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描寫春節見聞的作文(精選3篇)
2023描寫春節見聞的作文 篇1
當暮色籠罩了整個天空,繁星閃爍的時候,冒著冬天的寒風,迎來了一個熱鬧的夜晚。一個個燈籠在房前屋后游動。這里到處都洋溢著除夕之夜的氣氛。
該是合家團聚,共進晚餐的時候了,村子已不見那裊裊炊煙,路上的行人已寥寥無幾。哦,人們都在盡情地他享節日的快樂。
我和爸爸剛剛放過鞭炮,我們全家便圍坐在豐盛的酒席旁。全家人端起杯子在電視機和音樂中暢快痛飲。玫瑰色的葡萄酒啊!你不就是辭舊迎新的象征嗎?
除夕之夜,人人心情舒暢,個個面帶笑容,真是“四時花似錦,萬眾面皆春。”就連平時總愛生閑氣的奶奶變得像小孩子一樣愛笑,爸爸臉上也展開了少見的笑紋。
年飯過后,我便和爸爸媽媽一起包餃子。這是為新年準備的第頓早餐。大家邊包餃子,邊看春節聯歡晚會,解放軍叔叔用那男子漢粗獷的歌喉,表達了對親人的懷念和對祖國人民的美好祝愿。
我的眼睛濕潤了,不知是被那些真摯的歌聲感染,還是對叔叔那勇于獻身的精神所敬佩。是啊,我們之所以能幸福地在一起吃年夜飯,包餃子,平安地學習,工作。這不都是與解放軍叔叔們吃苦,犧牲緊密相連嗎
解放軍叔叔們把自己的絢麗青春獻給了保衛祖國的偉大事業,把和平的生活留給了我們。真是“虧了我一人,幸福十億人”啊!
他們不愧是我們當代最優秀的人呀!不愧是中華兒女的楷模。他們真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呀!
2023描寫春節見聞的作文 篇2
盼望著,盼望著,年的腳步終于近了。離過年還有半個多月,各家各戶便開始緊張的籌劃著怎樣過年了。 爆竹聲驚動了整個村莊。哇,過年了!這么快,過了年,我已十四歲了,我感覺自己真的長大了。趁過年該好好慶祝一下!
吃年夜飯了,我連忙“瘋”回家。今天的小菜就不一樣。你看:雞、鴨、魚、肉、海鮮……真是應有盡有。吃飯時媽媽把一個紅包遞給了我(我知道這叫“壓歲錢”),并說:“新年快樂!”我接過紅包,高興地說:“媽媽、新年快樂!”媽媽又把另一個紅包給了我弟弟。這時弟弟天真地說:“要是每天都像過年一樣,那該多好啊!” “哈哈哈!” 我們大聲地笑了起來。雖然我也笑了,可是我也有弟弟那天真的想法。我相信,大家也會有這種想法:想吃得更好,穿得更好,壓歲錢多多地拿!
吃完飯,我拿出了煙花與小朋友們一起放。我們先放“芭蕉扇”,我緊緊握住“芭蕉扇”手柄,迅速點燃導火線,等導火線冒出了白煙后,緊接著火星就射向四方。可惜你沒看到,那一幕真是太精彩了;“火星”是五彩繽紛的,尤其里面還夾著各色的珍珠呢;我們還放了個“太空人”,點燃導火線后,“太空人”就閃出火花,發出綠光,而且會一個勁地沖向太空。
年的熱鬧不用說是大家所期待的。但在我們開心“發瘋”之余,媽媽語重心長的告訴我:“年的背后寄托著沉重的責任。你又長大了一歲,對于人生應該要多一份思考。”是啊!面對新的一年,我要多一份責任。我決心要好好學習,用優異的成績報答父母、老師對我們的期望。
年年過年,年年好過,直到今年才真正品出了年味。
2023描寫春節見聞的作文 篇3
古有魚雁傳書,今有電話、網絡相通。在信息社會里,人們間的友情、愛情、親情通過電話、網絡的現代化連結,演繹得更絢麗多姿,流光溢彩。
謝爺爺是鎮鄉退休的干部,他妻子(我叫唐婆婆,她是我外婆的同事)是退休教師,他們有三個兒子,大兒在綿陽市游仙區公安局當警察,二兒在北京某公司任職,三兒在美國攻讀博士。幾年前,由于謝爺爺的兒子天各一方,他們到三臺縣蘆溪鎮買了住房,安享晚年。
