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文明用餐倡議書范文(精選6篇)
校園文明用餐倡議書范文 篇1
親愛的老師、家長、小朋友:
民以食為天,食以禮為先,餐桌文明是社會文明的重要體現,小餐桌,大文明,承載的不僅是人類的生生不息,更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尊重勞動、珍惜糧食、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為倡導文明消費新風,推動節約型社會建設,現特向全園教師、廣大家長和小朋友發出倡議:
一、遵守餐桌禮儀,文明用餐,保持文明的坐姿,禮讓他人。
二、遵守用餐秩序,愛護用餐環境,談吐文雅,不吵鬧、不喧嘩。
三、珍惜糧食,杜絕浪費。傳承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美德,在園進餐做到“不剩飯、不剩菜” 。
四、就餐時注意保持桌面和地面整潔。
五、樹立科學飲食理念,重視飲食均衡性、營養性和全面性,做到不挑食,不偏食。
六、家園同協力,共建文明餐桌。人人重視、個個參與就餐文明禮儀培養。
七、外出就餐請遵守“不浪費”原則,點餐量適宜,剩飯剩菜打包回家!
文明就餐,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讓我們行動起來吧!
校園文明用餐倡議書范文 篇2
好品行,自幼成,用餐規范是學生良好品行的重要內容,用餐禮儀是現代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抓好學生的用餐文明是學校行為規范建設的重要突破口。為了進一步規范學生的用餐規范和文明禮儀,學校就學生中午用餐工作提出“科學文明用餐”的口號,并要求每位學生做到12個字:排好隊、用餐靜、吃得飽、剩的少。
一、排好隊
食堂是一所學校文明的窗口。文明用餐反映了我們同學素質高低。文明用餐首先就要做到排隊進食堂。中午下課鈴聲響,同學們先洗凈手在教室門前排好二路縱隊等餐廳內本班值日老師和值日同學將飯菜分配好并分發在位置上之后,再自覺地、安靜地進入食堂,按規定位置入座。(必須做到完全安靜了才能進餐廳,如若有人講話,隊伍將不得進入餐廳)一年級在教室里用餐的同學也必須在教室門口排好隊伍有序的地領飯菜,不得擁擠和推搡。用餐完畢以后,也要靜靜地離開食堂,回到教室,然后開展一些有益的輕松活動。
二、用餐靜
吃飯要有規矩,用餐要講文明,首先吃飯時不講話(要讓每個學生養成進了餐廳就不能講話的好習慣)。文明的食堂聽不見嘈雜的聲音,只有看到大家認真的細嚼慢咽。細嚼慢咽可以充分消化食物,使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得到充分的吸收,邊吃邊講話,不但看上去不文明,而且還會發生食物進入氣管的危險。所以,科學文明的用餐是絕對不應該講話的。
三、吃得飽
萬物生長離不開營養。合理補充營養能保證身體的健康。營養的核心是"合理"。我們所說的,“吃得飽”是指每次用餐所攝入的營養合理并且足夠。作為世界衛生組織授予的營養健康銀牌學校的學生,我們要合理食用各種食物,不要挑食和偏食,這樣才能取得平衡膳食,各種營養素都能及時得到補充。
四、剩的少
減少資源浪費,保護生態環境,是全球的共識。古詩中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勤儉節約是我們的好傳統,我們要愛惜糧食。比一比哪個班的飯菜剩得最少。
同學們,請記住科學文明用餐的12個字“排好隊、用餐靜、吃得飽、剩的少。”今后各班的文明用餐的評比也將圍繞這12個字進行讓我們來比一比,哪個班排隊好,哪個班用餐靜,哪個班吃得飽,哪個班剩的少。請每位同學務必遵照以上幾點要求,做一個講文明、守紀律的瓦小人!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校園文明用餐倡議書范文 篇3
親愛的同學們:
餐桌文明承載著中華民族節約糧食、尊重勞動、珍惜幸福的傳統美德。餐桌文明是社會進步、城市文明的一種標志。包頭市文明餐桌行動自去年開展以來,受到餐飲企業和市民的普遍歡迎,組織者和參與者都受到深刻,在全市營造了良好的社會風氣。為進一步打造我市科學、文明的餐飲文化,提升城市文明形象,我們向全社會廣泛發起文明餐桌行動倡議:
一、把文明餐桌行動作為推進包頭市餐飲文化建設的重點工作大力支持,作為提升素質樹立形象的重要舉措深入發動,作為落實中央提出的“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具體行動,帶動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堂(餐廳)積極參與,各級領導干部帶頭參與,從餐桌上做起,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
