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祭祀捐款倡議書(精選5篇)
清明節祭祀捐款倡議書 篇1
廣大市民朋友們:
清明節即將來臨,它是我國傳統節日,已列入國家法定假日。是進行祭奠活動的高峰期,人們將以各種方式緬懷英烈、祭奠逝者、祭掃靈墓、悼念先人、寄托哀思,表達懷念之情,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然而,以往每到清明等祭祀時節,燒紙焚香祭奠之風愈演愈烈,大街小巷路口、江堤、野外墓地、紙制冥品花樣繁多,火光沖天,煙霧彌漫。
這種不文明、不衛生、不健康的祭掃方式,不僅影響了社會風氣,又嚴重污染環境,還容易引發火險,給社會公共安全帶來隱患。為了進一步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道德素質,深化文明創建內涵,營造白山良好形象,倡導文明新風尚,我們向廣大市民發出如下倡議:
一、我們倡導科學祭祀,摒棄愚昧的祭奠方式。要自覺開展文明祭奠,員、共青團員、機關干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爭做文明之風的倡導者和傳播者,帶頭"踐行榮辱觀,崇尚科學,倡導文明祭奠",用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身邊的居民。
二、我們倡導環保祭祀,摒棄污染的祭奠方式。要大力維護優美整潔的城鄉環境,樹立文明意識、科學意識、公德意識,把傳統的祭奠習俗用環保、時尚、自然的方式進行表達,做到不污染環境、不影響他人生活等。
三、我們倡導節儉祭祀,摒棄浪費的祭奠方式。做到不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相互攀比。以節儉方式寄托哀思。
四、我們倡導文明祭祀,摒棄庸俗的祭奠方式。大力提倡鮮花祭奠、植樹祭奠、網上祭奠、公祭悼念等多樣式、現代式祭掃活動。將祭拜逝者的傳統習俗用更加健康、文明的方式進行表達。
五、我們倡導安全祭祀,摒棄不安全的祭奠方式。要嚴格遵守有關防火規定,不違規用火。做到不在山頭、林地、公墓內燒紙焚香、燃放鞭炮,杜絕各種不安全隱患的發生。一旦出現火險,要立即撥打119報警電話。
廣大的市民朋友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從你我他做起,講科學、講文明、樹新風,弘揚先進文化,用文明祭奠的實際行動,度過一個安全、文明、和諧的清明節,以表達我們對逝者的懷念之情,激發出建設美好家園,創建文明城市,構建和諧白山的熱情,為全面實現我市創城目標貢獻力量!
清明節祭祀捐款倡議書 篇2
20xx年12月3日,國務院公布了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武鳴壯族三月三入選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武鳴的光榮,也是駱越后裔民族的光榮。
壯族三月三起源于古駱越民族的祖母王祭祀習俗。古駱越民族是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來源,是壯族、侗族、黎族、布依族等壯侗語民族和南方漢族的共同祖先。古駱越民族最早發祥于大明山地區的古駱越水流域(即邕江和郁江流域),在這一地區創造了中華民族最早的稻作文明、醫藥文明、紡織文明和水事文明,并在這里走向海洋,開發了南海,開辟了聞名世界的海上絲綢之路。因此古駱越民族稱大明山為祖山,稱古駱越水為母親河,并在珠江的重要源頭大明山下的羅波潭邊興建了祭祀駱越祖母王的祖廟,于每年的農歷三月初三在羅波廟舉行隆重的祭祀祖母王大典,紀念駱越祖先對中華文明作出的偉大貢獻。
駱越祖母王祭祀大典后來演變形成了武鳴壯鄉每年盛大的三月三民俗活動,遷移各地的駱越后裔民族也按照祖居地的習俗在各地舉行隆重的三月三民俗活動。駱越祖母王祭祀是駱越后裔各民族文化的根,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源頭。經過各界人士多年的傾力支持和打造,近年來駱越祭祖大典活動已成為廣西文化的一個重要標志,成為吸引各方游客的著名旅游品牌,成為全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一個亮點。
今年是農歷豬年,豬年祭祖,三羊開泰,大美吉祥。中國壯鄉武鳴壯族三月三歌圩暨駱越文化旅游節活動領導小組經研究決定于20xx年4月20日(農歷三月初二)舉辦駱越祖母王祭祀大典。本次祭祀大典由中國壯鄉武鳴壯族三月三歌圩暨駱越文化旅游節活動領導小組主辦,由廣西駱越文化研究會和武鳴縣羅波鎮政府、羅波社區承辦,祭祀大典在武鳴縣羅波鎮社區戲臺和羅波廟舉行,從4月20日(農歷三月初二)上午9時開始,祭祀大典內容有祖母王巡游、公祭儀式、參拜羅波廟、千家宴、文藝匯演等。
本次活動經費以社會捐獻為主,我們希望得到各單位和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凡單位和個人參加活動捐助:
(一)1000元以上者,可進入主祭席前排成為公祭敬獻花籃單位和主祭活動嘉賓,芳名刻入功德碑并參加千家宴(3人);
(二)500元以上者,可進入主祭席前排成為活動主祭嘉賓,芳名刻入功德碑并參加千家宴(2人);
(三)200元以上者,可進入主祭席成為活動嘉賓,芳名刻入功德碑并參加千家宴(1人)。
(四)100元者,可進入主祭席成為活動嘉賓并參加千家宴(1人)。
籌備辦公室歡迎社會各單位和各界人士大力支持和踴躍參加本次公祭活動。
聯系人:
備辦公室
研究會
民委員會
20xx年3月10日
清明節祭祀捐款倡議書 篇3
廣大市民朋友們:
祭祀祖先、緬懷逝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以前上墳燒紙、燒冥物、燃放鞭炮的祭祀方式,不僅污染環境,又易引發火災,隱患頗多。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推進殯葬改革和移風易俗工作,消除森林火災隱患。為此,我們向全鎮人民倡議文明祭祀,弘揚文明新風。
一、樹立文明祭祀新風。大力提倡鮮花祭奠、植樹祭奠、網上祭奠,公祭悼念、撰寫追憶文章等文明安全的祭祀儀式,以獻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樹、清掃墓碑等方式寄托哀思,營造引導文明祭祀的社會氛圍。
