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募捐倡議書(精選7篇)
社會募捐倡議書 篇1
致廣大社會各界人士:
鄭黎德,一個正值韶華的大二學生,目前就讀于福建師范大學歷史教育學專業(yè)。正當其他同學正盡情享受大學生活的時候,他卻在與原發(fā)性肝癌的病魔作著艱難的搏斗。
今年9月下旬,鄭黎德發(fā)現自己腹部持續(xù)性悶痛,身體不時地冒虛汗,并伴隨著惡心、嘔吐,后在母親的強制要求以及同學們的勸說下,鄭黎德在南京軍區(qū)福州總院做了檢查,并住院做進一步觀察,住院觀察期間,黎德讓舍友要保管好他的書,并說他十二月份還要回來考英語四級。然而檢查的結果卻讓所有人都震驚了。
鄭黎德被確診為“右肝巨大惡性腫瘤伴門脈右支及下腔靜脈瘤栓”,俗稱“原發(fā)性肝癌”。這是一種死亡率高的惡性腫瘤,目前有腹水、胸腔積液、營養(yǎng)不良、呼吸困難、身體陣陣疼痛的現象,目前已由南京軍區(qū)福州總院肝膽外科轉入福州協和醫(yī)院介入科治療,醫(yī)生說,黎德的病情發(fā)現較晚,現在在介入手術及藥物治療的幫助下,雖然不能完全根治,但堅持治療的話,還是有恢復的機會。
鄭黎德是福建三明人,父親原是農民工,后轉行開出租車,母親無固定工作,靠打些散工貼補家用,日子雖說不充裕但也幸福自在。在父母眼里,兒子黎德從小聽話懂事,讀書認真,鄰居們對其也贊不絕口;在同學眼里,黎德樂觀熱情,學習刻苦,口才出眾,還擔任著院演辯協會的副會長,他幽默的談吐總是能給同學們帶來歡樂。然而這一切都被突如其來的病魔擊垮了,為了給黎德治病,全家已經舉債近10萬元,而且后期治療還需大量費用。在初期治療的一個月里,由于介入手術失敗、藥物治療效果的不明顯以及巨大的醫(yī)療費用,鄭黎德曾于10月18日被-迫出院,回家療養(yǎng)。直到11月3日,黎德難以忍受身體上的巨大疼痛,父母親看了十分焦急,于是不顧一切地讓黎德轉入福州協和醫(yī)院住院治療,至今快一個月了,治療費用已經讓這個家庭不堪重負。就在近日,由于銀行卡上的金額還差100余元,醫(yī)院竟然停止供藥,在父親多方借款下,交齊了醫(yī)藥費,醫(yī)院才恢復供藥。經濟上的巨大壓力和精神的折磨,讓這個沒有固定收入,靠打散工維持生活的家庭已經難以承受,年僅21歲的生命正面臨著死亡的威脅。
黎德的母親含淚告訴我們:“只要他沒事,我們怎么都好,我多想代替他躺在病床上。”每當班上的同學去探望黎德時,他總是強擠出笑容和同學們打著招呼,但是他內心中的害怕與惶恐、茫然與痛苦,卻只能自己默默承受。
“病魔無情人有情”,我們并不奢望無災無難當,只期望在災厄來襲時,有人能伸出援手。獻一份愛心,添一盞心燈。在鄭黎德同學和他的家人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誠摯呼吁社會各界人士能夠獻出您的寶貴愛心,拯救一條年輕的生命,讓他早日重返校園。我們衷心地感謝大家,愿好人一生平安!
福建師范大學社會發(fā)展學院團委、學生會
社會發(fā)展學院20__級歷史教育學團支部
20__年11月29日
聯系人:
蘭同學 陳同學 鄭世金(鄭黎德父親)
捐贈賬戶:
6013 8264 0300 7967 115 中國銀行 戶名:鄭世金(黎德父親)
6227 0018 2339 0085 956 建設銀行 戶名:吳麗玲
社會募捐倡議書 篇2
社會各界愛心人士:
大家好!