二、餐飲企業要遵守行業規范,真誠服務顧客,堅守食品安全,尊重消費者權益,誠信經營,童叟無欺,堅決抵制地溝油,不設置最低消費,免費提供消毒碗筷,主動提醒顧客吃多少點多少,主動提示客人打包并提供免費打包餐盒,主動提醒顧客不過量飲酒和酒后駕車,引導消費者合理消費。
三、廣大消費者要遵守餐桌禮儀,文明用餐,講究科學飲食,遵守用餐秩序,愛護用餐環境,摒棄不良飲食陋習,不吵鬧喧嘩,珍惜糧食,按需點菜,剩菜打包,使用“公筷公勺”,杜絕使用一次性筷子,做到合理消費、綠色消費、理性消費。
四、新聞媒體高度關注,跟蹤宣傳報道活動開展情況,充分發揮輿論監督引導作用,在全社會形成“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濃厚輿論氛圍。
文明餐桌是我們共同的心愿,讓我們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使“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理念深入人心,為鞏固和發展包頭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建設富裕包頭、法治包頭、文明包頭、和諧包頭、美麗包頭貢獻力量。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校園文明用餐倡議書范文 篇4
親愛的少先隊員們:
小餐桌,大文明,餐桌文明是社會文明的重要體現,它不僅關系著每位同學的生活,而且直接體現了一個人良好的整體形象。文明餐桌更傳承著中華民族尊重勞動、珍惜糧食、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為積極響應習“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精神,為此,特向全市少先隊員發出以下倡議:
一、傳承傳統美德。我們每個人都應自覺做到傳承“禮儀之邦”的美德,踴躍地加入到文明餐桌行動中來,努力踐行文明餐桌行動,享受“文明用餐,節儉惜福”的快樂。
二、倡導文明用餐。自覺遵守公共道德規范,用餐細嚼慢咽,注意他人的用餐感受;低碳環保,使用“公筷公勺”,杜絕使用一次性筷子;自覺排隊領取飯菜、盛湯。
三、遵守餐桌禮儀。做到禮貌用餐,禮讓他人,遵守用餐秩序,愛護用餐環境,談吐文雅,不吵鬧、不喧嘩。
四、講究就餐衛生。餐前及時洗手,課桌上墊好小餐巾,保持桌面干凈整潔。就餐后及時清理桌面,不亂扔食物殘渣和餐巾。
五、做到合理消費。倡導綠色消費,理性消費,按需點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做到不剩飯不剩菜,吃不完就打包。
六、講究科學飲食。樹立科學的飲食養生新理念,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從尋常食物中吃出健康和營養。
七、自覺歸放餐具。就餐后應把餐具自覺帶到餐具回放處,做到輕拿輕放,餐盆、勺子、湯盆都要擺放整齊。既減輕了服務人員的工作壓力,有方便了其他人的就餐。
八、做好節約宣傳。全市少先隊員不但要爭當勤儉節約的行動表率,更要做“光盤行動”的宣傳使者,積極倡導節約文化,廣泛宣傳節約理念,從自己的家庭做起,發動親朋好友都參加到“光盤行動”中來,都來做一名“節約達人”。
隊員們,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是一種智慧,節約亦是一種責任,一種品質,節約更是一種涵養。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希望全市少先隊員積極響應,自覺履行倡議,從現在開始,從點滴做起,文明用餐,節約糧食,從小養成良好的社會公德。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校園文明用餐倡議書范文 篇5
食堂是我們在校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營造清潔舒適的就餐環境,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努力。可是現在走進食堂,你也許為了桌上的食物殘渣食欲全無,也許為餐桌雜亂的餐盤而苦不堪言,甚至還在為打飯擁擠而煩惱……
為增強同學們的文明意識全面提升大家的修養,為我們自己營造一個良好的就餐環境,讓我們以實際行動來響應倡議吧!
