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春節聯歡晚會觀后感范例(通用10篇)
2023春節聯歡晚會觀后感范例 篇1
春節聯歡晚會已播放完了,不知道今年有多少人對今年的春晚去吐槽,但是我覺得這是一臺讓能讓全國觀眾滿意的晚會。吐槽只能代表個人意見,不會改變全國人民的看法,當然,我也只代表我的意見。
大膽創新,讓觀眾耳目一新。
習慣了一個漂亮的舞臺,滿場的歡歌笑語,但今年的導演把晚會現場設在兩個會場,讓人體會到新穎的感覺,歌舞與語言類節目分開,專門為語言類節目設一個會場,這在春晚的歷史上是沒有的,這種設置在觀看過程中我們感覺到了,小品中的道具更具真實感,這可能就是由于分會場有足夠的時間去準備吧。
陣容強大,名星大腕齊匯集。
劉德華、于奎志、韓磊、張也、李谷一、馮鞏、郭東林、李宇春等等老中青三代中的都有著雄厚的實力型的名星讓每一個年齡段的人都有著自己的期盼,老歌新唱、新歌新意,通過名星的表達讓人感覺不一般。
種類齊全,多人默默作奉獻。
本次晚會和每年的春晚一樣,還是有那么多的舞蹈者,他們在默默的給我們的視覺帶來美的沖擊,卻有的人可能連一個鏡頭都沒有出現,民族舞、現代舞、戲曲表演、少兒舞蹈、各種叫不出名的舞蹈,可能有上千人的表演但是我們只是看到了他們的舞姿,卻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他們就是那種默默奉獻的表演者,他們用自己的辛苦給我們帶來快樂的視覺感受。
項目齊全,中老兒童照顧全。
舞蹈、戲曲、相聲、小品、歌曲、器樂、魔術、雜技各種節目種類齊全,老中青年兒童全部都有喜歡的節目。
恰合時代,針砭時弊揚正氣。《共筑中國夢》、《社區民警于三快》、《圈子》、《時代的勇氣》等節目,在給我們帶來快樂的同時,也體現了家和萬事興、共筑中國夢的晚會主題,也體現了反腐倡廉、樹立正氣的時代精神。
親情不老,年味十足慶團圓。
《回家的路》、《車站奇遇》、《當你老了》、《拉住媽媽的手》、《小棉襖》等節目讓人看到了親情在生活中的不同表現形式,同時也感覺到了親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溫暖!新年正是團圓時節,回家的路讓每個人為了親情不遠千里向著同一個目標出發。
看完了春晚卻遲遲不能入睡,又看了往年的春晚精選,其實每年的春晚都是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的快樂,春晚成了中國人的共同期盼,也希望每個人都用欣賞的眼光來欣賞春晚。
2023春節聯歡晚會觀后感范例 篇2
一如往年的大年三十晚上,我端坐在電視前,在心里默念著倒計時之后,8點準時整,一年一度蕩滌靈魂的神圣時刻終于到來了,我的雙眼隨著電視屏幕一同放光。
開場歌舞完畢,六位主持人身著典雅的晚禮服出現在舞臺正中央,想想他們也不容易啊,我們在電視機前坐著躺著何其舒適愜意,他們卻要一直站著,這一站就是從今年一直站到明年,從鼠年站到鼠年,真是令人感動。幾位主持人字正腔圓情意綿綿的幾句簡單的問候之后,我又迎來了我國著名歌唱家宋祖英老師,宋老師雖然早已不是當年的那個辣妹子,但是她個歌聲依舊那么令人動容,一曲《天藍藍》配上極富民族特色的演出服,飽含著對全國人民的良好祝福,也難怪她能連續若干年一年不拉的上春晚,因為只有她才是全身心的投入到這項偉大的事業中,為了億萬觀眾能在大年三十夜一飽耳福一飽眼福,享受到高雅的藝術熏陶,她不辭辛勞的在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上臺引吭高歌。如此的敬業精神,對于觀眾的責任心之強堪稱母儀天下,這也難怪有人稱她為“國母”呢,這是觀眾對她這么多年來的努力的最大的肯定~