我們是一個為流動學前兒童及其家長服務的民間公益組織——四環(huán)游戲小組,由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張燕教授及其學生于20__年發(fā)起創(chuàng)辦,至今已近七年。組織隸屬于北京師范大學流動兒童教育問題研究中心,是非正規(guī)學前教育的實踐基地。組織地處北京市西城區(qū)什剎海街道的四環(huán)市場,面向市場內的流動攤商及其子女。
我們的宗旨和目標 自創(chuàng)辦以來,組織一直致力于探索流動兒童學前教育的適宜途徑,喚起農民工家長的教育意識,對其賦權增能,激發(fā)參與者的主體意識,實現家長之間育兒互助,建設有影響力的農民工組織;同時,豐富農民工及其家庭的文娛生活,促進農民工融入城市生活,推動公民社會建設。
我們的成效和影響 六年來,直接受益兒童400余名,參與活動的孩子的衛(wèi)生行為習慣有了較大改觀,入學后適應較好;參與活動的家長轉變了育兒觀念,增強了育兒自信,育兒互助行為增多;此外,組織開展的活動也輻射到周圍的鄰里,故保守估計,間接受益群體1500多,總受益人群為20__多人。
四環(huán)游戲小組所做出的努力和探索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這其中包括四環(huán)社區(qū)、什剎海街道、國務院、北京市和西城區(qū)各級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并受到中央電視臺、中國青年報、中國教育報等多家媒體的報道。20__年6月,我們被西城區(qū)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命名為“西城區(qū)兒童幸福成長過程——社區(qū)流動兒童教育基地”,20__年11月又被西城區(qū)婦聯授予“社區(qū)兒童早期教育先進集體”的稱號。
我們的社會功能和價值 其實,在北京,類似四環(huán)市場這樣聚集大量外來人口的市場有一千多所,且城市化進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仍會存在,流動人口家庭化遷徙的趨勢使得流動人口的子女教育,特別是學前教育問題凸顯,四環(huán)游戲小組的經驗和發(fā)展模式值得在更大范圍內得到推廣。事實上,早在20__年,我們就在石景山劉娘府社區(qū)進行了項目推廣,20__年又輻射到海淀肖家河社區(qū)。四環(huán)游戲小組六年來積累的經驗,形成的模式(參見附件)可以在更大范圍內輻射、推廣。可以說,四環(huán)游戲小組的作為正是積極影響黨中央的號召,把“農民工的子女也當成我們自己的孩子”,以民間的力量探索了一條流動兒童學前教育的適宜的道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社會矛盾,營造和-諧氛圍,同時也創(chuàng)造就業(yè)機會,給大學生志愿者提供回報社會的平臺,增強其公民-意識,促進公民社會的建設,應該說,四環(huán)游戲小組的社會功能巨大。
我們遇到的困難 六年來,社區(qū)的需求以及家長的認可和大力支持是四環(huán)游戲小組發(fā)展的原動力,但一直困擾我們發(fā)展的問題就是未能成功注冊社會組織,因而,無法成功申請到基金會項目,組織難以維持正常運轉。目前,志愿者和家長們仍然積極尋求解決的辦法。
我們做過的努力 自創(chuàng)辦以來,我們一直積極申請注冊,嘗試過工商和民辦非企業(yè)注冊,但屢遭拒絕。面臨的關卡集中于以下幾點:(1)沒有固定的活動場地(六年來的活動場地都是市場辦公室免費提供的,但近期迫于壓力場地被收回;特殊時期,我們仍未放棄,靈活地利用市場周邊空地開展露天活動;10年8月,在志愿者和家長的堅持下,我們尋找到了新的活動場地,但因“民房不能注冊”而不被承認;(2)沒有固定的資金來源(我們一直積極向基金會申報項目,但常因“未注冊”而遭到拒絕,目前僅靠不穩(wěn)定的個人捐贈和有限的家長自助基金勉強維持運轉)。
我們希望得到的支持
(1) 社會組織登記注冊管理部門開辟“綠色通道”,助我們取得合法身份。隨著公民社會的發(fā)展和和-諧社會的建設,近年來,有關民間組織注冊的利好政策不斷出臺,注冊程序已有所簡化,但盡管如此,四環(huán)游戲小組的注冊仍有困難,具體原因如上所述。但六年來,組織業(yè)已取得的成效、家長的認可和社會各界的關注、支持證明了我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因此,我們大膽設想,社會組織登記注冊管理部門能否進一步降低社會組織注冊的門檻,在考察四環(huán)游戲小組成績和社會價值的基礎上,為其注冊開辟“綠色通道”,獲得合法身份,以使其在更廣闊的范圍、更大的程度上發(fā)揮作用。我們必將竭盡所能,為促進民-主、和-諧、公正的社會的建設而努力!
