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年夜飯作文(精選5篇)
春節年夜飯作文 篇1
大家都知道大年三十除夕夜大家都要一起吃年夜飯,但是你們知道關于年夜飯也有很多風俗嗎?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肴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征“吉慶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還有蘿卜俗稱菜頭,祝愿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
最后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多少喝一點。
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面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征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著了,就能多掙錢。吃餃子的習俗,是從漢朝傳下來的。相傳,醫圣張仲景在寒冬臘月,看到窮人的耳朵被凍爛了,便制作了一種“祛寒嬌耳湯”給窮人治凍傷。
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溫熱的藥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下鍋煮熟,分給窮人吃,人們吃后,覺得渾身變暖,兩耳發熱。以后,人們仿效著做,一直流傳到今天。新年吃餛飩,是取其開初之意。傳說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狀態,盤古開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長面,也叫長壽面。新年吃面,是預祝壽長百年。
吃年夜飯的風俗是不是很有趣啊?同學們你們記住這些風俗了嗎?
春節年夜飯作文 篇2
漳州除夕之夜有“圍爐”的習俗。全家大小團圓吃年夜飯時,必須用一個新的紅泥火爐,生著火炭,紅紅旺旺地放置于圓桌下,象征家庭幸福興旺。開宴時,爐前還置一紅紙包,內包著銀元兩塊,寓意新年發財,F在,火爐已經用電磁爐代替。
除夕宴席上的佳肴,數字要吉祥,一般是十二樣,而每道萊都要有好的涵義。如魚象征生活富余,雞寓意金銀相挨(諧音),鴨是金銀相疊(音塔),豬肝表示官運亨通,豆腐說會發家致富,韭菜是“韭菜春”,長久幸福。即使是最普通的新鮮菠菜、芥菜、或“厚皮菜”,也叫做“長年菜”,不許切斷,撕成一條條,燙熟了,囫圇吃,可長命百歲,也含有不忘本之意。還得有一盤蚶,只稍用開水燙一下,掰開半生熟地吃,蚶血越鮮紅味越美。蚶殼象征金銀,食后應鄭重地放置于床下、門后,不得倒入垃圾堆,預兆明年發財,金銀滿屋。
除夕聚會,如有家人未歸,也得空一位留待。家主人舉筷每指點一盤菜,就念一句相應的吉祥話,全家人隨之品嘗。酒過三巡,即可隨便吃了。宴席結束,主婦要盛一碗米飯放在廳中或廚房,插上一朵紅紙花,俗稱“春飯”,閩南話“春”與“剩”諧音,寓意年年有余。
還有“門蔗”習俗--- 方言“蔗”與“佳”近音,寓意進入佳境。各家各戶除了貼春聯外,房門兩側還要擱置兩株圈貼紅紙的連根甘蔗,寓意從頭甜到尾。當女子婚后第一次回娘家,父母在門后放甘蔗,祝福女兒女婿婚姻生活甜蜜幸福。
下面是我家鄉漳州南靖縣靖城農村的年夜飯習俗:
年夜飯前要先祭拜祖先,燒紙錢,安排好先人后,才開始。