姜昆老師領銜的群口相聲《專家指導》頗有意義,尤其是紅西裝配大馬褂的混搭風讓人驚艷,姜昆老師在這個節目中把自己定位在綠葉的角色,為了襯托出其他四位演員的才華,我相信他是有意做出這樣一種犧牲的。也許是知道目前相聲界的人才斷層青黃不接的局面吧,為了大力拔擢年輕人,作為一位成名已久功成身就的老藝術家,他老人家的良苦用心想必只要是真正的相聲愛好者都能看的出來。由此我又不由得想到那個成天在外走穴撈外快的社,一個光頭帶著一群烏合之眾七拼八湊出一個相聲社,相聲內容以損人為主,成天拿肉麻當有趣,拿低俗當幽默,這種類型的變質的相聲如果流傳開來,必然有如精神鴉片一般流毒甚廣,很容易誤導整個社會的價值觀,這是值得我們警惕的。隨后登場的紅衣二人組合,才真正告訴我們什么是正宗的相聲,那就是說學逗唱都會用那才叫真本事,而不是兩個人在互相耍嘴皮子相互揭短,那充其量只算嘩眾取寵。
今年的春晚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亮點,就是好多草根表演者的登臺演出,他們有在地鐵里賣唱的流浪歌手,有農民工出身的歌唱組合,甚至還有工人出身的街舞組合!這體現了黨和國家對社會底層人民的關注,如果我們注意到我們的人大代表中早已出現了許多農民工的面孔,那么我們對于這些草根精英的登臺演出也沒有什么好奇怪的了。這也從深層次體現了我們這個社會是以人為本的人民的民主,而有別于西方那種精英式的少數人的民主。尤其是那宏偉的民工群帶來的頗具氣勢的街舞,直接秒殺了那些所謂的舞林大會高手,傳統的街舞在我看來都是空有形式,缺乏內容,華而不實的動作卻又不能表現出深層次的精神或者理念,之能讓人覺得空乏無味,反倒是今天,我第一次見到了形神具備的街舞演出,原來街舞也可以這樣跳啊~
美好的時間總是短暫的,當耳邊回想起那熟悉的《難忘今宵》時,我知道我又要不得不跟今年的春晚說再見了,盡管依依不舍了,盡管戀戀不忘,但是就像和心愛的戀人約會一般,總歸是要曲終人散空愁暮的,但是春晚帶我的內心的觸動會伴隨我走過這個鼠年直到我明
2023春節聯歡晚會觀后感范例 篇3
又一個難忘的央視春晚伴隨著我們跨進又一個新的春天。
隨著歲月的推移,不知不覺地,春晚已深深扎根中國百姓,變為新民俗,成為春節這個傳統民俗的有機組成部分。中國人每年看了春晚、跟著春晚主持人數完除夕倒計時,才安排放鞭炮、才自然過渡到吃餃子,春節這個老百姓生活中最看重的節日到這個時候,才算逐漸進入頭一個高潮。同樣,每年聽罷《難忘今宵》,一種歲月“逝者如斯”之感便會在人們心中油然而起。是啊,有多少個春晚就有多少個難忘的年華,有多少個春晚就有多少個美好的精神生活記憶,年年花開花落,春晚歲歲不同。春晚不僅讓全球華人欣賞了藝術,同時使人們更好地回味和記取自己與國家、與民族、與傳統的聯系。
20xx年央視春晚所突出的鮮明主題是“共筑中國夢,家和萬事興”編導和演出團隊善于從生活中尋找素材、題材,利用各種藝術形式進行呈現和深化,同時注重節目思想性與觀賞性的統一,調動氣氛、增強互動、潤物至深。演出開篇一曲由張凱麗、韓童生、佟大為、李光曦等聯唱的《四世同堂合家歡》,四輩人男女老少齊登臺,共同詠唱家和萬事興,抒發普通人對未來的美好暢想,節奏喜慶明快,時代氣息濃郁。“星光大道”選手聯合演繹的《高手在民間》,則很好地呈現了“開門辦春晚”“拆門辦春晚”的思路和成果,看著那些來自各行各業業余演員的出色表現,你不得不相信“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之真理顛撲不破。
春節是舉國百姓、舉世華人祝福歡樂的日子。20xx年春晚最大限度地突出大眾性、全民性、聯歡性,強調全國老百姓共同歡樂,強調減舞美不減創意,強調原創制勝、創意為王,比如堅持理念創新,首次分設歌舞與語言類兩個演出區,現場觀眾可以更加直觀地看到演員的每一個藝術表現細節,雙方區域演員通過相互打擂臺式演繹“比武”,不斷引發兩個演出區域之間、場內場外的互動歡樂,能夠使演員更加有效地貼近觀眾,更好地實現與觀眾的互動交流。春晚設置吉祥物陽陽也是個創舉,并且首次引進新媒體、云計算加強與觀眾互動等等,這些都能夠有效地讓每一個人都成為春晚中的一分子,不僅樂享視聽盛宴,更在互動中獲得快樂。吉祥物陽陽在串場的同時,調動場內外觀眾聯動狂歡的情緒,將歡快喜慶與寓教于樂和寓教于美有機地統一起來,在強化共同歡樂、一起歡樂總體效果的同時,很好地實現了寓教于聯歡。
