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生態安全倡議書(精選5篇)
維護生態安全倡議書 篇1
候鳥等野生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寶貴自然資源。保護野生動物,維護生態平衡,不僅關系到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也是衡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城市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
我市處于全國3條候鳥遷徙通道中“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通道上,是候鳥遷徙的重要停歇地和越冬地。目前正值候鳥遷徙之際,數以百萬計的候鳥在我市停歇、取食。為貫徹落實國家林業局和省林業廳關于保護候鳥等野生動物資源專項行動的要求,保持地區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平衡,積極打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美麗青州,為此,青州市綠化委員會向全體市民倡議如下:
一、保護野生動物,從我做起、從餐桌做起,拒絕濫食鳥類等野生動物,樹立健康的飲食觀念和文明的社會風尚,做一個文明、守法、有愛心的消費者。
二、不傷害、不捕殺候鳥,不籠養野鳥,發現亂捕濫獵、傷害、販賣和非法經營野鳥的不法行為,要向當地林業主管部門、公安、工商等部門報告。遇到受傷的候鳥,主動與當地林業主管部門取得聯系,讓受傷的候鳥得到及時救治,做野生動物的保護者。
三、各飼養、運輸和餐飲企業不得非法經營、販運、加工、制作、銷售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做綠色、環保、守法的經營者。
四、人人行動起來,積極勸說阻止、舉報各類破壞森林、傷害候鳥等野生動物的行為。在候鳥遷徙停歇地、遷徙通道、集中活動區域和當地集貿市場,要齊抓共管,切實有效打擊投藥毒鳥、非法販運與銷售等違法行為,共同保護候鳥及其棲息地,做野生動物的守護者。
朋友們,為了人類共同的生存環境,為了讓生態美麗青州永葆森林城市本色,讓我們共同努力,一起行動起來,讓大地處處充滿生命的綠色;讓候鳥等野生動物與我們在同一片藍天下平安地生活。
維護生態安全倡議書 篇2
生活中塑料袋為我們提供方便的同時不僅破壞了周邊環境、浪費土地資源,而且危害生態安全,海洋生物的安全以及我們人類自身的生命安全。
根據市府辦20xx( 325號)文件精神的要求,為防止白色污染,倡導綠色、低碳、節能的消費理念,建設生態環保旅游城市,現在我市全面推廣使用可生物降解塑料制品。
可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的加工原料主要以木薯淀粉為主,將木薯淀粉做成顆粒米,在機器里通過熱能和氣壓吹成塑料膜或塑料袋等完全可降解的塑料產品。目前生活中使用的塑料制品,在土壤里分解需要200-500年,對土壤和地下水危害極大;焚燒時產生大量有毒氣體對大氣、生物及人類自身造成極大危害。而可生物降解塑料制品降解時間短,在土壤中大約需要90天-2年時間就可轉化成有機肥料;無需焚燒,對大氣和環境基本不會造成污染。在我市推廣使用,能夠提升我市生態環境質量,更好地打造濱海旅游精品城市。
為了讓我們的地球母親永遠飽有美麗的容顏,不被白色污染所蒙蔽,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三亞市旅游協會,于4月22日地球日面向所有會員單位及社會公眾鄭重發出 “抵制白色污染 呵護生態安全”的倡議,倡議大家和我們一起,主動承擔起保護生態環境的社會責任,用實際行動杜絕白色污染,拒絕使用普通塑料袋,全民自發自愿的加入到認購生物樹脂降解型塑料袋的行動中來。
親愛的朋友們,“抵制白色污染 呵護生態安全”我們期待您的參與!
