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厲行節約光盤行動倡議書(精選3篇)
學校厲行節約光盤行動倡議書 篇1
親愛的同學們:
伴隨著_月溫暖的春風,__學院“以光盤為榮以剩宴為恥”主題教育月活動如火如荼的開展著,“節約糧食”又一次構成了校園的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節約?浪費?這兩者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
近日,隨著全國主流媒體對“舌尖上的浪費”的播報和大加撻伐,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進行了重要批示。據調查,僅我國13億人口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一年高達__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于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這一個個數據有沒有讓你的為之震撼,再回頭看看平時的自己,你是否也曾經把還沒吃完的飯菜倒掉,也許在你的心里浪費一點點糧食根本就算不上什么,可是當你看到那慢慢(滿滿)的潲水桶的時候,難道你真的一點也不覺得可惜嗎?“舌尖上的浪費”要引起我們的警覺。浪費是一種不尊重自然和他人勞動果實的可恥行為,在此,我們提出倡議:珍惜糧食,適量定餐,避免剩餐,減少浪費;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利用手機等新媒體,參與話題#光盤行動#,微博拍照秀“光盤”;不偏食,不挑食,養成健康合理的就餐方式;積極監督身邊的同事(學)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
“厲行光盤,反對浪費”!跟我們一起行動起來:
1、惜糧食,適量定餐,避免剩餐,減少浪費。
2、不攀比,以節約為榮,浪費可恥。
3、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
4、請關注“__學院團總支學生”,轉發微博并參于“光盤行動”微話題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或建議。
讓我們一起響應光盤行動吧!
學校厲行節約光盤行動倡議書 篇2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曾留下“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思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的警世名言。在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西方各國極力倡導勤儉節約,而我們的身邊卻依舊存在一些不和諧的`浪費現象:教室里,同學走完了,室內的燈卻依然亮著;食堂里,碗筷洗好了,水龍頭卻依舊開著;飯菜買了,不喜歡的就扔掉;紙筆壞了,看不看就光榮下崗;諸如此類的浪費現象,不勝枚舉,這是我們文明校園中學生不該有的行為習慣,這是與創建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極其不符的音符。無論是艱苦卓絕的戰爭年代,還是步入小康社會的繁榮今天,黨非常重視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并身體力行留下了諸多感人肺腑的佳話。厲行節約,杜絕浪費,這不僅體現新時代中學生的崇高形象,更是我們每個中學生應盡的社會責任。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須從點滴做起。現在,我們向全體學生發出倡議: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努力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成為全體學生的自覺行動!
節約每一度電:教室、宿舍、實驗室、閱覽室、學習室等公共場所要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和減少電器設備能耗,盡量縮短用電時間;要按照需求用電,做到晴天不開燈,人少少開燈,人走即關燈,杜絕長明燈現象。同時,要盡量少用或不用空調,即使在使用時也要合理
設定空調溫度,夏季空調設置溫度不低于26℃,冬季不高于20℃。在節約用電的同時更要關注個人用電安全。
節約每一滴水:我們應合理使用水資源,在用完水后或見到滴水的水龍頭,應及時擰緊,嚴防跑、冒、滴、漏現象,珍惜每一滴“生命之水”,杜絕“長流水”;避免大開水龍頭,適當控制水流速度,提倡一水多用。發現損壞的用水設施要及時報修,發現浪費用水的行為更要及時制止。
節約每一粒糧:就餐時,要按需購買,盡量減少剩飯剩菜,倡導“光盤”行動,因量度食,適度消費,精打細算,避免不必要的浪費,養成珍惜糧食,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倡導餐桌文明之風。 節約每一張紙:節約用紙,提倡雙面用紙,減少紙張消耗;提倡采用網絡、電子郵件、電子賀卡等現代網絡通訊方式,教科書、參考書、練習冊提倡共享、反復使用。學習用品要注意愛護,減少損壞。
節約每一分錢:積極努力、以身作則,共建節約型校園,將節約理念融入校園文化,要有憂患資源、保護環境、節儉生活、合理消費的意識,要節約每一分錢,合理使用每一分錢,要厲行節儉、杜絕浪費,要養成隨手、隨處節約的良好習慣,形成“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良好風尚。
老師們,同學們,厲行節約是美德,厲行節約是品質,厲行節約是責任,厲行節約更是我們每個中學生的優秀品質和崇高境界。讓我們同心協力,做勤儉節約風尚的實踐者、傳播者與示范者。
為此,學校團支部及學生會向全體學生發出倡議: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滴做起,用我們的實際行動踐行節約行為,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傳播節約理念,用我們的實際行動示范節約習慣,為創建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校園,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20xx
校團支部、學生會 年3月18日
學校厲行節約光盤行動倡議書 篇3
老師們,全體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建立節約型社會〞這幾個字,眼下常常見諸媒體,無論看起來還是聽起來都是那么舒服!我常常有一種也許不恰當的看法,那就是在我們這個社會,往往是在矛盾已經非常突出了,政府或有關部門才采取行動,仿佛救火。
舉個例子說,關于煤礦事故,我相信自從出現了煤礦,事故就不可防止的要發生一些,然而縱觀煤炭行業的開展過程,政府在平安生產保障方面到底真正花了多少精力呢?就在當前,在國家專項整治的情形下,我們也會時不時看到悲慘的報道,看到迎風開采的案件。我絕對相信,這些被曝光的僅僅是一些責任部門或者責任人已經無法隱藏的事故。這一點我沒必要再舉例證明了,因為我們都知道,這是一個有著暴利的行業,在利益的驅動下,有很多沒有平安保障的煤窯存在著。說到這里,我們就自然的得出一個結論:問題的根源在政府。具體有二:一是沒有非常好的預防措施,二是缺乏果敢的執法力度和透明的、有效的監督機制。如果政府不能夠解決自身的這些問題,那么制定再好的政策,免不了會成為聾子的耳朵,或者成為好聽的口號。
言歸正傳,就說“建立節約型社會〞。古人云:由儉如奢易,由奢如儉難。人大概都如此,除非有極好個的個人修養。當前人們的總體生活水平實實在在的是提高了,無論物質方面還是精神方面,同時我們也目睹著飲食穿著的鋪張浪費,政府辦公本錢的高漲,還有很多很多生活艱難的群體。按照我一開始的說法,這種矛盾已經非常突出了,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了,所以政府必須得站出來說這個問題,解決這個問題。做為草根之人,我也深深為政府能夠重視此問題而由衷快樂,但快樂之余不免又有些擔憂:政府到底能不能達成這個目標!我擔憂的理由與前面我談到煤炭行業時所指出的政府存在的問題相對應,首先是預防措施,根本的問題在于教育,這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所以不可能立桿見影,那么就需要緊急制定預防措施,能不能制定一套有效的預防措施,猶如我們人類的一條能夠走路的腿,是非常關鍵的;其次是,有了好的措施,制定者能否果敢監督,執行者能否有效執行就象人類能夠走路的的另一條腿,只有兩條腿都能健康的走路,我們才有可能走的更遠!
我非常喜歡一句中央電視臺的廣告詞:節約是一種境界!但愿人人都能夠吃透這句話,做一個有益于自己,有益于家庭,有益于社會,有益于大自然的好公民!
謝謝大家!