作為民俗的春節凝聚的是中國人對美好家園的想象,對悠久傳統堅守,對家鄉故土的依戀。正如費翔的《故鄉的云》,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喚起的是炎黃子孫對家國的深沉依戀之情,京劇、雜技、曲藝等各種傳統藝術形式,以及歌詠故土之思作品的交相輝映,激起的則是人們對祖國文化傳統的歸依與熱愛。今年春晚的表現形式格外突出中國特色與中國氣派,從而使這個一年一度的全民大聯歡、順乎年俗與民意的文化成果展示,更成為弘揚傳統、記取鄉愁、增強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的寬闊舞臺。雷佳的一曲《鄉愁》,真切而藝術地傾訴游子對家鄉的眷戀、女兒對母親的思念,也傳達出中國人對故土、對祖先和對傳統文化的回歸與尋根情愫,激發起人們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張豐毅、朱亞文、段奕宏合作的歌曲《中華好兒孫》,劉德華的《回家的路》,莫文蔚的《當你老了》,以及舞蹈《絲路霓裳》,雜技《青花瓷》,總是能夠抓住民族記憶、傳統文化當中那些最富于鮮明色彩的方面進行濃墨重彩的表現,另外,無論是傳統技藝、武術,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目的舞臺呈現,表現手法勇于創新,讓年輕觀眾喜聞樂見,很好地實現了藝術熏陶與思想引領的有機融合。
春節是中國人心中一個真正新的開始,是一個除舊布新、告別過去、開辟未來的節日。正如灑掃庭除、鏟去雜草,才能開始新的一天一樣,中國人更愿意在笑聲中與自己的過去揮別,這是真正有勇氣面向未來、開創未來。春晚語言類節目向來具有尖銳、鮮明、入心的特色,而諷刺武器的運用,在20xx年春晚中成為突出的亮點。比如,岳云鵬、孫越合說的相聲《我忍不了》,對現實當中那些缺少公德、行為不文明的人毫不留情地痛下針砭,以笑聲糾偏不良行為。苗阜、王聲的相聲《這不是我的》劍指腐敗現象,發人深省。馬麗、沈騰、杜曉宇的小品《投其所好》,抓住現實中存在的“溜須拍馬”現象痛下“猛藥”,引起人們的反思與警醒。
春節是歡樂的節日,是精神洗禮的節日,也是審美養成節日。一個民族精神文化傳統的重要意義就在于凝聚最大公約數,讓藝術真正有助于增進國民的價值信心,增進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強化對核心價值、對共有意識的堅守,20xx年春晚善于抓住老百姓日常點點滴滴,進行入腦入心的藝術表現,如沙溢、賈玲、李菁、瞿穎等的小品《喜樂街》,孫楠的歌曲《搭把手》,孫濤、邵峰等的小品《社區民警于三快》,以及劉和剛的歌曲《拉著媽媽的手》,均通過對凡人小事的藝術展示,強化美德、善意與信仰的力量,堪稱潤物入心的質樸精美之作。
春晚結束了,那滿臺的喜慶、熱烈與祥和,讓人們久久回味與沉思。
2023春節聯歡晚會觀后感范例 篇4
20xx年中央電視臺鼠年春節聯歡晚會即將上演,春晚作為展現中國文化的大舞臺,每年都備受關注。央視春晚文化薈萃,總能讓我們學到不同的東西,高中生們可以從春晚中獲取作文的素材,提升文化修養。高分網高考頻道小編將在春節后第一時間提供央視鼠年春節晚會觀后感,與同學們饗。現在先來和大家分享一些網絡上流傳的20xx年央視鼠年春節晚會看點,這些看點也可以成為我們寫作文的素材。
依照傳統,往年春晚主持人要到除夕前一個月才開始選拔。鼠年春晚主持人陣容將延續6人陣容,其中張國立已經確定擔綱主持工作。首先,張國立作為鼠年春晚總策劃,對于晚會整體思路非常熟悉,本身就是個優勢。另外,熟悉張國立的人都知道,他不止是個好演員,更是個妙語連珠的好主持人。此前,他曾主持過金雞獎、中國電影導演協會表彰大會等多個大型活動,冷幽默的主持風格備受好評。
