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公益倡議書3篇
“24小時饑餓”體驗活動由國家糧食局在XX年世界糧食日首次發起,目的是倡導愛糧、節糧的意識。通過饑餓體驗,以更好地警醒世人“豐年不忘災年,增產不忘節約,消費不能浪費”。
饑餓24全民公益活動倡議書
今年10月16日,是聯合國確定的第34個世界糧食日。今年10月17日,是中國政府確定的首個國家扶貧日。
民以食為天。糧食問題和貧困問題一直是全社會普遍關注的民生問題。根據國家統計局估計,截止XX年底,中國大陸人口總數達到13.6億。無論中國還是全球,吃飯問題都是一個嚴峻話題。我們既要努力生產出更多糧食,也要杜絕浪費。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公布的報告稱,XX年到XX年間,有8.68億人口處于饑餓狀態,相當于世界人口的12.5%。貧富差距過大,歷來是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因素。一個國家,既要鼓勵效率優先,讓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同時也要兼顧公平,關注貧困弱勢人群,給貧困弱勢人群提供發展機會,幫助他們脫貧致富,過上幸福生活。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經過30多年的努力奮斗,缺吃少穿的絕對貧困現象已經得到改變,但相對貧困的人口依然眾多。按照《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20)》中新的扶貧標準計算,目前中國仍有8249萬貧困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已經脫貧致富或身處繁華都市的人們更加關注生活的質量,甚至早已營養過剩、開始向往簡單的生活和回歸鄉村,但對于貧困人群來說,一天的辛勞與汗水換來的收入,仍然只能養家糊口,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極弱。
在這世界糧食日、中國首個國家扶貧日即將到來之際,中國扶貧基金會與新浪公益、微公益共同發起并聯合相關媒體、機構組織實施“邀您一起,#體驗饑餓#——饑餓24全民公益活動”(簡稱“饑餓24”),倡導16-60歲有條件的人(若身體不適宜體驗饑餓,請勿體驗)于10月16日20:00——10月17日20:00,切身#體驗饑餓#,以此表達對中國乃至全世界饑餓人群和貧困弱勢人群的關注,表達對饑餓和過大貧富差距的重視,并通過自己力所能及的實際行動,促進節約意識,增進貧富之間相互理解并互助,促進社會和諧。體驗者可以分享自己的體驗計劃、心得體會等,并邀請三位好友參加體驗,若好友不能完成,也可以為“饑餓24”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把自己的微博、微信或qq頭像在活動期間更改為“饑餓24”活動圖標,捐出相當于一天餐費的善款支持愛加餐項目、改善貧困地區兒童的營養狀況等。
也許饑餓和貧困離我們很遠,也許就在你我身邊。10月16-17日,邀您一起,體驗24小時的饑餓。一天的體驗,是反對浪費、響應節儉,是不忘貧困,是社會擔當。
每兩秒鐘,就有一塊足球場大小的森林從地球上消失,每年,我們都要與一片比愛爾蘭國土面積還大的森林說再見,從占陸地面積50%銳減到7%,原始森林消失速度仍在加快。植樹造林,迫在眉睫。讓我們在3·12這天種下一棵樹,共同呵護我們的地球家園。以下內容是由應屆畢業生倡議書網站為您整理的植樹節公益活動倡議書,希望對您有一定的幫助!
