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倡議書素材(通用7篇)
愛心倡議書素材 篇1
當你看到一雙雙對知識渴望的眼睛,你會不會有所心動?當你真切的感受到一顆顆純潔的心靈,你是否有一種迫不及待的心情,立刻融入那些清澈如水的靈魂?當你看到他們食不果腹,生活是那么艱苦,你是否想到要伸出援助之手?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有一顆充滿愛的心。我們擁有健康的體魄,過著安逸穩定的生活,很少有為溫飽問題而煩惱。無論誰,在困難的時候都需要幫助。甘肅省會寧縣陳去小學的孩子們也一樣。我們關愛的心,溫暖的手、激勵的話語可以滋潤他們經歷困難略顯疲憊的心,支持那些孩子們堅強的追逐自己的理想,點燃他們崎嶇旅途中的燈,給予他們對未來的希望,激發他們的斗志。
炎熱的夏天,我們在有空調的教室里安心學習,而那些孩子們只在能夠剛好遮住雨的教室里讀書,只為自己心中的那一份信念。寒冷的冬天,我們在抱怨自己的羽絨服不夠好看,不夠時尚的時候,他們卻多么希望身上穿了好幾個冬天的棉襖可以稍微暖和一些。
貧困不是罪,一個人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但可以改變自己。他們在改變的過程中最需要的是幫助,以便度過這個難關。家庭的貧困不應該成為成才的阻礙,不應該成為他們途中的難以跨越的高山。讓我們伸出充滿溫情的手,向他們捐贈。或許一本舊書、一直用過的筆、一件穿過的衣服、一幅圖畫。都會給他們帶去希望,幫助他們建立起自信。讓那些孩子們向我們一樣安心學習、快樂的生活。讓我們常懷助人之心,節約一點零花錢,響應“西部春蕾”
的號召,高舉愛心接力棒,積極參與募捐活動。只要你盡一份心,就會換來他們的一個甜蜜的美夢;只要你出一份力,就能幫助他們實現一個美好的愿望;這很有意義。
扶危濟困,奉獻愛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的愛心可以照亮整個世界,我們幫助別人,不求回報。也把這次募捐活動看作是自己加強道德教育的良好契機和途徑。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同學們,快行動起來吧!讓我們出一份力,獻一份愛。攜手相助,就會為那些孩子們撐起一片藍天。
愛心倡議書素材 篇2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為了真正把“學習雷鋒精神,弘揚雷鋒精神”貫穿于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將“雷鋒精神”幻化成實際行動。多一份關愛,少一份淡漠!多一份奉獻,少一點索取!讓雷鋒精神如一朵嬌艷的奇葩盛開在校園內外!讓我們的社會有更多的慈善之舉、感動之事。讓我們共同的美好家園——三岔小學處處講奉獻、永遠充滿和諧!。我們特向全體師生提起倡議,倡議的題目是:
《學雷鋒 獻愛心 樹新風》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我們同沐著三月和煦的春風,我們同享著三月溫暖的陽光!自然給了我們同樣的恩賜,然而,生活和家庭卻給了我們不同的境遇就在我們的校園、就在我們的身邊,還有著一些特困的同學在為生活和學習而苦苦煎熬著。他們有的家庭特困,無以為繼;有的雙親早逝,無依無靠;有的家人病魔纏身,債臺高筑;有的父母雙雙下崗,生活無依命運的無情會不會折斷他們理想的翅膀?!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遵義縣三岔小學是一個和諧溫暖的大家庭!也是一個傳承優秀文化、傳遞真情愛心的精神家園!為了幫助我校生活特困的學生安心學習,為了進一步弘揚新時代雷鋒精神,我黨總支、校行政和德育處向全校師生發出“學雷鋒、獻愛心、樹新風”的倡議,號召全體師生積極參與我校“學雷鋒愛心基金”捐款活動中來!讓我們以實際行動踐行“愛心獻給社會,關心獻給他人”的諾言,伸出你的援助之手,獻出你的愛心,讓愛在三岔小學得到發揚光大!
雷鋒精神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影響了幾代人!樂善好施,扶貧幫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相互幫助,患難扶持是社會倡導的時代新風!“授人玫瑰,手留余香”。你給予別人的是幸福,收獲的是快樂。一滴水也許是微不足道的,但如果匯成一股清泉,就足以滋潤干渴的心田!
老師們,同學們,請伸出你的友愛之手,獻出你的關愛之情,讓春風吹綠大地,讓愛心充滿人間!
