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倡議書4篇
拒絕車窗垃圾倡議書
親愛的市民朋友們:
大家好!
玉環是我們美好的家園。向車窗外隨意扔垃圾,是一種不文明行為,不僅造成環境污染,影響玉環城市形象,還威脅著環衛工人的生命安全。我縣今年正在創建國家級衛生縣城,明年將創建省級示范文明縣城、美麗鄉村先進縣,為了建設更加文明、宜居的家園,現向廣大市民發出倡議:
1、在駕駛和乘坐汽車過程中不要向車窗外隨意丟棄垃圾;
2、使用車內垃圾袋和雜物桶,保持車內外整潔;
3、互相監督,從自身做起,倡導行車文明,拒絕車窗垃圾。
親愛的市民朋友們,讓我們一同行動起來,從不往車窗外扔垃圾做起,養成文明意識,讓玉環因我們更加美麗!
拒絕向車窗外扔垃圾倡議書
親愛的市民朋友們:
您們好!
婁底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是我們美好的家園。然而,每當看到車窗中飛出的塑料袋、可樂瓶、煙蒂、檳榔渣、早餐盒和廢紙片,我們總會為這些不和諧的現象感到痛心。向車窗外隨意扔垃圾,是一種不文明行為,存在著交通安全隱患,不僅是對城市環境的破壞,更是對婁底形象的損害。為了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為了共建美麗和諧婁底,現向廣大市民發出倡議:
1、廣大市民在駕駛和乘坐汽車過程中不要向車窗外隨意丟棄垃圾;
2、自制并使用車內垃圾袋和迷你雜物桶,保持車內外整潔;
3、自覺做建設美麗文明和諧婁底的宣傳員、監督員,倡導行車文明,拒絕車窗垃圾。
親愛的市民朋友們,共建美麗文明和諧婁底才能共享生態文明。讓我們一同行動起來,從不往車窗外扔垃圾這一細節行為養成著手,倡導養成文明乘車意識,讓婁底因我們更加美麗,社會因我們更加和諧!
拒絕車窗垃圾倡議書
親愛的市民朋友們:
您們好!
隨著我市機動車輛的日益增多,被稱為“十大交通陋習”之一的亂扔車窗垃圾行為,也逐漸成為城市文明的“頑疾”。乘車人與駕駛員隨手扔出車窗的垃圾,不僅破壞了城市環境,更成為一顆顆影響環衛工人安全的“不定時炸彈”。一直以來,車窗垃圾讓環衛工人“很受傷”,作為城市環境的主要維護者,每天在滾滾車流中來往穿行撿拾車窗垃圾的環衛工人強烈呼喚“拒絕車窗垃圾”,呼喚更多市民文明出行。
10月26日,是我們環衛工人的節日,為了慶祝這個特殊的節日,呼喚市民關注環衛工人,維護丹陽美麗的城市環境,更好地體現城市文明,丹陽市文明辦將聯合丹陽電視臺城市頻道、丹陽市廣播電臺、丹陽市城市管理局、江蘇明眾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丹陽翼網、丹陽市88.3愛心車隊共同發起“關愛環衛工人 拒絕車窗垃圾 維護城市文明”公益活動。
我們倡議:
全市出租車、公交車、私家車駕駛員及文明人士,請開出您的愛車,踴躍加入到“倡導文明出行 對車窗垃圾說不!”的車隊中來,奉獻您的愛心、文明和熱情!
我們建議:
駕駛員們在車上貼上文明愛心車帖,讓市民知道您就是參加了我們“關愛環衛工人 拒絕車窗垃圾 維護城市文明”的文明愛心人士。
我們想說:
城市衛生需要熱心腸,美麗環境期待熱心人!請伸出您平凡、溫暖的雙手吧!讓人間充滿愛!城市不會忘記你們!社會不會忘記你們!“愛心車隊,傳遞文明”,“關愛環衛工人 拒絕車窗垃圾 維護城市文明”公益活動期待您的參與!
蔚藍的天空 綠色的校園 ——垃圾不落地(倡議書)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清新美麗的校園,整潔明亮的教室是我們快樂學習的家園,創建綠色校園,營造和諧氛圍是我們共同的責任。根據浦東新區“垃圾不落地,浦東更美麗”文明行動的號召,學校向大家提出倡議:
一、愛護學校一草一木,努力營造健康向上的中隊文化,積極創建綠色 中隊。
二、有心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科學回收資源,綠色消費;合理利用資源,重視環保。
三、認真做好十分鐘勞動,積極開展綠化校園、美化校園、凈化校園工程,共建綠色校園。
四、自覺遵守學校環境衛生制度,落實包干區負責制。
五、認真貫徹“垃圾不落地,浦東更美麗”號召,把每月的21日作為“全面自查日”,相互監督,相互提醒
六、自覺樹立維護環境意識,積極深入社區、公共場所宣傳“七不規范”做校內校外的文明使者。全面提高環境與發展意識,為和諧社會的創建做出應有的貢獻。
“蔚藍的天空,綠色的校園”是我校開展垃圾不落地活動口號,也是長抓不懈工作機制。讓我們共同攜手,為社會的環境衛生事業、為營建校園更優美的環境,作出更大地努力!
