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愛老敬老倡議書(精選5篇)
提倡愛老敬老倡議書 篇1
親愛的同學們:
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是家中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還是素不相識的老人,他們都為孩子的成長含辛茹苦,都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作過貢獻,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對于他們,我們都需要用感恩之心來回報。此時此刻,我們怎能不想到:多少個春秋,多少個日日夜夜,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嘔心瀝血地撫養我們長大,為我們付出了他們的一切。他們對我們的“恩”對我們的“愛”,是我們一生一世也償還不清的。為此,我們要從小弘揚孟郊在千古名篇《游子吟》中倡導的感恩精神,把寸草當報三春暉的孝心付諸于實際行動,賦予時代的特色,與時俱進地開展“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活動。
在此我代表回民小學全體少先隊員倡議:
一、用感恩之心寬容、理解、關愛老人
老人們需要我們物質上給予幫助,更需要我們精神上的尊重和關愛,你的一句問候、一個微笑、一次傾聽都是給他們最好的禮物。
二、幫助老人
對左鄰右舍的老人,在日常生活中,要給予尊重和照顧,當他們遇到困難時,要及時給予幫助。
三、關愛孤寡老人
參與志愿活動。幫助老人整理內務、燒水、做飯,陪老人聊天、下棋等,讓老人能實實在在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叔叔阿姨們,同學們,道德把“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列入規范,社會把“尊老、敬老、愛老、助老”作為評價一個人是否具有善心、愛心和良心的重要依據。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是中華民族尊德崇禮的優良傳統。
我們是新世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要通過“敬老、愛老”的禮儀學習和禮儀實踐,不斷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質,使自己成為展現文明,傳播文明的一代新人。
提倡愛老敬老倡議書 篇2
市民朋友們:
敬老愛老助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和諧的基礎,關注關愛關心老人是全市公民的共同責任。
老年人是社會的寶貴財富,他們為民族解放、國家富強和社會進步貢獻了青春和力量,值得全社會尊重和敬佩。正是有了老一輩建設者們曾經付出的辛勤勞動和智慧、汗水和心血,蘭州市才能有了今天日新月異、迅猛發展、令人矚目的建設成就。當曾經的建設者們成為老人,當我們的父母不再年輕,他們進入了人生中最孤獨的時期,最需要社會、子女、晚輩的關懷和幫助。在第23個老人節到來之際,我們向全社會發出倡議,倡導全市公民關注關愛關心老年人生活,自覺弘揚中華民族孝親敬老的傳統美德,營造全社會敬老愛老助老的良好風尚,切實保障和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增進家庭和睦與社會和諧,讓全市老年人生活的更加幸福安康,為我市經濟社會率先跨越發展創造堅實而廣泛的社會基礎。
今年,市文明辦和市老齡委聯合開展了“敬老文明號”創建活動,全市各相關部門要積極參與創建“敬老文明號”活動,認真履行職責,滿腔熱情地為老年人辦實事、做好事、解難題。全體市民要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秉承尊老、敬老、助老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每一位市民在家要孝敬老人,關心老人的點點滴滴,為老人做實實在在的小事、貼心事,多與老人溝通交流,多為老人料理家務,讓老人切實從物質生活到精神生活都感受到晚輩的孝心和敬意。“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全體市民要尊敬社會上的每一位老人,對身邊或遇到的老人給一個微笑、讓一個座位、伸一把援助之手,共同培育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淳厚民風。關愛困難老人,每一名市民都要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為失能老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殘疾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和幫助,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困難,讓他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市民朋友們,讓我們用行動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用我們的真心、誠心和愛心共同筑起愛的家園,在全社會形成關注關心關愛老人的良好氛圍,為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和諧蘭州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提倡愛老敬老倡議書 篇3
中國是個文明國度,尊老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幾千年以來為人之根本。作為新時代的梁平人更要維護好我們的精神家園,秉承起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了解愛的,體驗愛的情感,懂得愛的責任,學會愛的奉獻。