愛心倡議書素材 篇3
各鄉鎮、縣直各部門及社會各界朋友:
中華民族素有扶危濟困、樂善好施的傳統美德。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慈愛的暖流綿綿不斷,源遠流長。從漢代的“施粥”,到隋代的“義倉”,從明代的“同善會”,到清代的“安濟堂”,無不閃耀著人間慈愛的光芒。今天,我們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集聚在共同富裕的旗幟下,這種美德將會進一步弘揚光大。
_年以來,縣委將政德建設作為干部隊伍建設的靈魂工程,連續三年來取得了突破性成效,并將_年作為“政德建設落實年”。縣委提出要推進社會公德建設、提升社會文明程度,并要求廣泛開展“希望工程”“送溫暖”等公益活動,不斷提高群眾的公德意識和文明素養,這必將推動我縣慈善事業的進一步開展。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在享受改革開放所帶來的美好生活的時候,我們不應忘記,全縣還有急需救助的弱勢群體,其中:城市低保對象600多人,農村低保對象7000多人,重點優撫對象3000多人,每年需要資助的貧困學生400多人,因患嚴重疾病和遭受雹災、風災、旱災、澇災等自然災害而陷入困境的每年約1萬多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幫助和救濟弱勢群體,既是各級政府的職責,也是黨員干部及我們社會大家庭每個成員義不容辭的義務。為此,我們發出“發展慈善事業,共創和諧滄縣”的倡議:
一、秉承 “我慈善,我快樂”理念,以團結互助、推進慈善事業為榮,以奉獻社會作為人生不懈追求的優良品德,讓慈善真正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
二、大力宣傳現代慈善文化,弘揚慈善精神,營造關心慈善、支持慈善、參與慈善的社會氛圍,促進扶貧幫困、誠信友愛、互幫互助良好風尚的形成。
三、自覺履行公民的社會責任,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熱心公益事業,積極參加政府和慈善組織開展的各項慈善公益活動。
四、切實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盡企業的最大可能,配合政府和慈善組織推動慈善事業發展,為慈善事業提供物力和財力支持。
五、團結協作,密切配合,不斷完善慈善工作機制,共同攜手推動全縣慈善事業發展,形成慈善事業發展的合力。
我們鄭重承諾,嚴格執行國家捐贈法和滄縣慈善協會章程,管好用好慈善款物,尊重捐贈者的意愿,接受社會各方的監督和政府審計。對所有捐贈款物我們將采取各種形式宣傳公示,并歡迎社會各界人士隨時查詢慈善款物的使用情況。
“慈心為人,善舉濟世”,您的慈心善舉,受益者將同澤受惠;您的仁愛厚德,受助者將一生銘記!我們堅信,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協力推動下,滄縣的慈善事業必將與日俱進、迅速發展,滄縣慈善事業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愛心倡議書素材 篇4
尊敬的社會各界愛心人士:
你們好!當我們安然有序地學習工作、安康幸福地享受天倫之樂時,一個不幸的家庭卻在緊急呼救!一個充滿生活熱情的生命正在泣血求助!
數月前,我鄉花西中學初二學生王康寧感到身體不適,被家人送到孝感、武漢多地檢查,最終被醫生檢查出患有腎病綜合癥,目前正在武漢協和醫院接受治療。一紙診斷書頃刻間將一個原本雖很清苦但仍飽含希望的普通農村家庭推向了深淵!醫生告知如果不及時醫治,極有可能惡化為尿毒癥,而治療費用起碼還需要10萬元。王康寧的父母是花西鄉建一村村民,靠務農為生,年前家里建房已欠下外債4萬余元,孩子的醫療費已經用去3萬多,為了挽救他的生命,這個不幸的家庭已傾其所有,債臺高筑。想到巨大的醫療費用,孩子的母親終日以淚洗面……
蒼天無情,人間有愛。事發后,花西中學全體師生對王康寧同學的不幸深表同情,率先表達愛心,現已累計捐款7500余元。相對于巨額的醫療費用來說,這無疑只是杯水車薪,巨額的醫藥費用仍然橫亙在孱弱的生命前……
中華民族素有濟貧扶危的傳統美德。生命是可貴的,面對如此的不幸,我們怎能忍心不聞不問、聽之任之?在倡導精神文明建設的今天,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們,讓我們在“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一社會風尚的感召下,在“讓世界充滿愛”這一信念的燭照下,為這個年輕的飽受病魔肆虐的生命做點什么吧!讓我們伸出友愛之手來驅散籠罩著這個凄苦家庭的陰霾吧!你的仁愛之心,可能拯救一條生命;你的善意之舉,可能挽救一個家庭!眾人拾柴火焰高,愛心捐助匯暖流!能力不分大小,善舉不分先后,您所捐助的每一元錢都飽蘊著無價的愛心,都將化成一屢屢陽光,匯成一股股甘泉,給厄運中人以無限力量。讓我們用博愛的胸懷鑄就世間的真情,用奉獻的行動拯救寶貴的生命!愿我們的點滴付出凝聚成愛心的彩虹,讓暗淡的生命重新煥發出燦爛的生機!
此次募捐活動采取個人捐款與單位捐助相結合的辦法。我們熱忱地期盼您量力援助!
“愛人者,人恒愛之! ”感知您的關愛,致以誠摯的謝意!!