(2) 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捐贈圖書、桌椅、資金,助我們渡過難關正常運轉。溫提出“政府以及社會各界都應該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年輕農民工”,幫助農民工的孩子進城讀書融入城市,不光是政府的責任,也是我們社會的責任。同在一片藍天下,農民工的孩子因為處于弱勢,更需要每個人伸出援手。游戲小組走過七年,一直得到來自于聯合國兒基會、各級婦兒工委、日本、新加坡、香港、河南、北京等地眾多社會人士及社會團體的大力幫助,在此我們致以十分的感謝!如果您有財力、物力、精力上的富余,熱忱歡迎您伸出援手,讓我們一起為保障弱勢兒童受教育權、為促進農民工融入城市、為建設和-諧社會出一份心力!
簽名:
時間:20__年__月__日
社會募捐倡議書 篇3
在構建“和-諧社會”已成為全民關注的今天,社會公益事業(yè)越發(fā)顯現出它前所未有的魅力。
近幾年,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都在不斷采取各項措施,積極加強對社會公益事業(yè)的投入,全力支持社會公益事業(yè)的發(fā)展。當前我村雖處于惠豐集鎮(zhèn)范圍,但村級集體經濟非常薄弱,集體收入甚微,可用于社會公益事業(yè)的資金十分缺乏。對此,我村決定籌集社會公益事業(yè)幫助資金,專門用于扶殘、敬老、幫困、助學、基礎設施建設等一系列社會公益活動,真正幫助惠圣百姓辦些實事、解決一些難事。
我們呼吁:在惠圣村范圍內,每一位熱心社會公益事業(yè)的市屬企業(yè)、民營企業(yè)家、私營業(yè)主、經濟能人、社會各界人士等,都能積極為惠圣村公益事業(yè)捐款,奉獻愛心。
我們承諾:惠圣村接受的所有捐款將全部用于助學、幫困、修橋、鋪路等社會公益事業(yè)項目,并將每一筆善款的收、支使用情況定期向社會公布,自覺接受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監(jiān)督。 扶貧幫困、行善積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體現了人類最高尚、最美好的情感和道德情操,也是社會文明與進步的標志。伸出您的雙手,送出一片陽光,只要我們都來關心社會公益事業(yè),我們惠圣村的明天就會更加美好,更加和-諧。 讓我們攜手同行,一路走來!
惠圣村黨總支部
惠圣村民委員會
二○○九年十月
社會募捐倡議書 篇4
社會各界愛心人士:
大家好!
我們是一個為流動學前兒童及其家長服務的民間公益組織——四環(huán)游戲小組,由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張燕教授及其學生于20xx年發(fā)起創(chuàng)辦,至今已近七年。組織隸屬于北京師范大學流動兒童教育問題研究中心,是非正規(guī)學前教育的實踐基地。組織地處北京市西城區(qū)什剎海街道的四環(huán)市場,面向市場內的流動攤商及其子女。
我們的宗旨和目標 自創(chuàng)辦以來,組織一直致力于探索流動兒童學前教育的適宜途徑,喚起農民工家長的教育意識,對其賦權增能,激發(fā)參與者的主體意識,實現家長之間育兒互助,建設有影響力的農民工組織;同時,豐富農民工及其家庭的文娛生活,促進農民工融入城市生活,推動公民社會建設。
我們的成效和影響 六年來,直接受益兒童400余名,參與活動的孩子的衛(wèi)生行為習慣有了較大改觀,入學后適應較好;參與活動的家長轉變了育兒觀念,增強了育兒自信,育兒互助行為增多;此外,組織開展的活動也輻射到周圍的鄰里,故保守估計,間接受益群體1500多,總受益人群為20xx多人。
四環(huán)游戲小組所做出的努力和探索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這其中包括四環(huán)社區(qū)、什剎海街道、國務院、北京市和西城區(qū)各級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并受到中央電視臺、中國青年報、中國教育報等多家媒體的報道。20xx年6月,我們被西城區(qū)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命名為“西城區(qū)兒童幸福成長過程——社區(qū)流動兒童教育基地”,20xx年11月又被西城區(qū)婦聯授予“社區(qū)兒童早期教育先進集體”的稱號。
我們的社會功能和價值 其實,在北京,類似四環(huán)市場這樣聚集大量外來人口的市場有一千多所,且城市化進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仍會存在,流動人口家庭化遷徙的趨勢使得流動人口的子女教育,特別是學前教育問題凸顯,四環(huán)游戲小組的經驗和發(fā)展模式值得在更大范圍內得到推廣。事實上,早在20xx年,我們就在石景山劉娘府社區(qū)進行了項目推廣,20xx年又輻射到海淀肖家河社區(qū)。四環(huán)游戲小組六年來積累的經驗,形成的模式(參見附件)可以在更大范圍內輻射、推廣。可以說,四環(huán)游戲小組的作為正是積極影響黨中央的號召,把“農民工的子女也當成我們自己的孩子”,以民間的力量探索了一條流動兒童學前教育的適宜的道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社會矛盾,營造和-諧氛圍,同時也創(chuàng)造就業(yè)機會,給大學生志愿者提供回報社會的平臺,增強其公民-意識,促進公民社會的建設,應該說,四環(huán)游戲小組的社會功能巨大。