維護生態安全倡議書 篇3
全校師生員工及家屬朋友們:
文明校園需要文明交通,文明交通需要每一個人的共同參與。近年來,我校不斷深化文明創建,廣大師生及家屬朋友的交通意識不斷增強。但與此同時,不文明、不安全的交通行為卻依然存在,這大大增強了交通安全隱患,也影響了學校形象。為創建平安、和諧、文明校園,營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秩序,保障全校師生員工出行人身安全,特發出如下倡議:
一、做文明交通的實踐者。開文明車,自覺遵守市區及校園交通規則,自覺聽從交警及保安人員指揮,自覺養成“按燈停走、按道行駛、按線通行、按位停放、按規駕乘”的交通習慣,不爭道、不搶道、不占道,不亂停亂放亂掉頭,不從車窗往外隨意扔果皮、紙張等垃圾物品,禮讓行人,禁止鳴笛。行文明路,不闖紅燈,不亂穿馬路,不在機動車道行走,不翻越交通隔離設施,自覺監督和推進文明交通環境的建設。
二、做文明交通的宣傳者。樹立文明交通理念,每個人都要成為文明交通的宣傳者,主動向家屬、朋友、同學及家長宣傳交通安全知識,拒絕酒后駕駛,做到“酒后不開車,開車不喝酒”,同時做到不超速行駛、不無證駕駛、不疲勞駕駛、不違章停車、不在斑馬線上搶行,不坐無牌車、電瓶三輪車等低資質、無安全保障的違法載客車輛等。
三、做文明交通的勸導者。要積極參與交通公益活動,主動勸阻不文明交通行為,經常引導和提醒家人、朋友以遵守交通法規為榮,以不遵守交通法規為恥,對發生在身邊的不文明交通行為要及時予以勸阻、糾正,影響、帶動更多的人遵章守紀,文明出行,安全出行。
四、做綠色出行的推廣者。美麗師大、美好家園建設需要我們共同行動,每個人都向身邊人宣傳開展“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的意義,帶動更多人參與到行動中來。倡議每個人從自身做起,盡量選擇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采取步行、騎自行車等出行方式;倡議廣大“有車族”樹立“能走不騎,能騎不坐,能坐不開”的出行理念,積極參與交通‘135’行動,即1公里內步行、3公里內騎自行車、5公里內乘坐公共交通。
文明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力量。遵章守紀,安全出行,文明交通,既是每一位公民的責任和義務,更應是每一位師大人的自覺追求,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人人參與,共同努力,文明行路、文明行車、文明停車,共創文明安全有序的校園交通環境,共建“人文師大、美麗師大、活力師大、幸福師大”。
倡議人:_
日期:__年__月__日
維護生態安全倡議書 篇4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倍受廣大人民群眾、高校師生日益關注。高校食品衛生安全事關學生健康成長,事關學生的生命安全,事關高校的和諧穩定大局。作為廣大高校伙食工作者要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充分認識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的緊迫性和重要性。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思想,始終把食品安全工作放在日常管理工作的突出位置,努力做到警鐘長鳴、嚴格管理、常抓不懈,確保萬無一失。正值我省“食品安全宣傳周”之際,我們浙江省高等學校后勤協會伙食管理專業委員會向全省高校的廣大伙食部門發出倡議:
一、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和浙江省高校食品衛生“十個必須”等相關法律、法規。
嚴格執行餐飲服務行業規范,凡學校經營的食堂和副食品店必須取得餐飲服務監管部門發放的餐飲服務許可證(包括原衛生許可證),未取得許可證的不得加工、供應食品。嚴格食品添加劑使用,根據“非必須不使用”的原則,使用品種和用量必須符合gb2760《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并詳細記錄每一次使用情況,防止超范圍和過量使用食品添加劑行為。不使用過期變質和被污染的食品,不使用非食品用具及容器,包裝材料,不使用未經消毒合格的餐飲具,工具,容器。
二、必須建立學校食堂的衛生安全檔案。
內容包括申請衛生許可的基礎資料、學校食物中毒事件應急預案、個人健康證明、食品原料和有關用品索證資料、食品添加劑和調味品采購和使用記錄、食品留樣記錄、檢驗報告、食品原材料采購合同等。
三、嚴格執行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
