最外面的一層薄皮已經被烤地微微發黃,嚼起來帶著酥脆與一點特有的焦硬。
焦皮包裹著的是嫩軟絲滑的雞肉,一絲絲纖細的肉纖維看著便叫人很有胃口,濃郁的香氣和其足以燃動你舌尖的味道,將會令人欲罷不能,一口如肚,仍不住食指大動,再次撕下一塊放入嘴中細細品嘗。
除了它們,飯桌上的其他菜肴美味更是各式各樣,每一道都堪稱匠心營造,獨家精品:有帶著微微腥氣卻又味道甚佳的海瓜子;有與海苔交雜的酥脆腰果;有被炒得鮮嫩誘人如翡翠一般的小青菜;還有白瓷碗中漂著星點佐料的濃醇三鮮湯......
如此甚多的佳肴珍饈,琳瑯滿目、數不勝數,我們一家人皆是大快朵頤,風卷殘云般在飯桌上戰斗著,直至吃得撐了個肚子滴溜圓,吃得飽嗝陣陣,此起彼伏,這才望著一片狼藉的殘羹剩飯相視而笑。
美滿的大年三十 這一天結束了,結束在我們一家人一起擠在電視機前看春晚的歡樂笑聲里。我們共同揮手告別了過去,辭舊迎新,展望著新的未來。
2024春晚觀后感600字 篇7
大年三十時辭舊迎新的日子,到處洋溢著春節的熱鬧氣氛。爸爸、媽媽、大伯、大媽還有姐姐和我,我們在一起過年。全家人高高興興的吃過年夜飯后,媽媽和大媽準備包大年初一吃的餃子,而我們這幾個孩子便開始看著爸爸放鞭炮、煙花,我們其實也很想放,但為了安全起見,就讓爸爸代替我們吧!
那起伏的鞭炮聲像是告別過去的點點滴滴,那爭奇斗艷的煙花,像是迎接新的一年的開始。
這時,爸爸從屋里拿出100響的煙花,小心翼翼的點燃了導火線,不一會兒,就開出非常漂亮的花,直飛天瓊,非常的壯觀。一會兒是紅的,一會兒是綠色的,像許多可愛的蜻蜓在空中飛舞。接著,爸爸又點燃了“菊花”,那“菊花”向“火星”一樣直沖上三四米高的地方,又灑落下來,即像美麗噴泉,又像一朵朵正在開放的白菊花。緊接著又放了一串紅鞭炮,能把人的耳朵給震聾了。
煙花在天空中越來越多,鞭炮響成一片,望著夜空中灑下的滴滴金雨,地上的朵朵銀花,天空中五光十色,使我們眼花繚亂。五彩繽紛的煙花,滿面春風的人們,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當、當、當……”新年的鐘聲敲響了,難忘的一年又過去了,新的一年又開始了。我們歡呼,我們跳躍著,共同祝愿著美好的明天……
2024春晚觀后感600字 篇8
20xx年央視的春晚,在反腐倡廉、勤儉治國的大背景下,形式樸素,沒有以前光怪陸離的氣氛,沒有以前驕奢淫逸的情景,緊扣忠孝節義廉恥禮智信的內涵,樸實土氣,努力滿足各種層次人群的玩樂與淺談的主題,很有特色,我耐心地看了四個小時,只對西安、廣州、泉州、呼倫貝爾蒙古包等的節目覺得有新意,廣州524個機器人的舞蹈舉世罕聞,西安的美女歌者長眉毛、長臉蛋、高鼻梁,很有漢唐氣韻,蒙古包里的淳樸真情,除此之外,只領略到李谷一《難忘今宵》的優美旋律與溫情。
不知道總導演是怎樣思想的人,節目好像以四平八穩為標準,只追求政治思想的絕對“正確”,放棄藝術追求,內容與形式都太平庸,簡直就像街頭演出的水平。除了一群又一群美女與勁男,沒有什么畫面值得稱道,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大腕馮鞏不知他在說什么,巨擘潘長江好像只是快遞樂,很多藝術家荒廢了青春與才能。再就是搬用一些家庭的生活細節逗樂,“老公”“老公”喋喋不休。有那么“老”嗎?有那么“公”嗎?真是無恥與低俗得很。
整場節目像是對一年來大事要事的回顧總結。這一年的大事我們都知道了,很多小事也經歷了,春晚上有值得這么詳盡地總結自夸?要總結回顧,找篇新華社年終專稿拜讀就行,要這么耗四五個小時作甚?但又沒有對天津大爆炸這樣大事件教訓的反映,也沒有對房地產市場笑聲,也沒有荒腔走板股市的滑稽行徑。我們國家的最高領導人愛讀優秀的文學作品,喜歡藝術的卓越精深,我們也不缺少杰出的藝術家與精湛的藝術品,有關部門的官員為什么不去鼓勵創新與追求精品,推介一些好節目讓民眾激動、歡樂、感奮?為什么還要拿如此平庸的節目愚樂愚民?
西周時代就有樂官深入民間采風,很多優秀作品都在民間產生。可是這臺節目只有雅頌,沒有國風,這樣的節目怎能吸引人?就在《難忘今宵》的曲調還在回響時分,有朋友在群里發出“20xx春晚實在是腦殘晚會”的批評,一語中的,十分中肯。
2024春晚觀后感600字 篇9
20xx鼠年春晚,侯勇、句號等表演的小品《將軍與士兵》十分吸引人。
“天安門前的九十六步,是咱們軍人展現軍人擔當的九十六步,咱們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步伐,都能向全國人民展現我們軍人的士氣和戰斗力。”
侯勇扮演的副軍長一席擲地有聲的發言尤為令人贊嘆,新時期的中國就需要這樣正氣凜然的好將軍、好軍人!
演員侯勇坦言,“我覺得軍人這兩個字,分量非常重,重到它可以為國捐軀,為人民付出所有的一切。”而主持人董卿一句“我們今天依然需要一種精神,那就是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這句話更是深深地觸動了我,當百歲抗戰老兵在輪椅上堅決的站起來,向全國觀眾敬起莊嚴的軍禮的那一刻,我深深地被感動了。
我想起20xx年9月3日那場舉國振奮的大閱兵,當抗戰老八路老新四軍走來的時候,我能清晰地感覺到他們是帶著歷史走來,雖然他們年邁滄桑,耄耋老人,但是當他們一個一個坐在車里,給主席臺敬軍禮的時候,你能感覺到一名軍人對保家衛國的強烈愿望,他們比所有檢閱部隊的軍人都不差,甚至更加厚重,更加有內容。
這個小品之所以出彩,除了反應現實之外,還有兩點做得很棒,一是演員演技和基本功過硬,無論是站軍姿還是拔正步,都相當出色。其次是把團長和他曾經打鬼子的爸爸的故事,巧妙地融入其中,故事真實可信,讓人看了提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