楊坤和郭采潔合唱的《答案》于23日上線,這與早前網上曝出的春晚節目單相符,在網絡上廣泛流傳的那張春晚節目單中,楊坤+郭采潔這對嶄新的組合引起熱議。
據了解,這首《答案》由楊坤親自譜曲,雖然他已數次登上春晚舞臺,但這是他首次在春晚上演唱自己寫的歌。楊坤曾坦言如果能上春晚希望能唱自己寫的歌,這次算是心愿實現。選擇在春晚前將新歌上線,有助于提前為這首《答案》造勢,加上這個組合搭配新鮮感十足,觀眾老少通吃,更加有望借助春晚的平臺將這首歌形成熱點。
楊麗萍的外甥女,被外界譽為其接班人的小彩旗將首度登上央視春晚,并且一演就是四個小時。此次小彩旗的表演方式在央視春晚的歷史中絕無僅有,屆時,春晚的舞臺將有一處其專屬區域,小彩旗將從開場一直跳到零點的鐘聲響起,從冬到春共歷經四個季節,當零點鐘聲敲響時,小彩旗將在節目進行中用一種特殊的方式進行換裝,此后其服裝將不斷變換色彩,制造出魔幻般的絢爛色彩。
央視春晚是展現中國民間力量、民間智慧的一個大舞臺,哪些才是20xx年鼠年央視春節晚會看點?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鼠年春晚個個節目都是看點,就看哪一點最能打動你。當然,相信觀眾心中的一個共同點是,鼠年春晚由馮小剛首次“操刀”,這個也才是最大的看點!
2023春節聯歡晚會觀后感范例 篇5
在期待與莫名的復雜心態中迎來了鼠年春晚。我相信許許多多觀眾與我的好奇心理“異曲同工”:沖著“外來和尚”馮小剛執導的春晚:看你馮小剛念的“春晚經”會不會別具一格。
“摻沙子”主持人張國立令人眼前一亮:不裝、穩重大方、有親和力,不僅站位“中心”,且在五名主持人中體現了實質性的核心價值。
蔡明那個小品好:語言幽默、俏皮、出彩,蔡明那張嘴真“貧”.結局意想不到的好。
《萬馬奔騰》很有創意:現代、新潮、魔幻。
《扶還是不扶》直面困擾社會與人心的現實困境,不回避問題,深刻揭示了一個尖銳的社會現實問題:人倒了,還可以扶起來;人心倒了,就很難扶起來了。如果揭示與寓意更深刻些:在一些問題上,即便人心倒了,也要全社會共同努力扶起來!可惜在這方面著力還不夠,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小品的內涵與藝術感染力。
牛莉與郭冬臨的小品同樣直面現實諷刺和鞭撻有力度:層出不窮、花樣迭出的“人情份子”這種利欲熏心的斂財禮金“苛捐雜稅”,已成為敗壞社會風氣,稀釋和離心離德人際之間真誠感情的社會公害“離心機(會)”
2023春節聯歡晚會觀后感范例 篇6
一場歷時七月之久、出動幾千人、耗資上億的鼠年春晚終于落下帷幕。
作為央視給全國人民奉獻的一道“歲末大餐”到底怎樣?估計不少觀眾會跳起來“罵娘”.全國觀眾可能給俺一樣,長達4個多小時的春節聯歡晚會,給無數的春晚觀眾澆了一盆冷水,如哽在喉,不吐不快。
魔術穿幫,yif身世慘遭扒皮,遭網友吐槽“太瑪麗蘇了!”,狗血撒了一地;大張偉被質疑抄襲鳥叔;蔡明化身夢露,再現毒蛇神功;語言類節目少之又少,缺少抖包袱和笑料;小彩旗不滿導演切換,嘟嘴賣萌;“開心麻花”卻讓人開心不起來…與最初開門辦春晚讓人開懷大笑的不同,今年春晚確實是亮點不多,笑料不多,相聲小品少,缺乏創新,觀眾可能對今年的春晚仍不買帳,早在意料之中。1月28日,當春晚劇組完成最后一次彩排,有媒體將春晚節目照單曝光,人們第一反應是語言類節目咋這么少?才4個小品1個相聲。其實,語言類節目的沒落早在意料之中,隨著趙家班的退出,在節目的把關上,嘲諷弱勢群體不行,拿他人生理缺陷通不過,調侃城管、計生等部門可能會激發社會矛盾,等等,主創人員原先那點墨水早就被淘空了。這讓冷人期待的馮氏幽默如何體現?難怪有人感慨:這是語言類最少的一屆春晚,一半以上的歌曲演出,更像是一場“演唱會”.
