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作倡議書(精選3篇)
安全工作倡議書 篇1
廣大團員青年:
20xx年廣大團員青年在各自的崗位上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頭學技術、保安全,為全廠安全生產平穩運行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結合全面貫徹落實集團公司、油田公司安全工作會議精神和我廠安全生產活動的全面開展,進一步增強全體團員青年安全意識,敲響安全生產警鐘,營造安全生產良好氛圍,做到安全、生產雙豐收,廠團委特向全廠廣大團員青年發出“踐行安全生產、青年爭當先鋒”倡議:
一、提高認識,筑牢思想防線。每一位員工都要時刻牢記,我們從事的是有風險工作,安全每分每秒都威脅著我們的企業、我們的生命、我們的幸福和快樂,每一位青年都要切實樹立主人翁意識,務必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安全工作,真正做到人人、事事、處處、注意安全、講安全。堅決不做不懂安全的糊涂人、盲目蠻干的魯莽人、害怕麻煩的懶惰人、滿不在乎的麻痹人、馬虎大意的粗心人。
二、強化安全培訓、弘揚安全文化。安全工作貫穿于生產、生活的全過程,每一個崗位、每一道工序、每一項作業都不容出錯,稍有疏忽就可能給企業、家庭、個人釀成終身遺憾。我們廣大團員青年都要認真學習作業規程和操作技能,學習安全生產規范,要把懂不懂安全、會不會安全、重視不重視安全作為上崗的必備條件。廣大團員青年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轉變,真正成為操作的示范員、安全生產的服務員。采取安全知識大討論、安全板報、宣傳條幅等喜聞樂見的宣傳方式,面向全體職工、外協隊伍,深入宣傳“安全責任、重在落實”的活動主題,把安全生產工作落到實處。
三、深入扎實持久,廣泛開展活動。搞好安全生產不是一朝一夕、一招一式就能奏效的,廣大團員青年要深入基層、深入現場、深入班組、深入崗位,依靠扎實持久的推進各項制度和規定、規程、程序的落實。時刻牢記安全責任重于泰山,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要長期廣泛地開展“找出一個隱患、控制一個風險、提出一條建議、采取一條措施、總結一條經驗”,認真落實各項防范措施,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充分發揮團員青年先鋒作用,筑好安全防線。
青年同志們,抓安全就是抓發展,抓安全就是抓穩定,讓我們緊密圍繞安全生產目標,消除安全隱患。通過培養自己“我要安全”理念,提高自己“我會安全”的技能,牢記規章制度“我會遵守”的意識,強化自己“我懂安全”的素質,推動全廠安全生產工作責任制的層層落實,最大限度地消除事故隱患,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減低一般責任事故,減少違章(法)行為,營造全廠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氛圍。
弘揚安全文化,提高安全素質!我們相信,在采油廠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在全體青年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為企業安全生產起到示范引領作用。讓我們攜手為南泥灣采油廠的持續科學發展貢獻青春和力量!
倡議人:
時間:X年XX月XX日
安全工作倡議書 篇2
親愛的同學們及家長:
在今年的省“兩會”上,新一屆省政府將治理城市交通擁堵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把其列為今年省政府十大為民辦實事之首。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開展為期五年的全省治理城市交通擁堵工程的決策部署,省公安廳決定,從今年3月1日開始到12月31日,在全省開展城市道路嚴重交通違法行為集中整治行動。我市公安機關積極響應,確定“四路一點”(即:環城南路、昌國路、新橋路、青壘頭路、環城東路與蓬萊路交叉路口)和九類交通違法行為(即:1、車輛、行人闖紅燈;2、酒后駕駛;3、違法停車;4、超速(飚車);5、違反禁令標志違法掉頭、左轉彎、闖禁行線;6、違法占用公交站點;7、路口違法穿插排隊車輛;8、行人過路口不走人行橫道;9、非機動車占用機動車道通行)為今年整治工作重點,為此,我們特向你們發出如下倡議:
行文明路,倡導文明交通風尚。行路時不闖紅燈、不亂穿馬路、不在機動車道內行走,不翻越交通隔離設施;騎乘非機動車不上機動車道行駛,不違反交通信號指示通行,不妨礙機動車正常通行。
開文明車,踐行文明交通行為。自覺養成“按燈停走、按道行駛、按線通行、按位停放”的交通習慣,不爭道、搶道、占道,不亂停亂放、亂掉頭,不闖紅燈;杜絕酒后駕駛、超速行駛;保持安全行車車距,文明禮讓斑馬線。
做文明人,爭當文明交通表率。家長模范遵守交通法規,做好孩子的表率:主動勸阻不文明交通行為,經常引導和提醒孩子以模范遵守交通法規為榮,以不遵守交通法規為恥。
同學們、家長們,城市交通擁堵是“發展中的煩惱”,治理城市交通擁堵,既需要規劃、建設、市政、公安等多個政府部門協同作戰,更需要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的擁護支持和配合參與,交通文明關乎著每一個人的生活,交通安全維系著每一個家庭的幸福。讓我們自覺告別交通陋習,爭做文明有禮市民,走文明路、開文明車、做文明人,為創造安全、暢通、和諧、文明的道路交通環境而努力!
XX市定海區教育局
XX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定海大隊
二0XX年三月十三日
安全工作倡議書 篇3
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災害,打亂了我們的生活節奏,情牽十幾億人的視線,強震抗災中,誰是最可愛的人?
這些身影我們難以忘記。
親臨一線的。哪里有災難,總能看到溫的身影,仿佛44小時后又回到凍災現場的話音仍在耳畔,卻又已奔赴強震災區,一線指揮。有網友說難以忘懷這個花甲老人的身影,在他身上,肩負的是人民的重托,肩負的是大國責任。
我們的子弟兵。危急時刻,都會有子弟兵迎難而上,“官兵徒步前行”牽動人心,有網友留言說“我們的戰士們,請你們快一點抵達災區。”這一份急切中,又有著多少的溫情和期待。子弟兵一線抗災,讓我們看到堅忍不拔的前行,看到與死神之間進行的不屈較量。
廣大的醫護人員。5月12號是護士節,然而地震給這個本來應該溫暖的節日帶來了顫抖,白衣天使們恪盡職守,搶救傷員,是在用危難面前的救死扶傷來捍衛自己的職業操守。
生命的色彩,在地震中不僅僅有“天使白”和“橄欖綠”,還能看到――群自發投入救援的鄉親。我們看到當房屋倒塌時,當孩子被壓在倒塌的教學樓下,鄉親們自發投入了救援,沒有什么豪言壯語,沒有什么復雜動機,其實這個時候,他們想的可能只有兩個字“救人”,樸素的東西往往最能打動人心。
獻血的大學生和群眾!耙苍S,我獻的血就能救一個人”,中國那句老話“患難見真情”似乎總能應驗并能深切的讓人感到溫暖和雋永,新聞聯播中那一張張青春和無私的面孔在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詮釋對祖國和人民的愛。
獻出愛心的每一個人、各個戰線上奮戰的每一個人……正是這樣的眾志成城,才能讓我們與死神的較量中,跑贏時間。
“不忍心看那些圖片”、“真希望傷亡人數那個數字不要再變了”。其實這幾天,我們這群“離新聞事實最近”的人,在新聞戰線抗震之時,也在飽嘗艱辛,帶著牽掛、揪心、痛苦,緊張工作,或許就是通過我們的努力,能讓大家能少一分牽掛、揪心、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