學院各系部、各班:
每年都有15000-50000個物種因為森林砍伐而消失,水土流失,全球變暖,極端氣候愈演愈烈……森林危機觸目驚心,植樹造林迫在眉睫,它不只是政府或環保機構的工作,更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又是一年3·12植樹節,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中國兒童環保教育計劃攜640萬參與師生倡議:13億棵樹,植樹綠中國!每人每年種下一棵樹,13億中國人一起建設綠色中國。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樹節,為進一步做好校園環境綜合治理,師生動手共建生態園林校園,學院總務處聯合學生處共同發起在學院3#學生宿舍樓、2#教學樓、游泳池周邊范圍內組織開展植樹美化校園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時間:XX年3月7日、8日(周六、周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6:30(如遇雨天,另行通知)
二、活動主題:生態園林校園,我們共同的家
三、活動地點:輪機實訓中心周邊、游泳池周邊
四、活動意義:增進環保意識,愛護共同的家園 五、活動過程:
1、活動發動階段:(3月5日—3月11日)
通過廣播站、校園網站、宣傳欄及學院團委、班級輔導員共同發動宣傳,倡議全院師生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不亂拋雜物,不踐踏花圃草坪,不采摘花草,愛護學院的一草一木,讓我們的校園更美!人人參與植樹節植綠、養綠系列活動,為美化、凈化環境盡一份力。
2、活動實踐階段:(3月12日—3月15日)
教師學生以系部、班級為單位認領樹苗,具體安排:各單位于3月10日上午8:30前到3#學生宿舍樓前認領樹苗。并按現場安排的種植點開展綠化植樹活動。所植樹苗以認購系部或班級命名,負責進行養護,與小樹共成長。 六、具體安排:
1、由總務處協調聯系樹苗。并提供當天植樹活動工具(手套、水桶、鋤頭、泥鏟、推車、基肥等)。
2、按總務處劃分好植樹場地和地點,參加人員挖好樹坑,并組織清理垃圾雜草,平整場地,采運回填土等,為植樹活動做好準備。
3、3月12-15日植樹活動現場,總務處及學生會干部負責現場人員組織工作,避免現場秩序混亂。
4、各系部、班級要加大對廣大師生員工參加義務植樹活動的宣傳力度,提高廣大師生員工的環保意識、愛校意識,確保植樹活動取得實效。
5、總務處人員屆時將進行現場技術指導,保證植樹的效果和質量,提高樹木成活率。
植樹節特別行動,你我都可以:
1、親手種下一棵樹,或捐款支持環保組織的植樹項目;
2、在辦公室或家中養幾盆綠植,并照顧好它們;
3、拒用一次性筷子,以手絹代替紙巾,降低木材消耗;
4、做出植樹承諾,參與網絡植樹體驗,強化低碳意識。
新中國成立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滄桑巨變。綜合國力大幅躍升,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明顯改善,國際地位顯著提高,中華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然而,不可忽視的是,面對輝煌成就,面對生活水平的巨大改善,面對可期的美好未來,不少人的幸福指數并沒有明顯提高,甚至有一些人在接受調查時認為自己感受不到幸福。
幸福感的缺失很可能與我們的目標定位有一定關系,我們迫切地期盼著國家更美好,迫切地期盼著自己的生活更美好,迫切中竟然忽略了追求過程、創造過程本身的美好。其實,幸福一直在過程中、在我們眼前、在我們身邊。
幸福來自每個人作為個體的自我感悟。這種感悟是可以學習的,是可以交流的,也是可以傳遞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在相同社會背景和條件下,幸福指數是可以隨著社會成員對幸福的認知能力、感悟水平、交流和傳遞頻率的提升而有所提升的。我們渴望幸福,所以我們要學習幸福、感悟幸福、交流幸福、傳遞幸福!