隨著侯寶林等一代相聲大師的辭世,相聲已走向沒落。近年來,春晚小品雖說捧紅了不少人,但“本山大叔”的江郎才盡,讓春晚這道大餐少了一份“水餃”.與“茶樓賣唱”、“江湖評書”的幽默搞笑相比,今年的春晚更像是“三流”演唱會。
人們也許會問:是誰讓春晚這道大淪為“三流演唱會”?我想大家心知肚明。想想馮小綱剛接下春晚總導演一職的信誓旦旦,再看看今晚的晚會是誰將馮導搞得里外不是人?我終于同情哈文的難處。春晚看似一場晚會,不是“導演定調”,不是群眾定調,是上面定調,誰作總導演也一樣。或許是眾口難調,或許是行政干預,或許是審查太嚴,空洞、虛假、浮夸,讓春晚走不出過去的輪回,在原地轉圈。春晚是需要接地氣讓群眾喜聞樂見的節目,讓人開懷大笑。群眾的要求如此簡單,就想一家人圍在一起、開開心心看看春晚過個年,可如此簡單的要求也不能滿足。試想,一場歷時七個月、出動幾千人、耗資上億元人民幣的春晚被打著“節儉牌”的鼠年春晚,被搞成聲勢浩大的視覺盛宴,由于創意缺乏,主題虛無,讓春晚更像一場毫無歷史內涵和文化意蘊的偽藝術,只見蹦跶不見舞蹈,只見鬧騰不見藝術的大雜燴,如此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名利場,讓春晚淪落為蠅營狗茍、喧囂與嘈雜的場所,如此春晚不要也罷。
2023春節聯歡晚會觀后感范例 篇7
萬家燈火除夕夜,歡歡喜喜看春晚。這些年,春晚在人們的記憶中,留下了很深的烙印,它和年夜飯、吃餃子、放鞭炮一樣,已經逐漸成為中國人的新民俗了。春晚能伴隨著我們走過了這么多年,這也反映出了春晚還真是我們除夕之夜不可缺少的一道文化大餐。
今年的春晚,從整體上看較往年有了很大的改變。首先是它的舞臺包裝華麗,變幻莫測的立體效果加上led大屏幕,使每個節目都能與舞臺背景融為一體,突出了演員們的表演效果。節目方面推陳出新、經典懷舊,將民間的風俗人情融入到了晚會之中,喚醒了觀眾的欣賞情趣。
晚上八點,鼠年春晚在第一個節目《春到福來》中正式拉開帷幕。這個節目由六位主持人和多位明星表演。今年春晚有悠揚動聽的歌曲,有婀】娜多姿的舞蹈,有神秘莫測的魔術,還有輕松搞笑的小品。
《山水中國美》是一個由林心如和梁詠琪、內地演員劉濤,高博文 、張建珍一起表演非物質生態文化遺產節目節目。
著名小品演員侯勇、句號(即句兆杰)、于恒帶來的《將軍與士兵》又一次把全場帶進高潮,相比之下,在央視鼠年春晚上尚顯有些緊張和放不開的沙寶亮、吉克雋逸,在鼠年春晚中帶來的相聲《將軍與士兵》反響不錯。和往年一樣,XX年鼠年春晚相聲域名同樣惹人關注。
其實每年的春節聯歡晚會,核心就在于“聯歡”,節目異彩紛呈,沒有大的漏洞,讓觀眾感到輕松自然就好。這兩天看了其它各大衛視的幾臺春晚,感覺非常精彩,節目形式新穎,各具特色。假如我們明年的央視春晚,多從各省臺挑選出一些優秀的節目登臺表演,相信百姓們一定會更加喜歡。
20xx年春晚觀后感650字就到這里結束了,大家一定要認真閱讀,希望能有所啟發,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3春節聯歡晚會觀后感范例 篇8