不亂扔垃圾倡議書
親愛的同學們:
清晨,我們到校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掃衛生。有的同學們可能會想:為什么天天打掃天天臟?怎么總有掃不完的垃圾?掃不完的果皮紙屑?掃不完的食品包裝袋?其實我們每天都在打掃衛生,應該說學校里除了塵土外應該不會再有其他的雜物。可事實不是這樣,剛剛掃完的操場、樓梯、教室、走廊往往又有新的雜物出現,這些雜物是怎么來的呢?原因很簡單,這些雜物來自于你們的亂扔,來自于你們的不良生活習慣。其實我們都想生活在一個干凈,舒適的環境中,只是有些同學的行為背離了講衛生、講文明,破壞了我們勞動所創造的美好環境。同學們,學校是我們的家,我們是學校的主人,學校環境的美化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為了使我們美麗的校園多一份綠,添一份生機,有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同學們,積極行動起來,保護好我們的校園環境。為此學校向全校師生倡議“愛我校園,從我做起”的校園無垃圾行動,并希望大家做到以下幾點:
一、養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每天按時按要求對衛生區進行清掃,確保地面的干凈,校園無果皮紙屑。
二、以愛護校園環境為己任,自覺維護校園的清潔衛生。以撿拾垃圾為榮,以亂扔垃圾為恥。
三、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不帶零食進校園、不亂扔垃圾。
四、提倡“彎腰精神”,隨時拾起地面上的點滴垃圾,扔進垃圾箱里。
五、學校種植了許多花草樹木,同學們不能踩踏花草,不攀折樹枝。
六、自覺與不文明行為說再見,與不文明行為作斗爭,人人都是衛生監督員,人人都是保護環境的小衛士。
七、學生在放學上學的路上也要做到不亂扔垃圾的習慣,看到路邊有垃圾要主動撿起。
各位老師、同學們,讓我們從點滴做起,愛護校園環境,自我約束,相互檢查。拾起一片垃圾,留下一方潔凈。“學校無垃圾行動”需要你、需要我、需要我們大家共同的努力!
關于不亂扔垃圾的倡議書
尊敬的小區業主們:
你們好!
近期,我們小區里亂扔垃圾的情況越來越嚴重。有很長一段時間,不管是小區內還是垃圾桶旁,甚至連樓層上都隨處可見果殼、塑料袋、餐巾紙等垃圾。時間一長,橡果核、剩菜剩飯類的生活垃圾還會發出一陣陣難聞的臭味。弄得整幢樓的居民叫苦連天,多次向社區反映處理我覺得,之所以會出現以上問題,并非只是社區管理不當,還有大部分的原因在于我們的業主。在我近期的觀察中,我發現有許多業主有亂扔垃圾的習慣有不少業主經常把吃剩的飯菜扔在樓梯上,還有一些業主扔垃圾時,不管三七二十一,往下一扔,垃圾撒了一地,也不知道去撿。又是垃圾桶就在旁邊,還將垃圾丟在外邊,這樣做實在不應該。
對此現象,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1.請各位業主提高自覺性,互相提醒不要亂丟垃圾。
2.在墻上,樓道上張貼宣傳標語,號召大家不要亂扔垃圾。
3.自發創建一個垃圾清理隊,清理小區里的生活垃圾。
4.組織一些冠以保護環境的活動,呼吁大家行動起來,保護環境。
我想,只要我們一起行動起來,這個問題一定會得到有效解決,一定會讓我們這個小區變得更美好!
家庭垃圾分類倡議書
您可能有所不知的是,北京每天的垃圾處理量達1.8萬噸,年處理650萬噸,每年要因此填埋掉土地近500畝。這個數還在逐年快速增長。現有的垃圾填埋場將在3-5年內全部填滿,而找不到新址可以建設。為此,市政府不得不開始快速投建大型垃圾焚燒廠,來處理處于圍城之勢的垃圾。
而這些大煙囪,就如同人類的香煙,將用昂貴的代價使北京這座城市罹患上癌癥。
因為現有垃圾沒有分類,成分極其復雜,內有大量有害物質,而且因為大量腐爛有機物而充滿水分,熱值不高而燃燒不適,且燒后產生大量有毒有害氣體與殘留物。其中包含大量的“世紀之毒”二噁英以及重金屬,部分進入大氣,部分經殘渣掩埋后因雨水滲漏進入土壤以及水體。日積月累,我們可預見的是,北京的霧霾將越來越嚴重而且毒害程度日甚,地下水污染日益嚴重,土壤污染更進一步地威脅到我們的食物安全。
按照發達國家以及中國臺灣走過的歷史來看,垃圾分類處理是唯一的出路。
現有的垃圾成分,廚余約占50-60%,可回收物約占20-40%。分類回收利用后,剩余的垃圾只剩下10-30%。這樣需要掩埋處理的量大為降低,而且沒有腐臭擾民和垃圾滲濾液污染地下水的問題。
從大自然的智慧我們也可得出,億萬年來,動物和植物死去后沒有堆積如山,是因為有微生物將它們分解成為植物可以重新利用的水、二氧化碳和礦物質,重新進入循環體系。
垃圾分類的意義等同于此。將垃圾按照不同的成分分類,成為可以堆肥的有機物以及可以重新利用的塑料、紙、金屬、玻璃等,重新進入社會物質生產中的循環體系,這樣來對資源進行循環利用,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美好社會才可能實現。