曾幾何時,我們得到父母的疼愛,爺爺奶奶的溺愛,享受著家的溫暖,然而,敬老院的老人們是孤獨的、寂寞的他們渴望家人的關心,渴望家的溫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才是愛的最高境界,10月28日(農歷九月初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重陽節。讓我們一起走進袁驛敬老院,用愛心溫暖老人,讓老人感受家的溫暖與溫馨,讓愛心灑滿人間
社會各界愛心人士:
讓我們攜起手來,趕快行動起來吧!伸出雙手,送出真心,以真心敬老,以熱心愛老,以實際行動助老。讓我們用行動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使全社會形成共同關心、關愛老人的良好氛圍,為創建和諧社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請聯系區愛心聯盟黃秘書長
提倡愛老敬老倡議書 篇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度過了愉快的國慶長假,我們又迎來了新的一周。你們知道嗎?明天就是農歷玄月初九重陽節,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詩人王維的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遠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農歷玄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的節日重陽節,是個值得慶賀的吉祥日子。九九重陽,與“久久”同音,含有久長長壽之意,同時秋季也是收獲的黃金季節,所以人們對這個節日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很多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今天的重陽節,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1989年,我國把每一年農歷玄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奇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人節。“老吾老和人之老”、“敬老愛老從你我做起”。尊老敬老一直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德乃人之本,孝為德之先。古往今來,多少敬老、愛老的故事被傳為千古美談。在人生漫漫的舞臺上,每一個人都有過輝煌的時刻。不同的是,老人們的輝煌已成為歷史。不知不覺中,他們的頭發開始變得花白了,堅強直挺的背影在歲月中淡往,腳步也變得逐步緩慢和盤跚起來。他們曾對我們付出了巨大的艱辛與無窮的關愛,他們用寶貴的青春與汗水澆灌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和歡樂,而他們別無所求,我們的一聲問候、一個微笑、一個電話會讓他們倍感欣慰和滿足。
為宏揚中華民族尊老、愛老、助老傳統美德,培養文明風尚,展現當代少年兒童的的風采,我代表學校少先隊大隊部向全校少先隊員發出以下倡議:
一、拿起電話,給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送往節日的祝愿,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面給老人們送往秋日的暖和,祝愿他們身體健康。
二、做好愛心傳遞使者,告知你身邊所有的人這個值得感恩的節日,讓大家一起把暖和送到每位老人的身邊。
三、為身邊的老人做些力所能力的服務,為他們做一次飯,整理一次房間,梳一次頭,以表達我們的祝愿和敬意,讓中華民族尊老敬老傳統美德深深植進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
倡議人:__
時間:__年_月_日
提倡愛老敬老倡議書 篇5
活動主題:“情滿中秋,孝行永和。”
活動時間:20__年9月22日
活動地點:黃礤茶洞村
活動目的 :
善待今天的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一份尊老敬老的溫情,足以融化鋼的冷漠;
一份超越血緣的守望,足以詮釋和諧家園的藍圖。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茶洞村志愿者聯合,決定前往茶洞村去看望那些留守在家的老人們。
我們可以為他們送去節日的祝福,給他們帶去溫暖的同時,希望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而我們的志愿者也可以利用本次機會,在活動中充實自己,表現愛心,并在奉獻中享受快樂,使得活動得以有效展開。
借此機會亦能充分增強我們的團隊合作意識,提高綜合素質并堅定我們投身社會公益事業的決心。
培養志愿者的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展現志愿者風采,弘揚雷鋒精神,以實際行動傳承中華文化,使尊老、敬老、助老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讓“奉獻、關愛、進步”的志愿精神蔚然成風,為社會和諧切磚加瓦。
活動內容:陪老人聊天,送月餅,傾聽老人們過去的故事。
活動流程:9月22日上午9時茶洞村委集合,人員到位后集體前往各小組。
物資準備:
1、提前與各小組負責人取得聯系,商量具體活動事宜,提前掌握老人聯系方式、老人數、老人們的基本資料。
2、提前購買慰問物資。
3、準備月餅,志愿服裝。
注意事項:
1、參加活動人員必須準時在指定地點集合,如有特殊情況需提前告知領隊。
2、統一著裝、穿戴要整潔。
3、行為舉止要大方得體,注意措辭用語,注意活動中老人們的情緒變化。
4、活動結束后清理活動現場與老人們合影留念。
活動前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