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風文明倡議書格式(通用3篇)
鄉風文明倡議書格式 篇1
新老城區各單位、廣大市民朋友們:
環境衛生是城市文明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整治環境衛生,建設優美、整潔、靚麗的鹽津,是縣委、縣政府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美化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舉措,也是廣大市民的美好愿望和應盡責任。因此,每個市民都要發揚主人翁精神,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爭做城市管理員、環境衛生監督員、文明行為傳播員、衛生整治的踐行員。以實際行動參與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活動,倡導文明新風,創建衛生城市。為此,倡議如下:
從現在起,立說立行,爭當城市管理員。按照《公民道德實施綱要》的要求,自覺遵守《云南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辦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培養良好的道德風尚,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強公共環境衛生意識,自覺摒棄不文明、不衛生行為,規范自己的“行”,提升自身的“德”,爭做文明市民。
從現在起,義不容辭,爭當環境衛生監督員。環境衛生涉及千家萬戶、每一個市民,關乎城市形象和人民的生活工作。不僅需要各級各部門和每一位市民的積極參與,更需要社會各方面的監督。每一位市民都要認真履行維護市容和環境衛生的監督義務,對亂倒垃圾、亂潑污水、亂張亂貼、亂涂亂畫、亂停亂放等不良行為勸阻、勸說和舉報,形成全社會監督、人人參與、人人支持的良好局面。
從現在起,積極主動,爭當文明行為傳播員。各單位學校要積極宣傳,廣泛發動身邊的人,講文明,樹新風。自覺維護公共衛生,讓文明衛生知識家喻戶曉、老少皆知,做文明衛生的好市民。在全社會形成環境衛生人人有責、人人受益、人人都要做貢獻的良好氛圍,以自己的模范行為帶動身邊的人,形成全社會關心、人人參與、個個出力的良好格局,把文明意識、衛生觀念和良好行為習慣傳播到每一個角落。
從我做起,做文明城、爭當衛生整治的踐行員。美德貴在堅持,實踐重在行動。我們要把創建工作融入日常生活,從點滴做起,用自己的模范行為帶動身邊的人,形成人人參與、個個出力,管好自己,家長管好孩子,學校管好學生,單位管好職工的生活方式,摒除陋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主動帶頭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從我做起,做到不亂倒垃圾、不亂丟紙屑、不隨地吐痰,不亂堆建筑材料、不亂攤點亂擺,不在公共場所吸煙;管好自己的手,不損壞公物,管好自己的“家”,共同搞好家庭、社區、縣城衛生,為創建文明、衛生、清潔的美麗縣城作出自己的貢獻。
城市是我家,建設要靠你我他。讓我們人人關心支持城市環境衛生,手拉手、心連心,從現在開始,從我做起,踐行文明行為,爭做文明街民,營造優美環境,建設和諧家園。
鄉風文明倡議書格式 篇2
廣大市民朋友們:
贛州歷來以文化底蘊深厚、環境秀美、民風淳樸而聞名,客家人好客崇禮、勤儉節約、自強拼搏等優秀品質世代傳承、廣為傳頌。為引導全市廣大干部群眾破除鋪張浪費、婚喪大操大辦等陳規陋習,推動移風易俗,樹立勤儉節約、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現向全市人民發出如下倡議:
一、婚事新辦。拒絕攀比、不講排場、簡化儀式,自覺抵制婚車成串堵塞交通、鞭炮齊鳴污染環境、濫發請柬增加負擔、大辦宴席鋪張浪費等不良現象,倡導舉行集體婚禮、紀念式婚禮、環保婚禮等新式婚禮。倡導請客不收禮文明新風。
二、喜事儉辦。倡導生育、升學、喬遷等喜事在親朋好友間通過一束鮮花、一條微信、一杯清茶、一聲問候等方式表達賀意,讓感情回歸本真。
三、厚養薄葬。倡導生前敬孝盡心,讓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安享晚年,避免“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缺憾。簡化治喪儀式,不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相互攀比,不搞帶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喪葬活動,摒棄吹吹打打、散發紙錢、占道治喪等陋習,倡導采取“獻一束花、植一棵樹、敬一杯酒、開一個家庭追思會”等方式祭奠逝者,用環保、生態、潔凈的葬禮方式表達對逝者的追思。