愛心倡議書素材 篇5
尊敬的領導、親愛的同事們:
擁有健康和幸福家庭是我們每個人的夢想。當我們開心生活,盡情歡笑的時候;當我們努力工作,暢想人生的時候,您可知道,還有一名年僅14歲的孩子正經受著家庭經濟困難的嚴峻考驗。趙文煥同學的父親經檢查被確診為腎病綜合癥,臥床在家,由于家境貧寒無法承擔昂貴的醫療費用而放棄了繼續治療的機會。高昂的醫藥費和文煥的學雜費,僅靠政府低保補貼,根本就是杯水車薪。
親愛的同事朋友們,生命是脆弱的,但人心是堅強的;生活是殘酷的,但我們是有情的;孩子是無辜的,但我們是仁愛的。您無私的愛,也許不能拯救生命,但卻可以讓一個渴望生命的父親變得堅強;您溫暖的手,也許無法改變一切,但卻足以為深處絕境的孩子撐起一片希望的天空!我們堅信,愛心會升起一道神圣的光環,給他溫暖,給他勇氣,助他重新健康地生活和學習!
在此,我們真誠地倡議:
為了拯救文煥同學父親的生命,為了讓文煥安心上學,請伸出我們的友愛之手獻上一份愛心吧!一樣的生命一樣的夢,每一個夢都呼喚著真情,都憧憬著幸福美滿。區區舊衣,仁愛不盡!或許您捐出的一件衣服,不足以讓一戶貧困人家,擺脫貧困的艱辛與無奈,但您彌足珍貴的愛心,一定能令那身陷困境的一家人,感受到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帶來的溫暖與祝福。讓我們大家一同努力,共伸援助之手幫助文煥同學闖過難關,愿我們的點滴付出匯成愛心的暖流,化成默默的祝福,讓暗淡的生命重新看到萬丈陽光,讓希望光芒照亮文煥同學的人生前程!
愛心倡議書素材 篇6
親愛的朋友:
你知道世間最動人的表情是什么嗎?是微笑,我們最喜歡看到的也是笑容可鞠的臉龐。處于陌生的環境,一個微笑就能融化所有的不安。人際關系有了芥蒂,看到一張微笑的臉龐,不愉快就煙消云散了。生活中碰到艱難,一個鼓勵的微笑,困難窘迫仿佛有了回轉的空間。沮喪的時候,一個理解的微笑,沉到谷底的心也就得到了溫暖的慰藉。
一個淡淡的微笑,會給人一種清風掠過的明爽;一個會心的微笑,會讓人心中開出一朵美麗而溫暖的花朵;一個人經常友好地對別人微笑,會鑄就不平凡的人生!
為此,讓我們攜手同行、共同努力。從我做起,每天多一些微笑,養成微笑的習慣,以自己的微笑,表達真心關懷,傳遞人間真情,提高自身的文明素養。自覺爭當微笑的使者,播撒微笑的種子,倡導團結平等、互幫互助的良好風氣,形成友愛溫馨、親切和善的人際關系,創造和諧融洽、文明健康的校園人文環境。
我們倡議:
每天,向我們的顧客微笑,我們會收獲信任和關懷;每天,向我們的同事、朋友微笑,彼此將愉快的度過這一天;每天,向遇到的陌生人微笑;向所有人微笑。讓我們一起微笑吧!
倡議人:_
日期:_年_月_日
愛心倡議書素材 篇7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朋友們,當我們暢享美好生活的時候,當我們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的時候,當我們看到自己的兒女快樂成長的時候,您可曾想過還有這樣一個最弱小最無助的特殊群體——孤困、留守兒童,他們生活缺乏支持、學習缺乏幫助、心理缺乏關愛、感情缺乏寄托……他們渴望著被愛,他們渴望著被關懷……
為了幫助這些孩子度過難關,縣婦聯決定開展“手牽手、心連心”愛心公益活動,在全縣公開招募150名“愛心媽媽”,對孤困、留守兒童實行結對幫扶,用情播撒希望,用愛傳遞溫暖。“愛心媽媽”與孤困、留守兒童結對建立在雙方自愿的基礎上,可以采取“一對一”或“多對一”、“多對多”等方式進行,也可以集體的形式結對救助孤困兒童。每年資助孩子500元助學金,幫助孩子解決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
如果您愿意付出一點愛心,愿意抽出一點時間,用“媽媽”真實的愛溫暖孩子的心,就請您加入到“愛心媽媽”的行列。也許您的一個微笑,就會增強他們戰勝困難的信心;也許您一句撫慰的話,就會點燃他們心中希望的火花;也許
您的一封書信,就會使他們改變對世界的看法;也許您的一個書包、一件毛衣,便能改變他們的一生……
您只需在節假日與這些孩子通一次電話或見一次面,陪他們聊會兒天,送上一份小禮物,幫助他們解決一些生活和學習上的小問題和情感上的小困惑……這些都能給他帶來生活的信心、生活的甜蜜和人間的溫情。
幫助一個孩子,成就一個人生。請伸出您溫暖的雙手,讓我們攜手相助,以女性特有的柔情去溫暖一顆顆弱小稚嫩的童心!為孤困、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營造一片純凈、溫馨的天地!讓我們共同努力,將點滴付出匯成愛心暖流,共同托起孤困、留守兒童的未來,讓希望的光芒照亮他們遠大的前程!愛心路上,有您更精彩!!
我們期盼您的參與!
倡議人:__
_年_月_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