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老人討論
春節老人討論
落下閎(約公元前156-公元前87年),姓落下,名閎。字長公,西漢巴郡閬中(今四川省閬中市)人。世界古代杰出的民間天文學家和歷算學家。明曉天文,隱居民間。武帝元封六年被征召長安制造新歷。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創制成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有文字記載的新歷《太初歷》。落下閎在《太初歷》中首次確立了以孟春正月朔日為一元之始(即春節)的歷日制度并沿用至今。
——這是真人真事。我們在弘揚中國春節文化的時候,有沒有必要還要到傳說中去尋找另外一個什么人呢?
從春節的歷法來源上來尊稱落下閎為春節老人,是對春節文化本身內涵的挖掘。我們在弘揚春節文化的時候,有沒有必要只根據傳說中的一個什么人而憑想象將其賦予春節文化的內涵就夠了呢?
落下閎是世界杰出的古代民間天文學家和歷算學家,外國人李約瑟(英國)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稱他是世界天文領域中“燦爛的星座”;我們中國人已把他的名字“嵌入”太空(“落下閎星”)。我們在弘揚春節文化的時候,是世界杰出的人物落下閎有資格可以承載春節文化呢,還是傳說中的一個什么人有資格可以承載春節文化呢?
關于春節來歷另外幾種傳說:
一、 萬年制歷說。傳說,很多很多年以前,一個叫“萬年”的青年人,制定了太陰歷;那時的天子叫祖乙,祖乙對萬年說:“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這傳說里面的情節多象落下閎啊,我們也想學文章同志大膽猜測一下:這傳說中的“萬年”會不會就是落下閎呢?)
二、 二佛交接說。這是在陜西關中一帶民間,流傳著的有關春節的神奇傳說。如來佛與彌勒佛相爭下凡治理人間,心善的彌勒佛被算計只管了一天人間,這天就是正月初一。后來,人們為了紀念彌勒佛,就把這初春之時,二佛交接的時刻稱做“春節”。
三、 阿山阿水驅年說。這是在福建省民間,流傳著過年的美妙傳說。一個叫阿山,一個叫阿水的兩個放牛的孩子,他們找到了“年”怕響、怕紅、怕火的弱點。第二天正好是正月初一,鄉親們拿出紅柑、花生米等好吃的東西一道吃,互相祝賀:“恭喜!”從此,人們便把正月初一叫做“過年”。
(以上資料來源,詳見中國民俗網)
至于落下閎制歷說,因為是史實不屬于“傳說”范疇,故不列出。
我們找到這些資料,是幫助文章同志在弘揚中國春節文化的時候,看看傳說中的哪個人更合適、更有理由稱為“春節老人”……
我們可以列出候選人名單:
一、傳說中的老人(文章同志提出的,排在第一位)
二、祖乙
三、萬年
四、彌勒佛
五、阿山、阿水
六、落下閎(我們提出的,放在最后)
我們深知,名單排列也是一門學問,不對之處煩請文章同志斧正。
從傳說和史事中,找出誰來代表“中國春節老人”才能夠讓全中國人民都會認同呢?
文章同志用的是比貢獻的方法,看誰對中華民族的貢獻大。這種辦法到也無可非議。
文章同志已經把祖乙(天子)、彌勒佛(神仙)、阿山、阿水(放牛娃)從候選人名單中劃出,我們尊重、贊同文章同志的意見,不再討論他們貢獻大小與否(老實說,有誰能夠評定、量化出這四位貢獻的大小?!)
“這位老人為我們的祖先戰勝了年獸,使我們的祖先不再受到年獸的侵襲,這在遠古時代是對中華民族的巨大貢獻!!!遠遠要比制定正月初一的落下閎對中華民族貢獻大的多了”。(文章同志語)
落下閎對中華民族的貢獻怎么只有“制定正月初一”了?對此,我們不得不再次列出落下閎對中華民族的貢獻。這里,我們只轉引《世界杰出天文學家——落下閎》(查有梁著四川辭書出版社)一書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