我們遇到的困難 六年來,社區(qū)的需求以及家長的認可和大力支持是四環(huán)游戲小組發(fā)展的原動力,但一直困擾我們發(fā)展的問題就是未能成功注冊社會組織,因而,無法成功申請到基金會項目,組織難以維持正常運轉。目前,志愿者和家長們仍然積極尋求解決的辦法。
我們做過的努力 自創(chuàng)辦以來,我們一直積極申請注冊,嘗試過工商和民辦非企業(yè)注冊,但屢遭拒絕。面臨的關卡集中于以下幾點:(1)沒有固定的活動場地(六年來的活動場地都是市場辦公室免費提供的,但近期迫于壓力場地被收回;特殊時期,我們仍未放棄,靈活地利用市場周邊空地開展露天活動;20xx年8月,在志愿者和家長的堅持下,我們尋找到了新的活動場地,但因“民房不能注冊”而不被承認;(2)沒有固定的資金來源(我們一直積極向基金會申報項目,但常因“未注冊”而遭到拒絕,目前僅靠不穩(wěn)定的個人捐贈和有限的家長自助基金勉強維持運轉)。
我們希望得到的支持
(1) 社會組織登記注冊管理部門開辟“綠色通道”,助我們取得合法身份。隨著公民社會的發(fā)展和和-諧社會的建設,近年來,有關民間組織注冊的利好政策不斷出臺,注冊程序已有所簡化,但盡管如此,四環(huán)游戲小組的注冊仍有困難,具體原因如上所述。但六年來,組織業(yè)已取得的成效、家長的認可和社會各界的關注、支持證明了我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因此,我們大膽設想,社會組織登記注冊管理部門能否進一步降低社會組織注冊的門檻,在考察四環(huán)游戲小組成績和社會價值的基礎上,為其注冊開辟“綠色通道”,獲得合法身份,以使其在更廣闊的范圍、更大的程度上發(fā)揮作用。我們必將竭盡所能,為促進民-主、和-諧、公正的社會的建設而努力!
(2) 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捐贈圖書、桌椅、資金,助我們渡過難關正常運轉。溫提出“政府以及社會各界都應該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年輕農民工”,幫助農民工的孩子進城讀書融入城市,不光是政府的責任,也是我們社會的責任。同在一片藍天下,農民工的孩子因為處于弱勢,更需要每個人伸出援手。游戲小組走過七年,一直得到來自于聯合國兒基會、各級婦兒工委、日本、新加坡、香港、河南、北京等地眾多社會人士及社會團體的大力幫助,在此我們致以十分的感謝!如果您有財力、物力、精力上的富余,熱忱歡迎您伸出援手,讓我們一起為保障弱勢兒童受教育權、為促進農民工融入城市、為建設和-諧社會出一份心力!
簽名:diyifanwen.com
時間:20xx年**月**日
社會募捐倡議書 篇5
為我校身患白血病學生獻愛心倡議書
法泗小學全體師生:
當我們正快樂地工作、愉快地學習、享受美好生活的時候,在我們身邊,有兩位身患白血病學生正遭受著病痛的折磨,用她頑強的意志和病魔做著斗爭,用她柔弱的力量與死亡抗爭。他們就是四(2)班和僅10歲的男孩和二(1)班年僅7歲的男孩。他們本應該與同伴們天真活潑地生活在校園中,卻因患上白血病,面對著病痛的折磨和生死的抉擇。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經醫(yī)院專家確診,這兩位同學患有“白血病”,如不即刻實施手術,他的生命將難以保證。這對于一個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而換骨髓幾十萬的費用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天文數字。
生命是可貴的,面對他們的如此不幸,我們怎能忍心眼睜睜地看著他遭受著如此病痛的折磨呢?只要我們每個人都伸出我們的援助之手,獻出我們的一顆大愛之心,他們一定可以度過難關的,多一分生存的希望,為此,我們向所有有愛心的老師和同學發(fā)出倡議:
一、請同學們伸出援助之手,盡己所能,節(jié)省零用錢,幫幫可愛的同學吧!也許一個人的捐款不多,但涓涓細水可以匯成大海,這些積少成多的愛心,就能換回她同你一樣帶有陽光的笑容,換回她同你一樣健康的身體。
二、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希望你能在家庭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多幫一幫他們, “眾人拾柴火焰高”,有了你們的關愛,她的生命就有可能得到延續(xù)。讓我們攜起手來,伸出援助之手,送去一份關愛,幫這兩位同學度過難關,讓生命之樹常青!