食品從業人員按有關規定取得健康體檢證明和衛生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操作,健康體檢每年一次,并定期接受培訓。從業人員操作時應穿戴清潔的工作服、工作帽(專間操作人員必須戴口罩),頭發不得外露,不得留長指甲,涂指甲油,佩帶飾物。
四、嚴把食品原料采購和進貨驗收關。
禁止采購不符合食品衛生標準和要求的食品。采購食品應向供貨方索取衛生許可證、衛生檢驗報告書等復印件;采購肉類食品必須索取衛生檢驗檢疫合格證明;采購定型包裝食品,商標上應有品名、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存期(保質期)qs認證標志等內容;采購酒類、罐頭、飲料、乳制品、調味品等食品,應向供方索取本批次的檢驗合格證或檢驗單。要建立蔬菜農藥的檢測及其他食品的相關檢測,嚴把食品原料進入關,把問題食品拒之于學校門外。
五、必須堅持每天保潔工作。
清洗餐具、工用具必須在專用水池內進行。餐飲具“一清、二洗、三消毒、四保潔”,未經消毒的餐飲具不得使用。經常開展設施設備的消毒工作,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容器必須標志明顯,做到分開使用,定位存放,保持清潔。定期開展滅“四害”工作,隨時保持食堂干凈、整潔、衛生的環境。
六、建立食品衛生安全自查工作機制。
加強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力度,嚴格加強對物資采購、倉儲、加工、使用、供應等環節的監控,落實食品安全“一日兩巡查”制度,并安排專人做好記錄,重點加強乳制品、面包糕點、鹵制品等食品和食品添加劑使用管理情況的檢查,積極做好倉庫防潮工作,有針對性地防止食品因潮濕而霉變給師生健康帶來的安全隱患。
七、加強食品安全輿論宣傳。
一是充分利用校園網、校園廣播、校報等學生常用媒體形式宣傳食品衛生安全常識;二是開展室外宣傳活動,以宣傳欄、宣傳板報、宣傳海報等形式普及食品安全知識;三是在各食堂餐廳明顯位置設置宣傳板;四是積極推行“高校學生五常現場管理” 提高學校餐飲管理人員、從業人員的知識水平,開展食品安全知識競賽和征文活動;五是組織學生代表參觀食堂后廚加工間等有關活動。
全省高校廣大伙食工作者,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共同加入到高校學生食堂食品安全的隊伍中來,做一名食品安全工作的倡導者、參與者、主導者、宣傳者和志愿者,讓我們大家一起“共鑄食品安全,共建和諧校園”。
維護生態安全倡議書 篇5
親愛的同學們:
臨近歲末年關、校園安全事故頻發,安全隱患日顯突出。為切實提高同學們校園安全防范意識,豐富防盜安全知識,保護好您和他人的財產安全,希望同學們時刻敲響警鐘:宿舍安全,不容忽視。牢記安全責任,認真做好防范。為此,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分團委向全體大學生提出倡議:
1、不在宿舍使用“熱的快”、電飯鍋、電磁爐、電熱杯、電熱毯、電吹風、電熨斗等違章電器;不私拉電線;不在寢室中使用明火。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離開房間時,一定要檢查電器電源是否關閉,提高冬季防火意識。
2、正確使用網絡資源,堅決杜絕整日沉迷于網絡游戲,禁止不良網絡信息的傳播。不要輕信他人,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防范網絡詐騙。
3、加強交通安全意識,防止安全事故發生。由于校外交通情況復雜,為了他人和個人的安全在校園內應遵守交通規則,在校外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發生。
4、學生(尤其女同學)下晚自習時,不要走偏遠道路,要保持一定的警惕性,盡量結伴而行,防止意外發生。
5、養成人走關門的習慣。離開宿舍先將衣物內的現金、儲蓄卡、手表、手機和鑰匙等放在安全的地方,不要因為離開時間短而忽略失竊的可能性。
6、貴重物品不用時應放置在帶鎖的抽屜、櫥柜等安全保險的地方,以防順手牽羊、乘虛而入者盜走。放假離校應將貫重物品隨身帶走或托可靠的人保管,不可留在寢室。
7、見到陌生人進寢室或旁邊的寢室,請仔細詢問,必要時報告給宿管阿姨宿舍管理員。不允許不熟悉的人或剛認識的人隨便進入自己寢室。
8、發現失竊、被騙和人身財務受損,立即撥打報警電話110,并協助警方作好調查取證工作,盡量減少損失。
同學們,“安全重于泰山”,現在就讓我們從自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提高安全意識,杜絕安全隱患,為營造一個安全和諧的生活、學習環境而共同努力。
倡議人:___
20__年__月__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