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化廣場捐款倡議書(精選6篇)
建文化廣場捐款倡議書 篇1
敬的社會各屆人士、鄉親們、朋友們:
您們好!
巖鎮人杰地靈、人才輩出。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教育教學質量的追求也日益增強。為進一步提升巖鎮教育教學水平、整合優化教育教學資源,讓更多的百姓子女有書讀、讀好書、好讀書,使廣大人民群眾都能享受到教育發展的成果,鎮黨委、政府決定今年申報創建廣東省教育強鎮。
創建廣東省教育強鎮,需要合理調整學校布局,擴大學校辦學規模,完善教育教學設施,總預算約需投入960多萬元。由于創強工作涉及面廣、投入資金多,僅靠鎮政府的財力難于完成此項民心工程。除上級創強專項資金撥款485萬元,仍缺口資金400多萬元。為確保創強工作圓滿完成,現特向巖鎮的父老鄉親、外出鄉賢、社會各界熱心人士發出倡議,希望大家積極響應,慷慨解囊,踴躍捐款,以實際行動為巖鎮創強工作貢獻一份力量,奉獻一片真情!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奉獻愛心,收獲希望。捐款不分多少,義舉不分先后,只在于心誠意真。您們的仁心厚德,學子們將心存感激,一生銘記,全鎮人民都會感激您們。現將募捐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募捐宗旨:全民參與,弘揚美德,募捐教育強鎮資金,共創良好教育環境。
二、募捐活動時間:從即日起至20年月日
三、募捐對象:單位、企業、家庭和個人均可捐款。
四、募捐原則:以自愿為原則,捐贈金額不限。
五、管理方法:對父老鄉親、各位鄉賢、社會各界人士捐資,我們會造冊統計,專人管理,專款專用,公開透明。
六、鳴謝辦法:
凡捐資者,我們將通過巖鎮官方微博(新浪微博:#url#)公布捐資者芳名,還將芳名造冊,碑文銘之,以彰義舉,以勵后人。捐款結束后我們將感謝信發至巖鎮官方微博(#url#)以示感謝。
凡捐資100元以上者,載入捐資芳名錄。
(二)凡捐款人民幣500元以上者(含500元),在捐資功德碑上刻名留念;
(三)凡捐款人民幣1萬元以上者(含1萬元),贈送錦旗牌匾留念;
(四)捐資5萬元以上者,根據捐款金額和本人意愿可為建成后的大樓、課室、功能室、運動場、文化長廊等設施冠名。
七、捐款方式:
(一)現金捐款,請交募捐工作小組同志;
(二)匯款方式捐款,請直接匯募捐賬戶。
崇文重教,功垂青史,名播千秋。您們傾情教育的義舉將載入巖鎮教育史冊,千古留芳;您們傾情教育的高風懿德將成為一代代莘莘學子勵志進學、回饋社會、反哺桑梓的萬世楷模。黨和政府感謝您們!父老鄉親感謝您們!
建文化廣場捐款倡議書 篇2
各位鄉親及關心村的人士:
各級政府將修編村志納入新一輪農村建設發展規劃。
相關部門應重點推動城鎮化發展快、村級經濟較好、村落文化特色鮮明的村,盡快組織人力物力啟動村志編纂,并倡導村民積極關注、支持和參與。
為認真做好鄉鎮志的編纂工作,根據國務院《地方志工作條例》、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地方志書質量規定》、《河南省地方志工作規定》、《河南省地方史志工作“十二五”規劃》,按照三門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做好鄉鎮志編纂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各鄉、各村要每年至少重點指導1~2個基礎好、有特色的鄉鎮啟動鄉鎮志的編纂工作,村有幸被列入修編村志名單。
隨著國家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的深入推進,傳統村落及村落文化正在大規模消失、衰敗。
村落的不斷消失或許不可避免,但其所積淀的厚重文化,卻不能任其消亡。
村歷經千年歲月,留下了厚重的人文精粹及深厚的文化底蘊。
(書寫的主要地理位置、歷史淵源、人文風情、新村新貌等)
村曾經的無比輝煌使村成為了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遺憾地是村至今沒有一本志書來全面反映村的歷史和今天。
邦國有史,地方有志,自古而然。
邦國無史,無以識其興衰;地方無志,無以證其沿革。
當今中華,國運昌盛,人民安居樂業,國盛修志,已成熱潮。
此時此刻,我們應該富而思源,思祖敬宗,留志后人,這不僅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也是一個地方繼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標志。
修志是我們村人義不容辭的神圣責任,也是造福子孫后代的千秋功業。
在村鎮政府的支持下,村的一些熱心人士不領工資補貼,嘔心瀝血,義務編撰村志,目前正在進行資料收集中。
然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修志付印需要一筆不菲的資金,我們除向上級積極爭取資金外,還有很大的缺口。
只得在此呼吁:希望鄉親和同仁們共同參與,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錢不在多,只為盡一份力,獻一份愛心,弘揚先祖的文化精神,無愧于村后人。
特別倡議事業有成的社會知名人士,企業家,實業家們捐款,出力。
現發出倡議,開展村志編修,承續鄉土文化。
號召鄉親及關心村的各界人士慷慨解囊,踴躍捐款,錢不在多少,重在心意。
凡捐款者,皆列入志書芳名錄。
單位和個人捐款500元(含500元)以上者除記錄志書芳名錄外均贈送《村志》一本。
捐款數目上不封頂。
捐款多者,可以在捐款時,直接告知所要志書的本數。
志書的成本較高,所以,我們在這里也一并發出“我為鄉親捐本書”的倡議,歡迎在外有能力的人士為在家長的鄉親捐一本《村志》。