圍爐時,家主人念“倒酒”,即由一“家庭主要勞力”左右手交替倒酒,家主人念“喝酒”,大家即喝一小口酒,家主人舉筷再指點一盤菜,隨口唱一句的吉祥話(一般都是菜名與吉祥話,用閩南話念起來很諧音、很通順),全家人隨之品嘗。每次倒酒,要喝三次酒品嘗三樣菜肴后,家主人才又念“倒酒”,再喝三次酒品嘗三樣菜肴,再“倒酒”,再喝三次酒品嘗三樣菜肴。酒過三巡后,即可隨便吃了。
雞肉是年夜飯必吃的。倒酒后,家主人唱“吃雞,富咧咧”(閩南語富貴的諧音),大家即開始動筷子夾雞肉吃。一般雞頭、雞尾、雞翅、雞腳是不許動的,要保持整只雞的形狀,直到初九。
還有鴨、蘿卜、“金丸”(年糕)、韭菜、肥肉或瘦肉、豆腐、荷蘭豆、冬筍、五香、炸豆腐、豬肉凍、手抓面、米面(粿條)等,也是年夜飯必吃的,而且樣樣有寓意。
春節年夜飯作文 篇3
剛進臘月,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板溪鄉紅杏村農民許文旭家就忙開了。為了準備好這頓年夜飯,一些必不可少的傳統主菜不提前十天半月準備是不行的。其中最主要的當數“扣肉”和“灌海椒”。許文旭說,“扣肉”看似簡單,但要做到真正肥而不膩、嫩滑爽口,是要下一番工夫的。“灌海椒”則是把糯米面拌上作料后填入一個個掏空的海椒中,然后放入咸菜罐子里封存半個月,到了除夕,拿出來用油一炸就可以上桌了。
土家人之所以重視這兩道菜,是因為以前一年到頭難得吃上幾回肉,糯米也是稀罕東西,因此家家都把這兩道菜當作年夜飯展示手藝的機會,同時也是為了犒勞辛勞了一年的家人。
令人意外的是,海帶還曾一度成為土家年夜飯的主菜。因為以前土家族聚集地區吃鹽巴都困難,醫療條件也差,經常有人因缺碘患上大脖子病。為了給家人補碘,土家人就在年夜飯上一道海帶,以補充人體所需的碘。在當時的條件下,海帶對土家人來說,真可謂 “山珍海味”,經常吃根本不可能,因此成了年夜飯上的一道好菜。如今,海帶早已退出年夜飯的“舞臺”。
土家人吃過年夜飯后,各家都會燃起一根木柴,大家圍坐聆聽老人講故事,守歲到天亮,名叫“守田埂”,以表達對田地的熱愛。
朝鮮族:“歲酒”和“德固”占據特殊位置
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我國朝鮮族主要聚居地區,春節也是朝鮮族的傳統的和最重要的節日。朝鮮族的年夜飯有著自己傳統的食品和特色。
朝鮮族的年夜飯豐常豐富,大大小小的盤子七八十個,有的人家甚至達上百個。其中占特殊位置的是‘歲酒’和‘德固’二種。
春節前夕,記者在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各鄉村看到,很多朝鮮族村民都在釀造“歲酒”。朝鮮族在年夜飯有喝“歲酒”的習俗。這種酒多在過“歲首節”前釀造。歲首節相當于漢族的春節,“歲酒”以大米為主料,配以多味中藥材,是一種藥酒。用于春節期間自飲和待客,他們認為飲用此酒可以避邪、長壽。
“德固”是一種湯餅,就是將大米面和好蒸熟后,搗成大粘團,再搓成橢圓形圓條,切成薄片,倒入雞、野雞、牛肉湯鍋中,吃時再放些麻油或香油以及紫菜,味美可口。
在年三十那天,朝鮮族婦女都要穿上漂亮的民族盛裝。大多數家庭從一大早就開始做打糕。盡管現在有賣做打糕的機器,但他們還是喜歡用打糕槌自己動手做,因為感覺味道還是不一樣。
除夕夜一家都圍在一起吃年夜飯,是非常幸福的時刻,全家都會守歲通宵達旦。與漢族不同的是,朝鮮族大年夜這頓飯會載歌載舞,伴著朝鮮族古老的伽耶琴和筒簫樂曲迎接新年的到來。
春節年夜飯作文 篇4
我的家鄉一一河上鎮,是一個千年古鎮,這里也有許多傳承,例如:舞龍燈、打年糕、放河燈……年味也比別的城市更濃。但是這個春節,過的比以前的春節更有意思一些。
“萱萱,你看奶奶和我都生病了,你這么大個人了,也要學會自己做飯了,明天的年夜飯就由你來掌勺,爸爸呢幫你打下手,怎么樣?”媽媽對著我笑笑。我一臉驚訝:“啊?萬一不好吃,或者不能吃,那可怎么辦啊?”媽媽摸摸我的頭,說:“沒事,只要是你自己做的我們都喜歡吃。還有,菜需要自己去采購,年夜飯的菜單也要你來定,明白嗎?”我鏗鏘有力地說:“好!”
