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種植土地經營合同(精選3篇)
承包種植土地經營合同 篇1
訂立合同雙方:
發包方:
承包方:
經甲乙雙方協商一致,特制定本合同,以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便于雙方共同遵守。
一、承包經營土地的期限:
甲方將畝凈種植面積土地承包給乙方依法進行生產經營活動。
乙方承包的土地和土地范圍內的水利設施的所有權屬于甲方,乙方只有土地種植使用權和經營權,不得買賣、荒蕪、不準轉作他用。
二、土地承包期限:土地承包期限為年,自年月日起至月月日止。
三、承包土地經營的用途:種植棉花各種經濟作物或糧食。
四、土地承包形式:
年內生產資料費用全部自理,在上年之前交清土地租金,其他一切費用全部自理。
上交指標方式:
年畝上交元,年累計上交元。
房租:按房改辦規定,每月沒平方米元,按建筑面積計算。
每年11月付清。
在簽定承包土地合同時,乙方應每畝交元押金,合同期滿從租金中扣減,如違約押金不退。
每年月至月冬灌水放完,否則棉花不準出售。
五、產品銷售:一切產品自銷。
六、水泵處理辦法:水泵甲方購買,共同使用,乙方以后發生的所有費用按照畝數分攤。
折舊每年每畝元。
七、甲方的權利和義務
甲方享有如下權利
1.依法發包國家所有由甲方管理使用的土地;
2.有權監督乙方依照土地承包合同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和保護土地;
3.合同期內,甲方有權對棄耕、破壞性、掠奪性種植行為予以監督并制止;
4.對乙方未按期交納租金或拖欠租金的,甲方有權收回土地,并依法追回應交費用;
5.有權安排乙方種植林帶及道路維修工作,樹苗由甲方一次性承擔,年內條田四周林帶到位。
甲方承擔下列義務:
1.維護乙方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不得非法變更、解除承包合同;
2.尊重乙方的生產經營自主權,不得隨意干涉乙方依法進行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
但承包的土地每年必須種植,否則每年。
3.在承包期內,甲方代收水資源費,如上級政策變動,按上級政政策執行。
如水不夠,乙方自己解決,與甲方無關。
八、乙方的權利和義務:
乙方承包經營土地享有下列權利:
1.依法享有承包土地合同期內使用的權利;
2.享有土地經營權、依法、自愿的權利。
乙方承包經營土地承擔下列義務:
1.維護承包土地的用途不能用于非農業建設;
2.依法保護和合理使用土地,確保土地永續利用。
凡造成土地污染、沙化、鹽堿化等損壞,并由此造成土地等級下降及其他損失的,由乙方承擔責任;
3.承包義務:植樹五年內成活率不低于,否則自行承擔樹苗款,五年內條田四周林帶到位。
4.守法、信守合同,不損失周遍團場職工的利益,在計劃生育、社會綜合治理、安全生產等方面自覺遵守,違反乙方自負責任。
九、合同變更和終止:
如遇國家政策調整,合同需要變更的,乙方依照國家政策和有關法律進行調整。
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變更合同條款;
合同期滿,自動解除。
十、違約責任:
甲方的違約責任:
如甲方擅自變更或解除合同的,應向乙方承擔違約責任,并賠償經濟損失,賠償金按每畝元計算。
乙方的違約責任:
1.因乙方隨意改變土地用途或者對承包經營的標物進行破壞或者掠奪性生產經營,或毀壞承包土地上的林木、水利設施,甲方有權要求乙方對造成的損失給予經濟賠償;
2.乙方如荒蕪土地,甲方有權收回土地。
乙方如擅自出租變賣或轉讓承包土地,不按時足額交納租金,甲方可宣布買賣和租讓的土地無效,有權解除合同收回土地,并由乙方承擔違約責任;
3.乙方如拒不履行義務的,甲方有權收回承包的土地;
4.乙方擅自解除承包合同,應向甲方承擔違約責任,并賠償經濟損失,賠償金按每畝元計算。
十一、解決爭議的方法:
在執行本合同的過程中發生爭議,由甲乙雙方協商解決,如協商不成,可由合同實際履行地人民法院裁決。
十二、本合同自雙方簽訂之日起生效,合同如有未盡事宜,應由甲乙雙方協商,作出補充規定,補充規定與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十三、本合同與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相抵觸的,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辦理。
本合同一式三份,甲乙雙方各一份。
甲方:_________乙方: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承包種植土地經營合同 篇2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照《民法典》、《農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本著“公開、誠信、平等、自愿”的原則,經甲、乙雙方友好協商,就土地承包事宜達成如下條款,以茲共同遵守。
一、甲方將黃河土地___________畝經營權交給乙方。甲方的土地不能有任何爭議、糾紛和債務。
