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五水共治倡議書(通用4篇)
社區五水共治倡議書 篇1
社區的廣大朋友們:
大家好!
水乃生命之源,任何生命都離不開水。
在地球上,十分之七是水,剩下的十分之三是陸地。但大部分水,卻是無法供人類飲用的海水。再加上極冰地中被凍住的水和潛伏在地下800米處的地下水,人類可以飲用的誰更是少之又少。
而現在,環境污染問題困擾全球,大氣污染、白色污染……當然,水也被污染了。土地中的過量農藥滲入河流,人們生活所排放的污水倒入河中,工廠里的工業污水順著管道“嘩嘩”的流入河中,還有那布滿水面的垃圾……正是人類,污染了水。
全世界共60億人口,而其中有三分之的認證處于嚴重缺水狀況!而這嚴峻形勢并未引起人們的重視,不該往河中扔垃圾的就往河中扔,不該往河里拍的廢水還在往河里排!那些供人類飲用的淡水!人類的生命源泉!就是被人類一點點污染!現被污染的`水域大部分為河流水和湖泊水,也可以說,只要解決湖泊水和河流污染問題,就可以解決淡水資源污染問題。
浙江,從這兩個字中,就可以看出這里的水資源有多少豐富,光一個地名里,就有兩個水呢!可正是位于沿海的地區,氣候潮濕,降水豐富,河流湖泊遍地都是的浙江,正面臨著缺水問題!這個“缺水”,不是字面上的沒水喝水當然還有很多,卻有很大部分被污染了!剩下的部分,都將從未被關緊的水龍頭里漸漸流失,浪費!這使浙江原來青山綠水的美麗景色變成,青山仍在,綠水不在的景色。綠水都不在了,青山還能延續多久呢?面對“江南水鄉沒睡喝”的困境,政府提出了解決的辦法——五水共治。
五水,治的是污水.洪水.澇水.供水和節水問題,只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能從根本上解決浙江水資源緊缺問題。政府決定從污水,培養他們的節水,保護水的意識,從根本上杜絕水污染的源頭。更是從這個活動中培養他們的環境保護意識,不僅是節水.治水,更是要擴展到其他方面。
所以,為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保護我們的生命源泉,參加“五水共治”活動,為保護浙江.保護全國的水獻出你的一份力量!
如果我們不保護.珍惜水資源,將來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是我們的眼淚。
社區五水共治倡議書 篇2
各位市民朋友:
水是生命的源泉。水環境直接關系我們的生存環境和生活品質,關系臺州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開展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五水共治”,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更是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構建“水清岸綠、人水和諧”的宜居環境是我們共同的愿望,也需要每個人付諸具體行動,共同參與“五水共治”。為此,我們向廣大市民朋友發出如下倡議:
一、爭當治水的宣傳者。每一位市民都要發揚主人翁精神,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的號召,共同愛護生命之源,自覺宣傳治水工作、普及治水知識,使“五水共治”行動家喻戶曉,形成濃厚的社會氛圍。
二、爭當治水的踐行者。積極為“治水”獻計獻策、出資出力,踴躍參加各類志愿者服務活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自覺節約用水,積極保護水環境,做到不侵占各類水域及岸線,不向河道排放污水、傾倒雜物,不損壞各類治水設施。
三、爭當治水的監督者。積極制止和舉報各種破壞水環境、水資源和水利設施等不文明行為,構建全民監督機制,合力推進“五水共治”工作。
各位市民朋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以對未來負責、對子孫后代負責的精神,全面治水、全域治水、全民治水,使我們的家園重現“江南水鄉”的美麗風采!
