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災救災安全的倡議書(通用3篇)
抗災救災安全的倡議書 篇1
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災害,打亂了我們的生活節奏,情牽十幾億人的視線,強震抗災中,誰是最可愛的人?
這些身影我們難以忘記。
親臨一線的。哪里有災難,總能看到溫的身影,仿佛44小時后又回到凍災現場的話音仍在耳畔,卻又已奔赴強震災區,一線指揮。有網友說難以忘懷這個花甲老人的身影,在他身上,肩負的是人民的重托,肩負的是大國責任。
我們的子弟兵。危急時刻,都會有子弟兵迎難而上,“官兵徒步前行”牽動人心,有網友留言說“我們的戰士們,請你們快一點抵達災區。”這一份急切中,又有著多少的溫情和期待。子弟兵一線抗災,讓我們看到堅忍不拔的前行,看到與死神之間進行的不屈較量。
廣大的醫護人員。5月12號是護士節,然而地震給這個本來應該溫暖的節日帶來了顫抖,白衣天使們恪盡職守,搶救傷員,是在用危難面前的救死扶傷來捍衛自己的職業操守。
生命的色彩,在地震中不僅僅有“天使白”和“橄欖綠”,還能看到――群自發投入救援的鄉親。我們看到當房屋倒塌時,當孩子被壓在倒塌的教學樓下,鄉親們自發投入了救援,沒有什么豪言壯語,沒有什么復雜動機,其實這個時候,他們想的可能只有兩個字“救人”,樸素的東西往往最能打動人心。
獻血的大學生和群眾。“也許,我獻的血就能救一個人”,中國那句老話“患難見真情”似乎總能應驗并能深切的讓人感到溫暖和雋永,新聞聯播中那一張張青春和無私的面孔在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詮釋對祖國和人民的愛。
獻出愛心的每一個人、各個戰線上奮戰的每一個人……正是這樣的眾志成城,才能讓我們與死神的較量中,跑贏時間。
“不忍心看那些圖片”、“真希望傷亡人數那個數字不要再變了”。其實這幾天,我們這群“離新聞事實最近”的人,在新聞戰線抗震之時,也在飽嘗艱辛,帶著牽掛、揪心、痛苦,緊張工作,或許就是通過我們的努力,能讓大家能少一分牽掛、揪心、痛苦……
抗災救災安全的倡議書 篇2
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根據學校安排,20xx年清明節放假時間為20xx年4月2日至4月4日,共三天。 為了保障各位同學在假期之間的人身和財產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發生,為了加強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確保大家度過一個平安祥和的節日,我們特此提醒同學做出如下倡議:
1、注意交通安全:同學們在校外乘車、駕車和步行,要嚴格遵守交通規則,不坐危險車輛、不坐超載
車輛,要提高在交通行為中的自我保護意識。家里有車的同學,一定要提醒家人不能酒后駕車。
2、注意消防安全:同學們要增強消防意識 ,清明節回家掃墓的同學注意遵守當地文明掃墓的規定,不攜帶火種和易燃易爆物品進入林區,以防發生火災。祭奠已故親人,盡量用鮮花、塑料花等當祭品,要考慮環境保護。
3、注意飲食安全:同學們外出用餐時要注意飲食衛生安全,外出旅游的學生一定要到有衛生質量保障的餐館用餐,防止食物中毒。
4、注意旅游安全:外出旅游的同學要嚴格遵守旅游景點的提示和要求,不要單獨行動,不要到未開發的區域游玩、探險。
5. 假期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增強法制意識,提高防范意識,不參加非法和不文明活動,做文明市民。
6. 嚴格遵守返校時間,按時返校,如有特殊情況按照相關制度及時聯系學院和老師。
7. 離校期間安全問題由本人負責,與學校無關。
最后,衷心地預祝大家度過一個快樂、安全的清明小長假!
離校學生簽字:
信息藝術系
年 月 日
抗災救災安全的倡議書 篇3
全校師生員工及家屬朋友們:
文明校園需要文明交通,文明交通需要每一個人的共同參與。近年來,我校不斷深化文明創建,廣大師生及家屬朋友的交通意識不斷增強。但與此同時,不文明、不安全的交通行為卻依然存在,這大大增強了交通安全隱患,也影響了學校形象。為創建平安、和諧、文明校園,營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秩序,保障全校師生員工出行人身安全,特發出如下倡議:
一、做文明交通的實踐者。開文明車,自覺遵守市區及校園交通規則,自覺聽從交警及保安人員指揮,自覺養成“按燈停走、按道行駛、按線通行、按位停放、按規駕乘”的交通習慣,不爭道、不搶道、不占道,不亂停亂放亂掉頭,不從車窗往外隨意扔果皮、紙張等垃圾物品,禮讓行人,禁止鳴笛。行文明路,不闖紅燈,不亂穿馬路,不在機動車道行走,不翻越交通隔離設施,自覺監督和推進文明交通環境的建設。
二、做文明交通的宣傳者。樹立文明交通理念,每個人都要成為文明交通的宣傳者,主動向家屬、朋友、同學及家長宣傳交通安全知識,拒絕酒后駕駛,做到“酒后不開車,開車不喝酒”,同時做到不超速行駛、不無證駕駛、不疲勞駕駛、不違章停車、不在斑馬線上搶行,不坐無牌車、電瓶三輪車等低資質、無安全保障的違法載客車輛等。
三、做文明交通的勸導者。要積極參與交通公益活動,主動勸阻不文明交通行為,經常引導和提醒家人、朋友以遵守交通法規為榮,以不遵守交通法規為恥,對發生在身邊的不文明交通行為要及時予以勸阻、糾正,影響、帶動更多的人遵章守紀,文明出行,安全出行。
四、做綠色出行的推廣者。美麗師大、美好家園建設需要我們共同行動,每個人都向身邊人宣傳開展“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的意義,帶動更多人參與到行動中來。倡議每個人從自身做起,盡量選擇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采取步行、騎自行車等出行方式;倡議廣大“有車族”樹立“能走不騎,能騎不坐,能坐不開”的出行理念,積極參與交通‘135’行動,即1公里內步行、3公里內騎自行車、5公里內乘坐公共交通。
文明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力量。遵章守紀,安全出行,文明交通,既是每一位公民的責任和義務,更應是每一位師大人的自覺追求,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人人參與,共同努力,文明行路、文明行車、文明停車,共創文明安全有序的校園交通環境,共建“人文師大、美麗師大、活力師大、幸福師大”。
倡議人:
日期: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