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糧食的中學生倡議書(精選7篇)
節約糧食的中學生倡議書 篇1
大家好!
泱泱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華夏文明,經久不衰;優良的傳統文化,歷經數年的文明傳遞,至今仍炫爛不已;顆顆優質稻谷,歷經數千次的科學鉆研,可謂千里飄香。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稱的傳統美德。勤儉治國的堯,受萬民敬仰,被稱頌萬世;埋首田間的袁隆平畢生奮斗,造福人類。顆顆金黃而飽滿的谷粒,是父輩們辛勤的耕耘,是父輩們勞累的汗水,是父輩們凝結的奉獻。我們有什么理由去浪費,有什么理由去揮霍呢?我們沒有理由,我們只有“愛惜糧食,杜絕浪費”。
古人云:“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碎;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碑斈憧吹礁改冈诹胰障旅β盗飨碌牡蔚魏怪闀r,你是否體會到了糧食的來之不易?當你聽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朗朗讀書聲時,你是否在為自己的浪費感到羞愧?當你看到飯桌上殘留下的粒粒米飯時,你是否感覺到那異樣的眼光?同學們,行動起來吧,從身邊的點滴做起,從節約粒粒糧食做起。
同學們,我們是龍的傳人,是繼承美德的中國人!中國雖在歷史長河中歷經滄桑,但依舊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東方,向世人展示著,一個以農業為基礎而翱翔的龍的傳奇!所以我們沒有資格為我們的祖國涂上一個污點,我們應該讓她更加繁榮昌盛。為此,我們要積極行動起來,珍惜每一粒糧食,共享幸福明天。愛惜每一粒糧食,就是尊重每一位勞動者;愛惜每一粒糧食,就是珍惜每一天幸福的生活;愛惜每一粒糧食,就是傳承每一份關愛。
碗中的米是汗水,碗中的湯是心血,我們不一定是民垂青史的人,卻要爭做歷史長河中鮮活而有力的旗手。同學們,讓我們一起高舉“節約糧食,遠離浪費”的旗幟,讓我們傳承這優秀的傳統。
十月十六日,是世界糧食日。從今天起,我們應爭做一位優秀的旗手,高舉愛惜糧食,不多盛,不亂倒的美德,高舉杜絕浪費,不亂丟,不亂棄的美德。同學們,讓我們高舉時代的旗幟,讓每一縷美德之風傳遍每一處中華大地。謝謝大家!
節約糧食的中學生倡議書 篇2
大家好!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本周是我國“珍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宣傳周,今天我演講的題目就是“珍惜糧食,從我做起!
古代教育家孔子給后人留下了一句名言:民以食為天。由此可見,“吃”是多么重要!缺少糧食,我們很難生存,缺少糧食,我們國家難以發展,缺少糧食,我們人類更有可能走向滅亡!建國_年來,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物質應有盡有。有的同學甚至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我們還有必要從一粒米上節約嗎?我想說的是:很有必要!我們不妨算這樣一筆賬:倘若我們每天節約一粒大米,那么十億人可節約多少?五千多公斤!一年可節約將近兩千萬斤,折合人民幣兩千萬元。這筆錢若按每所希望小學100萬元算,可以蓋20所希望小學;按每人學雜費三千元記,可以使七千多名失學兒童重返我們的校園!你還能說我們沒必要節約一粒米嗎?請各位同學想一想在學校食堂餐桌上你是否將飯菜吃一部分就倒掉?你是否將吃了幾口雪白的饅頭、包子扔在地上?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是否感到可惜,感到心疼?我們從小就知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同學們,你們是否想到世界上還有許多吃不上飯的人們在苦苦掙扎!你們知道嗎,在發展中國家,每5個人中就有1個長期營養不良,有20%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糧食無保障。饑荒已成為地球人的第1號殺手,每年平均奪去一千萬人的生命。因此,節約糧食值得同學們思考。
同學們,節約是美德,節約是品質,節約是責任。“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珍惜糧食,從我做起,從不亂倒剩飯做起,以節約為榮,以浪費為恥,自覺養成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好習慣。從細微處做起,用實際行動做建設“節約型校園”的帶頭人,為建設文明、和諧的校園作出應有的貢獻!我衷心地希望我們每個人從節約糧食做起,強化節約意識,節約學校的每一度電,每一滴水,愛護學校的一草一木,讓每一個人都快樂地生活在藍天,白云,綠水,陽光下!
