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家長倡議書(精選5篇)
留守兒童家長倡議書 篇1
尊敬的各位留守兒童家長:
無論您是正準備外出打工還是已經在外落地務工;無論您是夫妻雙方一方在外漂泊還是雙方都在外打拼;無論您的孩子尚年幼還是已漸懂事,我們都呼吁您留下,不要讓孩子再做留守兒童。
誠然,經過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躍上了新的平臺,農村人均收入穩步增長,生產生活環境逐步改善,留守兒童數量大幅下降,但是我市仍然有近2萬名留守兒童存在著身心健康和安全問題的困擾。
搬經初中八(3)班同學沙美琪的父母雙方常年在深圳打工,家中還有一年幼弟弟在市人民醫院兒科病房住院。20xx年3月1日傍晚,好學懂事的她補完課后一個人騎車回家途中被油罐車撞倒,致使全身多處骨折,持續高燒不退,引發腎臟、肺部等多臟器的感染,最終高位截癱。她在撞倒后還清醒的情況下,打電話給奶奶:“奶奶別著急,我還好…”
奶奶痛不欲生,平時就她和老伴拖著孫子孫女,孩子有個病痛,父母不能在身邊,總是老兩口在熬。試問,倘若父母在鄉就業,切實承擔起孩子的照顧義務,這樣的悲劇能否上演?
各位親愛的留守兒童父母家長,無論您是受生活所迫還是忽視撫養的責任,我們認為這都不可取,因為遠在他鄉的您一定掛念孩子,一定想著和家人團聚。
您作為法律賦予的孩子法定監護人,應當切實履行好父母應盡的義務。作為家長,各位要有責任意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您的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各位要有危機意識,全球每年有83萬兒童死于非故意傷害,平均每天有20xx多名孩子死于車禍、溺水、燒傷、摔死、毒死這五大問題,中國每年有5萬多人,平均每天XX0民,其中家庭發生率是44.5%,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兒童占比最高。各位要有長遠眼光,要分清打工收入與孩子傷害之間的輕重,分清務工所得與教子成才之間的利弊,分清在外謀生與返鄉就業之間的權衡,目前,我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已經足以讓您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返鄉就業才是您長遠的打算。
孩子的童年是短暫的,快樂的童年將伴隨他們一生。不要認為他們懂事,他們就不想你們,那是他們在佯裝堅強;不要以為他們學習好就可以放心地離開,孩子畢竟是未成年人,安全問題需要您來監管;不要想為他們留下盡量多的財富,教給他們做人的方法和處理問題的辦法,這對他們來說才是真正的財富。
“當墻角的牽牛花攀上籬笆,當門前的石榴樹開出鮮花,當大雁一群群向南方飛去,當漫天的瑞雪飄飄灑灑,爸爸媽媽呀,又是一年的春秋冬夏。墻壁上寫滿了您叮嚀的話,枕頭下留下我新換的牙,什么時候,您才會回家…”
“我不要零花的錢票,我不要漂亮的衣裳,我不要您一次次回家的許諾,我不要一次次在希望中失望,爸爸媽媽,回來吧!”(摘自某留守兒童日記)
愿每位盼望爸爸媽媽回鄉的孩子們夢想成真。
XX市婦聯
20xx年3月24日
留守兒童家長倡議書 篇2
各位留守兒童家長:
您們好!值此春節即將臨近,萬州區龍都街道婦女聯合會向您及您的家人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親切的慰問!
您們身在異地,既牽掛父母又思念子女,我們理解您們養家的不易和打工的艱辛,理解您們背井離鄉的苦衷和深埋心底的那份對幸福生活的渴望。然而,當您們懷著一份樸素的夢想離家的那一瞬間,您們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個名字:留守兒童!孩子感到孤單、缺失親情,他們需要關愛、需要快樂、需要健康成長!