1.愛惜糧食,按需購餐,杜絕浪費。節約糧食是尊重他人勞動的表現,也是您高尚人格的體現。
2.保持良好的就餐秩序,排隊就餐,講文明、講禮貌、守公德,言語文明、舉止得體,讓整齊有序的隊伍成為學校餐廳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3.自覺回收餐具,并把餐桌上的.殘渣清理干凈。飯后把餐具和雜物送到餐具回收處,既減輕了食堂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又方便了其他同學就座用餐。
4.不隨地吐痰、亂扔餐巾紙和食物殘渣,注意自己的形象,給自己留下美好的回憶,也為他人創造干凈整潔的環境。
5.使用校園卡消費,不使用現金購買飯菜。使用現金既不衛生,又耽誤時間,使用飯卡既省時又方便,出現問題時也容易查找解決。
6.不多占座位,不多拿筷子,不把筷子帶出食堂。每人一雙筷子足矣,方便他人,就是方便自己。
7.注意飲食衛生,不使用有毒有害塑料袋盛裝飯菜,既保護自己也保護了環境。
8.愛護餐廳設施,不隨意移動桌椅,不蹬踏桌凳,不亂涂,不亂刻,不損壞電器照明等設備,維護公共衛生安全。
9.尊重食堂工作人員,服從管理,對工作人員服務不滿意,可及時向食堂管理老師反映。發現問題,不吵不鬧,如實反映,妥善解決。
10.不穿短褲、背心、拖鞋進去食堂,食堂是公共場所,注意自身的文明形象。
“播種的是習慣,收獲的是品格”,文明用餐是個人素質的體現,讓我們以養成良好的社會公德,樹立當代大學生良好形象為目標,為共同營造一個文明有序的就餐環境而努力!請同學們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我校迎評建設工作做出貢獻!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校園文明用餐倡議書范文 篇6
同學們,我想問問大家,你有沒有試過打好飯后卻因為餐桌上堆滿了飯堂阿姨來不及回收的盤子而找不到就餐的位置呢?你有沒有曾經端著熱騰騰的飯菜走到飯桌旁時,卻因看到別人擺放在桌上的剩飯剩菜而大倒胃口呢?又或者,因為飯堂里有阿姨來收盤子,吃飽飯后你就心安理得地甩手離開呢?
相信在場的很多同學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我覺得,飯后不收餐盤這件小事,不僅折射出個人素質,而且有損我們學校的文明形象。若我們到各大高校的食堂或者我們的教工食堂看一看,會發現,每位同學或老師都會很自覺地把餐盤收拾到指定的回收地點。對于個人而言,細微之處可以體現出一個人的品質,回收餐盤這一小小舉動便是我們個人素質的充分體現。子曰:“己欲立而立人”,簡單來說,你想在自己吃飯時候能有一個良好的環境,那就從先從自己做起,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把雜物隨盤帶走,為下一位用餐者留一個干凈的位置,那么等到我們端著盤子的時候,就不會再因找不到空位而發愁了。古語有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我們若從收拾餐盤這一小事做起,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養成注重細節的習慣,那我們良好的道德品質就自然地體現了。文明、優質、和諧、創新是我們學校的辦學理念,從自覺回收餐盤出發,不僅有利于建設健康文明的校園飲食文化,更有利于培養我們文明有禮的個人道德風貌,體現學校整體的精神風貌和道德底蘊,如果我們每位學子愿意踏出一小步,那將是我們文明校園建設的一大步!既然大學飯堂是如此,那我們國土學子又怎么做不到呢?
我相信,大家都留意過飯堂里有明顯張貼著回收餐具的告示。可有多少人是視而不見根本沒有落實到行動上?如果大家以后在食堂里見到自覺回收餐盤的同學,不要覺得他的做法很傻,不要有那種“別人不回收我也不回收”的心理,讓我們一起加入到自覺回收餐盤這個行列中,飯后請有意識地提醒自己、提醒身邊的同學把餐盤放到回收的指定位置,若有阿姨主動幫忙回收餐盤,也別忘了向阿姨們道聲“謝謝”。
親愛的同學們,勿以善小而不為,細節決定成敗,良好的習慣是從點滴小事培養起來的,高尚的品質是從日復一日的堅持中體現的。文明在細節中彰顯,素質在投足間體現。回收餐盤,舉手之勞。正是最細微、最簡單的事,最需要我們持之以恒的日日踐行。讓我們做文明、有素質的國土人,共同營造一個有序的就餐環境,讓文明之風傳遍到校園的每個角落,自覺回收餐盤,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每一餐做起,同學們,讓我們用每個人的一小步,去邁出國土的一大步吧!
自律委員會
20__年4月1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