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防學生溺水倡議書(精選3篇)
關于防學生溺水倡議書 篇1
尊敬的家長、社會各界朋友:
近年來,溺水事故已成為學生意外傷害的“頭號殺手”,校外、周末、節假日或暑假期間,學生溺水事故每年仍有發生,給涉事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傷痛和損失。
當前,氣溫升高,汛期又至,學生溺水事故易發。為有效預防學生溺水,現作如下倡議:
1.家長朋友要教育孩子做到“七不三要”: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與同學結伴游泳;不在無家長或教師帶領的情況下游泳;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私自到江河、湖泊、水庫、堰塘、水井邊玩耍;不熟悉水性的學生不擅自下水施救。要在家長或長輩帶領下游泳;要到有防護設施和施救人員的正規的游泳場所游泳;遇到同伴溺水時,要大聲呼喊,并立即尋求成人幫助,不能手拉人等盲目施救。
2.家長在孩子離開學校時段做到“四個知道”:知道自己的孩子去哪里,和誰一起去,去干什么,什么時候回來。尤其是周末和暑假,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去向,切實擔負起監護人的職責。
3.社會各界積極行動起來做到“四個及時”:發現學生私自在水中嬉戲或游泳,及時勸阻并聯系相關人員;發現學生在水中遇到危險或不慎落水,及時呼救和采取恰當的救助措施;發現危險區域安全隱患,及時向轄區政府、村(社區)和相關部門反映;相關部門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及時完善必要的預防溺水警示標牌和防護措施。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國的未來。保障他們的生命安全,是全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讓我們攜起手來,共筑安全防護網,為全縣25萬學生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關于防學生溺水倡議書 篇2
各位家長,社會各界人士:
學生的健康成長關系到家庭的幸福、關系到祖國的未來。多年來,溺水事故一直是我國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的頭號殺手。溺水事故大多數發生在校外、節假日或暑假期間。溺水事故的發生,給事故家庭造成巨大的精神傷痛和無法彌補的損失。目前,夏天到來,汛期又至,防溺水工作又到了關鍵時期。
為了切實做好我縣中小學生暑期防溺水安全工作,建立“以人為本、教管并重、社會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特向全社會發出以下倡議:
一、倡議廣大家長增強責任意識,加強對孩子的教育和校外監管。教育孩子不擅自在未經家長許可或帶領的情況下私自與同學結伴游泳或嬉水,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護人員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或嬉水,不在上下學的途中下溪、河、溝、水庫、水坑、山塘等危險水域游泳、游玩、嬉水,不到設有“禁止游泳”或“水深危險”等警示標語的水域處游泳或嬉水。教育孩子在見到有人落水而自己又無能力救護的情況下,不要逃離或者貿然下水施救,要采取呼救及報警等措施,盡快把情況報告給成年人。教會孩子基本的應急自救、求助、報警方法。第四,親自帶孩子游泳時,要密切關注孩子的活動情況。平時要經常與學校和老師保持聯系,就孩子的安全監管做到無縫對接。
二、倡議相關部門加強對易發事故水域的監管。在危險水域周邊要采取各種防護措施,設立警示牌對欲下水游泳的學生進行提醒和阻止,提醒成年人關注在水域附近活動的學生,及早預防事故發生。
三、倡議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預防學生溺水工作。發現危險水域安全隱患及時報告相關管理部門;發現學生在沒有監護人在場的情況下,私自在池塘、河邊、水庫等地方游泳、戲水、玩耍,應及時制止并及時聯系相關人員;發現學生遇到危險要及時采取營救措施。
關愛青少年兒童行動,從你我做起、從參與做起、從身邊做起!讓我們大家一起聯動,齊抓共管,共筑學生夏季溺水防護網,確保少年兒童健康成長!