垃圾不分類,物質界的循環鏈條便被中斷,資源被快速耗盡,環境日益被嚴重污染,人類社會無法持續。
中國臺灣在數十年前,環境狀況與我們今天類似,空氣、水、土壤被大量污染。通過垃圾分類處理等有效管理措施,中國臺灣的環境已經日益美好,天空重新再現了藍天白云,河流重新開始變得清澈透明,食物也日益健康純凈。
日本的家庭垃圾分類手冊有厚厚一本書,里面將垃圾可回收物詳細分為十幾種甚至幾十種。但我們只需要做到垃圾分類最基本和最關鍵的步驟——干濕分離,即把廚房中可腐爛的有機物單獨存放在一個垃圾桶中,然后單獨投放至小區公共場所中專門的廚余回收垃圾桶。其它各類型的垃圾存放至另一個垃圾桶,投放至公共其它垃圾桶。
這樣干濕分離后,廚余垃圾將被單獨收集運送至政府投建的堆肥廠,由于質地純凈,可以堆制出優質的有機肥,免于重金屬污染的危險,重新回到土地上去肥沃由于常年使用化肥而日益貧瘠的土地。其它垃圾由于沒有受到腐爛有機物的污染而相對純凈,可以進一步進行分類,使其中的資源物得到最大程度的回收利用。
廚余垃圾單獨收集投放這樣一個小小生活習慣的改變,您就為自己以及子孫后代的環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讓垃圾不再是危害環境的元兇,而成為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資源。
為了我們自己和孩子未來的天空、水和食物,讓我們做好垃圾分類、干濕分離,好嗎?
實施垃圾分類 共建美好家園倡議書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大家好!
XX年4 月22 日是第42個世界地球日,這次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珍惜地球資源、轉變發展方式”。
地球,是我們美麗的家園;校園,是我們播種希望的田野。
優美和諧的環境為我們帶來身心的愉悅和無限的樂趣;良好優質的校園環境為我們的成長、學習營造愜意的氛圍。
校園需要愛護,環境需要保護,地球需要呵護。長期以來,我們習慣將各類廢棄物和垃圾混裝投放于垃圾收集點,這種方法便于垃圾的集聚清理,但具有可利用價值的物品卻難以回收。
目前,垃圾還是依賴填埋的方式處理,隨著垃圾填埋場的逐漸飽和,垃圾圍城并不是毫無根據的想象,而是迫在眉睫的壓力。為減少資源的浪費和垃圾的減量,實現可持續發展,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宣傳工作已經迫在眉睫。
垃圾可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塑料、金屬、玻璃、紙類、織物等,扔置于綠色的可回收垃圾筒內)、不可回收垃圾(食物殘渣、瓜皮果殼、煙頭、塵土、衛生廢紙等,扔置于黃色的不可回收垃圾桶內)、有害垃圾(熒光燈管、油漆桶、化學品、過期藥品、廢舊電池等)、其他垃圾(建筑垃圾、舊家具、舊家電以及除分類以外的垃圾)。
也許大家覺得垃圾分類有些麻煩,但是,可回收垃圾積少成多,在這個簡單的過程中,我們的舉手之勞,悄然為資源的循環利用和垃圾的減量做出了很大貢獻。本學期,我校少先隊開展了“回收廢舊書刊給學校添點綠”活動,不僅美化了辦公室的環境,還創造出財富,給學校添彩。地球只有一個,她的生命看似強大,實質卻很脆弱。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很多……我們相信,我們的天會更藍,水會更清,金色的夢里旖旎無限!
當綠色在地球上一點點消失,當垃圾逐漸侵占我們的家園,別在聲聲嘆息中讓幸福走遠,快快行動起來。你可知道,城市的命運并不取決于多少公里外的垃圾填埋場或焚燒廠,而取決于我們把垃圾丟出去的那一刻,動手改變,參與垃圾分類,保護地球家園!
曾記得有人說過:“我們今天的祖國,不是從祖宗手里繼承下來的,而是向我們的后代借來的。”是啊,一幅幅真實的景象擺在我們面前;一幕幕悲慘的現實在生活中上演。
為了地球的潔凈,生命的健康,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參與到垃圾分類活動中,保護環境,我們義不容辭、責無旁貸!
垃圾分類,綠色家園,從我做起。在此我們向全校師生發出倡議:
行動起來,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讓我們做好垃圾分類;為了一份潔凈,讓我們合理投放垃圾。無論你是在校園,還是在家里,或在公共場所,讓你們的舉手之勞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素養,一種航標。
行動起來,手拉手,小手拉大手,用我們的行動感召你們的家人、友人、周圍的人參與垃圾分類收集!
為了祖國的明天,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共同締造一個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