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師德承諾書怎么寫(通用3篇)
教師師德承諾書怎么寫 篇1
一、 遵紀守法,共建和諧。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積極構建和諧社會,不組織或參與非法集會游行shi威、違法上訪活動,自覺維護社會穩定。自覺遵守教育法規,不違反規定在校外兼課、兼職,不搞有償家教、有償補課。根據上級教育主管部門要求,嚴格執行學校招生政策,不隨意解釋誤導家長,不擅自向考生及家長承諾錄取,以免擾亂招生工作秩序、影響社會穩定。
二、 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正確、健康運用現代網絡手段,不利用信息技術和現代通訊工具,故意捏造、虛構、歪曲事實進行惡意詆毀、中傷、誹謗、威脅,努力構建友好和諧、積極向上的人際關系。
三、 關愛學生,教學相長。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滿腔熱情關愛學生健康成長,不體罰、變相體罰學生,或諷刺、挖苦、歧視、侮辱學生,建立友愛融洽的師生關系,積極營造溫馨的教育環境。
四、 愛崗敬業,創新創優。自覺服從學校工作安排,積極完成各項教育教學工作任務,不擅自缺課、調課或離開教育崗位,不在課堂上撥打或接聽手機等通訊工具,不酒后進入課堂,以免影響正常教育教學秩序。
五、 規范收費,廉潔從教,“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認真遵守學校收費規定,不擅自組織學生統一征訂教輔材料、不向學生推銷教輔材料及其他商品,不巧立名目亂收費。自覺維護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不利用節日、招生、或職務之便等索要、收受學生家長錢物,或要求學生家長為其謀取利益。
六、 確保安全,促進健康。為學生生命美奠基,切實維護學生合法權益,盡職盡責保障學生安全和健康,不因失職、瀆職造成學生安全事故。
七、 嚴謹篤學,與時俱進。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志存高遠,追求卓越,不斷吸收現代文明成果,豐富文化底蘊,奠定發展基礎。
八、 崇尚文明,追求進步。不參與封建迷信、淫穢、賭博活動。
承諾人(簽名):
年 月 日
教師師德承諾書怎么寫 篇2
一、 遵紀守法,共建和諧。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積極構建和諧社會,不組織或參與非法集會游行、違法上訪活動,自覺維護社會穩定。自覺遵守教育法規,不違反規定在校外兼課、兼職,不搞有償家教、有償補課。根據上級教育主管部門要求,嚴格執行學校招生政策,不隨意解釋誤導家長,不擅自向考生及家長承諾錄取,以免擾亂招生工作秩序、影響社會穩定。
二、 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正確、健康運用現代網絡手段,不利用信息技術和現代通訊工具,故意捏造、虛構、歪曲事實進行惡意詆毀、中傷、誹謗、威脅,努力構建友好和諧、積極向上的人際關系。
三、 關愛學生,教學相長。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滿腔熱情關愛學生健康成長,不體罰、變相體罰學生,或諷刺、挖苦、歧視、侮辱學生,建立友愛融洽的師生關系,積極營造溫馨的教育環境。
四、 愛崗敬業,創新創優。自覺服從學校工作安排,積極完成各項教育教學工作任務,不擅自缺課、調課或離開教育崗位,不在課堂上撥打或接聽手機等通訊工具,不酒后進入課堂,以免影響正常教育教學秩序。
五、 規范收費,廉潔從教,“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認真遵守學校收費規定,不擅自組織學生統一征訂教輔材料、不向學生推銷教輔材料及其他商品,不巧立名目亂收費。自覺維護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不利用節日、招生、或職務之便等索要、收受學生家長錢物,或要求學生家長為其謀取利益。
六、 確保安全,促進健康。為學生生命美奠基,切實維護學生合法權益,盡職盡責保障學生安全和健康,不因失職、瀆職造成學生安全事故。
七、 嚴謹篤學,與時俱進。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志存高遠,追求卓越,不斷吸收現代文明成果,豐富文化底蘊,奠定發展基礎。
八、 崇尚文明,追求進步。不參與封建迷信、淫穢、賭博活動。
教師師德承諾書怎么寫 篇3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現代文明的傳播者,必須始終嚴格履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要有熱愛教師職業、獻身教育事業的崇高理想;師德素養關系到孩子的前途,關系到祖國的命運。為了切實做好本職工作,履行人民教師的職責,特做承諾如下:
1、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不歧視、排斥“差生”,不用惡俗語言侮辱學生。
2、不說粗話、臟話、落后話,不在學生面前打鬧、開低俗玩笑。
3、不坐著講課,不隨意停課、調課、離崗,不在上課時間打手機。
4、不穿奇裝異服、拖鞋進校園,不隨地吐毯,不隨地失棄廢棄物
5、不在工作時間打牌、上網玩游戲,不做與工作無關
6、自覺執行教學規范,積極參加學校的政治、業務及各項公益活動,自主參與學校民主管理。
7、樹立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的思想,關心學生的生活、學習和安全、健康,處處做學生的表率,以師者、長者的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3、潛心鉆研,精益求精。邊實踐邊教學,邊教學邊反思,使自己的教學觀念不斷更新,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努力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8、為人師表,廉潔自律。遵守教育教學常規制度,認真履行職責,以身作則,不遲到、不早退,不在上班時間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不從事有償家教,不向家長索要財物;堅決抵制社會不良影響。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