這一刻,我們每一個人的愛心都是與死神對抗的力量,我們每一個人的捐款都是在挽留同學的生命,讓我們用博愛的胸懷鑄就世間的真情,用奉獻的行動拯救寶貴的生命,愿我們的點滴付出匯聚成愛心的彩虹,讓暗淡的生命重新煥發(fā)出燦爛的生機。
倡議人:
時間:X年XX月XX日
社會募捐倡議書 篇6
為白血病兒童捐款倡議書
尊敬的社會各界朋友、老師、同學們:
當我們過著健康快樂的生活,享受生命樂趣的時候,當我們吮吸知識甘露,歡奔在操場的時候。在我們身邊,有一位才剛剛踏入校園的小男孩,正躺在重癥病房里與病魔進行著殊死地搏斗。一個幼小的生命正在緊急求援!
他就是我們學校一年級(4)班的。于20xx年4月26日確診患急性粒細胞白血病,診斷治療需要巨額的醫(yī)療費。可這么大一筆醫(yī)藥費對于他一個普通家庭來說,簡直就是天文數字。原本禍不單行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生命是可貴的,面對如此的不幸,我們怎能忍心不聞不問、聽之任之呢?我們相信,社會是有情有愛的,有關心有支持的!為此,我向所有的愛心人士倡議: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希望大家能在家庭經濟允許的情況下,多幫一幫,“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的每一份支持,都將使他的生命得到延續(xù)。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用我們的愛、我們的真情,點亮一盞希望的燈,為他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給予一份生命的堅韌。
倡議人:
時間:X年XX月XX日
社會募捐倡議書 篇7
給白血病大學生的捐款倡議書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擁有健康的體魄和快樂的生活,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希望。在大多數人眼中,大學生,是青春洋溢的,充滿朝氣的,大學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然而,就在我們快樂的工作,愉快的學習,享受美好生活的時候,就在我們的身邊,一個花季女孩正遭受著病痛的折磨。她用頑強的意志與病魔斗爭,用她柔弱的力量與命運抗爭。
她就是孫,師范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11級4班的團支書,一個一直堅信用雙手改變自己命運的堅強女孩。在大一入學初,她就被選入校國旗班,先后獲得了“古生物博物館首批大學生優(yōu)秀志愿者”、“師范大學60周年校慶優(yōu)秀志愿者”、“國旗下講話比賽一等獎”、“XX級師范大學軍訓標兵”、“-20xx學年度文體獎學金”、“思想品德獎學金”等多項榮譽稱號。
20xx年4月末,孫由于身體感到不適,先后到多家醫(yī)院進行檢查,直至5月7日,xx醫(yī)院對其病情進行了確診:l2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經專家會診,該病需要經過長期的化療及骨髓移植方可治愈,這是挽救她生命的唯一希望。確診這一消息,讓所有親人、老師、朋友和同學都異常震驚和難過。但是,當孫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后,并沒有放棄生命,反而安慰家人不必擔心,她用她堅強的意志承受著每一次化療中那令人難以忍受的痛苦。孫父母,已年近六旬,母親下崗在家,父親只能在工廠里從事簡單的工作以維持家中的經濟支出,家庭生活一直比較拮據。眼下巨額的醫(yī)療費卻成為了她與病魔斗爭的最大阻礙。
孫,就是這樣一個充滿著生命熱情的女孩,就是這樣一個堅強樂觀的女孩,就是這樣一個為了夢想而奮斗的女孩。也許你與她素不相識,也許你也曾與她擦肩而過。涓涓細流,匯成江海。希望您能伸出援助之手,雖然個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是只要有希望,我們就不能放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縱使星星之火,亦可呈現燎原之勢!
用我們的愛,我們的心,點亮一盞盞希望的燈,為她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
倡議人:
時間: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