四、健康生活。不沉迷網絡,不斗酒貪杯,不聚眾賭博,積極參與健康向上的文化、體育和娛樂活動,養成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營造文明和諧的家庭環境。
文明新風,全民共育;幸福生活,全民共享。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自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大力傳承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客家優秀傳統美德,破除陳規陋習,摒棄封建傳統,共同培育健康向上、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社會風尚。
倡議人
日期
鄉風文明倡議書格式 篇3
尊敬的廣大村民:
為落實市、縣關于開展“清潔家園、和諧鄉村(社區)”專項行動精神,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大力培育文明和諧新風尚,我們倡導以“文明生活、多彩鄉村(社區)”為主題,開展“文明鄉村(社區)八大行動”,具體行動倡議如下:
一、積極參與“村風評議行動”,爭做村風評議員。
立足村情實際,以評議村民群眾普遍關心和關注的問題為突破口,聯系本村發生的典型事例,開展不同層次的道德風尚評議活動,對好人好事進行宣傳表揚,修訂完善鄉規民約,逐步形成知榮辱、講文明、樹新風的良好氛圍。
二、積極參與“督導隊伍行動”,爭做村風督導員。
以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監督、自我管理方式,對本村的鄉風文明建設常年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督導和評議。廣泛設立公德窗,褒揚先進,鞭撻落后,通過各種有效途徑,改變陳規陋習,營造鄉風文明建設的良好氛圍。
三、積極參與“宣傳教育行動”,爭做鄉土宣傳員。
利用口頭宣講和宣傳窗(欄)、黑板報、墻頭畫、廣播、簡報、宣傳單等傳統手段,以及農民信箱、現代遠程教育平臺等現代手段,廣泛進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教育,大力宣傳中華傳統美德,引導農民(居民)講文明、講衛生、改陋習、樹新風,倡導良好生活方式。
四、積極參與“文明創評行動”,爭做文明創評的示范者。
要積極參與文明村鎮、文明街道、文明社區和守法戶、信用戶、和睦戶等“文明新風戶”以及“好鄰居”、“好婆媳”、“好村民”等文明和諧創建評比活動。從身邊感受到道德的力量,從而見賢思齊,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增強道德意識,提高思想道德素質。
五、積極參與“春泥計劃行動”,爭做春泥計劃的護花人。
集聚整合全社會力量與資源,利用假期、雙休日等校外時間,組織引導農村未成年人開展形式豐富的道德實踐、社會體驗、能力提升、文化娛樂活動,全面優化未成年人成長環境,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六、積極參與“五項提倡行動”,爭做文明治喪的帶頭者。
推進“五項提倡”活動,實施簡化喪事操辦,規范遺體告別,加強喪事監督管理,對貧困家庭實施救助,遵守“八不”規定等“五項提倡”,倡導群眾文明簡潔治喪,推動殯葬習俗改革,促進鄉風文明。
七、積極參與“文化惠民行動”,爭做農村文化的種養者。
培育宣傳“民間道德典型”,以文明新風尚引導新型農民;設立“農民學習會館”,以現代新知識武裝新型農民;舉辦“鄉村大擂臺”,以文化新舞臺展示新型農民;創建“網絡文化俱樂部”,以網絡新生活吸引新型農民;培育“農民文藝創作隊伍”,以藝術新魅力塑造新型農民。
八、積極參與“魅力鄉村(社區)行動”,爭做美好家園的建設者。
結合發展生態旅游休閑產業,在整治環境的同時,開展美化鄉村(社區)行動,種植花草、美化墻體,建設文體設施和公園小品等,深入開展“庭院清潔戶”、“綠色示范戶”等創評活動,努力建設美麗家園,共同創建綠色、優美、和諧、宜居的生活環境,逐漸形成各村(社區)的多姿多彩“一村(社區)一品”文明創建特色,努力打造魅力鄉村(社區)。
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為實現農村文明程度、農民文明素質的明顯提升貢獻自己應有的一分力量!
倡議人:
日期:20xx年x月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