一如往年的大年三十晚上,我端坐在電視前,在心里默念著倒計時之后,8點準時整,一年一度蕩滌靈魂的神圣時刻終于到來了,我的雙眼隨著電視屏幕一同放光。
開場歌舞完畢,六位主持人身著典雅的晚禮服出現在舞臺正中央,想想他們也不容易啊,我們在電視機前坐著躺著何其舒適愜意,他們卻要一直站著,這一站就是從今年一直站到明年,從鼠年站到鼠年,真是令人感動。幾位主持人字正腔圓情意綿綿的幾句簡單的問候之后,我又迎來了我國著名歌唱家宋祖英老師,宋老師雖然早已不是當年的那個辣妹子,但是她個歌聲依舊那么令人動容,一曲《天藍藍》配上極富民族特色的演出服,飽含著對全國人民的良好祝福,也難怪她能連續若干年一年不拉的上春晚,因為只有她才是全身心的投入到這項偉大的事業中,為了億萬觀眾能在大年三十夜一飽耳福一飽眼福,享受到高雅的藝術熏陶,她不辭辛勞的在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上臺引吭高歌。如此的敬業精神,對于觀眾的責任心之強堪稱母儀天下,這也難怪有人稱她為“國母”呢,這是觀眾對她這么多年來的努力的最大的肯定~
姜昆老師領銜的群口相聲《專家指導》頗有意義,尤其是紅西裝配大馬褂的混搭風讓人驚艷,姜昆老師在這個節目中把自己定位在綠葉的角色,為了襯托出其他四位演員的才華,我相信他是有意做出這樣一種犧牲的。也許是知道目前相聲界的人才斷層青黃不接的局面吧,為了大力拔擢年輕人,作為一位成名已久功成身就的老藝術家,他老人家的良苦用心想必只要是真正的相聲愛好者都能看的出來。由此我又不由得想到那個成天在外走穴撈外快的社,一個光頭帶著一群烏合之眾七拼八湊出一個相聲社,相聲內容以損人為主,成天拿肉麻當有趣,拿低俗當幽默,這種類型的變質的相聲如果流傳開來,必然有如精神鴉片一般流毒甚廣,很容易誤導整個社會的價值觀,這是值得我們警惕的。隨后登場的紅衣二人組合,才真正告訴我們什么是正宗的相聲,那就是說學逗唱都會用那才叫真本事,而不是兩個人在互相耍嘴皮子相互揭短,那充其量只算嘩眾取寵。
今年的春晚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亮點,就是好多草根表演者的登臺演出,他們有在地鐵里賣唱的流浪歌手,有農民工出身的歌唱組合,甚至還有工人出身的街舞組合!這體現了黨和國家對社會底層人民的關注,如果我們注意到我們的人大代表中早已出現了許多農民工的面孔,那么我們對于這些草根精英的登臺演出也沒有什么好奇怪的了。這也從深層次體現了我們這個社會是以人為本的人民的民主,而有別于西方那種精英式的少數人的民主。尤其是那宏偉的民工群帶來的頗具氣勢的街舞,直接秒殺了那些所謂的舞林大會高手,傳統的街舞在我看來都是空有形式,缺乏內容,華而不實的動作卻又不能表現出深層次的精神或者理念,之能讓人覺得空乏無味,反倒是今天,我第一次見到了形神具備的街舞演出,原來街舞也可以這樣跳啊~
美好的時間總是短暫的,當耳邊回想起那熟悉的《難忘今宵》時,我知道我又要不得不跟今年的春晚說再見了,盡管依依不舍了,盡管戀戀不忘,但是就像和心愛的戀人約會一般,總歸是要曲終人散空愁暮的,但是春晚帶我的內心的觸動會伴隨我走過這個鼠年直到我明年和她的再度相逢!