多捐贈者,可以在捐款時,直接告知將書捐贈與某位在家的親朋。
各位鄉賢, 家鄉繁榮,鄉賢驕傲;家鄉發展,鄉賢有責。
《村志》的編輯出版,需要你的大力支持;村的歷史發展,將永遠銘記著你的貢獻。
讓我們拿出自己的一份熱忱,為家鄉的文化建設事業出一份力,盡一份心,實現我們回報故土建設家園的宿愿,共同完成歷史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
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盼望著有識之士能共襄盛舉!
建文化廣場捐款倡議書 篇3
敬的社會各屆人士、鄉親們、朋友們:
您們好!
首先向您們表示誠摯的問候,祝福您事業興旺、家庭幸福。
為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更好地創造優美、舒適的人居環境,連江縣委、縣政府決定在縣城北郊新建連江縣人民廣場,并列為20年為民辦實事項目。廣場東至路、西至路、南至路,北至上山河道,集文化休閑、健身游樂于一體,融自然景觀、人文風情于一爐。廣場占地面積120畝,總投資2300萬元,為縣規模最大的綜合開放式廣場。東區為市民廣場,設健身、游樂項目;西區為市政廣場,花崗巖硬地廣場1萬多平方米,直徑30米的圓形旱地音樂噴泉,水柱最高達30米,兩旁是七彩噴泉,水柱隨音樂、燈光而舞動,絢麗多姿,宏偉壯觀。目前,廣場建設已進入全面施工階段,力爭在今年10月全面竣工。
人民廣場人民建,建好廣場為人民。連江縣政協向全體委員、各界人士發出倡議,真誠的希望各位委員、各位鄉賢在事業有成的同時,熱心家鄉建設,積極支持人民廣場建設。凡單位、個人捐資3萬元以上,縣委、縣政府、縣政協將在廣場顯要位置樹碑褒獎,授匾留念,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浮云游子意,悠悠故園情。家鄉的山山水水,是我們永遠的牽掛。期待著您的支持響應,慷慨解囊,共襄盛舉,為縣人民廣場建設獻計出力。時逢盛世,同創和-諧。我們相信,連江的明天將更加美好,更加輝煌。
建文化廣場捐款倡議書 篇4
敬的社會各屆人士、鄉親們、朋友們:
社會各界的朋友們:
“扶危濟困,樂善好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也是我們共同的心愿!可就在我們的身邊,依然有著這樣的一群人:孤寡老人、貧困學生、下崗失業人員、孤兒以及因重大疾病或特殊事故而陷入困境的人群,他們是社會大家庭的成員,是我們的兄弟姐妹,是我們的父老鄉親!大力發展慈善事業,努力幫助這些人走出生活困境,讓他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不僅是政府的責任,也是我們每一位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近年來,區委、政府緊緊圍繞自治區打造“黃河善谷”的戰略構想,在市委、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下,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廣泛募集資金,先后開展了“慈善一日捐”、“xx集團愛心公益捐贈”、“希望工程助學金捐贈”、“結對幫扶捐贈”、宗教界“每教一善、每寺一善、每人一善”慈善捐款、“x公司捐贈面粉”等一系列助困、助醫、助學、賑災活動,為困難群體及時送去了幫助和溫暖,令我們由衷地感到光榮和自豪!在此,也真誠地向多年來積極從事、參與慈善工作的單位和社會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
慈善事業,是公益性的社會救助事業,參與慈善事業,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無論能力大小,無論捐贈多少,都是為最困難的人灑上慈愛甘露,都是向最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暖暖的援手。我們誠懇希望每一位有慈心的人士、每一家企業、每一位鄉親積極參與慈善募捐活動,奉獻您的真情!您的慈心善舉,將給困境中的人們帶來生命的溫暖,生存的勇氣和生活的希望!在此,我們發出“發展慈善事業,共創魅力利通”的倡議:
一、秉承“我慈善,我快樂”理念,以團結互助、推進慈善事業為榮,以奉獻社會作為人生不懈追求的優良品德,讓慈善真正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
二、大力宣傳現代慈善文化,弘揚慈善精神,營造關心慈善、支持慈善、參與慈善的社會氛圍,促進扶貧幫困、誠信友愛、互幫互助良好風尚的形成;
三、自覺履行公民的社會責任,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熱心公益事業,積極參加政府和慈善組織開展的各項慈善公益活動,踴躍參加全區“慈善月”活動;
四、切實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盡企業的最大可能,配合政府和慈善組織推動慈善事業發展,為慈善事業提供智力、物力和財力支持;
五、積極參加慈善志愿者組織活動,強化“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的慈善志愿者理念,堅持人人可慈善、人人能慈善,為弱勢群體和困難群眾提供各種義務服務援助;
六、團結協作,密切配合,不斷完善慈善工作機制,共同攜手推動全區慈善事業發展,形成慈善事業發展的合力。
讓我們行動起來,用心感動每個人,用愛擁抱每一天!我們堅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大力支持下,利通區慈善事業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您們好!
