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同學十五周年慶倡議書
那個時候,我們沒有呼機沒有手機,通訊錄還是手抄的;那個時候,我們沒有qq沒有微信,只有鴻雁傳書的筆友;那個時候,快樂沒有那么復雜,愛好也挺簡單,人與人的相處不會累;那個時候,省專及新高職還是受歡迎的,錄取比率還挺低,大學生還是蠻稀罕的;那個時候,高考還分文理科,還要背唐詩宋詞;那個時候,戰友情深、同鄉情重,同窗情真,我們還是堅信不疑的。那個時候,屬于我們的那個時候,你還記得嗎?
那個時候,冬梅還留著披肩長發追尋著藝術的夢想;那個時候,永居還在高歌著一千個傷心的理由想象自己哪一天成為華仔或學友的情景;那個時候,志祥還在專心致志地看著歷史課本儼然一副學者模樣;那個時候,圣權還在不厭其煩地幫同學解答他擅長的數學題目,那個時候;鳳麗還戴著眼鏡一本正經的樣子我們暗地里叫她戴主任;那個時候,文豪在全校的演講比賽上滔滔不絕,已經有了初露鋒芒的潛質;那個時候,正裕的粉筆字加上錦江及紹輝等人的插圖,為我們呈現了一期又一期的黑板報。那個時候,勤華總是在晚自習最早一個來最后一個走,作為班長說她是我們班最積極勤快又人緣最好,相信沒有人會否認。那個時候,屬于我們的那個時候,你還記得嗎?
那個時候,我好奇地問,為什么女生的英語水平總比男生強?那個時候,小綿那銀鈴般的笑聲和圓圓的臉頰總讓人過目不忘;那個時候,那獨特的嗓音和黝黑卻剛毅的臉龐讓人印象深刻;那個時候,喜歡穿著白襯衫黑褲子的素琴,安靜坐在那里學習的背影,仿佛成了一幅畫;那個時候,坐在前排的榮武,是晚自習時女生們爭相求教的對象;那個時候,陸在體育課上的表現,已經有了兵哥哥的風范;那個時候,小玲經?嘈Φ貙ψ约赫f,我的數學成績為何不見起色?為什么文科生都害怕數學?那個時候,不茍言笑的炳山,記課堂筆記時那聚精會神的模樣,讓我們看到了未來的“蔡老師”;那個時候,參細時常拿著一本詩刊雜志,用他那特別的字體寫著“倆只蝴蝶隔著玻璃流淚”。那個時候,選擇繪畫成為藝術生的海洋,會不會想到多年以后,自己親手設計了三中母校的大門?那個時候,屬于我們的那個時候,你還記得嗎?
那個時候,總愛騎著拉風的鷹牌摩托車來學校;那個時候,儒學的發型總是一絲不茍地噴上定型摩絲,在時尚和潮流方面,他和肯定能湊成一對partner;那個時候,智淵是我們班公認最有型的摔鍋,而且還是如今流行的韓版摔鍋型;那個時候,伯東每天都要在黑板的值日欄上寫下今天值日同學的名字;那個時候,每逢獅濤過節,我和宿舍的幾位舍友就會騎著自行車,一起去朝陽家“吃年節”;那個時候,后桌的通河與文煌經常和我及志強相互考著古詩的上下句“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下一句是什么?”那個時候,看到宏偉忽然從理科班轉到我們班時大家那詫異的表情,卻隨之被他那靦腆的笑容逗樂了,隨之也為文科班大家庭的新成員鼓起掌來。那個時候,屬于我們的那個時候,你還記得嗎?
那個時候,喜歡梳著二根辮子的,讓大家見識了現實生活版的;那個時候,喜歡穿綠色裙子的,那活潑明快的風格,骨子里不服輸的個性仿佛有了以后勵志姐的本色;那個時候,喜歡把自己打扮得很耀眼的,像是一只快樂飛翔的燕子,不知多年以后,她還會不會把勇敢做自己奉為座右銘?那個時候,面對八十多人的班集體,我們的女班主任許老師煞費苦心卻又游刃有余,那時我總預感末來許老的手下一定會誕生不少女能人,而且她開創的三個男班副搭配一位女班長的班委架構,在三中肯定前無古人,估計也會后無來者。那個時候,屬于我們的那個時候,你還記得嗎?
那個時候,高三畢業班分成了快慢班,有人盼著高考那一天快點到來卻又不希望那一天來得太快;那個時候,每次期末考成績一出來,看著年段前二十名公布的紅榜,同學們有人歡喜有人憂;那個時候,學校食堂每餐的生活費平均只需要三四元;那個時候,復讀的倆船還在為擠過高考這座獨木橋而全力以赴;那個時候,同樣是插班復讀的ztx倒在他常去的籃球場上再也沒起來;那個時候,屬于我們的那個時候,你還記得嗎?
那個時候,鐘情的少年和懷春的少女,爭相看著那本轟動校園的長篇小說《花季雨季》,想象著誰會是屬于自己的王笑天?誰又會是屬于自己的劉夏?那個時候,偷偷議論的喜歡誰暗戀誰,悄悄進行的校園后山牽手,秘密發生的后港尾相約,文科班多少浪漫傳奇與心動故事上演?班上三對有情人結成碩果,這是多么令人歡欣鼓舞的喜事?只是那個時候,通河與春梅會不會想到原來一輩子的姻緣早已天注定?錦坤和榕香會不會想象到伴侶即同學的體驗是怎樣的一種幸福風景?海洋和秋桂會不會預料到她們可以花好月圓并且擁有兒女成雙?那個時候,屬于我們的那個時候,你還記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