2023春節聯歡晚會觀后感范例 篇9
又一個難忘的央視春晚伴隨著我們跨進又一個新的春天。
隨著歲月的推移,不知不覺地,春晚已深深扎根中國百姓,變為新民俗,成為春節這個傳統民俗的有機組成部分。中國人每年看了春晚、跟著春晚主持人數完除夕倒計時,才安排放鞭炮、才自然過渡到吃餃子,春節這個老百姓生活中最看重的節日到這個時候,才算逐漸進入頭一個高潮。同樣,每年聽罷《難忘今宵》,一種歲月“逝者如斯”之感便會在人們心中油然而起。是啊,有多少個春晚就有多少個難忘的年華,有多少個春晚就有多少個美好的精神生活記憶,年年花開花落,春晚歲歲不同。春晚不僅讓全球華人欣賞了藝術,同時使人們更好地回味和記取自己與國家、與民族、與傳統的聯系。
20xx年央視春晚所突出的鮮明主題是“共筑中國夢,家和萬事興”。編導和演出團隊善于從生活中尋找素材、題材,利用各種藝術形式進行呈現和深化,同時注重節目思想性與觀賞性的統一,調動氣氛、增強互動、潤物至深。演出開篇一曲由張凱麗、韓童生、佟大為、李光曦等聯唱的《四世同堂合家歡》,四輩人男女老少齊登臺,共同詠唱家和萬事興,抒發普通人對未來的美好暢想,節奏喜慶明快,時代氣息濃郁。“星光大道”選手聯合演繹的《高手在民間》,則很好地呈現了“開門辦春晚”“拆門辦春晚”的思路和成果,看著那些來自各行各業業余演員的出色表現,你不得不相信“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之真理顛撲不破。
春節是舉國百姓、舉世華人祝福歡樂的日子。20xx年春晚最大限度地突出大眾性、全民性、聯歡性,強調全國老百姓共同歡樂,強調減舞美不減創意,強調原創制勝、創意為王,比如堅持理念創新,首次分設歌舞與語言類兩個演出區,現場觀眾可以更加直觀地看到演員的每一個藝術表現細節,雙方區域演員通過相互打擂臺式演繹“比武”,不斷引發兩個演出區域之間、場內場外的互動歡樂,能夠使演員更加有效地貼近觀眾,更好地實現與觀眾的互動交流。春晚設置吉祥物陽陽也是個創舉,并且首次引進新媒體、云計算加強與觀眾互動等等,這些都能夠有效地讓每一個人都成為春晚中的一分子,不僅樂享視聽盛宴,更在互動中獲得快樂。吉祥物陽陽在串場的同時,調動場內外觀眾聯動狂歡的情緒,將歡快喜慶與寓教于樂和寓教于美有機地統一起來,在強化共同歡樂、一起歡樂總體效果的同時,很好地實現了寓教于聯歡。
作為民俗的春節凝聚的是中國人對美好家園的想象,對悠久傳統的堅守,對家鄉故土的依戀。正如費翔的《故鄉的云》,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喚起的是炎黃子孫對家國的深沉依戀之情,京劇、雜技、曲藝等各種傳統藝術形式,以及歌詠故土之思作品的交相輝映,激起的則是人們對祖國文化傳統的歸依與熱愛。今年春晚的表現形式格外突出中國特色與中國氣派,從而使這個一年一度的全民大聯歡、順乎年俗與民意的文化成果展示,更成為弘揚傳統、記取鄉愁、增強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的寬闊舞臺。雷佳的一曲《鄉愁》,真切而藝術地傾訴游子對家鄉的眷戀、女兒對母親的思念,也傳達出中國人對故土、對祖先和對傳統文化的回歸與尋根情愫,激發起人們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張豐毅、朱亞文、段奕宏合作的歌曲《中華好兒孫》,劉德華的《回家的路》,莫文蔚的《當你老了》,以及舞蹈《絲路霓裳》,雜技《青花瓷》,總是能夠抓住民族記憶、傳統文化當中那些最富于鮮明色彩的方面進行濃墨重彩的表現,另外,無論是傳統技藝、武術,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目的舞臺呈現,表現手法勇于創新,讓年輕觀眾喜聞樂見,很好地實現了藝術熏陶與思想引領的有機融合。
春節是中國人心中一個真正新的開始,是一個除舊布新、告別過去、開辟未來的節日。正如灑掃庭除、鏟去雜草,才能開始新的一天一樣,中國人更愿意在笑聲中與自己的過去揮別,這是真正有勇氣面向未來、開創未來的表現。春晚語言類節目向來具有尖銳、鮮明、入心的特色,而諷刺武器的運用,在20xx年春晚中成為突出的亮點。比如,岳云鵬、孫越合說的相聲《我忍不了》,對現實當中那些缺少公德、行為不文明的人毫不留情地痛下針砭,以笑聲糾偏不良行為。苗阜、王聲的相聲《這不是我的》劍指腐敗現象,發人深省。馬麗、沈騰、杜曉宇的小品《投其所好》,抓住現實中存在的“溜須拍馬”現象痛下“猛藥”,引起人們的反思與警醒。
