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外來工活動倡議書(精選5篇)
關愛外來工活動倡議書 篇1
親愛的同學們:
在桂林的城市角落里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渴望著父母的關愛和呵護,渴望著汲取知識,渴望著心靈的潤澤。這些小小的愿望對于城市里的孩子來說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但對于他們來說卻是很難實現的夢想,他們就是“農民工子女”——這個我們熟悉卻被許多人忽視的特殊群體。
然而我們卻不能忘記他們的父母——“農民工”在我們現代化建設中的巨大作用。他們背井離鄉,用勤勞和汗水描繪了城市的美麗畫卷,而農民工子女卻沒有機會享受父母辛勞的成果。農民工子女是需要社會各界給予特別關注的特殊群體,關愛“農民工子女”不只是小事家事,更是國事,是關系民族未來發展的大事,需要我們大家的共同呵護和關愛。
今年3月份,桂林市七星區分團委向七星區各學校單位下發了“關愛農民工子女結對幫扶活動”的倡議書,號召我們奉獻愛心,關注農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長。我們職師學院在這次活動中,一馬當先,積極響應了七星區分團委的號召,經過研究討論后,決定由我職師志強社來牽頭此次活動。經過摸底調查,我們決定在農民工子女相對集中的育才小學、龍隱小學和理工附小開展此次關愛農民工子女結對幫扶活動。為取得一定的效果,幫助農民工子女健康成長,我們特發出此倡議書,呼吁大家積極參加此次幫扶活動,奉獻我們的愛心。
您可以在課余時間對農民工子女進行學業輔導,講授健康、生、安全衛、自護等知識,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上的困難,提升素質,樹立信心;您可以在課余時間帶他們參觀愛國主義基地、博物館、高校等,幫助他們了解和融入城市;您也可以陪他們做游戲、聊天,傾聽他們的心聲和愿望,促進他們培養良好的心態,健全人格。對于在此次關愛農民工子女結對幫扶活動中突出班級和個人,我們將會頒發先進個人證書,并給予通報表揚。
親愛的同學們,“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愛心牽手,溫暖別人也溫暖自己!讓我們與農民工子女同歡笑,共奮進,讓我們攜起手來,開展關愛農民工子女結對幫扶活動,用愛的雙手托起明天的太陽,為農民工子女在城市中的快樂成長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
關愛外來工活動倡議書 篇2
全市的廣大志愿者朋友們:
大家好!
農民工是我們城市建設的生力軍,是我們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廣大農民工勤勤懇懇工作,把青春和夢想都奉獻給了我們生活的這座城市。從百米高樓,到千米井下,到處都留下了他們辛勤的汗水和堅實的腳印,他們用自己的雙手讓我們生活的這座城市變得越來越美好。
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和以人為本觀念的日益深入,我們更有能力也更有意愿去關愛農民工,讓廣大農民工感受到----這個大家庭的溫暖,這是城市建設發展的需要,更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在此,我們向全市各界愛心人士發出如下倡議:
一、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積極投身社會公益活動,善施博愛,扶貧濟困,匯聚愛心和智慧,讓一切需要關愛和扶助的農民工感受愛心,感受溫暖。
二、關注農民工生存環境,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在全社會形成理解農民工、尊重農民工、關愛農民工的濃厚氛圍。
三、對農民工進行文明素質教育,進一步增強農民工自尊自強意識、安全意識、公德意識,講禮儀、守規范、爭做文明新市民,為我市科學發展、和諧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四、開展以技能培訓、權益維護、法律援助、情感關懷、文化服務、子女教育等為主題的志愿服務,積極幫助農民工解決融入城市生活等諸多方面的困難。
五、做文明行為的實踐者、先進文化的傳播者、美好家園的建設者,用我們的熱情展示志愿者良好的道德素質和精神風貌,在服務中體會志愿者的光榮之感,體會志愿服務的快樂之情。
朋友們,一枝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共同關愛農民工,為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為使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得更加幸福快樂而共同努力!
