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暖冬行動倡議書(精選3篇)
大學生暖冬行動倡議書 篇1
親愛的青年們:
當我們翻弄著衣柜,覺得這件款式不佳,那件顏色老土的時候,可曾想到,貧困山區的鄉親們,可能正衣著單薄地在寒風中勞作;當我們坐在教室不想學習的時候,可曾想到,貧困山區的孩子們,可能用著唯一的鉛筆作業,新奇地讀著唯一的課外書。
冬,是這些孩子們最難熬的季節。只有單薄的衣裳、破舊的鞋子,臉頰凍得焦紅、手腳生滿凍瘡,依然坐在冰冷破舊的教室里簌簌發抖;僅有的書本,短短的鉛筆,依然渴求地望著書本,嘹亮地讀著課文。
他們的貧窮和苦難,溫室里的我們難以想象,校園里的我們亦無力讓他們擺脫貧困過上我們一樣的生活。可是,我們小小的行動就可以幫助他們,至少讓他們中的一部分,因為我們的舉手之勞而感受到溫暖。
作為陶子的我們肩負對陶老先生“愛滿天下”偉大精神的傳承,對“知行合一”理念的踐行。 “盡自己之所能,救貧困之所需!”捐贈衣物文具給貧困地區的同胞,目的不僅在寒冬給他們送上溫暖,也是通過募捐活動讓更多的人參與關注公益事業,讓愛心匯成行動,讓“益暖中華”不僅喊得響亮,更做得實際。
親愛的同學們,請大家行動起來,請檢視我們的衣柜,收拾我們的書桌,讓那些被置于箱底,閑置桌旁的舊衣文具都派上用場吧,讓深山里寒風中的身影不再顫抖,溫暖一顆顆渴盼著暖冬的心靈。
“愛滿——暖冬行動”為貧困鄉親、學子募集衣物及學具活動正在進行,特向各位陶子提出倡議,在此,深表感謝!
公益青年
20xx年 冬
大學生暖冬行動倡議書 篇2
凌晨,當整座城市還沉浸在甜美的夢鄉,辛勞的城市美容師們卻早已出門,在寒風中為城市“梳妝”。他們用“寧愿一人臟,換來萬家潔”的環衛精神,日復一日地在大街小巷辛勤勞作、默默奉獻,為我們創造了優美舒適、干凈衛生的生活環境。眼下,正值寒冬,為了給堅守崗位的環衛工人送去一份溫暖和關愛,我們向全體市民、廣大網友發出如下倡議:
一、拒絕車窗拋物,不隨手亂丟垃圾。尊重環衛工人勞動成果,請隨車攜帶垃圾袋,不要將雜物丟到車窗外;在大街上不隨手丟棄垃圾,不亂涂亂畫隨地吐痰;處理碎玻璃、大頭針、刀片等垃圾時,請用膠帶、廢紙裹好后再扔進垃圾桶,避免誤傷環衛工人。
二、行車經過環衛工人,請減速慢行。勞動無高低貴賤,只有分工不同。正是因為環衛工人不怕臟不嫌累,起早貪黑地勞作,才有了我們身邊干凈整潔的城市環境。為了環衛工人的人身安全,遇到他們在馬路上清理垃圾時,請小心駕駛,減速慢行。在路上與正在勞作的他們迎面相視時,請給他們一個溫暖的笑臉,道一聲“辛苦了”,為他們驅走嚴寒!
三、設立愛心驛站,傳遞溫暖與關愛。請有條件的沿街店鋪和單位設立愛心驛站,遇到環衛工人前來接水、熱飯時為他們打開方便之門,讓環衛工人進屋喝杯熱水、歇歇腳,讓他們感受到全社會的關心和關愛。
一個倡議,一種承諾,一份責任,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自手邊始、自今日始,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尊重勞動者,用行動致敬城市美容師!
這個冬天,我倡議、你響應,讓我們把愛傳遞,讓寒冬變溫暖!
大學生暖冬行動倡議書 篇3
地震的余波還未平息,板房里的夜晚已經抗不住嚴寒,這惱人的冷風總是在最難熬的夜里跑來撒歡;地里的莊稼今年已無望,重建家園的忙碌已把雙手磨出凍瘡,這一天更勝一天的霜凍是缺衣少被的災區人面對的又一難關。
年關帶著嚴寒呼嘯而來,吃飽穿暖成了災區同胞歲末最現實的心愿。多少孩子在空地上
跑跳著朗讀課文,因為板房教室抵御不了嚴寒;多少媽媽在夜里和衣而眠,因為僅有的薄被不能遮擋全家渡過漫長的夜晚;多少爸爸雙手新長出了凍瘡,因為重活粗活不能留給女人和孩子去干;多少老人只喝清淡的白粥,因為新鮮蔬菜和肉類要留給孩子們下飯……
汶川大地震雖已過去半年,而災區困難的日子才剛剛開始。
更冷酷的嚴寒將隨著春節抵達:氣象部門預測,今年冬天四川氣溫偏低,地震重災區將有4次強降溫,最低氣溫達零下21℃。
希望在前,困難在后;期待在前,磨難在后。
我們曾共同抵擋20xx年初的南方冰災,我們曾在5.12大地發出怒吼時團結一致搶險救人,也獻血捐款挽救同胞的性命,我們曾一起在北京奧運賽場上為中國吶喊助威;中國人的心、中國人的聲音在20xx曾一度讓世界震驚……
20xx年的歲末,讓我們攜手再為苦難中的同胞吶喊一次,祖國各地的人們,請再次伸出你的援手,讓災區抵御住嚴寒,順利過冬。可能是衣被、可能是物質、可能是來自四面八方的春節年貨,可以是關心,可以是愛心,可以是來自不同地方同胞的善心,通過網絡,我們把它們匯聚起來,涌成一股暖流,向祖國的西南方行進,在四川盆地,在汶川地震帶,在災區群眾心中。
在此,我們號召全國網民,伸出你溫暖的手,給寒冬中地震災區同胞送上一份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