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活動愛護資源倡議書素材推薦(精選3篇)
全民活動愛護資源倡議書素材推薦 篇1
俗話說得好,水,是生命之源”,這句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而且大家都認為是毫不夸張的。
但,我有一個疑問水是取之不盡的嗎?我們可以肯定地回答:不是的。雖然地球70.8%的面積被水覆蓋,但97.55%的水是海水,不能直接飲用。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水還不到世界的1%,可見我國的水資源并不富裕。
可是還有一些人在不斷的浪費水,比如:花鳥市場有些賣魚的人,在給魚池蓄水的時候,就把水管子往里面一放,就不管了,當發現的時候,已經遲了——水已經往外流了。
還有些人把臟物全部放到小河里,原本清澈見底的小河瞬間變成了“垃圾場”。
所以我提幾條節水建議
1.用水時水不要開太大,用完水要擰緊水龍頭,洗臉用盆裝適量的水,不要開著水龍頭。
2.們要制止那些浪費水的人,如果浪費水,應該采取措施。
3.米的水,可以用來沖馬桶、澆花、擦玻璃……
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不要浪費水源,世界會變得更美好!
全民活動愛護資源倡議書素材推薦 篇2
全校師生員工:
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環境不僅制約著人類的發展,更主宰著人類的生存質量。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是黨中央、國務院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
水是生命之源,水與糧食、能源是同等重要的三大戰略資源之一,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事實上,我國人均淡水資源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屬于缺水國家,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而今,云南已持續三年大旱,情況十分嚴重,至_年2月20日,已有15州市逾315萬人出現飲水困難,254條中小河流斷流、390座小型水庫干涸、822余畝田地農作物。昆明市受旱嚴重,城市供水十分緊張和困難,為保障城市供水,部分小區已采用“保高峰時段供水”。但是在我們的身邊,仍然可以看到水資源污染、浪費的現象,河流里漂浮的垃圾、教學樓和公寓里未關緊的水龍頭……其實我們能做的很簡單,將垃圾扔到垃圾桶中,輕輕的把水龍頭關上……這不經意的一點點水,也許是我們子孫后代賴以生存的寶貴資源。
一日無水,人則虛;一年無水,國則損;百年無水,則何如?有水當思無水之苦,如若不然,那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將是人類的眼淚。
在建設節約型社會,倡導“低碳、綠色、環保”的進程中,越來越多的人從日常生活,消費細節做起,減少資源消耗以及碳排放量等方面貢獻自己的力量。為了進一步增強節水意識,以實際行動創建“節水型”“節能型”高校,為學校的發展再做新貢獻,特此向全體師生員工發出倡議:
一、弘揚節水風尚,做節約用水的宣傳員。
廣大師生要把節約用水放在日常生活當中,充分認識節水的必要性和重大意義,樹立節水意識,轉變用水觀念,養成良好的節約用水習慣;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榮辱觀,惜水、愛水、節水,從我做起。節水不僅是獨善其身,更重要的是兼濟天下,把節水的意識傳遞給周圍的每一個人,將節水的影響擴大到更大的領域。
二、養成節水習慣,做科學節水的實踐者。
節水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入手,刷牙洗臉時盡量用容器接水,而不是用流水;用完水一定要擰緊水龍頭,杜絕“長流水”現象;天氣日益變熱,洗澡時也要盡量節約用水等等。提高水的利用價值,堅持循環利用。如利用洗臉水沖廁所、洗菜水澆花,用過的水留起來拖地沖廁所等。衣物集中洗滌,應盡量減少洗衣的次數;小件、少量的衣物提倡手洗;洗滌劑要適量投放,過量投放將造成水的大量浪費。對于用水量較大的綠化及生活用水提倡一水多用,分質使用,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將水耗降至最低。倡導在衛生間盡量使用二次水,帶動身邊的人共同參與節約用水行動。對發生在身邊的用水浪費現象,要敢說敢管,互相監督,共同保護利用好水資源。
三、做踐行節能減排的楷模
要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節約每一度電、每一滴水、每一張紙、每一粒米的點滴小事做起,做自覺踐行節能減排的楷模。