關愛外來工活動倡議書 篇3
全體機關干部職工:
“農民工子女”,一個我們陌生而又相對處于弱勢地位的群體,他們的父母從事著最臟、最累、最苦的工作,拿著最微薄的收入,卻在為經濟社會發展做著巨大貢獻。據統計,我市農民工數量已超百萬,百萬人背后是許許多多 “農民工子女”,這些孩子們一邊連著鄉村,一邊連著城市;一邊連著艱辛,一邊連著希望;一邊連著昨天,一邊連著明天„„當身居都市的人們在為孩子怎樣才能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而煩惱時,這些孩子們卻正在渴望著穩定的生活和溫馨的課堂,期盼著在汲取知識的同時,享受心靈的潤澤。孩子永遠關乎未來,當農民工已然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一支重要貢獻力量的歷史條件下,關愛農民工子女也成為全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
根據團省、市委近日下發《關于開展“青春助力——關愛農民工子女志愿服務行動”的通知》精神,現向全體機關干部職工發出倡議:攜起手來,弘揚扶危助困、無私奉獻的傳統美德,用愛心傳遞“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努力彰顯國資機關干部隊伍心系社會、關注民生的人文情懷,為“國盛資盈”機關精神增添一摸溫暖色彩!
“青春助力——關愛農民工子女志愿服務行動”具體方案如下:
一、服務對象
經先期調研排摸,確定在農民工子女較多的**區**小學的小學生中,選擇4名家庭貧困、品學兼優的農民工子女,作為關愛幫扶對象(貧困小學生情況簡介詳見附件)。
二、服務內容
結合農民工子女的實際需求, 重點開展以下兩項關愛幫扶
活動:
1. 心手相牽看城市。帶領小學生利用周末時間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博物館、紀念館、科技館等,幫助他們充分感受和體驗城市生活、了解和融入城市,歡迎富有愛心、時間寬裕的干部職工報名參加導游陪護,具體參觀事宜另行通知。
2. 心手相牽獻愛心。將于5月 日集中組織開展一次募捐活動,主要是募集家庭閑置的圖書、玩具、文體用品、生活用品、教學設備等,歡迎條件的干部職工適當進行資金捐助,數額不限。募集完畢,將請紀委監督,由團委將愛心物資直接送到學校,交到學生手中,實實在在為這些孩子的教育盡一份心,盡一份力!
三、行動須知
1.本次活動屬志愿活動,請廣大干部職工結合自身實際,自愿參與,奉獻愛心。
2.鼓勵結對長期幫扶。鼓勵有條件的個人或家庭,選擇其中一個小學生結為長期幫扶對子。經與學校商量,進行長期幫扶的,建議以學習物品幫助為主,若以現金形式,一年最高不超過**元,幫扶期最多不超過4年。如因時間、距離等因素不便與學生經常見面的,可由團委出面代轉愛心。
3.除集中行動獻愛心外,可隨時與團委聯系,進行愛心捐助。
聯系人:
聯系電話:
附件:
關愛外來工活動倡議書 篇4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當我們懷揣著美好的理想在校園里演繹著自己美麗的成長故事的時候,身邊還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堅強勇敢、勤奮好學,對未來充滿希望,但來自生活方面的壓力使他們的求學之路走得比一般人更顯艱辛。為了能改變命運,實現夢想,他們省吃儉用,正身著單衣與瑟瑟的寒風抗爭,與難耐的饑餓對戰……
老師們、同學們,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像我們一樣輕松享受燦爛的陽光、演繹美麗的故事,在我們的身邊還有那么多企盼和無助的眼神。生而不可選擇的家庭使他們有的沒有了可依靠的父母,有的遭受了天災人禍,有的甚至每天都要為一日三餐而發愁。為了讀書,他們攢下了所有能攢下的每一分錢,他們用盡了所有能用到的每一分力,但他們依然不知道自己能否順利將學業完成……
關心、幫助別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學校團委、少先隊、學生會在此向全校師生發出為貧困生獻愛心捐款倡議:
我們手中的一點零花錢,或許能夠為困難的同學解決很多實際問題。為了讓更多的貧困孩子能夠重新走進課堂,為了讓更多的孩子不在青少年時期留有遺憾,為了讓更多的父母不再因貧窮而覺得愧對子女,為了讓社會多一些心存感恩報效祖國的棟梁,讓我們再一次獻出愛心,再一次點燃希望的火種吧!讓我們用愛為貧困學生撐起一片晴空!讓我們用心給貧困學生的行途點上一盞明燈!讓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的所有孩子快樂成長!
