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助倡議書范文3篇
“小愛心·大扶貧"捐助活動倡議書
親愛的同學們:
當你在抱怨已經吃膩的食堂飯菜時,你能否想象貧困地區孩子們終日的食不果腹;當你面對長長的淘寶賬單時,你是否知道這筆不大的金額可能為貧困地區的孩子帶來改變命運的機會;當你正享受著衣食無憂的愜意生活時,你能否想象同一片藍天下,還有很多人被貧困的陰影籠罩。
自XX年起,國家將每年的10月17日設立為“扶貧日”。“扶貧日”的確立意在弘揚“扶貧濟困、人心向善”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文明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新扶貧機制,擴大扶貧活動的宣傳范圍,從而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向貧困宣戰。作為社會的一份子,無論你我身處何處,都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扶貧幫困。
“小愛心·大扶貧”是一項幫助家庭貧困大學生就學的募捐活動。親愛同學們,請伸出你的愛心之手,奉獻你的無限愛心,以實際行動幫助貧困學生,以無私的愛意溫暖困難人群。我們相信,發自你內心深處的關愛和善舉,將讓貧困者不再無助,讓扶貧濟困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蔚然成風。一份小愛心,一個微動作,都會將“上善若水,厚德載物”的品質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點滴愛心,聚沙成塔。讓我們攜起手來,用行動吹響減貧的號角,用愛心滋潤扶貧的希望,幫助貧困學生撐起一片藍天,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我們相信,小愛心,因您而傳遞,而絢麗;大扶貧,因您而壯大,而精彩。
扶貧濟困捐助活動倡議書
各機關、企事業單位,群眾團體,社會各界人士:
扶貧濟困、樂善好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是建設和諧社會的時代要求。近年來,天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扶貧工作,不斷創新扶貧開發方式,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形成了全社會人人關注扶貧,人人參與扶貧的良好氛圍,扶貧開發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由于受地理區位、經濟基礎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我市貧困面還比較大,貧困程度還比較深。據統計,目前天水市還有國列重點貧困村1683個,年農民人均純收入低于1274元的貧困人口34.3萬人。他們渴望有一雙溫暖的援助之手,他們需要得到全社會的關心和幫助!
扶貧者,人恒愛之;濟困者,行善積德。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20年)》(中發[]10號)精神,我市開展以“人人奉獻愛心,共建幸福家園”為主題的愛心捐助工程活動,籌集部分資金幫助天水市貧困群眾盡快擺脫困境。
愛心是一股清流,蕩滌著世間的塵埃;捐助是一片陽光,溫暖著心靈的期盼。一人向隅,合家寡歡;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當那些不幸的人們最需要援助時,幫助和撫慰他們,是我們每個社會成員共同的義務和責任。為天水市的34.3萬貧困人口早日實現基本解決溫飽,我們真誠倡議:
廣大干部群眾發揚扶貧濟困、助人為樂的慈善精神;國有、民營、外資企業及職工弘揚善舉濟世、慈心為民的奉獻精神,伸出援助之手,奉獻一片愛心,迅速參與到扶貧濟困愛心捐助工程活動中來,聚積你我他,形成蕩滌貧困的滾滾洪流。以實際行動幫助那些貧困家庭和困難群眾走出困境,攜手走進幸福生活!
消除貧困,共同富裕,是人類共同的理想和愿望。向社會各界籌集的善款,將全部用于實施天水“五個一”扶貧工程,即1000戶特困戶危房改造工程;1000戶貧困戶家庭電視入戶工程;1000戶貧困戶大學生支助工程;1000戶貧困戶家庭重大疾病患者醫療救助工程;1000戶貧困戶高中生學費補助工程。我們將嚴格管理好每一筆資金,并隨時接受捐助者的監督和檢查。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當你慷慨捐助之時,付出的是愛心,收獲的是真情;播種的是善良,收獲的是感恩。捐款不論多少、善舉不分先后。讓我們齊心協力,迅速行動起來!