萬州區委政府實施了“留守兒童關愛行動”,建立了關愛行動長效機制;探索確立了“寄宿制學校、托管機構、留守兒童關愛中心、愛心家長、牽手結對、親情室、親情電話”等關愛形式;營造了推動留守兒童勤奮學習、快樂生活、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讓您的孩子在家鄉“學業有教、監護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護”。
雖然您的孩子得到了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愛,但是仍然無法代替血緣親情,家庭是孩子心靈的港灣,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您們的關心和教育。爺爺奶奶代替不了嚴父慈母,學校教育代替不了家庭教育。也許您們的拼搏豐富了孩子的物質生活,但滿足不了他們對親情的渴望。您作為法律賦予的孩子法定監護
人,應當切實履行好父母應盡的義務。希望您們,作為家長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您的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您們要有長遠眼光,要分清打工收入與孩子傷害之間的輕重,分清務工所得與教子成才之間的利弊,分清在外謀生與返鄉就業之間的權衡,目前,我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已經足以讓您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返鄉就業才是您長遠的打算。或者,作為父母,您們至少有一位家長留在家鄉就業創業,陪伴在孩子身邊!如果您還是要外出務工,就請您盡可能抽出時間,力爭每天給孩子一次通話、一次微信、一條短信,每周一次視頻,每月與老師聯系,多與監護人溝通交流,多方式多渠道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與親情,您們的陪伴讓孩子健康成長的同時,化解孩子心靈的寂寞孤單與煩惱;過年過節時,盡可能回家看看,傾聽孩子心聲,共享天倫之樂,盡可能全方位盡到為人父母的責任。時值春節即將到來之際,請您們盡可能抽出時間陪孩子過一個愉快的節日,不能回鄉陪孩子過節的,也請您們給孩子打個節日祝福的電話、寫封信、或者買個禮物,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溫馨的關懷和無價的慈愛。或者,條件允許的話,讓孩子跟隨您們到打工的地方生活、學習。其實,孩子最需要的是您們全程的陪伴、傾聽、撫慰、鼓勵、教育與關愛,完整而溫馨的家才是孩子最大的期盼。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讓孩子們在同一片藍天下,健康快樂成長!
祝出入平安!工作、生活如意!闔家歡樂!
**街道婦女聯合會
20xx年二月
留守兒童家長倡議書 篇3
孩子的爸爸媽媽:
您好!
或許,您正在為城市建設添磚加瓦,或許,您正在為美好生活揮灑汗水......在此,請讓我們向您送上親切的問候:您辛苦了!
我們知道,您身在異鄉,老家年邁的父母和幼小的孩子始終是心中最大的牽掛。同樣為人子女為人父母的我們,理解您拋家別子的苦衷和對幸福生活的渴望;理解您打工的艱辛和養家的不易。我們相信,當您回鄉與親人短暫團聚,看到孩子們歡笑著奔跑著,喊著“爸爸”、“媽媽”時,是幸福滿滿的。可是,您知道嗎?有多少個日夜他們在盼望著和父母團聚,哪怕只是一家人一起吃頓飯,都成了他們的奢望。兒童時期正是一個人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是任何人也無法替代的。父母不應僅僅只做孩子物質上的供應者。
如今的貴州,正與全國一起努力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家鄉的面貌日新月異,需要大量人才,在這里,同樣有讓您人生出彩的機會和平臺,為了孩子,回家吧!回到家鄉創業就業,回到家鄉共享天倫!
假如您仍然選擇留在外地,那么,希望您經常和孩子通過電話、視頻,聊聊各自的生活;和孩子的監護人、老師定期聯系溝通;逢年過節盡可能多的回家陪伴孩子。我們期盼著,孩子在您的陪伴和關愛中快樂成長!
祝您工作順利,家庭幸福!
共青團貴州省委
留守兒童家長倡議書 篇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當你足不出戶就可以在電腦前了解到世界各地各式各樣的信息
動態的時候,可曾知道,有一群孩子還在為一天的溫飽而發愁;當你自由自在地在書海中遨游的時候,可曾看到那一雙雙渴望閱讀的眼神?