二、帶頭推進移風易俗。黨政機關公務人員以及廣大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特別是領導干部要率先垂范,做文明祭祀的先行者、帶頭人,用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身邊的群眾。
三、樹立文明、安全、公德意識。突出生態、環保、低碳理念,在祭祀過程中不亂扔雜物,不破壞草地樹木,嚴防火災和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自覺維護環境的優美、干凈、整潔、安全。
四、提倡厚養薄葬的做法。遵守社會公德,崇尚尊老傳統美德,樹立厚養薄葬的新觀念,對在世老人要多關心,盡孝心,使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對逝去先人,要儉辦喪事,文明祭祀。
五、提高火險防范意識。在祭掃活動中要切實增強森林防火意識,自覺遵守森林防火有關規定,不攜帶任何火種進入林區,絕對服從防火人員的管理,不在林區吸煙、燒紙焚香、點燃蠟燭、燃放鞭炮,杜絕各種不安全隱患的發生。
廣大市民朋友們,推動殯葬改革,倡導文明祭掃,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讓我們攜起手來,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做文明祭掃的踐行者,做綠色殯葬的先行者,以文明緬懷的實際行動,表達對先祖、先賢、先烈的懷念之情,表達熱愛故土的赤子之心,為建設“美麗塘下、平安塘下、幸福塘下”作出應有的貢獻。
清明節祭祀捐款倡議書 篇4
時光飛逝。冬去春來,轉眼即已到了清明佳節。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專門祭奠自己遠逝的親人的節日。我國是一個極其注重親情的國家。在國人的心中,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家族同胞占據著生命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每當親人的離世,尤其是至親的離世,總會讓我們下淚如雨,肝腸寸斷,痛徹心扉!因此,每逢清明時節,無數在外的游子總是匆匆趕回家中,和自己的親人在一起,給遠逝的親人掃掃墓,擺上一些祭品,以表達生者對遠逝的親人無比的懷念和深沉的哀思!因此也才有了大詩人杜牧眼中“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的那悲慘的一幕!
但是,當我們匆匆趕回家中祭奠親人的時候,我們是否想到了我們還有另外一群親人。他們就是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自由、富強拋灑了自己的熱血,乃至獻出了自己寶貴生命的革命英雄和先烈們!我們是否還記得,在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一百多年屈辱歲月中,無數革命先驅與仁人志士,為了實現民族的獨立與解放,為了拯救千千萬萬處于水深火熱中的同胞,為了求得國家的富強實現民族的崛起,他們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站在時代的風口浪尖,和強大的封建主義反動勢力、帝國主義反動勢力進行著不屈不饒,艱苦卓絕的斗爭。太平天國的勇士們,維新變法的勇士們,義和團運動的勇士們,他們雖然沒有完成時代所賦予的使命,英勇的倒在了血雨征程中,但是他們為國家為民族的前進所作出的艱苦卓絕的努力和巨大的貢獻,我們豈能忘懷!結束了腐朽透頂的滿清王朝的封建專制統治,使中華民族迎來了民-主的第一縷曙光的民-主革命先驅和志士們,以及英勇的倒在了民-主革命道路上的英烈們,他們為中華民族的民-主事業所作出的卓越貢獻,我們豈能忘懷!為了反對袁賊專制復辟,結束北洋軍閥割據,實現國家真正的民-主與統一,而英勇抗爭與戰斗的革命志士與英烈們,我們豈能忘懷!為了打-倒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反國反民的國民黨反動派,在中國共產黨的率領下,進行了十年艱苦卓絕的革命戰爭的英雄們,以及倒在革命道路上的英烈們,我們豈能忘懷!為了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在長達八年的抗日戰爭中,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軍的勇士們,倒在抗日戰爭道路上的英烈們,他們為中華民族的抗日事業,為中華民族的獨立事業,乃至為全人類的反法西斯偉業,所作出的巨大貢獻,我們又豈能忘懷!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徹底的獨立與自由,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了三年的解放戰爭,打垮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在中華大地上建立起了一個真正獨立自由、人民當家作主的嶄新中國,從此揭開了中國歷史嶄新的一頁。在這一偉大的建國大業中做出了卓越貢獻的仁人志士與革命先烈們,他們的豐功偉績,我們又豈能忘懷!在新中國成立至今的61年的風風雨雨中,尤其是改革開放的三十年中,為了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社會的安定和-諧,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崛起,而艱苦奮斗,不斷拼搏,不斷開拓的勇士、英雄與英烈們,他們為國家為民族所作出的不懈努力與巨大貢獻,我們又豈能忘懷!是的,凡是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自由、富強而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與烈士們,我們都無法忘懷!我們更加不能忘懷!