慈心善舉,播種福海;扶貧濟困,功德無量。我們相信,您的慈愛與奉獻,將會化作一縷溫暖的陽光,讓弱者不再孤獨,讓貧困不再無助。您的真情厚意,一定會贏得全社會的尊重!
我們期待您的積極參與,衷心感謝您的支持!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周山同學是美術學院20xx級環藝2班的一位的貧困生,是我們班級的一員。雖然家庭貧困,但她平時樂觀向上,學習刻苦努力,多次獲得獎學金。生活上團結同學,積極參加活動,多次獲得各種榮譽稱號。
然而不幸降臨了。家里原本就患腦溢血的母親,近日再次病倒,做完開顱手術后至今未醒,而且術后還引起肺部感染,胃出血,氣管感染,高燒.......由于沒法承擔巨額的后續治療費用,周山和家人最近飽受精神折磨,原本就身體欠佳的父親累倒了,頭發胡須全白了,一下子蒼老許多。高昂的醫療費用讓原本捉襟見肘的家庭經濟再度走到崩潰的邊緣。
周山說,這輩子她還沒來得及盡孝,求老天不要剝奪她這卑微的權力,看著重癥病房的媽媽,心中無可奈何,真想替媽媽去承受這一切的不幸。病床上的媽媽是那么虛弱,到處插著救命的管子,高燒不退,臉是如此浮腫,還在昏迷之中,也沒有了知覺。醫生怕病人陷入深度昏迷,就一直掐媽媽的手,看著那青一塊紫一塊的傷痕,滿是心疼到無法言語,F在周山最想聽到母親能應她一聲,這就是現在她覺得最幸福的事。
母親一直都是周山的精神支柱,家里為了子女上學,基本都掏空了,勤勞的母親為了賺錢養家把自己累倒了,周山是個善良上進的好孩子,她不愿看到母親如此痛苦,即使現實讓她如此痛苦,老天如此折騰她的家,她沒有怨天尤人,只求上蒼能把母親還給她就夠了,沒有母親就沒有家。
為了讓我們的同學能順利度過難關,并在困難時感受到美院大家庭的溫暖,愿老師同學們伸出援助之手,獻一份愛心,給予這個處于困難中的家庭經濟上一些微薄的幫助和精神上的莫大支持。幫助她走過這段人生的困難時期,愿我們的點滴付出匯成愛心的暖流,讓暗淡的家庭重新迸發盎然生機!
謝謝大家!
我們將以班級為單位公布捐款明細,讓她和我們一起銘記這些奉獻愛心的人們。
捐款聯絡人:饒紫欣 號樓x室 電話農行卡:6228--48--7019----(匯款轉賬請后發個短信)
王志鵬 水院號樓xx室 電話153x582
美術學院20xx級環境藝術2班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生命對于每一個人都只有一次機會,而有些人卻遭遇不幸,在病痛和生命的生死邊緣掙扎。也許當我們在歡快的氣氛中生活時,而他卻忍受著病痛的折磨;也許當我們暢談自己的夢想時,他卻承受著生命的危險……
12歲,正如蓓蕾般燦爛的年華,生活中本應充滿了陽光歡笑。在這放飛夢想的少年歲月里,我們是幸福的,也是幸運的。而他卻承受著沉重的生命磨難,在病榻上與病魔抗爭!他就是原XX級八班學生劉延華。 今年8月底,正當他滿懷信心地踏入外國語學校大門,卻因連續頭痛被濟南省立醫院醫生確診為嚴重腦疾病。開學初他在配合治療的同時堅持到校參加軍訓、上課,后來由于病情的嚴重,只好休學在家堅持治療。他來自金嶺鎮三村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父親自小殘疾,全家僅靠他父親做小買賣維持生計。但他和他的家庭承受了巨大的壓力,他始終堅強的面對病痛的折磨,爭取早日回到同學的身邊。然而,正當他身體恢復準備赴濟南進行手術之際,他的父親又診斷出胃癌晚期,并于12月16日醫治無效去世,這對他和他的家庭來說又是一個巨大的災難!現在,只有他和他的母親孤獨的面對難關!