倡議人:__
時間:__年_月_日
關愛外來工活動倡議書 篇5
各位家長、各位志愿者們及充滿愛心的孩子們:
下午好!
我來自xx市心理衛生協會,很高興有這樣一個機會站在這里,代表xx市志愿者總會心理咨詢師分會的心理咨詢師志愿者們發出我們的呼聲。
據世界衛生組織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自閉癥患者已超過x萬人,其中%是兒童,中國自閉癥患者的總人數過百萬。自閉癥已悄悄地成為了當今世界最嚴重的一個公共危機。
今天是第五個“世界自閉癥日”,從20xx年起,每年的4月2日我們都會以不同的形式呼吁社會各界關注自閉癥兒童,讓他們都擁有實實在在的機遇去獲得他們需要的教育和資源,使之能夠像健全公民一樣獨立地生活。
x市心理衛生協會自成立以來一直秉承“滋養心靈和諧共贏”、“全民健心共享健康”的理念,積極投身于社會公益事業,為弱勢群體提供專業的心理服務。協會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志愿者隊伍,活躍在社會各個角落,多年來致力于在自閉癥兒童領域的研究應用,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方法,并且與多家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
自閉癥與其他精神疾患明顯不同,由于它發病于兒童早期,搶救性康復期較短,錯過以后很難補救;同時,自閉癥的核心癥狀無一例外是持續性的,終生需要康復并且終生需要健全人的照顧;自閉癥的個體癥狀千差萬別,而且大部分患者伴有智力損害,所以大多為多重殘疾,康復訓練方法必須多樣性,康復投入也更高;他們基本無法獨立就業,但有相當數量的人群卻具有超強的機械記憶和藝術表現能力,潛力的開發極具價值,甚至刻板重復的特點都可以為他們的庇護性就業帶來很大的幫助。
因而,研究自閉癥兒童康復訓練方法的科學化和本土化,自閉癥人士生命全程各個階段實現終身康復的銜接性和系統性,早期篩查、早期診斷的社區化和常態化,以及政策的完整性、科學性和普及性,是我們面臨的相當大的挑戰。我們應清醒的認識“自閉癥”的長期性和持久性,更應該毫不動搖地相信病情再重也能程度不同地自立,從“終生教育”的角度采取正確的訓練措施,科學規劃孩子的一生。去年12月協會在藍精靈兒童康復中心成立了全市唯一的自閉癥兒童“心理學研究應用基地”,這一全新的合作模式標志著我市自閉癥兒童領域已然走向更為科學化、專業化的道路。
作為一名家長,我深深地體會到自閉癥患者家屬心里所承受的,身上所肩負的超出普通家庭百倍的痛苦與艱辛,年年月月時時事事地面對孩子的各種問題,為他們無法正常生活而無時不刻地經受著“錐心之痛”。為高額的治療和訓練費用,社會上的各種不解和不公,還要程度不同的放棄自我尊嚴和自我生活,已然成了一群苦難的行者,而經歷著似乎永無出路的“無期徒刑”。但是,你們的振作是孩子真正的依靠,你們永遠挺立著,孩子就永遠有屬于自己的一片天。請相信,你們并不孤單,我們將是你們堅強的后盾,不放棄,不拋棄,真誠攜手,為孩子去創造一個有尊嚴、有品質地生活。
作為一名心理咨詢師志愿者,我將會和我的同仁們,致力于在自閉癥兒童領域長期服務,用愛心和專業知識,從心理層面為這些兒童、家庭提供專業訓練和幫助,展現協會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志愿者風采。同時,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到服務自閉癥兒童的隊伍中來,擔負起這一責任。讓我們與自閉癥患者及其家人一起行動,共同發出聲音,推動人們增強意識并提高認識,消除那些歧視與偏見,努力創造一個公正、仁愛的社會,給予所有人真正的尊嚴和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