除夕之夜下午,謝爺爺和唐婆婆非叫我這個小作家去他家不可,說他要收到一份意外的禮物。我欣然應諾。我在謝爺爺家品著熱騰騰的茶水,靜靜聽他講述關于他兒子的故事。
謝爺爺說,自從他們的三兒謝宏去了千里之外的清華大學讀書,電話就在他們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謝爺爺還清楚地記得:幾年前三兒剛進清華大學時打回的第一個電話。那天晚上,家中電話里傳來三兒急促的聲音:“爸爸、媽媽,我在校園里打IC卡電話。軍訓十分艱苦,天天一身塵土和汗水,都成泥猴子了。臉上曬脫一層皮,身上被厚厚的軍服捂出痱子,又癢又痛。班里有三個女同學在操練時當場暈倒了。”
“你怎么樣 ”謝爺爺趕緊打斷三兒的“連珠炮”插話。“我啊,挺住了,還當上了班長。爸爸、媽媽放心,兒子會照顧好自己。我馬上去洗澡。”“還沒洗澡哇,在忙什么 ”謝爺爺剛發問,話筒里卻傳來“嘟、嘟”的聲音,電話斷了,謝爺爺無奈地放下話筒,心里很不是滋味。怎么沒等說完就掛了呢 心想馬上打電話過去,伸手撥號才猛醒,那邊是公用電話,自己怎么也找不著兒子。
于是,謝爺爺立即“秉燭夜書”,第二天一早就發出“雞毛信”。 三天后,兒子來電話說,爸爸、媽媽,對不起,打電話的同學很多,他也是忍著蚊蟲叮咬,排了半小時隊才拿到話筒的,大家自覺地長話短說。他又說,系里晚上趕排節目迎接國慶,他擔任主持人。最后兒子還背誦了謝爺爺信中的一句話:人原本是一塊生鐵,艱苦的磨煉才會增強它的韌性,使之成為一塊好鋼。兒子自豪地說,一定百煉成鋼。
一個學期過去,已經聽慣了兒子急吼吼的電話的謝爺爺,一次忽然覺得電話里傳來兒子的聲音從容多了。還沒等謝爺爺回過神來,兒子笑著告訴他,學生宿舍都裝上電話了,他讓謝爺爺記下電話號碼,興奮地說,這下、爸爸媽媽晚上就能找著兒子了。從此,兒子常來電話談談“上網”啦;參加清華校慶演出啦;與美國芝加哥的哥倫比亞大學學生聯歡啦……快放暑假時,兒子用他老爸買的手機講,他積極報名參加了大學生“三下鄉”宣傳隊。放假不能馬上回家,要先下鄉宣傳演出,問父母支持不支持 謝爺爺回答:大力支持。謝爺爺高興地說,剛放單飛的小鳥就到農村廣闊的天地翱翔,好啊!
后來放暑假,謝爺爺先只能是兩次在電視新聞里一閃而過地看到日夜思念的兒子在農村演出的矯健身影,一周以后才親手撫摸到兒子曬得黑不溜秋的臉蛋。
大概是去年吧,謝爺爺就發現已經去美國芝加哥哥倫比亞大學三年的兒子在有意無意地提及班上同學持有筆記本電腦的人數,算是輿論先行吧。謝爺爺和唐婆婆的退休工資并不多,想買筆記本電腦的打算還渺茫。在芝加哥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生物工程博士學位的三兒在異國他鄉非常想念父母,更希望能夠經常看見他們。于是,今年臘月,謝爺爺三兒選了一只筆記本電腦,并悄悄寄回家鄉,他在電話中提到,要在除夕之夜與父母面對面,拜一個年,問一聲平安。
這下謝爺爺兩口子可是心想事成了。 除夕之夜,謝爺爺的大兒、二兒因要堅守工作崗位,只能打電話向父母拜年。過了不久,謝爺爺與三兒約定的見面時間到了,謝爺爺兩口子急著想看兒子,打開電腦的QQ,他們馬上找著了日思夜想的三兒。于是,地處兩個半球的父子、母子便心潮澎湃地聊開了,一時間父母與兒子的熱淚盈眶,問候的話語接二連三,溫馨的信息滿天飛揚—— “爸爸、媽媽,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