倡議部門:
XX年1月9日
社區五水共治倡議書 篇3
全市中小學生、青少年朋友們: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直接關系著我們的生存環境和生活品質,關系到建德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根據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結合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的戰略部署,為構建“碧水藍天、人水和諧”的宜居環境,市少工委、市教育局團工委聯合向全市中小學生、青少年朋友發出倡議:
一要當開展“五水共治”的宣傳員。充分利用校園廣播、電視、櫥窗、班級板報等陣地,使用生動活潑的形式宣傳建德的青山綠水和“五水共治”的重要性;舉辦以“碧水藍天、全民治水”為內容的主題班會、征文、演講、繪畫比賽;深入社區、單位等公共場所發放宣傳資料,宣傳治污、防澇、節水知識,讓人們懂得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向父母、長輩、親朋好友宣傳“五水共治”政策,親子合作共同保護生命之水。
二要當開展“五水共治”的記錄員。開展“最美小溪”尋找活動。以展示建德秀美山河為出發點,依托微博、微信等新媒體,采用線上線下等多種方式,積極動員全市廣大青少年尋找建德范圍內生態優美的河道小溪,把“尋”、“思”、“行”的成果制作成圖片、文字、視頻,以“微文”、“微圖”、“微視頻”等形式對外進行宣傳,引導全社會為改善水岸環境和生態風貌作貢獻。
三要當開展“五水共治”的實踐員。開展“綠水生情”中小學生愛心集結號行動,倡導全市中小學生自愿為治水“捐一塊錢,獻一份情”,以實際行動履行社會責任。積極開展清潔鄉村行動,讓母親河清澈美麗。從隨手關閉水龍頭、回收廢舊電池等身邊小事做起,親力親為保護水環境。
四要當開展“五水共治”的研究員。開展水資源調查、參觀污水處理廠的科技社團活動,了解身邊河流的污染狀況,調查有關污水的來源,學習污水處理的辦法及流程,提出治理污染的意見建議。開展節水金點子、節水小發明等活動,為改善家鄉水資源狀況貢獻智慧和力量。
五要當開展“五水共治”的監督員。爭做節水治污小小監督員,及時制止同學、家長和社會群眾亂扔垃圾、亂排生活污水等破壞水環境、水資源的不文明行為,共同保護好水資源。
同學們,青少年朋友們,眾人拾柴火焰高,讓我們攜起手來,當五員(宣傳員、記錄員、實踐員、研究員、監督員)、聚五力(學校、家庭、教師、家長、學生)、治五水(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合力保護好每一滴水、每一條河、每一處環境,共同為建設文明、和諧、低碳、綠色、環保的社會環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社區五水共治倡議書 篇4
投身“五水共治”共建生態家園
——致全縣人民的倡議書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直接關系著我們的生存環境和生活品質。根據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省委、省政府堅持群眾導向、問題導向、需求導向,作出了“五水共治”的戰略部署,向全省發出治水動員令,要求以壯士斷腕的決心限時整治臭河、黑河、垃圾河,保護好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綠水青山。市委、市政府號召全市上下集中力量,共建生態家園,再創衢州綠色發展新優勢。開展“五水共治”,共建生態家園,是大勢所趨、發展所需,也是全縣人民心之所向。
根據省市要求,縣委、縣政府決定用3年左右時間,在全縣開展“共建生態家園,打造美麗鄉村”行動,以水環境治理為重點,集中開展農村生活污染、工業污水、農業面源污染、城鎮污染和河道系列整治,舉全縣之力共建美麗新家園。
開展“五水共治”,共建生態家園,是一項功在當代、福澤子孫的民心工程,也是一項投入大、涉及面廣的系統工程,需要廣大群眾積極發揮主體作用,需要社會各界的踴躍參與和大力支持。在此,我們特向全縣人民倡議:立即行動起來,以主動擔當的主人翁姿態積極投身治水新實踐。要做治水的先行者,自覺遵守法律法規,保持良好生活習慣,不亂丟垃圾、不亂倒污水、不侵占河道,不在河道沿岸亂搭亂建,不向河道違法排放各類污水,不破壞污水處理設施;要做治水的宣傳員,積極動員親朋好友和身邊群眾共同投身治水行動;要做治水的監督員,以更加鮮明的態度,勸導、監督、檢舉破壞水環境的行為;要做治水的奉獻者,舍小利、為大家、顧長遠,積極為“五水共治”和生態家園建設獻計獻策、出資出力,力所能及地多作貢獻。
眾人拾柴火焰高,治水重在全民參與。讓我們攜起手來,積極投身“五水共治”,保護好每一滴水、每一條河、每一處環境。相信在縣委、縣政府正確領導下,在全縣人民共同努力下,常山的天一定會更藍、水一定會更清、山一定會更綠,我們的家園一定會更加生態、富饒、美麗。
倡議人:
倡議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