節約糧食的中學生倡議書 篇3
大家好!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想必這首唐詩大家都會背,都懂它的意思。但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浪費糧食的現象還是隨處可見。雖然父母老師從小就教育我們節約糧食,可是真正做到的能有幾個呢?
所以為了喚起大家愛惜糧食,珍惜糧食的意識,每年的10月16日就成為“世界糧食日”。雖然現在的中國地大物博,物產資源眾多,人們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但是浪費糧食的現象也隨處可見,“節約”一詞在不少人的心里已日漸忽視和淡忘了。
要知道世界上還有許多人在挨餓。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自創立以來,不定期地進行了5次“世界糧食調查”。從這些調查的數據得出的結論是:饑餓不但沒有消除,反而在不斷擴大。長期遭受貧困和營養不良之苦的人口8.54億。面對如此嚴峻的糧食問題,我們浪費糧食?作為我們這一代,不要總以為我們的國家地大物博,我們的耕地面積只有全世界的百分之七卻要養活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可見珍惜糧食,愛惜糧食,杜絕浪費對于我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我們要從小做起,從你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拿出實際行動來愛惜糧食,繼承和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儉以養德”,自古以來,節儉一直是中華民族值得彰揚的美德。我們中國,之所以要提倡建設節約型社會,就是因為中國浪費不起。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每個人只要浪費一點,總數就非常驚人。同學們,其實節約糧食,就是不浪費,做起來很簡單: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這樣做,既符合節約的要求,也有利于我們身體的健康!
最后,我大聲呼吁,人人應以節約為榮,以浪費為恥!請大家珍惜糧食,杜絕浪費,從你從我做起!
節約糧食的中學生倡議書 篇4
親愛的同學們:
為大力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引導我校學生養成健康文明、綠色低碳的生活習慣,在全校倡樹文明消費、綠色消費、低碳消費的儉約之風,現向親愛的同學們發出“光盤”倡議: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我們要從點滴做起,從餐飲開始,將口號變為行動,將行動化為習慣。
1、在校就餐時,根據食量確定飯菜數量,做到適度適量,吃飽為好。
2、在家用餐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挑食不偏食,不扔剩飯剩菜。
3、外出吃飯點菜時,不比闊氣,不講排場,確有剩菜,盡量打包。
4、逢年過節,走親訪友,合理安排膳食,不攀比浪費,不暴飲暴食。
我們廣大同學不但要爭當勤儉節約的行動表率,更要做“光盤行動”的宣傳使者,積極倡導節約文化,廣泛宣傳節約理念,從自己的家庭做起,發動和監督自己的親朋好友都參加到“光盤行動”中來,都來做一名“節約達人”。從學校到家庭再到社會,通過小手牽大手,使同學們的節約習慣能延伸到校園外,讓更多家人向浪費說不。
同學們,我們都是社會的小主人,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生活習慣開始 ,爭做節儉生活的踐行者、推廣者、監督者,共同為建設文明、和諧、低碳、綠色、環保的社會環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倡議人:
節約糧食的中學生倡議書 篇5
親愛的同學們:
我是實驗小學六年級五班的學生小燁,在這里,我想向沒學們提出有關于某些同學浪費糧食行為的意見。
在學校里,常常會看見剩菜桶里有許多的剩菜剩飯出現,幾乎沒有一次是空著的。我對此十分痛恨。我想,不僅僅是我,許多同學也會十分厭惡這種浪費糧食的行為。所以,我的建議有:
一、我們應該多多在班隊課討論關于糧食的問題。
二、我們必須在盛飯時依據自己的胃口盛。如果吃不飽,沒關系,再去盛點兒,如果你吃不下了,那就算灌也要給老子灌下去!
三、我們應該要多去參加有關于節約糧食的活動,來懂得糧食的富貴程度與重要性。
四、我們可以上網去搜尋糧食種植的困難,了解一下糧食從種植到收割的過程,深刻體會農民伯伯耕種的辛苦,從而進一步知道糧食的可貴性。
五、大家如果有親人朋友在鄉下的話,倒不妨可以親自去種地試試,體會體會種地的艱難。說不定,你辛辛苦苦地干了一整天,結果晚上風一吹,整片地上連根毛都不剩了。
六、我們可以做一些宣傳小報和幾句宣傳珍惜糧食的句子放到宣傳窗里呼吁大家不要浪費糧食,或者貼在食堂里時刻提醒自己。
希望同學們可以聽取我的倡議,不讓一粒糧食浪費。
倡議人:_
20_年_月_日
節約糧食的中學生倡議書 篇6
同學們:
我國雖然并不缺少糧食;但,珍惜糧食,是我們的叉務。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一天中,僅是我們中國,每年就要產生好幾億噸剩飯,一天就會浪費掉幾萬噸幾十萬噸糧食。這一粒一粒的糧食,是用農民伯伯的汗水換來的啊!我們卻不以為然。所以,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吃飯時,不要剩下糧食,爭取做道少;虿皇!