再過幾天,今年的清明佳節就將來臨了。當我們在家鄉祭奠身邊遠逝的親人的時刻,當我們心情沉重地緬懷和哀思我們身邊親人的時刻,也許我們另外的一大群親人——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自由與富強做出了不朽貢獻的英雄與烈士們卻仍然寂靜地躺在那里,孤獨的看著眼前的碧水與青山!沒有親人的懷念,沒有親人的哀思,有的只是自身默默地期盼與守望!這樣的場面,這樣的場景,我們看到了,難道不從心底感到無比凄酸嗎?難道不從心底感到無比悲哀嗎?難道不從心底感到無比愧疚嗎?這樣的場面,這樣的場景,我們難道忍心看到嗎?難道我們可以心安理得的讓這樣的場面,這樣的場景出現在我們的面前嗎?不能!絕對不能!!但凡稍有良知的中國人都不會讓這樣的場面、場景演變為現實,更不能容忍這樣的場面、場景演變為現實!因為我們是優秀的華夏兒女!因為我們是優秀的炎黃子孫!更因為我們是有著五千年輝煌文明的禮儀之邦的龍的傳人!!
值此清明佳節即將來臨之際,我特此向全國所有高校的學友們,廣大的網友們,我深愛著的全體父老鄉親、兄弟姐妹們,發出我最誠摯的倡議:讓我們在祭奠、緬懷、哀思我們身邊的親人的同時,也來祭奠一下我們另外的親人——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自由與富強做出了不朽貢獻的英雄與烈士們吧!祭奠這些英雄與烈士們,我們并不需要多么隆重的祭品。送上一束鮮花,或者是一枝綠葉,然后向這些英雄與烈士們深深地鞠上三個躬,這就足以表達我們對這些英雄與烈士們的緬懷與哀思,誠心與敬意!或者更簡單,無需送上任何祭品,您只需在英雄與烈士的墓前,靜靜地站一會兒,用一顆誠摯的心,默默地表達我們對英雄與烈士們的追思與緬懷,敬佩與感恩!我親愛的學友們,敬愛的網友們,深愛著的父老鄉親、兄弟姐妹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讓我們用自己的行動來表達我們的感恩之心!讓我們用自己的行動來證明我們無愧于華夏兒女、炎黃子孫的稱號!讓我們用自己的行動來證明我們是真真正正的龍的傳人!
倡議人:_
日期:20__年__月__日
清明節祭祀捐款倡議書 篇5
“天藍、地綠、水清”是人們對環境的共同追求。多年來,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力度,市容環境日趨優美,改善了人民群眾的生活環境,展現了開放、大氣、靚麗、清新、典雅的城市形象。然而,近年來,一些地區和少數市民群眾,在祭奠先人過程中采用的焚燒紙錢,燃放鞭炮等陋俗,不僅污染了城市空氣,同時,也影響了美麗天津建設。
為此,在一年一度“清明節”即將來臨之際,3月26日,天津市殯葬行業協會向全市所有從事殯儀服務的單位和個體從業者,發出如下倡議:
一、嚴格執行《天津市煙花爆竹安全管理辦法》,不出售燒紙、鞭炮,不組織焚燒燃放活動,對欲燃放焚燒的喪屬,主動加以勸阻。
二、認真遵守《天津市殯葬管理條例》,不引導喪主從事吹打念經、“送路”、燒紙、放炮等封建迷信活動。
三、殯儀服務單位應為廣大市民群眾祭掃活動提供良好條件,保障祭掃區域的安全、方便和順暢,防止各種擁堵踩踏問題發生。
四、對外出售的祭奠用品,要做到明碼標價,低碳環保,由喪主自愿選擇。
五、大力倡導“一束鮮花祭親人”活動,引導市民采用網上祭奠,集體共祭等文明祭掃方式,逐步將人們的祭掃活動,由實地實物祭掃轉移到情感表達、文化傳承上來。
六、樹立“安全第一、服務至上”的宗旨,誠信經營,自覺接受社會和廣大市民群眾監督。
倡議人:
日期:20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