1、養成離開辦公室、教室、寢室及其他公共場所時隨手關燈、關空調、關電腦的良好習慣。
2、天氣晴朗、光線充足時,建議教室、辦公室、會議室以采用自然光為宜。
3、開展節水行動,隨時關閉水龍頭,做到人離水斷,衣物集中洗滌,減少洗衣次數,洗滌劑要適量投放,避免過量用水。
4、積極推廣“無紙辦公”、“無紙通信”,節約打印、復印用紙,提倡雙面使用打印紙。
5、樹立資源循環利用的意識,爭取做到“一物多用”。逛街時帶上購物袋,少用塑料袋,減少一次性用品(如紙巾、紙杯、筷子、方便碗等)的使用。
6、養成健康科學的飲食習慣,樹立節儉文明的生活消費理念,節約糧食,反對浪費,提倡適度消費,不超前消費。
7、分類保存和回收處理廢紙、飲料瓶、電池等廢棄物,促進生活節能減排。
8、實踐“135”出行方案(即一公里內步行,3公里內騎自行車,5公里內乘交通工具),以綠色低碳的出行方式支持節能減排活動。倡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騎自行車或步行上下班。
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節能減排是可持續發展的具體體現,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也是人類的遠見、智慧和內涵、修養的外在彰顯,更是對子孫后代負責的身體力行、義務擔當!一滴滴水能匯合成大海,一棵棵樹能成長為森林!讓我們每一位師生員工行動起來,從自己做起、從點滴著手、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積極參與節能減排,認真開始低碳生活,為實現國家的節能減排目標、為創建節約型校園、節約型社會做出自己積極的貢獻!
全民活動愛護資源倡議書素材推薦 篇3
罪惡的人類:
如今十分發達的地球,雖然環境情況看起來十分樂觀,但是卻有十分重大的隱患,這都是人為制造出來的,:大肆砍伐樹木、建立化工廠、胡亂排放有害液體。“對人類威脅較大的氣體,世界每年的排放量達6億多噸……;估計到下個世紀中葉,地球表面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面臨沙漠化的危險,每年有6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漠化,威脅著60多個國家……”看見這一組組令人觸目驚心的數字,人類,你們有何感想?從2300萬年到1800萬年前森林古猿的出現到現在人類高度發達的文明時代,對于每個人從未停止過的索取,大自然都是“有求必應”的,這更滋長了人類的貪欲。
舉一個例子:我國的木蘭溪,在50年代初本是一個清澈見底的河流,但現在它已是魚蝦絕跡的污河,又為我們的地球母親添多一道疤痕。這,不是給人類重重地敲響了警鐘嗎?
由此,我鄭重地向仍未覺悟的人們建議:
第一,人類要想征服可怕的大自然,就必須尊重自然。對于改造自然理應慎之又慎,又要大刀闊斧,勇于實踐和改良,才能控制自然,使自身利益與自然協調發展,決不能重蹈西方發達國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轍。
第二,要從我做起,首先選擇有利于保護環境的生活方式。善待我們的家園、善待地球,共創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
1、節約資源 減少污染
(1)節水為榮,隨時關上水龍頭,防止滴漏。
(2)慎用清潔劑,盡量用肥皂,減少洗滌劑中的化學物質對水的污染。
2、綠色消費 環保選擇
(1)用無鉛汽油、無鎘鉛電池、無磷洗滌劑,減少水與空氣的污染。
(2)購買低砩家用制冷器具、無砩發用摩絲,減少對臭氧層的污染。
3、重復使用 多次利用
盡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如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和餐盒,減少白色污染;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自備購物口袋或提籃。
4、分類回收 循環再用
不亂丟棄廢電池、廢塑料等垃圾、廢物;將垃圾分類投放,變廢為寶,使資源循環再生,造福人類。 5、保護自然 萬物共存
不獵殺、使用珍稀動物和受保護的動物,關愛與保護野生動植物;植樹造林,愛護我們身邊的每一寸綠地、每一株花草、每一片樹木。
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我倡導同學門提高保護環境的意識,也建議叔叔阿姨們加入我們的隊伍中來,為保護環境、造福后代貢獻自己的力量。因為:保護環境,刻不容緩!
此致
敬禮
倡議人:_
_年_月_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