旬邑縣教育局
2019年6月29日
關于防學生溺水倡議書 篇3
一、活動目標:
本著“為學生的持續發展提供動力,為教師的不斷提高拓展途徑”的原則,努力構建師生精神家園,營造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努力實現“書香校園,人文課堂,涵養教師,儒雅學生”的辦學遠景。
二、活動理念:
1.一個追求:植根經典閱讀,構建書香校園;
2.兩項工程:“全員閱讀”、“經典誦讀”。
3.三個原則:
①重視面向全體學生,堅持全程參與,對學生進行分層次要求。
②本著“直面經典、不求甚解、但求背熟、終身受益”的方針指導青少年讀經誦典。
③堅持以學校領讀為主體,以家庭助讀為輔助,以社會力量為推動的三結合模式。
4.活動口號:
①“讀經典的書,做有根的人”。②“閱讀改變人生,行動鑄就輝煌。”③“讀書、啟智、明理、做人。”
三、活動途徑:
①領:利用校園廣播站舉行有計劃的領讀,播放經典詩文錄音,讓學生聽。每周的升旗儀式,由一班級舉行一次集體誦讀活動。
②讀:學校編寫古詩文誦讀的材料;對閱讀書目、閱讀時間、閱讀要求、檢查監督、配套活動作出明確的規定,爭取達到全員閱讀的要求。
③講:利用校本課程及語文課,在學生背誦的基礎上,適當講解。
④創:圍繞“讀圣賢書、立君子品、做有德人”這樣一個主題開展讀書節活動,組織學生進行經典誦讀、讀書筆記展覽等活動,交流展示。
⑤境:優化圖書館及閱覽室的平臺;設計“明禮墻”或“文化之窗”,展示經典詩文,以境育人。
⑥評:每學期評比 “讀書明星”、“小小藏書家”以及“書香班級”和“書香家庭”,并予以表彰。綜合閱讀量、讀書活動參與度和文化素質等要素,以考級的方式檢測閱讀效果。
四、具體安排:
(一)動員宣傳階段
首先,通過發放告家長書,倡導親子閱讀的理念,指導親子閱讀的方法,推薦閱讀書目,形成家校讀書合力,引導家長為孩子營造一個書香型的家庭氛圍,“讓閱讀成為生活的一個重要內容”。
其次,通過班會、廣播、國旗下的講話、宣傳欄等窗口,對該活動的目的意義進行宣傳。校園醒目處張貼“書海揚帆 香溢校園”、“相約好書 牽手美文”、“暢游書海擁有智慧”、“感激書籍 享受成長”等標語,使學生時時刻刻呼吸著校園文化的空氣。
(二)“打造書香校園”系列活動構想:
第一層面班級活動:
1、豐富班級讀書角。要求各班開展“獻一本看多本”共建圖書角活動,充實各班圖書角的圖書數量,提高學生的閱讀量。選出一名圖書管理員進行登記造冊,建立流動傳閱制,營造濃郁的書香文化,并規范班級圖書角建設。
2、開展讀書隨筆活動,要求各班學生把讀書的感想、體會、經驗等寫出來(以讀書筆記為主要載體,每周至少一次)。
3、開展各類讀書活動。根據各班實際,開展美文誦讀比賽、讀書演(講故事)比賽,讀書報告會,古詩擂臺賽、讀書筆記展評、讀書手抄報展覽等各類讀書活動。要求活動留痕跡。
第二層面教師活動:
1、認真開展“同讀一本書”和“推薦閱讀好書”活動。要精心研讀學校推薦的必讀書籍,認真選讀有關的優秀書籍。通過集中與分散相統一的形式,結合教師大會等組織讀書體會的匯報交流。
2、及時撰寫讀書心得體會以及學生讀書活動案例,并積極上傳到相關的網絡平臺上,以更好地彰顯我校風采。
第三層面學校活動:
1.在全校范圍內推行“晨誦——午練——晚寫”活動。
晨誦,根據學校為各年級選定的內容或語文、英語老師的要求展開誦讀。午練,來到學校,即靜悄悄練,每周交語文老師一張練紙。晚寫,提倡讀寫創套餐隨筆,要求每周抄兩篇美文、一份隨筆。
2.營造氛圍。
班級要加強“書畫班級”環境建設,要有閱讀園地、黑板報、圖書角等符合班級的特點,給學生創設寬松、愉悅的閱讀環境。其中,閱讀園地,設想在教室外墻或內墻內,美化專門區域,展示讀書活動。
學校在校園網上或校刊上開辟一個“書香園”陣地,介紹有關名人讀書的故事,以及一些短小的名家名篇及學生的讀書心得,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書的熏陶。
3、落實評價
(1)語文老師做到三個一:即每周一檢查,每月一整理,每學期一裝訂。
(2)為了促進書香校園活動的開展,學校根據學生及各班參與活動的情況,每學期末評選出“書香班級”、“書香家庭”、“書香教師”。
(3)舉行一次大型的誦讀活動,并每學期結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