您為事業蒸蒸日上而欣喜之時,回報社會的善舉更是您流芳百世的精神升華之日!贈人玫瑰,手留余香。捐助公益,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湖洋村座落于、三省交界處。素有“三省”之稱。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加上地處偏遠,公益設施落后,村民文化娛樂場所空缺,因地,在廣大村民的要求下,在上級黨委政府政府的關心下,湖洋村民文化活動廣場以“一事一議”形式得于立項建設。因建設廣場投入資金較大,上拔項目資金有限,為建成這民生工程。
就此,村兩委班子發出倡議:
全村以及全社會廣大干部群眾、公私業主、社會各界人士慷慨解囊,踴躍捐資。凡捐款100元及以上的,村委會將刻碑銘記。 愛心無止境,捐資見真情。捐資公益,芳名永駐。讓我們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參與家鄉的公益事業建設,在經濟建設的大潮中,為建設和-諧、富裕文明的湖洋村再立新功。
期待您的善舉,衷心感謝您的支持!
祝:各位賢人志士身體健康、 合家幸福!
建文化廣場捐款倡議書 篇5
敬的社會各屆人士、鄉親們、朋友們:
您們好!
當今社會,各地經濟飛速發展。試看周邊的村莊,竟相加快了新農村建設的步伐,道路暢通,經濟飛快發展。反觀我們村,在新農村建設的道路上,由于基礎薄弱、資金匱乏形成交通滯后的問題,給村民在生產、生活過程中帶來了諸多不便,也嚴重阻礙了我村的經濟發展。因此,多修幾條村道,方便群眾的生產生活,已成為全村上下的共識,也儼然上升為全體村民迫在眉睫的當務之急。
全村的父老兄弟姐妹們,讓我們團結一致,共謀大業,一起行動吧!
我們承諾: 凡捐款者一律由村委會統一開具收據,設立理財監督小組專款專用。所有捐款,按照金額,依次排列,對捐款人芳名、金額刻碑銘記;凡個人捐資1000元以上,企業捐資1萬元以上,石刻個人姓名和企業名稱(法人姓名),讓人們和子孫后代永遠銘記捐資者的功德。 修路難一時,爛路難一世!真誠希望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道路一通萬象更新,橋口村的明天更加燦爛輝煌!
期待您的支持,敬候你的佳音。
最后,敬祝各位賢人志士:身體健康!家庭幸福!事業發達!
建文化廣場捐款倡議書 篇6
敬的社會各屆人士、鄉親們、朋友們:
您們好!
您為事業蒸蒸日上而欣喜之時,回報社會的善舉更是您流芳百世的精神升華之日!贈人玫瑰,手留余香。捐助公益,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湖洋村座落于、三省交界處。素有“三省”之稱。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加上地處偏遠,公益設施落后,村民文化娛樂場所空缺,因地,在廣大村民的要求下,在上級黨委政府政府的關心下,湖洋村民文化活動廣場以“一事一議”形式得于立項建設。因建設廣場投入資金較大,上拔項目資金有限,為建成這民生工程。
就此,村兩委班子發出倡議:
全村以及全社會廣大干部群眾、公私業主、社會各界人士慷慨解囊,踴躍捐資。凡捐款100元及以上的,村委會將刻碑銘記。 愛心無止境,捐資見真情。捐資公益,芳名永駐。讓我們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參與家鄉的公益事業建設,在經濟建設的大潮中,為建設和-諧、富裕文明的湖洋村再立新功。
期待您的善舉,衷心感謝您的支持!
祝:各位賢人志士身體健康、 合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