為了這次不一般的年夜飯,我想了一個晚上,總算把菜單給制訂好,第二天我來到了菜場!皝硇」媚,看看我這兒的菜,都是自家的,保證新鮮?”剛走進菜場,一位賣菜的的大娘老氣橫秋地對我說!皝韥韥恚哌^路過不要錯過,今天剛撈上來的鯽魚、蝦?”賣魚的大叔拿著自己的魚,夸贊道。菜場好多人吆喝著,看的我都不知道選哪個了。我走到一家生活超市,準備在這里下手。我買菜精挑細選,有一點瑕疵都不行。最后,我買到了:五花肉、里脊肉、鯽魚、花菜、河蝦、卷心菜、土豆?
一回到家我就和爸爸忙了起來,雖然離傍晚還有兩個小時,可紅燒肉必須要提前忙活起來。紅燒肉也可以說是我的拿手菜。我先把五花肉一塊一塊地切,放入鍋中炒一下。然后加水、醬油、老酒、白糖燉一小時左右,紅燒肉就完成了。
我的外婆是一位大廚,我好像遺傳了外婆的基因,從小就喜歡燒菜。像干鍋花菜這些菜,對于我來說一點都不難,而這次,我卻碰到了攔路的“程咬金”。
春節年夜飯作文 篇5
“哦!過年嘍!吃年夜飯了!”我高興地到處嚷嚷。
除夕之夜是一家人團聚的時刻,俗話說得好:“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一天是中華民族團聚歡樂的好時光。
我家也不例外,媽媽和外婆做年夜飯,爸爸和外公貼春聯,我呢在樓下和小伙伴玩鞭炮,大家都忙得不亦樂乎。
隨著“久經菜場”的媽媽一聲大喊:“上菜了……”拉開了年夜飯的序幕。望著這一桌熱氣騰騰的年夜飯,我饞得口水直往肚子里流。媽媽指著一盤紅燒鯉魚說:“這是‘年年有余’!”外婆指著紅燒雞說:“這是‘吉祥如意’!”爸爸與外公碰杯進酒:“祝您老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并夾起青菜對二老說:“這是長庚菜,祝您二老長命百歲!蓖夤坜酆,夾起用玉米粉做起的龍須餅說:“這是‘雙龍戲珠’該外孫吃,爭取考雙百!”我開玩笑地回答:“考試有四門呢!”“哦,那就再夾兩個!”外公樂呵呵地又往我的碗里夾了兩個,“那就考兩個雙百!”“好,好!”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這時,外公笑咪咪地說:“我來給大家發紅包,前提是每人必須回答一個問題!贝蠹翌D時安靜了下來!袄掀抛樱埪狀}:“長長一串,一爆賽過紅豆子。”外婆稍思片刻說:“爆竹。”“中獎!”外公樂呵呵得將紅包遞給了外婆。外公又對爸爸說:“小小一個本,計算是第一!卑职置摽诙觯骸笆怯嬎銠C。”爸爸笑嘻嘻地接過了紅包。
“外孫,該你了。我來考考你的數學,5×6×3·14等于多少?”我思考了一下:“等于94·2、”“正確!”我也贏得了一個紅包。
“女兒,你是家庭主婦,我問你,什么東西越洗越小?”“肥皂!眿寢屢岔樌沓烧碌氐玫搅艘粋大紅包。
屋內笑聲陣陣,屋外鞭炮聲聲,這也正應了門外那副春聯:四海為春春不老,九州同樂樂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