各位老師,同學們,或許你不認識他,或許你沒有和他一起學習。但愛是沒有界限的,事情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就不能坐視,只要有生的希望,我們就不應該放棄!也許我們所捐的錢,對于那筆巨額的醫療費只是杯水車薪,但我們的愛心,會升起一道神圣的光環,助他擊退病魔,使干枯的生命之花重新綻放!請獻出一份愛心,成全一份勇敢的堅持,傳遞一份生命的熱度。相信他一定能在大家的幫助下戰勝病魔,畢竟,他是那樣的樂觀和堅強!
作為他的老師,他的朋友,他的師哥、師姐,我們怎能眼睜睜地讓他和他的母親承擔這份責任?涓涓細流,匯成大海,不論你的能力大小,捐款多少,只要每個人用真誠的心,獻出一份愛,編織一份情,就能彌補昨天的缺憾,鑄就今天的真情,創造明天的奇跡!
為此,我們向全校師生發出倡議,希望每一名師生員工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幫助劉延華同學盡快戰勝病魔,早日回到我們中間!
“病魔無情人有情”。一元一角,都呼喚著人間真情;一十一百,都體現著人道慈善。我們知道,我們的力量十分微薄!但是我們不忍,不忍看著我們的學生、我們的朋友就此耽誤治療!請大家伸出援助之手,獻出一份愛心,一起幫助劉延華戰勝病魔,讓他早日恢復健康!
愿真愛永在,愿生命同歌!
大家好!
無意間,我們或許糟蹋了米飯、浪費了資源
休閑時,我們可以吃肯德基麥當勞、瘋狂shopping
享樂中,我們可能信馬由韁、閑看庭花
我們……
但我們可曾關注過那些常常容易被遺忘的角落和人們?
在距離蘭州市城區120公里的永靖縣楊塔鄉,全鄉4473人,下轄7個行政村,義務教育普及率100%,但是那里常年缺水,農田靠天吃飯,鄉鎮經濟收入匱乏,基本依靠財政補貼,至今仍無村辦學校,僅有1所鄉屬中心小學——共有學生183人,其中108人寄宿,個別行政村交通極為不便,小學生寄宿學校,每周步行往返30公里山路。
他們有的整年見不著自己的爹娘因為他們都常年外出打工,
他們鮮少喝到甘甜的水,如今又遇上百年不遇的旱情……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愛的暖流總是綿綿不斷,源遠流長。我們相信,很多人并非沒有愛心或缺乏愛心,而是因找不到合適的愛心通道,往往讓內心的一份寶貴的愛心在不經意的慢慢淡忘、悄悄流逝。
陽春三月,鶯飛草長,正是播種希望的季節。在此,蘭州商學院mba聯合會鄭重倡議,對永靖縣楊塔鄉中心小學發起愛心助學捐助活動。希望通過此次捐助活動能為那里的孩子們帶去您的一份愛心,也為他們成長增添一抹色彩,在努力踐行蘭州商學院mba教育“博修商道、創富報國”辦學理念的同時,承擔起一份mba學員應盡的社會責任。
或許我們沒有很高的收入,或許我們沒有多余的存款,或許我們捐不起一座希望小學,但只要我們做了能做的那么一點點,我們就可以盡一份的綿薄之力,幫助一下這些就在我們身邊的孩子們。
因此,我們倡議:
讓我們的愛心行動起來!
讓我們傳遞一份生命的熱度!!
我們相信:
我們會承擔起一份社會責任!!
我們也會因此而收獲一份快樂!!!
捐助方式:
以班級為單位,班長領導,班委組織,動員各班學員自愿募捐,我們倡議每人捐助現金50元以上,另外捐助物品(小學課外書籍、6—15周歲兒童衣物、新的被褥、文具)數量不限;mba教育中心教職員工、任課教師,由mba中心組織動員工作,原則要求每人捐助現金50元以上,另外捐助物品(小學課外書籍、6—15周歲兒童衣物、新的被褥、文具)數量不限;校外捐助,主要由mba聯合會負責校外企業贊助捐助。
募捐單位:聯合會
募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