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周邊文明參與交通倡議書(精選3篇)
校園周邊文明參與交通倡議書 篇1
尊敬的各位家長、同學們:
今天9月1號,中小學就要開啟新的學期了,家長們、同學們,你們都準備好了嗎。在新學期的各項準備工作中,不要忘了校園周邊道路交通安全!維護好校園周邊的道理交通良好秩序,保障學生安全,是每個交通參與者共同的責任和義務。為了營造文明、和諧的交通環境,值此開學之際,墾利區公安局向轄區各位家長和同學們提出如下倡議:
1自覺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機動車在學校周邊道路行駛要注意瞭望、減速慢行,學生過馬路的時候,要做到“車讓人”;
2自覺遵守交通信號、交通標志、交通標線,服從交通警察的指揮;通過路口要遵守“紅燈停、綠燈行”;
3行人須在人行橫道內行走,在沒有人行橫道的路段要挨路邊右側行走,不貪圖方便而翻越、鉆跨交通隔離護欄, 過馬路時不橫穿公路,不在公路上追逐玩耍或聚集停留;
4家長接送子女,要嚴格遵守道路交通法規,不爭道搶行,不超速,不闖紅燈,互相禮讓;
5家長駕駛機動車接送子女上下學要服從交警的指揮和管理,自覺按指定位置停放車輛,不逆向行車、停車,不雙排、多排停車,不阻塞校門、馬路;
6非機動車輛要遵章守法,不搶闖紅燈,不爭道搶道,不占道亂停;
7家長更應該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為子女樹立榜樣,教育和引導學生子女遵守交通法規;
8每一位交通參與者都要自覺遵守交通法律法規,服從交警指揮,堅持文明行車、文明走路。
遵守交通規則從你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今天做起。為了家庭的幸福、社會的安定、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珍惜彼此寶貴的生命,共同營造一個講交通安全、守交通法規的良好氛圍,一起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校園周邊文明參與交通倡議書 篇2
全縣學生家長朋友們,你們好:
暑假即將來臨,隨著學生外出活動的增多,他們將更廣泛地參與到社會交通行為當中。讓孩子高高興興出行,平平安安回家,是所有家長的共同心愿,也是交警長期堅持維護校園周邊交通秩序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此,讓我們聯起手來,共同引導孩子規范自身交通行為,保障自身交通安全。
城區交通環境較為復雜,車流人流集中,路口隱患突出。在通過路口時,一定要左看右看再左看,確認安全后抓緊通過;遇紅燈時,一定要駐足或停車等候,待綠燈亮時再出發;騎車出行時,盡可能在非機動車道或靠路邊行駛,不要騎車并行、曲線競行;乘車外出時,切記要系好安全帶,不要貪圖涼爽、刺激,將頭手或身體任何部位伸出車外;在公路上行走時,盡可能在人行道或靠路邊行走,不要追跑打鬧,更不要在公路上玩滑冰鞋、風火輪等。未滿12周歲不要騎自行車上道路行駛,未滿16周歲不要駕駛電動車,更不要駕駛摩托車。
農村道路雖然車流相對較小,但多依山傍水,路窄彎多坡陡。出行時,不要乘坐無牌車、超員車、酒駕車,盡可能少坐新手開的車。家長駕車帶孩子出行時,要系好安全帶,不要超載、超速,行經彎道、陡坡時,一定要減速慢行,不要占道或搶道行駛,以確保自身和孩子交通安全。
讓我們行動起來,遵守交通法規,規范交通行為,安全文明出行,為確保孩子安全、構建文明汝陽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校園周邊文明參與交通倡議書 篇3
尊敬的家長:
為了進一步加強校園管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從下學期起長樂區所有學校將禁止學生攜帶智能手機進校園。今我校結合教育教學實際,向全校學生及家長發起禁止學生帶智能手機進校園倡議活動。
也許您想方便與孩子聯系就給孩子購置手機,也許您根本不知道孩子自己買了手機。但是您是否真的了解孩子帶手機到學校的用途?您是否察覺到了孩子自從帶手機進學校以后的細微變化?現將學生帶手機進校園的嚴重危害提醒如下,敬請認真閱讀,并配合學校做好工作。
一、頻繁使用手機,損害身心健康
現在不少學生由于過度使用手機,情緒變得煩躁不安,抑郁寡歡。甚至很正常的手機沒電、信號減弱等情況,也會造成他們的緊張和焦慮,這些都是“手機中毒綜合癥”的表現。
二、破壞校規校紀,影響教學秩序
調查發現,帶手機入校園的學生,較多有在課堂上玩手機的習慣。此舉嚴重影響了聽課質量甚至干擾課堂秩序。有些學生晚上長時間玩手機,白天精力不足,影響學習效率。更有學生直接利用搜索習題答案和作文,喪失了學習與思考的主動性,養成了依賴思想。
三、隨意結交朋友,嚴重影響學業
手機的過度使用加速了學生社會化,交際范圍迅速擴大。有些學生利用手機不僅在校內隨意結交朋友,還聯系社會不良青年,給學生健康成長造成了嚴重影響,給學校的管理工作造成極大不便。
四、炫耀攀比盛行,助長不良風氣
手機檔次助長了學生間的攀比之風,形成了不好的校園風氣。沒有手機的學生更是找出若干理由,要求家長為之配備手機,給部分條件較差的家庭增加了經濟負擔。
五、不良信息泛濫,不利學生成長
手機上網、微信聊天、網絡游戲功能,以及不良網頁、行騙短信、涉賭等信息,讓心智尚未成熟且無社會經驗的學生,很容易上當受騙,或是陷入不良信息泥沼無法自拔,影響學生健康成長。
六、配帶使用手機,形成安全隱患
一些學生在校園或回家路上邊走路邊低頭玩手機,不注意道路、行人及車輛,極易對自身及他人造成安全事故。因手機丟失而造成學生之間猜疑、影響同學之間關系等事件也時有發生。
七、親情逐漸疏遠
為了方便家長與學生的聯系,家長紛紛給學生配備手機,對他們進行遙控管理,一定程度上替代了與孩子面對面溝通和交流的管理方式,導致家庭教育不到位,容易讓學生養成不好的行為習慣。
無數事例證明,中學生使用手機弊遠大于利。省內外很多學校早已禁止學生攜帶手機進校園,很多專家、學者以及社會有識人士,包括絕大多數家長也都支持這種做法。
為加強管理,促進同學們身心健康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我校再次發出倡議:我校學生不得以任何理由攜帶智能手機進入校園,只能帶僅具備接打電話功能的電子設備,在學習期間遠離電子產品。
請各位家長在這個問題上,態度一定要堅決,理解、支持我們的做法,不為孩子提供手機。已經配備的,建議及時收回,由家長保管。耐心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讓孩子理解配合學校的這一做法。
各位家長,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讓孩子健康成長,是我們共同的愿望和責任。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支持、配合我們的工作。讓孩子把手機留在家里,將精力投入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