《幸福書1》的出版發行以及“感悟幸福、傳遞幸福”大型社會公益活動,是大家學習幸福、感悟幸福、交流幸福、傳遞幸福的自發行動。
我們倡議:讓我們一起探尋和傳播當今時代的幸福感悟,使更多的人能夠接近幸福、擁有幸福,并進而在更大的范圍內傳遞幸福、普及幸福。讓我們一起用行動詮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傳統中華美德,用行動弘揚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社會主義道德新風尚。希望所有有緣讀到這本書的人,把感悟幸福和傳遞幸福作為自己幸福的實現方式之一,和創作者一道為整個社會的進步、發展,為社會全體成員的幸福貢獻一份力量。
本書部分稿費收入將捐贈給慈善事業。
我們為您的參與提供如下建議方案:
1.把《幸福書1》放在您的案頭,認真閱讀、經常閱讀,最好每天都能讀上幾段。
2.將《幸福書1》作為知心禮物贈送給您的親友、同事、同學(一定要在扉頁——“傳遞幸福贈言”頁上用心寫下贈言),抽時間與他們進行幸福感悟交流。
3、各級各類學校可將幸福書作為輔助讀物發給學生,可開設幸福課程,指導學生學會感悟幸福,傳遞幸福。
4.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各類社會組織,可團購《幸福書》發放給員工,組織大家在閱讀后討論交流;可開展集體愛心捐贈活動,先確定捐贈對象(可以是西部地區或貧困地區中小學、企業職工書屋、農村村民書屋、西部地區母親水窖受益者、青年志愿者等群體),之后按照單位員工人數購買《幸福書1》并發放到每個人,請大家有針對性地撰寫贈言,然后將留有贈言的《幸福書1》集中捐贈給選擇的對象。
5.大型社會活動(包括大型會議、大型文藝演出等)可在活動中增加《幸福書1》愛心捐贈內容(只占用幾分鐘時間)。發動企事業單位或慈善組織按照活動現場人數捐獻《幸福書1》,活動開始前將書發給每位到場的人,現場宣布捐贈對象,請大家有針對性地撰寫贈言,由活動組織者將留有贈言的書集中,活動結束后統一捐贈出去。
6.作為個人積極參與集體捐贈活動,用心撰寫贈言,您的贈言將是受贈者得到暖心禮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會溫暖另一顆心,增進受贈者的幸福感受。
7.作為《幸福書1》的受贈人,建議您以書信、手機短信或電子郵件方式給贈書者一個回饋,哪怕是一句話,您的回饋是送還贈書人的最好禮物,會增進他(她)的幸福感。
8.參與創作《幸福書2》,把您對幸福的認識和感悟用左右篇幅寫下來,加上一個標題,寫在《幸福書1》結尾部分的“感悟幸福回饋”頁上,寄給《幸福書》編輯部(100718,北京市東城區六鋪炕,《工人日報》社經濟部張敏收),或通過《幸福書》編輯部博客(/mzzcxy)留言,還可以給幸福書編輯部專用稿箱( )發電子郵件。一定要留下您的名、地址、郵編和電話,您的稿件如被采用,《幸福書》編輯部將及時告之,并會將稿費和1本樣書寄給您。
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倡議書
全縣婦女姐妹:
環境衛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是公民素質提升的重要表現,建設清潔、優美、舒適的美好家園,是我們共同的愿望和追求,也是我們共同的義務和責任。為了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關于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實施意見》精神,縣婦聯決定在全縣范圍內掀起“美化城鄉環境婦女主動作為”活動高潮,為全縣城鄉環境“清潔化、秩序化、優美化、制度化”作出積極貢獻。為此,我們向全縣婦女姐妹發出倡議:
廣大婦女積極行動起來,做改善環境的先行者。全縣婦女姐妹要積極相應縣委、縣政府的號召,增強環境整治和環境美化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家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率先垂范、持之以恒地參與到“美化城鄉環境婦女主動作為”活動中來。要立足家庭,走向社會,開展義務勞動,清潔家庭、清潔庭院、清潔村莊、清潔社區,努力營造凈化、美化、綠化的優美環境。
廣大婦女積極行動起來,做改變陋習的帶頭者。全縣婦女姐妹要自覺遵守執行城鄉環境整治“十要十不準”,自覺接受文明生活方式和健康生活常識教育,自覺革除各種危害健康、污染環境的不良行為和生活陋習,把保持清潔衛生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養成文明健康、愛惜環境的良好習慣,做文明人、做有品味的人,做有益于社會的人。
廣大婦女積極行動起來,做良好風尚的引領者。全縣婦女姐妹既是三臺的建設者,也是優美環境的受益者。作為妻子,要用自己良好的思想行為影響丈夫;作為母親,要用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子女;要在家庭中帶頭遵守法律法規和公民道德規范,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覺動手清潔家園,自覺維護環境衛生,形成人人講文明、講衛生、講科學、講環保的良好風尚。
整治環境、美化家園,人人有責,家家受益。全縣婦女要立足新時代,爭當新女性,在衛生整治和美化環境中勇當主力軍。各位姐妹,讓我們攜起手來,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斗志,讓天更藍、水更清、花更紅、葉更綠、家更美,為創造舒適的生產生活環境,為共建共享美好新生活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