2、吃不了太多飯,又怕吃不飽的話多拿少取。這樣,剩下的飯就不會出現浪費的現象了。
3、家里如果中午有剩飯,請不要倒掉留到晚上吃也不會變質。如果是晚上的剩飯,就不用了,留到明天會變質
4、看到他人浪費糧食的現象,應該及時制止,并進行教導。
5、制作節約浪食的公益廣告,并張貼在學校食堂。
6、快變質的食物要盡快食用,變質后扔了也很可惜。
7、做飯的時候根據人數而定下做飯的量,這樣就不會有剩飯了。
一粒米,一粒種子,他們都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但在非洲,每天都有上百的人民因饑餓而去世。同學們,從今天做起,從小事做起,讓我們行動起來吧!
倡議人:_
20_年_月_日
節約糧食的中學生倡議書 篇7
親愛的同學們:
節儉是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一顆光彩照人的明珠。自古以來,歷代先哲都把節儉奉為美德:孔子把“儉”和“溫良恭讓”一同列為基本的道德準則;諸葛亮在《誡子書》中就有“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良訓。黨的xx大以后,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向全國人民發出了“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號召,并以實際行動為全國人民做出了榜樣,一股清新的節儉之風正在悄然吹遍祖國的山山水水,滲透進每一個人的心靈。
然而,在當今社會一些不良因素的影響下,我們很多中學生也形成了貪圖享受、鋪張浪費的不良消費觀。很多同學不顧家里的經濟實力盲目互相攀比:穿名牌服裝,無節制的花錢、使用手機,零食飲料不斷,生日聚餐飲酒。校園里浪費資源的現象也非常嚴重:人走燈不滅,人離水不停,食堂里到處可見剩飯剩菜。這些,都與時下倡導的厲行節約之風格格不入。為進一步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促進同學們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我們向全校同學發出以下倡議。
1、節約一元錢。不吸煙,不喝酒,不上網吧,不穿名牌,不吃零食,少喝飲料,提倡喝茶和白開水,生日不宴請;適度消費,合理支出,精打細算,每天節約一點點,養成節約好習慣。
2、節約一度電。人走燈熄,提倡“能用一盞不開多盞”;杜絕長明燈,提倡在光線充足時不開燈,教室確定專人關燈。
3、節約一滴水。避免大開水龍頭,用完水后擰緊水龍頭,杜絕“長流水”,提倡一水多用;刷牙不用流水,洗衣服等不用時流水主動關閉,發現“跑水”及時報修;在參加集會、活動后,提倡帶走喝剩下的一次性瓶裝水。
4、節約一粒糧。不“大吃大喝”;杜絕浪費食物,提倡能吃多少買多少,積極響應“光盤行動”。
5、節約一張紙。少用乃至不用“一次性”用品。盡量少用一次性紙杯、筷子等;不用塑料袋裝早點,用過的塑料袋盡可能多次使用,提倡使用購物袋;用完的“中性筆”換芯后再次使用;減少餐巾紙、面巾紙的使用,提倡用手帕和毛巾;能再生利用的物品一定回收。
6、節約一張卡。銀行卡是家長給我們的信任與關心,要嚴格控制支出。過度使用手機更會玩物喪志,提倡不買高檔手機,不經常更換手機,手機主要用于和家長聯系,少用手機上網聊天、玩游戲,手機費用控制在一定額度。
同學們!滴水成江河,不因事微而不為,不因利小而棄之。“勤儉節約”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態度;“勤儉節約”更是一種責任,一種境界。勿忘我們花費的每一分錢都凝聚著父母的血汗。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從自身做起,節約每滴水,每度電,每分錢,杜絕浪費,牢固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做勤儉節約的傳播者、實踐者、示范者,讓勤儉節約之風吹遍校園的每個角落,在全體同學中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