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孝親敬老倡議書(精選3篇)
重陽節孝親敬老倡議書 篇1
全體干部員工:
在這秋高氣爽,丹桂飄香的季節,迎來了我國第**個老年節。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文明的基本元素。愛老助老是我們應盡的義務,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西安國際港務區的每一位員工更應該做孝親敬老的模范,每一位同志都應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把我們四年來的創業發展成果與家中老人分享,把自己與園區共成長的生動故事說給家中老人聽,飲水思源,感恩長輩。為此,管委會向全體干部員工發出倡議:
——關愛家中老人。常回家看看,同老人聊聊,在家里為父母洗一次腳,為父母做一頓飯……離家較遠的同志可多給家中老人打電話或寫信,向他們噓寒問暖,為他們講自己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的趣事,給老人以精神慰藉,祝福老人身心健康。
——關愛身邊老人。倡導大家積極參加關愛老人志愿服務活動,力所能及地幫助老年人解決生活困難和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對在自己身邊或社區中街坊鄰居、親戚朋友中的老人,為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一個親切的問候、一句溫暖的話語……讓中華民族尊老敬老傳統美德深深植入每個人的心靈。
同志們,我們真誠希望大家都積極投入到尊老敬老的活動中來,爭做敬老愛老的愛心傳遞使者,把溫暖送到身邊的每一位老人,讓尊老敬老的文明之風蕩漾國際內陸港。我們期待您們的共同參與!
最后,希望通過大家祝所有老年朋友們節日快樂,健康長壽!
重陽節孝親敬老倡議書 篇2
**區市民朋友們:
金風送爽,丹桂飄香。伴隨著金秋的韻律,一年一度的重陽節翩然而至。兩九相重,日月并陽,怒放的黃花紫菊傳遞出**區人民濃濃的孝親敬老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敬老作為中華民族幾千年燦爛文化之精華源遠流長,善待今天的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知心、關愛、感恩老年人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值此20xx年重陽節到來之際,區委、區政府向全區市民朋友提出如下倡議:
常回家看看,看出一份健康。隨著社會的進步,老年人的健康需要身體、心理都達到完美的狀態。所以,作為子女、晚輩不光要讓老人吃好穿好,更應重視對老人的精神贍養,排遣老人的寂寞煩惱。
常回家聽聽,聽出一份掛念。心若在愛就在,也許因為某種原因,父母不得不面對中年之后與誰再度牽手的問題。對此,我們應給予的是關懷而不是非議。
常回家問問,問出一份愿望。網絡是老人們聯系朋友、接觸外界的理想橋梁。家庭成員要給老年人上網創造條件、給予鼓勵,讓老年人保持一顆年輕的心。
常回家坐坐,坐出一份溫暖。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就圖個團團圓圓。
一個孝親尊老的人是高尚的人,一個孝親尊老的家庭是溫暖的家庭,一個尊老孝親的社會是和諧的社會。讓我們攜起手來,以孝心敬老,以真心愛老,以熱心助老,以行動感恩,用一件件感人的孝親敬老事跡譜寫出**人敬老愛老的美德華章,為全面推進我區“領跑現代、締造幸福”宏偉事業不斷作出新貢獻!
重陽節孝親敬老倡議書 篇3
社會各界:
“百善孝為先”,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社會和諧的基礎,關注、關愛、關心老人是全社會公民的共同責任。
開展為老服務,獻一份真情。帶感恩之心,積極參與敬老志愿服務。主動幫助孤寡、貧困、殘疾、高齡和空巢老年人解決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問題。深入敬老院、老年家庭中,為老人送上生活必需品,幫助老人整理家務、燒水、做飯,盡一己之力為老人奉獻愛心,特別是在中秋佳節來臨之際和重陽節前后用實際行動關心老人,讓老人實實在在感受到來自社會的溫暖。
為此,共青團東源縣委員會呼吁社會各界熱心人士行動起來,參與20xx年9月2日至20xx年10月2日開展的“東源縣敬老愛老志愿服務月”活動。
德乃人之本,孝為德之先。關愛今天的老人,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一個幸福和諧的社會,需要我們大家共同來營造。讓我們攜起手來,用實際行動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使全社會形成共同關心、關愛老人的良好氛圍,為創建和諧社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