二、合同期限從______年____月____日起到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止。
三、本合同期限內按每畝_____元,總計______元,在_____年_____月____日前一次性結清。
四、乙方在本合同期限內享有獨立的生產自主權、經營權,但不能改變土地用地性質,甲方不得以任何理由干擾乙方的正常生產經營方式,乙方要認真管理好甲方的土地,不得讓別人占用,及時除草,不能留下雜草,保養、平整好每塊土地,不得損壞。
五、如因國家工程(扒河、鋪路)需要變更土地用途,長期占用,一次性賠償金應歸滕莊村民所有。
六、本合同自雙方簽字之日起生效,一式兩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
甲方簽字:__________ 乙方簽字:__________
_____年___月___日 _____年___月___日
承包種植土地經營合同 篇3
訂立合同雙方:
______縣______公社(鄉)_____大隊(村)___生產隊,以下簡稱甲方:
承包戶主______,以下簡稱乙方
為了落實聯產承包責任制,充分調動社員的生產積極性,明確甲乙雙方的權利義務,根據中央(83),(84)一號文件精神,經社員大會討論同意和甲乙雙方充分協商,特訂立本合同,以便雙方共同遵守。
一,承包土地的面積,地點,等級
甲方將______畝土地(田)發包給乙方,該土地位于______,東至______,西至______,南至______,北至______。其中,一等地______畝,二等地______畝,三等地______畝,四等地______畝,……。承包土地的所有權屬于集體,乙方只有土地使用權,不得買賣,出租,荒蕪,不準轉作宅基地。
二,承包時間
承包時間共______年,從一九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起,至一九______年
______月______日至。
三, 乙方的權利義務
⒈ 乙方有權獲得國家下撥用于發展農業生產的化肥、農藥、良種、貸款指標和其它農業物資。
、病∫曳奖仨毻瓿缮霞壪逻_的種植計劃,在完成種植計劃的前提下,可以自己決定種植經營。
、场∫曳奖仨毻瓿砂赐恋禺數攤派的統購指標任務和上繳農業稅的任務,每年向國家交售______斤______,______斤 ______,______斤______,……。交售時間是____________。每年向國家繳納農業稅______元,納稅時間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必須每年向甲方上交公積金______元,公益金______元,管理費______元,上交時間為每年的______月______日以前。乙方必須完成甲方按承包土地畝數攤派的義務工日,或上交按義務工日折價的金額。
(本條亦可采取列表形式,見后)
⒋ 乙方經甲方同意,可以自找對象轉包土地,可以與轉承包戶協商,平價購買生活用糧。土地轉包后,轉包戶必須承擔原由乙方承擔的所有統購任務和繳納農業稅任務,承擔向甲方上交“三金”和完成義務工任務。
、怠∫曳饺缬錾(不能違背計劃生育規定)、死、嫁、娶,承包土地一般不變動,但必須按規定調整所承擔的義務。乙方如因勞動力減少,無法繼續承包土地,又無人愿轉承包時,可以向甲方提出退回承包土地的一部或全部,由甲方另行統一安排。乙方對國家、集體承擔的義務相應減少或免除。
、丁∫曳接胸熑伪Wo承包土地上的林木、排灌、通電等國家或集體設施。
四,甲方的權利義務
、薄〖追接袡啾O督乙方完成國家下達的種植計劃、統購任務和納稅任務,有權敦促乙方完成對集體的義務。
、病野从媱澐峙溆糜谵r業生產的化肥、農藥、良種、貸款指標和其它農用物資,甲方應及時按承包土地的數量和等級分配給乙方。
、场〖追綉ㄆ诠技w財務帳目和公積金、公益金、管理費的使用情況,必須接受乙方的監督檢查。
五,違約責任
、薄∫曳饺绮话磿r履行對國家和集體的義務,除應繼續履行外,還應按遲延項目價值的____%,向甲方償付違約金。乙方如仍然拒不履行義務的,甲方除可請求有關
部門處理外,有權收回乙方承包的土地。
⒉ 乙方如荒蕪承包的土地,除應履行對國家、集體的一切義務外,甲方有權收回土地。乙方如果擅自出賣和租讓承包的土地,甲方可宣布買賣與租讓關系無效,并可收回土地。乙方如果在承包的土地上建房,甲方有權責令乙方拆除。乙方如果毀壞承包土地上的樹木和集體設施,應照價(毀壞樹木折價)賠償。
、场〖追饺绮患皶r撥給乙方國家分配的化肥、農藥、良種、貸款指標和其它農用物資,應按其價值的______%,向乙方償付違約金,并應如數補發所欠物資。
六,不可抗力
乙方如因不可抗力的自然災害,造成承包土地內農作物的減產或絕產,經調查核實后,可根據實際情況減少或免除乙方對國家或集體的義務。
七,其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合同從承包期開始之日起生效。承包期內,承包戶主如去世,其家庭成員有承包繼承權。本合同不因甲方代表人的變更而變更。合同執行期間,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變更或解除合同;合同如有未盡事宜,應由甲乙雙方共同協商,作出補充規定。
甲方:
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