他們——柳州市融水縣洞頭鄉的小朋友們,從不知道“喜洋洋”、
“哆啦A夢”是誰,也不知道《格林童話》、《一千零一夜》描述的是什么,因為他們家里極少有電視,更不用說電腦了。而由于鄉里沒有圖書館、閱覽室,他們甚至連閱讀的書籍也沒有。他們很想擁有自己的學習天地、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卻不知道該怎樣實現夢想。
如果你看過他們的笑臉,看過他們單純而明亮的眼睛,
如果你能理解他們對外面的世界的好奇和他們對未來的渴望,
你就會相信,他們多么希望能讀到各種各樣的書籍,他們多么希望能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呀!
現在,我們能做些什么?
阿基米德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起整個地球。”
別讓那些報紙書籍化為紙漿,那熔化的也許是一個孩子的夢想,
讓我們給貧困的孩子捐一本書吧。
也許,那是打開未來之門的鑰匙,那會改變一個孩子的命運。
為了孩子們,學院團委呼吁大家行動起來,奉獻出我們的愛心,
捐獻出我們的書籍,為融水縣洞頭鄉高安村、一心村捐建兩個村級閱覽室——“愛心書屋”,圓這些孩子們的一個閱讀夢,讓那里孩子們的知識豐富起來,讓他們迷茫無助的眼睛明亮起來。請伸出你溫暖的手,獻出你收存的書,傳遞你心中的愛,我們來共同努力,積極加入愛心捐贈活動中來吧。
老師們,同學們,多一份愛就會多點燃一個希望,多一片心就會多圓一個夢想。行動起來吧,用我們的愛與他們心連心、手拉手,共建社會和諧、共創美好未來。
一、捐贈時間、地點
學生捐贈以班級為單位統一上交到以下捐贈地點均可。
1.正常上班時間:院行政辦公大樓112室團委辦公室
2.每日下午17:30-18:30:競擇樓一樓院學生會辦公室
二、捐贈內容
書籍、筆記簿
三、捐贈書籍的類型
(1)輔導類書籍;(2)科普、科幻、自然常識類書籍;(3)
童話故事、少兒讀物;(4)動手制作、小技能培訓類;(5)適合青少年學生閱讀的經典名著、雜志等文學類書籍;(5)教師參考類書籍;(6)畫冊如自然風景畫冊、歷史文化遺跡畫冊;(7)雜志光盤類:適合中小學生的視聽讀物和光盤。
四、捐贈書籍的要求
1.適合中、小學生閱讀的課外及學習輔導書;
2.書籍保存完好,無蟲咬、無損壞、不缺頁、封面封底完整,新舊不限;
3.有助于青少年身心發展的,健康,向上的書籍。
五、捐贈截止日期
20xx年7月11日
院團委
20xx年6月28日
留守兒童家長倡議書 篇5
小區的全體居民們:
大家好,我是住在本小區的一名少年,我曾為我們的小區感到驕傲。一幢幢粉色的居民樓有順序的排列著,小區里,還有一個百花爭艷的小花壇,嫩綠的小草富有生機,樹木一棵棵的挺立著,一切都多么美好!可是近些日子來,我們小區的環境衛生出現了一些不良現象:
原本綠油油的草坪,被一些居民“霸占”了,他們把草刨了,種上了白菜、韭菜、蔥……公共草坪成了他們自家的“小菜園”,為了澆灌蔬菜,他們還打了井,原來立在草坪里的宣傳牌都被砍下來當廢品賣了,整齊的草坪被分離的支離破碎,亂七八糟。我看了,真心疼。大家難道喜歡這個樣子嗎?
環境和我們人類息息相關,亂打井,雖然有了短暫的利益,但以后呢?水資源是有限的!到地下水被抽干的那一天,我們怎么辦?
小區墻上明明印著大紅字:“人人都來講環保,共創優美好家園”,說的多好啊,可是我們做到了嗎?為了自己的利益,卻影響了整可小區的容貌!這些可惡的“毀容師”!
小區的全體居民啊!大家一起行動起來把!保護我們的環境,為我們,為地球做一點貢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