春節是歡樂的節日,是精神洗禮的節日,也是審美養成節日。一個民族精神文化傳統的重要意義就在于凝聚最大公約數,讓藝術真正有助于增進國民的價值信心,增進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強化對核心價值、對共有意識的堅守,20xx年春晚善于抓住老百姓日常點點滴滴,進行入腦入心的藝術表現,如沙溢、賈玲、李菁、瞿穎等的小品《喜樂街》,孫楠的歌曲《搭把手》,孫濤、邵峰等的小品《社區民警于三快》,以及劉和剛的歌曲《拉著媽媽的手》,均通過對凡人小事的藝術展示,強化美德、善意與信仰的力量,堪稱潤物入心的質樸精美之作。
春晚結束了,那滿臺的喜慶、熱烈與祥和,讓人們久久回味與沉思。
愿寓教于樂潤物入心成為娛樂晚會的新常態。
2023春節聯歡晚會觀后感范例 篇10
“神州萬里同懷抱,共祝愿祖國好,祖國好……”當李谷一現場唱響《難忘今宵》,當網民上傳的清唱微視頻在1號演播廳大屏上同步播放,中央電視臺20xx年春節聯歡晚會精彩落幕。四個半小時,這頓準備了半年的文化年夜飯,陪伴著電視機前的億萬家庭,從甲午鼠年邁進乙未鼠年,細數快馬加鞭逐好夢的中國故事,暢想幸福洋溢又一年的文明新篇。
銘記根脈:在我們的節日傳承文化基因
春節,我們的節日,闔家團圓的日子。20xx年春晚,延續20xx年引入公益廣告的傳統,鏡頭繼續對準天南地北中國人,聽他們講自己名字的故事、看不同人家在春聯前團圓,看一個個家庭和漢字的機緣……關于親情、團聚、傳承,一道道“開胃小點”,一次次讓觀眾滋潤心田。
歌曲《中華好兒孫》現場照片,讓人記住文化跟脈的,還有一個個節儉而不乏技術含量的歌舞節目。無論是唱過自強民族傳說的《中華好兒孫》,還是舞出武術魂的《江山如畫》;無論是融入全息成像技術的《錦繡》,還是展現傳統雜技風采的《青花瓷》;無論是充滿創意的流行歌曲和京劇混搭,還是原滋原味的戲曲聯唱……都為觀眾奉上了美輪美奐的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菜。
《鄉愁》、《從前慢》、《回家的路》、《當你老了》……一首首回歸鄉土、回歸初心的中國好歌曲,撥動游子心弦,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點贊文明:用中國好人故事傳遞正能量
“不用污點演員、不用媚俗節目。”春晚導演哈文的這條紅線,確讓國人收獲了營養更豐富的“雞湯”。
今年春晚,主持人介紹了一位坐在觀眾席上的好人:內蒙古包頭退休工人朱清章,三十一年不離不棄,終喚醒癱瘓的養母。20xx年,朱清章當選第三屆全國孝老愛親道德模范。
點贊正能量,不露痕跡。“不以善小而不為,一滴水也能映出四海五洲……”孫楠演唱的歌曲《搭把手》,作為20xx年發布的中國志愿服務聯合會主題歌早已流傳。《小棉襖》、《車站奇遇》、《一定找到你》、《社區民警于三快》……在馮鞏、潘長江、郭冬臨、孫濤等春晚老面孔的小品作品中,基層百姓、一線民警、空巢老人、社區人家輪番上演著中國家庭的精彩故事,“做一個好人”臺詞屢屢出現,讓一次次爆笑也充滿了正能量。
諷刺不文明,不吝筆墨。針砭時弊的語言類節目堪稱今年春晚的麻辣火鍋。相聲《我忍不了》,話鋒直指國人旅游、出行等公共場合不文明行為;小品《投其所好》,生動演繹機關中溜須拍馬等不正之風;相聲《這不是我的》,則形象刻畫了貪污腐敗的扭曲心態。這些作品,讓人們在忍俊不禁中也意識到,講文明樹正氣當從自己做起。
歌唱夢想:為行進的中國道路加油鼓勁
文藝如何為時代放歌、為人民放歌?作為文藝工作座談會后的首屆春晚,節目組推出了“共筑中國夢,家和萬事興”的春晚主題,也推出了一道道頗具中國味道的“特色菜”。
春晚舞臺上,《時代的勇氣》、《把心交給你》、《強軍戰歌》等一批新創作的中國夢主題歌曲相繼亮相,《天間人河》《絲路》、《絲路霓裳》等歌舞作品,生動演繹一帶一路戰略、南水北調工程等20xx年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重大事件,輝煌成就振奮人心。
和老百姓手牽手的畫面組成的MV,沙畫影像描繪的絲路風光,遼寧艦上回聲嘹亮的拜年……為了讓宏大題材接地氣,讓主旋律成為新的文藝時尚,20xx年央視春晚也是蠻拼的。
一年又一年,開門辦春晚、創新辦春晚、節儉辦春晚。20xx年央視春晚精彩落幕,而屬于文藝的美麗春天,屬于中國人的精彩故事,才始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