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建宗祠捐款倡議書參考作文素材推薦(通用3篇)
村民建宗祠捐款倡議書參考作文素材推薦 篇1
尊敬的各位長孫氏宗親:
為弘揚中華姓氏文化,秉承先祖精神,更好的保護國家文物讓長孫氏后裔勿忘吾組吾宗,長孫氏宗親聯誼會特倡議修葺陜西省永壽縣永壽坊村長孫無忌公塋。
永壽坊村,人杰地靈,人才輩出。長孫氏《門傳鍾鼎,家世山河》后人重修先祖之塋是緬懷過去,以祖為榜,激勵子孫,以使輝煌,亦是中華民族復興之舉。
宗祠即宗堂宗廟和墳塋,是先祖靈魂和身體的安息之所。重建祠堂墳塋為的是妥慰先靈,抒發后代子孫報本追思,因為“宗祖雖遠其精神遞嬗于子孫,修祠以萃之”則其精神有所依,而子孫之誠亦得以伸。宗祖所賴于子孫者,為其與我,守一抔之土。
若無墳塋和碑記,將來世遠人離,滄海桑田,何從別識,修葺祖塋,豎表立碑,按時祭掃,覆土維護,言念先人,裕后光前,才是修塋建冢之初衷和目的。
我長孫氏,宗族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古往今來為國家和社會都有著卓越貢獻,宗族秉承傳統美德,家族茂盛,人丁興旺。先祖長孫無忌終生勤奮好學,博通文史,性通悟,有籌略。位居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冠,加太子太師同中書省門下三品等職。太宗得天下后,能克節盡忠,恪盡職守,協助治理天下,成為身為外戚而不以外戚自居的治國名臣,為“貞觀”“永徽”封建德政做出了重大貢獻。然人有之本、水有之源、木有之根、飲水思源,追先賢念祖德是我們的共同心聲,欣逢當今盛世,人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政府鼎力支持。此時此刻,我輩富而思源,思祖敬宗,不僅是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更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此舉也成為人們繼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課題。所以修塋建祠成為長孫氏族的共識和呼聲。
無忌公塋修葺工程即將開始,特向長孫氏族眾位后裔及社會各界人士發出倡議,希望各位宗親鄉賢及各界人士,慷慨解囊,踴躍捐款,從而保護國家文物以慰先祖。
注:凡捐款300元以上者,均于功德碑鐫刻芳名留念,以章其德;凡捐款300元以下者均造冊留名,以顯其德。
聯系人:長孫_電話13369__
長孫_ 電話 13484__x
公元二零一x年三月
村民建宗祠捐款倡議書參考作文素材推薦 篇2
各位陳氏宗親、鄉親、社會各界人士:
木有本,水有源,尋根問祖,人之常情。追溯小塘陳氏大宗祠,始建于明朝間,歷史悠久,現已定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解放前夕,小塘村民在小塘陳氏大宗祠內興辦起小塘學校,自此小塘陳氏大宗祠一直作為小塘村的教育基地。幾十年來,小塘學校為小塘村培養出不少各行各業的精英人才。為了教育事業,小塘陳氏大宗祠付出了不朽的貢獻,因學校教育事業所需已幾經改建,如今小塘陳氏大宗祠僅剩下前門大廳,隨著歲月的流逝,也因年久失修,面貌破敗,風光不再。
小塘學校在今年九月搬遷到新校舍,原址歸還給陳氏大宗祠。所謂得天地人和之利,重修陳氏大宗祠,勢在必行。經小塘村兩委會及鄉親父老商討議定:
在原址上重修小塘陳氏大宗祠,恢復其原貌,如之共緬圣祖,光大先輩之業績,以彰其德;再之美化人文環境,福延后代,惠澤鄉里,庇佑子孫。修祠建堂業之崇高,行之艱巨。要修好陳氏大宗祠,希得到各位陳氏宗親及社會各界人士支持,更需倡議全體鄉親、族人鼎力相助捐資,隨緣樂助,廣種福田,共襄善舉,籌集資金。懇切希望陳氏子弟及各鄉親積極行動起來,能力不分大小,出錢出力,齊心協力,盡心傾力誠孝,眾志成城,完成重修小塘村陳氏大祠堂之大業。捐款數量不限,捐款叁佰元以上者,刻名銘志留念。我村兩委會將專門成立籌備組,統籌資金及修建工作。歡迎熱心人士親臨垂詢、監督、指導,共同搞好小塘陳氏大宗祠重修工作。
懇請社會各界人士、鄉親、族人踴躍參與。
祖德泱泱,祖祠煌煌;
萬世永垂,方土永康!
以上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重修宗祠的倡議書,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村民建宗祠捐款倡議書參考作文素材推薦 篇3
關于培建張氏祠堂的倡議書 尊敬的各位宗親:
為弘揚中華姓氏文化,秉承先祖精神,讓張氏后裔勿忘吾祖。特倡議培建三溪口張氏祠堂!
宗祠是宗族血脈所系,也是宗族盛衰的標志。宗祠不僅是同族人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場所,而且是宗族組織開展活動的地方,更是宣傳姓氏文化的重要場所。興旺的家族,四時祭享,香火不斷;衰敗的宗族,則宗廟殘頹,香火斷絕。古代宗祠被視為高于一切,神圣不可侵犯,祠堂成為家族具有凝聚力的象征。
我三溪口張姓(包括17村趙氏),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欣逢盛世,人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我們富而思源,思祖敬宗。鑒于眾多姓氏都在其祖地相繼修建或培建了規模宏大的宗祠,我三溪口張氏古往今來對國家對社會有著卓越貢獻,有著厚重傳統美德、家族昌盛,又豈能落后于他姓?為此我們倡議集我張氏一族之力,重新培建張氏祠堂(年久失修、破爛不堪),對歷史上各個時期作出突出貢獻的張氏先祖建祠紀念,可謂既順應了時代潮流,又符合廣大宗族人的心愿。鑒于培建宗祠的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祠堂培建工程投資巨大,希望全體族親眾志成城,同心同德,建言獻策,慷慨解囊,踴躍捐資,廣種福田,上酬祖恩,下蔭子孫!敬請全體宗親互相轉告,續薪助火,添磚加瓦。
修建宗祠,裔孫責無旁貸,義不容辭!
為彰善舉,凡捐款者,鐫勒于宗祠芳名榜上,流芳百世,德昭后代!
倡議人:_X
時間:__年_月_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